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6:06: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前机舱结构通常会布置动力总成以及其他电子电器总成,致使前机舱需要承担较大的静载荷,另外,在汽车行驶中前机舱还会受到由轮胎输入的动载荷以及动力总成本身输出的动载荷。因此,目前的前舱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能长期承受静载荷和动载荷,从而影响整车刚强度、nvh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前舱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不能长期承受静载荷和动载荷,从而影响整车刚强度、nvh性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及汽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包括流水槽下横梁、流水槽内边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和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所述流水槽下横梁贴合焊接在前风窗流水槽上;所述流水槽下横梁的两端均与流水槽内边板连接,两端的所述流水槽内边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和前轮塔包中段依次连接形成一组件,两个所述组件与流水槽下横梁两端连接形成n形结构。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流水槽下横梁、流水槽内边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和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连接后形成n形的加强结构,该n形的加强结构利用了拱形原理,可提高前机舱的刚度和强度,使前机舱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长期承受静载荷和动载荷,从而提升整车刚强度和nvh性能;同时该n形的加强结构还实现了跨度大,空间占用率极小的效果。中流水槽下横梁与强前风窗流水槽贴合焊接,间接提高了前风窗的刚度,加强对前挡风玻璃被保护。
7.优选的,所述流水槽内边板的截面呈l形,并形成水平部和弯折部,所述水平部沿流水槽下横梁的端部延伸,所述流水槽内边板的水平部远端与前轮塔包后段焊接,所述弯折部的远端与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连接,形成人字形的分叉传力路径。通过将流水槽内边板与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形成“人”字形两条分叉传力路径,更好的加强与前轮塔包连接刚度,保证与前机舱塔包搭接的强度。
8.优选的,所述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几字形的顶部设置有由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第一加强部。通过将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的截面设置呈几字形可增强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并在几字形的顶部设置第一加强部更进一步提升其强度和刚度,从而提升前机舱加强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9.优选的,所述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和前轮塔包后段焊接。将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和前轮塔包后段焊接后,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使其与四周形成整体,从而使前机舱受力可以左右分担,增强前机舱的强度
和刚度。
10.优选的,所述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几字形的顶部设置有由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第二加强部。通过将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的截面设置呈几字形可增强其自身的强度和刚度,并在几字形的顶部设置第一加强部更进一步提升其强度和刚度,从而提升前机舱加强结构整体的强度和刚度。
11.优选的,所述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的远端与前纵梁前段内板连接,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和前轮塔包后段焊接。通过将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的远端与前纵梁前段内板连接,利用纵梁足够高的刚度来实现前机舱的加强,再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和前轮塔包后段焊接使其与四周形成整体,从而使前机舱受力可以左右分担,增强前机舱的强度和刚度。
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前机舱加强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包括流水槽下横梁、流水槽内边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和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连接后形成n形的加强结构,该n形的加强结构利用了拱形原理,可提高前机舱的刚度和强度,使前机舱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长期承受静载荷和动载荷,从而提升整车刚强度和nvh性能;同时该n形的加强结构还实现了跨度大,空间占用率极小的效果。中流水槽下横梁与强前风窗流水槽贴合焊接,间接提高了前风窗的刚度,加强对前挡风玻璃被保护。通过将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的远端与前纵梁前段内板连接,利用纵梁足够高的刚度来实现前机舱的加强,再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和前轮塔包后段焊接使其与四周形成整体,从而使前机舱受力可以左右分担,增强前机舱的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安装结构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机构立体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流水槽下横梁与前风窗流水槽的安装结构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流水槽内边板的结构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将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流水槽下横梁1、流水槽内边板2、水平部21、弯折部22、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第一加强部31、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4、第二加强部41、前轮塔包前段5、前轮塔包后段6、前风窗流水槽7、前纵梁前段内板8。
22.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包括流水槽下横梁1、流水槽内边板2、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和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4,所述流水槽下横梁1贴合焊接在前风窗流水槽7上;所述流水槽下横梁1的两端均与流水槽内边板2连接,所述流水槽内边板2、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和前轮塔包中段依次连接形成组件,两个所述组件与流水槽下横梁1两
端连接形成n形结构。
23.其中,参见图5,所述流水槽内边板2的截面呈l形,并形成水平部21和弯折部22,所述水平部21沿流水槽下横梁1的端部延伸,所述流水槽内边板2的水平部远端与前轮塔包后段6焊接,所述弯折部22的远端与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连接,形成人字形的分叉传力路径。
24.参见图3和图6,所述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几字形的顶部设置有由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第一加强部31。所述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的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5和前轮塔包后段6焊接。
25.参见图1,所述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4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几字形的顶部设置有由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第二加强部41。所述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4的远端与前纵梁前段内板8连接,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5和前轮塔包后段6焊接。
26.实施例2,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前机舱加强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可包括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等。具体的,可为两厢轿车、三厢轿车、皮卡车、suv、mpv、面包车或越野车等。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槽下横梁(1)、流水槽内边板(2)、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和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4),所述流水槽下横梁(1)贴合焊接在前风窗流水槽(7)上;所述流水槽下横梁(1)的两端均与流水槽内边板(2)连接,两端的所述流水槽内边板(2)、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和前轮塔包中段依次连接形成一组件,两个所述组件与流水槽下横梁(1)两端连接形成n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内边板(2)的截面呈l形,并形成水平部(21)和弯折部(22),所述水平部(21)沿流水槽下横梁(1)的端部延伸,所述流水槽内边板(2)的水平部远端与前轮塔包后段(6)焊接,所述弯折部(22)的远端与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连接,形成人字形的分叉传力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几字形的顶部设置有由其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第一加强部(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3)的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5)和前轮塔包后段(6)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4)的截面呈几字形,所述几字形的顶部设置有由本体凹凸变形形成的第二加强部(4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前机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4)的远端与前纵梁前段内板(8)连接,两侧分别与前轮塔包前段(5)和前轮塔包后段(6)焊接。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加强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机舱加强结构及汽车,加强结构包括流水槽下横梁、流水槽内边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和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所述流水槽下横梁贴合焊接在前风窗流水槽上;所述流水槽下横梁的两端均与流水槽内边板连接,两端的所述流水槽内边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和前轮塔包中段依次连接形成一组件,两个所述组件与流水槽下横梁两端连接形成n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包括流水槽下横梁、流水槽内边板、前轮塔包中段加强板和前轮塔包中段连接板连接后形成n形的加强结构,n形的加强结构利用了拱形原理,可提高前机舱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提升整车刚强度和NVH性能。汽车包括前述加强结构。性能。汽车包括前述加强结构。性能。汽车包括前述加强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吕书强 许林 申秀敏 邢阳 龙伟 李利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