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4:24: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


背景技术:

2.在电器技术领域里,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简称atse)用于为负载提供不间断电源,能够在不同电源间切换,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模块化、小型化已成为电器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作为低压电器的一个重要器件,在模块化、小型化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3.现有市场上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组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拍合式结构,一种是夹持式结构。拍合式结构由于触头上的电动力为斥力,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一般无法满足标准要求;而夹持式结构由于触头上电动力为吸力,开关的短时耐受电流能力一般能满足或高于标准要求。
4.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的夹持式动触头模块一般有双断点和单断点结构,双断点结构的夹持式动触头在与静触头接触时其两侧动触头联结板作平移动作,单断点结构的夹持式动触头在与静触头接触时其两侧动触头联结板作旋转动作。现有的转动式单断点夹持式动触头结构,包括转盘、一对大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动导杆、弹性件和弹性件固定支架,转盘呈一体式圆柱结构,其径向开设一对平行通孔,每个动导杆分别穿设在该通孔内,弹性件可以是一对簧片,每个簧片的中部支撑在弹性件固定支架上,每个簧片的两端支撑在一个动导杆上,一对动导杆通过弹性力保持彼此靠近的趋势,并由转盘上的两个通孔之间的部件保持间隔,在该种结构中,一对动导杆的对应的两端分别伸出该转盘的圆周侧面,在与静触头接触闭合时,一对动导杆的对应的端部夹紧静触头,转盘上的两个通孔之间的部件是两个动导杆的在与静触头进行接触时的旋转支点,该旋转支点设置不合理,动触头的两个接触端的接触压力不均匀,造成动作不可靠。
5.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技术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通过合理设置动导杆的在与静触头进行接触时的旋转支点,保证动静触头合闸到位后两侧动触头的触头压力相当,提高合闸可靠性。
7.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动触头、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包括转盘和夹持式动导杆组件,所述夹持式动导杆组件包括一对动导杆、一对片状弹簧和支架组件,所述的一对动导杆容设在所述转盘内部,所述一对动导杆的两端伸出转盘的圆周面,分别构成与第一电源静触头配合的第一接触端和与第二电源静触头配合的第二接触端;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弹簧固定件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一对动导
杆之间且靠近第一接触端,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一对动导杆之间且靠近第二接触端;所述一对片状弹簧分设在一对动导杆和弹簧固定件之间,使得一对动导杆在片状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具有彼此靠近的趋势且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支撑下保持间隔设置。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由一对壳体一、壳体二轴向拼接构成,该对壳体拼接后组成的转盘的内部形成一用于容设夹持式动导杆组件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内壁设有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在垂直于转盘轴向的平面内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而在转盘轴向,夹持式动导杆组件与通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体和第二支架体,两个支架体对应布置在一对动导杆的两侧且沿着动导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个支架体的顶端构成有上支撑脚,所述上支撑脚的面向一对动导杆的面抵靠在一对动导杆的侧部,并且在该顶端的对应一对动导杆之间的间隔空间的中部位置向一对动导杆之间的间隔空间延伸,构成所述的第一支撑件;每个支架体的底端构成有下支撑脚,所述下支撑脚的面向一对动导杆的面抵靠在一对动导杆的侧部,并且在该底端的对应一对动导杆之间的间隔空间的中部位置向一对动导杆之间的间隔空间延伸,构成所述的第二支撑件;在第二支架体两侧部的中部位置分别向第一支架体折弯延伸,构成所述的弹簧固定件,所述弹簧固定件的面向所述第一支架体的端部与第一支架体相固定,使得该支架组件在弹簧固定件所在位置处的横截面呈框型,该框型结构将一对动导杆和一对片状弹簧在腰部包络。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片状弹簧的结构相同,在中部具有凹腔,从该凹腔的开口至凹腔的底面具有过渡斜面,所述弹簧固定件与该过渡斜面配合;每片片状弹簧的两端部抵靠在一对动导杆的背对彼此的面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动导杆的面对彼此的面上凹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侧部边缘嵌配在该凹槽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在所述通道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上支撑脚的位置设有顶部限位件,其与上支撑脚的面向第一接触端的面配合;在所述通道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下支撑脚的位置设有底部限位件,其与下支撑脚的面向第二接触端的面配合,由此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在垂直于转盘轴向的平面内的且在动导杆长度方向上进行限位。
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通道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上端的位置设有上侧部限位件,其与每个支架体的上端外侧面配合;在所述通道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下端的位置上设有下侧部限位件,其与每个支架体的下端外侧面配合,从而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在垂直于转盘轴向的平面内的且在动导杆宽度方向上进行限位。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一和壳体二的彼此面对的内壁上构成有通道的一对轴向排列的内壁,在该对内壁上设有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进行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件,所述壳体一上的轴向限位件至支架组件的前侧边缘的轴向距离一,所述的壳体二上的轴向限位件至支架组件的后侧边缘的轴向距离二,轴向距离一与轴向距离二之和为0.5mm至1mm。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上设有银合金触点,所述银合金触点的表面为圆弧面。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盘内开设有一与通道相通
的接线腔,在一对动导杆的彼此面对的面的中部位置上凹设有接线凹槽,在第一支架体的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软连接线一端固定在接线凹槽内,另一端穿过通孔、接线腔后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负载接线端子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通过合理设置动导杆的在与静触头进行接触时的旋转支点,保证动静触头合闸到位后两侧动触头的触头压力相当,提高合闸可靠性;进一步地,动导杆能够相对转盘的轴进行自调整,避免了由于装配间隙、零部件尺寸的偏差而导致的在动静触头刚接触时,动触头不能与静触头实现位置配合的缺陷。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模块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的分解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壳体一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壳体二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第一支架体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第二支架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簧片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动触头导杆结构示意图。
27.图10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夹持式动导杆组件位于断开位置示意图。
28.图10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动触头的夹持式动导杆组件第二电源合闸位置示意图。
29.图中:100.基座、200.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00.第二电源接线端子、400.负载接线端子、1.动触头、3.转盘、31.壳体一、32.壳体二、30.通道、3011.顶部限位件、3012.底部限位件、3013.上侧部限位件、3014.下侧部限位件、3015.内壁、3016.轴向限位件、3017.接线腔、3018.让位槽;4.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1.动导杆、411.第一接触端、412.第二接触端、4101.凸起、4102.凹槽、4103.银合金触点、41031.表面、4104.接线凹槽、42.片状弹簧、421.凹腔、422.圆弧臂、4201.过渡斜面、4202.端部、43.支架组件、431.第一支撑件、432.第二支撑件、433.弹簧固定件、4301.第一支架体、4302.第二支架体、4303.侧部边缘、4304.上支撑脚、4305.下支撑脚、4306.下端外侧面、4307.前侧边缘、4308.后侧边缘、4309.上端外侧面、4310.通孔;501.转盘螺钉、502.螺母、503.支架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3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
关包括触头灭弧模块,该触头灭弧模块由基座100、动触头1、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灭弧室等组成,所述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分别固定在基座100上,动触头1可旋转的枢接在基座100上、第一电源接线端子200与第一电源静触头连接,第二电源接线端子300与第二电源静触头连接,负载接线端子400固定在基座100上,动触头1与负载接线端子400之间通过软连接连接。
33.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动触头1包括转盘3和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所述的转盘3上由一对壳体轴向拼接构成,该对壳体拼接后组成的转盘3的内部形成一用于容设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的通道30,所述通道30的内壁设有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在垂直于转盘3轴向的平面内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而在转盘3轴向,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与通道30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的一对壳体分别为壳体一31、壳体二32,该对壳体轴向拼接后,通过转盘螺钉501、螺母502紧固。转盘3在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与第一电源静触头闭合,转盘3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带动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与第二电源静触头闭合。
34.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包括一对动导杆41、一对片状弹簧42和支架组件43,所述的一对动导杆41容设在所述转盘3内部,具体的所述的一对动导杆41容设在所述通道30内,其两端对称地伸出转盘3的圆周面,分别构成与第一电源静触头配合的第一接触端411和与第二电源静触头配合的第二接触端412;所述的支架组件43包括弹簧固定件433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件431和第二支撑件432,所述第一支撑件431位于一对动导杆41之间且靠近第一接触端411,所述第二支撑件432位于一对动导杆41之间且靠近第二接触端412;所述一对片状弹簧42分设在一对动导杆41和弹簧固定件433之间,使得一对动导杆41在片状弹簧42的弹簧力作用下具有彼此靠近的趋势且在第一支撑件431和第二支撑件432的支撑下保持间隔设置。
35.如图3、图6、图7所示,所述支架组件43包括第一支架体4301和第二支架体4302,两个支架体对应布置在一对动导杆41的两侧且沿着动导杆41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个支架体的顶端构成有上支撑脚4304,所述上支撑脚4304的面向一对动导杆41的面抵靠在一对动导杆41的侧部,并且在该顶端的对应一对动导杆41之间的间隔空间的中部位置向一对动导杆41之间的间隔空间延伸,构成所述的第一支撑件431;每个支架体的底端构成有下支撑脚4305,所述下支撑脚4305的面向一对动导杆41的面抵靠在一对动导杆41的侧部,并且在该底端的对应一对动导杆41之间的间隔空间的中部位置向一对动导杆41之间的间隔空间延伸,构成所述的第二支撑件432;在第二支架体4302两侧部的中部位置分别向第一支架体4301折弯延伸,构成所述的弹簧固定件433,并且,所述弹簧固定件433的面向所述第一支架体4301的端部与第一支架体4301相固定,使得该支架组件43在弹簧固定件433所在位置处的横截面呈框型,该框型结构将一对动导杆41和一对片状弹簧42在腰部包络。具体的,支架螺钉503穿过第一支架体4301上的通孔后拧入弹簧固定件433的面向所述第一支架体4301的端部上的螺钉孔,实现第一支架体4301和第二支架体4302的紧固。
36.如图3、图8所示,所述一对片状弹簧42通过圆弧臂422的形变产生的压力给动触头1提供触头压力。所述的一对片状弹簧42的结构相同,在中部具有凹腔421,从该凹腔421的开口至凹腔421的底面具有过渡斜面4201,所述弹簧固定件433与该过渡斜面4201配合。
37.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一对动导杆41在面对彼此的面上凹设有凹槽4102,在背对彼此的面上的凸设有凸起4101上。在一对动导杆41的每根动导杆41的具有凹槽4102的部
位,相对于彼此远离,形成在两个凹槽4102处的微微的拱形。凹槽4102和凸起4101的位置对应,凸起4101起到导杆局部结构强度加强作用。所述第一支撑件431和第二支撑件432的侧部边缘4303嵌配在该凹槽4102内。所述每片片状弹簧42的两端部4202抵靠在一对动导杆41的背对彼此的面上。
38.如图3至图7所示,在所述通道30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上支撑脚4304的位置设有顶部限位件3011,其与上支撑脚4304的面向第一接触端411的面(即上支撑脚4304的上表面)配合;在所述通道30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下支撑脚4305的位置设有底部限位件3012,其与下支撑脚4305的面向第二接触端412的面(即下支撑脚4305的下表面)配合,由此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在垂直于转盘3轴向的平面内且在动导杆41长度方向上进行限位。
39.在所述通道30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上端的位置设有上侧部限位件3013,其与每个支架体的上端外侧面4309配合;在所述通道30的对应每个支架体的下端的位置上设有下侧部限位件3014,其与每个支架体的下端外侧面4306配合,从而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在垂直于转盘3轴向的平面内的且在动导杆41宽度方向(即第一支架体4301和第二支架体4302彼此排列方向)上进行限位。
40.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壳体一31和壳体二32的彼此面对的内壁上构成有通道30的一对轴向排列的内壁3015,在该对内壁3015上设有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进行轴向限位的轴向限位件3016,所述壳体一31上的轴向限位件3016至支架组件43的前侧边缘4307的轴向距离一,所述的壳体二32上的轴向限位件3016至支架组件43的后侧边缘4308的轴向距离二,轴向距离一与轴向距离二之和为0.5mm至1mm。在该对内壁3015上还设有让位槽3018,用于避让片状弹簧42的圆弧臂422。
41.结合图3,以转盘3轴向作为坐标系x轴方向,则动导杆41长度方向为坐标系y轴方向,第一支架体4301和第二支架体4302两者彼此的布置方向为坐标系z轴方向,上述垂直于转盘3轴向的平面为由坐标系y轴z轴构成的平面。上述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在垂直于转盘3轴向的平面内且在动导杆41长度方向上进行限位,即是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在y轴方向限位,上述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在垂直于转盘3轴向的平面内的且在动导杆41宽度方向(即第一支架体4301和第二支架体4302彼此排列方向)上进行限位,即是对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在z轴方向限位,而在轴向即x轴方向上,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与壳体一31和壳体二32的内壁之间保持间隙,即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相对于转盘3能作微小移动。
42.上述间隙的设计,可以使得支架组件43沿转盘3轴向在动静触点接触的导向段进行自调整,避免了由于装配间隙、零部件尺寸的偏差而导致的在动静触头刚接触时,动触头不能与静触头实现位置配合的缺陷。
43.如图9所示,所述的第一接触端411和第二接触端412上设有银合金触点4103,所述银合金触点4103的表面41031为圆弧面。该圆弧面沿接触方向布置。在动导杆41的宽度方向上,该圆弧面可以覆盖动导杆41的与静触头接触的整个端部,也可以参见图9所示,覆盖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一半的区域覆盖银合金触点,此时银合金触点应该覆盖先与静触头接触的区域。
44.如图3至图6、图9所示,所述的转盘3内开设有一与通道30相通的接线腔3017,在一对动导杆41的彼此面对的面的中部位置上凹设有接线凹槽4104,在第一支架体4301的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4310,软连接线一端固定在接线凹槽4104内,另一端穿过通孔4310、接线腔
3017后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负载接线端子400连接。
45.请参阅图2、图3,第二电源合闸位置切换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的动作过程:
46.第二电源合闸位置,动触头1的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上的第二接触端412的银合金触点4103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第二电源回路导通,第一电源回路断开;
47.在操作机构带动下,动触头1顺时针转动到中间断开位置,此时动触头1与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都断开;
48.在操作机构带动下,动触头1继续顺时针转动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动触头1的第一接触端411的银合金触点4103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接触,第一电源回路导通,第二电源回路断开。
49.第一电源合闸位置切换到第二电源合闸位置的动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不再累述。
50.所述的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从断开位置到第二电源合闸位置的动作过程:
51.如图10a所示,动触头1处于断开位置,一对动导杆41静置于支架组件43上,此时第一接触端411和第二接触端412上对应位置的银合金触点4103间的距离都为l1;
52.如图10b所示,动触头1处于合闸位置,动触头1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一端按图示旋转方向绕第一支撑件431的侧部边缘4303旋转一定角度,此时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二接触端412上两侧对应位置的银合金触点4103间的距离为l3,第一接触端411上两侧对应位置的银合金触点4103间的距离为l2。其中,l3》l1》l2。
53.动触头1从断开位置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的动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不再累述。
54.所述第一支撑件431和第二支撑件432作为夹持式动导杆组件4的动导杆41在与静触头接触过程中的旋转支点,同时分设在一对动导杆41两侧的弹簧固定件433,上述两者,即旋转支点和弹簧固定件433均是在第一支架体4301或第二支架体4302上一体构成,能够保证动静触头合闸到位后两侧动触头的触头压力相当,提高合闸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零部件精度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