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对讲机的充电触片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04: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设备,尤其是一种对讲机的充电触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对讲机的壳体上通常会设置有充电触片以便为对讲机充电,该充电触片通常是采用导线与位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连接,生产组装过程中需要在充电触片和电路板之间焊接导线,影响组装效率,且在使用过程中,导向的晃动容易导致焊接位置松脱,影响对讲机的使用寿命。
3.有鉴于此,本技术人对对讲机的充电触片连接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组装效率相对较高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高的对讲机的充电触片连接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对讲机的充电触片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充电触片,所述壳体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面板,且所述壳体在远离所述面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后盖,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各所述充电触片一对一配合的孔组,所述孔组包括从相对靠近所述后盖的一侧向相对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充电触片包括穿插在所述第一穿孔中的第一插板、穿插在所述第二穿孔中的第二插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板和所述第二插板之间且抵顶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的接触板,所述第一插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插板,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压紧在所述第二插板上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插板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电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插板和所述第二插板上都设置有抵顶在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弹性卡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插板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导电板配合的凸台。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二插板一一对应布置的支撑柱,所述第二插板被夹持在所述电路板和对应的所述支撑柱之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台阶柱,所述电路板抵顶在所述台阶柱的台阶面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路板压紧在所述台阶柱的台阶面上的铝基板,所述铝基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台阶柱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铝基板和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
板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具有抵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凸块,且所述隔板朝向所述铝基板的一侧在与所述凸块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槽,所述铝基板上设置有穿插在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柱。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各所述孔组一一对应布置的充电定位槽,所述孔组开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槽的槽底。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将充电触片的第二插板压紧在电路板上实现电连接,组装时无需焊接导线,组装效率相对较高,且由于不需要焊接,也不存在焊接处脱落的问题,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16.2、通过设置弹性卡片,便于在组装过程中快速紧固充电触片。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对讲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中对讲机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铝基板;
19.图3为实施例中充电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21.10-机壳;
ꢀꢀꢀꢀꢀꢀꢀꢀꢀꢀꢀꢀꢀꢀꢀꢀꢀ
11-面板;
22.12-第一穿孔;
ꢀꢀꢀꢀꢀꢀꢀꢀꢀꢀꢀꢀꢀ
13-第二穿孔;
23.14-定位槽;
ꢀꢀꢀꢀꢀꢀꢀꢀꢀꢀꢀꢀꢀꢀꢀ
15-支撑柱;
24.16-台阶柱;
ꢀꢀꢀꢀꢀꢀꢀꢀꢀꢀꢀꢀꢀꢀꢀ
20-充电触片;
25.21-第一插板;
ꢀꢀꢀꢀꢀꢀꢀꢀꢀꢀꢀꢀꢀ
22-第二插板;
26.23-接触板;
ꢀꢀꢀꢀꢀꢀꢀꢀꢀꢀꢀꢀꢀꢀꢀ
24-弹性卡片;
27.25-凸台;
ꢀꢀꢀꢀꢀꢀꢀꢀꢀꢀꢀꢀꢀꢀꢀꢀꢀ
30-后盖;
28.40-电路板;
ꢀꢀꢀꢀꢀꢀꢀꢀꢀꢀꢀꢀꢀꢀꢀ
60-隔板;
29.61-凸块;
ꢀꢀꢀꢀꢀꢀꢀꢀꢀꢀꢀꢀꢀꢀꢀꢀꢀ
6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3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机的充电触片连接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0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充电触片20,其中,壳体10厚度方向的一侧具有面板11,且壳体10在远离面板11的一侧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该开口上覆盖有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0上的后盖30,后盖30和壳体10之间的具体可拆卸连接结构与常规的对讲机相同,例如采用扣接或螺钉连接等,此处不再详述。
32.壳体1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各充电触片20一对一配合的孔组,各孔组都包括从相对靠近后盖30的一侧向相对靠近面板11的一侧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穿孔12和第二穿孔13。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各孔组一一对应布置的充电定位槽14,各孔组分别开设在对应的定位槽14的槽底,这样可利用充电定位槽14作为导向,便于充电器的充电触头快速与充电触片20配合。
33.各充电触片20与对应的孔组之间的配合结构相同,此处以其中一组为例进行说
明。充电触片20包括穿插在第一穿孔12中的第一插板21、穿插在第二穿孔13中的第二插板22以及连接在第一插板21和第二插板22之间且抵顶在壳体10的外侧面上的接触板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触板23通过抵顶在充电定位槽14的槽底实现抵顶在壳体10的外侧面。此外,第一插板21的长度小于第二插板22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在组装下文将会提及的电路板40时,可以在不碰触第一插板21的情况下压紧第二插板22。优选的,第一插板21和第二插板22上都设置有抵顶在内腔侧壁上的弹性卡片24,这样在将插板穿入对应的穿孔的过程中,弹性卡片24被压缩,当弹性卡片24穿过穿孔之后会在弹性力作用下复位,进而抵顶在内腔的侧壁上,防止插板被拔出,如果维修需要更换充电触片20,只需按压弹性卡片24即可将充电触片20拉出,操作较为方便。
34.壳体10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压紧在第二插板22上的电路板40,该电路板40与第二插板22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导电板,除此之外电路板40的结构与常规的对讲机电路板的结构相同。优选的,第二插板22朝向电路板40的一侧具有与导电板配合的凸台25,以保证第二插板22和导电板之间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35.第二插板22可以悬空布置,电路板40的压力产生变形,并利用变形产生的弹性力压紧在电路板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各第二插板22一一对应布置的支撑柱15,第二插板22被夹持在电路板40和对应的支撑柱15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插板22没有出现弹性变形之前,第二插板22与对应的支撑柱15互不接触,当第二插板22在电路板40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之后才与支撑柱15接触并被夹持。此外,壳体10的内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台阶柱16,电路板40抵顶在台阶柱16的台阶面上。
36.壳体10的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将电路板40压紧在台阶柱16的台阶面上的铝基板,该铝基板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在台阶柱16上,当然铝基板还需要与壳体10的其他位置固定连接,这些位置的具体连接与常规的对讲机的连接结构相同,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优选的,铝基板和电路板40之间设置有隔板60,隔板60朝向电路板40的一侧具有抵顶在电路板40上的凸块61,且隔板60朝向铝基板的一侧在与凸块6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槽62,铝基板上设置有穿插在定位槽62内的定位柱,且铝基板远离电路板40的一侧在与定位柱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隔板60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台阶柱16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螺旋连接在螺纹孔中,且螺钉的螺帽抵顶在盲孔的底部,以此实现铝基板、隔板60、电路板40和壳体10之间的固定连接。这样有助于提高生产组装速度。
37.组装时,先将充电触片20穿插在对应的孔组内,然后通过电路板40将第二插板22压紧在支撑柱15上,再将隔板60压紧在电路板40上,接着将铝基板压紧在隔板60上,并用螺钉锁紧,最后安装后盖30。
3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