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及利用其进行保绿的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09:41: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植物标本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及利用其进行保绿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药用植物标本为药用植物的鉴别提供了永久性的参考材料,在科研、生产、教学、检验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浸制标本能够长期有效的保存植物的形态和颜色,深受学者和观赏者的喜爱。
3.目前植物标本的主要类型有浸制标本、蜡叶标本和新型塑化标本。其中,植物浸制标本是用化学试剂对原植物进行处理,使其保持自然形状和颜色的一种标本保存方法。现有技术多使用甘油、乙醇、苯甲酸、氯化钠和甲醛等配制成保绿保存溶液,利用甘油保持植物色泽的特性对植物标本进行保绿保存。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生产检验,科研教学参与者或生产检验员都需要手动操作药品的混合、标本的浸渍和干燥等等,不可避免的与药品进行接触,甲醛一类的药品频繁接触增加了健康风险,当制备的标本数量多时,健康风险更高,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机械化完成植物标本保绿的的保绿处理设备。
4.且长期以来,新方法、新技术在绿色植物标本制作中的应用和创新很少,标本的保色保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是植物体内含有的化学成分复杂,其化学变化规律难以掌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植物标本保绿工艺,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植物外观、色泽,为制作出高品质标本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其构建封闭的盒体,在盒体下层空间设计为栅格化结构,每个栅格为一个容纳槽,容纳槽关于分隔部件左右对应,容纳槽用于容纳清洗液或固定液或保存液,植物标本固定在摆动部件上,随着摆动部件的左右摆动,而分别进入左容纳槽、上层空间和右容纳槽中,分别完成清洗、干燥、固定液浸泡、保存液浸泡保存,代替传统人工手动操作,实现高度机械化,避免人体频繁接触药品,降低健康风险,而能够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和生产检验中。
7.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包括:
8.盒体,其内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下层空间被分隔部件分隔为左区间和右区间,左区间和右区间被栅格化形成若干容纳槽,左区间和右区间的容纳槽关于分隔部件相对应;
9.摆动部件,其设置在分隔部件上并能够在左区间容纳槽和右区间容纳槽之间摆动,摆动部件上设置有植物标本固定部件;
10.色差计,其设置在盒体顶部,用于对摆动部件上的植物标本进行色差测试。
11.上述方案中,利用盒体作为空间屏障可以有效将人体与药品隔离,减少接触导致的健康风险;且盒体内设置左右对应的容纳槽,容纳槽形成用于清洗、固定液浸泡和保存液浸泡的区间,基于摆动部件的摆动,植物标本在不同容纳槽之间以及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的转换,而完成清洗、固定、测色差、保存等不同步骤工序,能够适应多种保绿工艺和植物标本制备工艺的需要,有效提高了保绿效率,标本制作效率,适合在科研教学和生产检验上推广使用。
12.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通风干燥部件,其连通至盒体容纳空间的上层空间,用以在植物标本上摆至上层空间时对植物标本进行风吹干燥。
13.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摆动部件驱动植物标本摆动到上层空间时,可以进行干燥操作,满足保绿工艺的工序需求。
14.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中,所述通风干燥部件包括:循环泵、温度调控装置和干燥装置;循环泵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至盒体的上层空间而形成循环回路,温度调控装置串连在出风口和盒体之间用于对输入盒体的气温进行调节,干燥装置出串连在入风口和盒体之间用于对盒体排出的气体进行干燥。
15.上述技术方案中,循环回路可以减少药品挥发成分向外界泄露而避免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16.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中,所述摆动部件包括:
17.摆臂,其通过铰接部与分隔部件连接而能够上下摆动;
18.步进电机,其设置在分隔部件上驱动摆臂摆动;
19.夹持机构,其设置在摆臂上用于将植物标本夹持固定。
20.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中,相邻的两个容纳槽的隔板上设置有翻板,翻板在两侧容纳槽之间翻转而将盖合和打开容纳槽,翻板由设置在分隔部件中的步进电机驱动翻转。
21.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干燥进行时或容纳槽空闲时,可以利用翻板将容纳槽封闭,减少其中药品挥发,并且在进行色差检测时,盖合在容纳槽上的翻板可以提供单一平整的背景,使得色差检测更加准确。
22.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中,每个容纳槽均设置有液体加注口和液体排出口;
23.左区间或右区间中的每个容纳槽设置有超声波清洗部件;
24.盒体上部配合有盖体,盖体用于开启和盖合盒体。
25.上述技术方案中,移液器或定量加注器可以将药品精确注入到容纳槽内,使得配液更加准确,也更好操控。
26.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27.平板,其连接至所述摆臂,平板任意一面形成植物标本的放置面;
28.至少2个夹子,其设置在平板放置面,用于对植物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29.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平板作为植物标本的支撑,使得植物标本处于展开平整的状态,利于清洗、浸泡和干燥,防止植物标本特别是叶子的变形。
30.利用所述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进行保绿的方法,包括:
31.步骤一、将采集的植物标本裁切成设定规格后夹持固定至夹持机构,封闭盒体;
32.步骤二、驱动摆臂使得植物标本平整而与上方的色差计对应,进行第一次色差测定;
33.步骤三、驱动摆臂摆动使得植物标本摆入至左区间的容纳槽中,向容纳槽内注入清洗液并开启超声波清洗部件对植物标本进行清洗;
34.步骤四、驱动摆臂将清洗完成的植物标本摆入上层空间,启动通风干燥部件将植物标本进行干燥;
35.步骤五、驱动摆臂将植物标本摆入至右区间的容纳槽,容纳槽内注入固定液对植物标本进行浸泡固定;
36.步骤六、将左区间容纳槽内的清洗液排出,注入保存液,驱动摆臂将浸泡固定完成的植物标本摆入左区间容纳槽进行浸泡保存;
37.步骤七、浸泡保存完成后,驱动摆臂将植物标本摆入至上层空间,再次启动通风干燥部件对植物标本干燥,而后驱动摆臂使得植物标本平整而与上方的色差计对应,进行第二次色差测定即可。
38.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装置一条龙完成保绿的整个工艺,实现了保绿的机械化操作,有效提高效率。
39.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进行保绿的方法中,所述固定液含有硫酸铜2%、冰醋酸20%、乙醇20%、甲醛3%,浸泡固定时间为4天;
40.所述保存液中含有亚硫酸2%、甘油5%、甲醛1%;
41.所述植物标本为蓝花草或千屈菜或雀舌黄杨。
42.上述技术方案中,制作的植物浸制标本色差值较小,颜色差距不大,形态保持完整。
43.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进行保绿的方法中,进行清洗时,摆臂摆动而驱动植物标本在容纳槽内振动;
44.干燥时,摆臂驱动植物标本在上层空间内摆动。
45.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振动和摆动促进清洗和干燥。
46.本发明的实验原理:
47.植物呈现绿色的主要部位是嫩枝、叶子和茎,这是因为叶绿素的存在。叶绿素由咄咯环和四个甲烯基连成的外琳环,外琳环的中央是镁原子,构成环的中心原子。叶绿素不稳定,溶于有机溶剂,与酸作用时镁原子容易被置换,产生褐色的植物黑素。此时将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与原植物黑素反应,得到以铜离子为中心原子的铜叶绿素。
48.实验流程:
49.配制固定液和保存液-标本采集-洗净、消毒-测色差值-放入固定液-移入保存液-测色差值-数据整理分析。
50.色差计是一种简单的颜色偏差测试仪器,它利用与人眼视觉感色灵敏度相当的分光特性的滤光片,自动比较样品与被检品之间的颜色差异
13.,将采集确定浸泡的植物样本洗净消毒,取下一片色泽鲜艳,完整的叶子,用测色色差计测出放进固定液前的l、a、b值,其中l代表黑白明暗度,a代表红绿色,b代表黄蓝色,由于叶片颜色不均衡所以采取平均测色法,四个位置测量取平均值。浸泡规定时间后取出在放入保存液中保存十天,再次取出原来测色的叶片测量其l、a、b值,这样就能得到色差值

e、

l、

a、

b四组数据差,这些数值
表现了植物浸泡保存前后的颜色偏差程度,可用实验指标来分析浸制植物标本的颜色变化。其中

e的计算公式为:
51.△
e=[(l2-l1)2 (a2-a1)2 (b2-b1)2]
1/2
[0052]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53]
本发明利用盒体作为空间屏障可以有效将人体与药品隔离,减少接触导致的健康风险;且盒体内设置左右对应的容纳槽,容纳槽形成用于清洗、固定液浸泡和保存液浸泡的区间,基于摆动部件的摆动,植物标本在不同容纳槽之间以及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的转换,而完成清洗、固定、测色差、保存等不同步骤工序,能够适应多种保绿工艺和植物标本制备工艺的需要,有效提高了保绿效率,标本制作效率,适合在科研教学和生产检验上推广使用。
[0054]
本发明的的工艺利用装置一条龙完成保绿的整个工艺,实现了保绿的机械化操作,有效提高效率,且制作的植物浸制标本色差值较小,颜色差距不大,形态保持完整。
[0055]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56]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因素与实验指标关系趋势图;
[0057]
图2为本发明所述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3为本发明所述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59]
图4为本发明所述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的摆动部件摆动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60]
图5为本发明所述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的摆动部件摆动至容纳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6为本发明所述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的摆动部件摆动至上层空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63]
图2~6示出了本案的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
[0064]
盒体1,其内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下层空间被分隔部件分隔为左区间101和右区间102,左区间101和右区间102被栅格化形成若干容纳槽3,左区间101和右区间102的容纳槽3关于分隔部件2相对应;具体的,分隔部件的高度根据容纳槽的深度需求而设计,优选设置为盒体深度的一半,并保证摆动部件的摆动空间,分隔部件的厚度根据摆动部件的安装需要来设计。分隔部件可以选用分隔板或分隔块等等均可。
[0065]
摆动部件4,其设置在分隔部件2上并能够在左区间的容纳槽3和右区间的容纳槽3之间摆动,摆动部件上设置有植物标本固定部件;具体的,摆动部件可以选用摆臂,摆杆,摆动板块等等均可,摆动部件可通过铰接部件与分隔部件2连接而实现摆动,摆动部件4具有驱动单元而驱动摆动部件摆动。
[0066]
色差计7,其设置在盒体1顶部,用于对摆动部件4上的植物标本进行色差测试。具体的,结合图4~6进行理解,色差计可以拆卸固定在盒体顶部,色差计可以连通至盒体内部而方便进行色差检测,也可以通过透明板块相隔而保持盒体密封且不影响色差检测。
[0067]
本实施方式利用盒体作为空间屏障可以有效将人体与药品隔离,减少接触导致的健康风险;且盒体1内设置左右对应的容纳槽3,容纳槽3形成用于清洗、固定液浸泡和保存液浸泡的区间,基于摆动部件4的摆动,植物标本在不同容纳槽3之间以及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的转换(参考图4~6),而完成清洗、固定、测色差、保存等不同步骤工序,能够满足多种保绿工艺和植物标本制备工艺的需要,有效提高了保绿效率,标本制作效率,适合在科研教学和生产检验上推广使用。
[0068]
进一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6理解,还包括通风干燥部件,其连通至盒体1容纳空间的上层空间,即分隔部件上方的空间,用以在植物标本上摆至上层空间时对植物标本进行风吹干燥。图6所述结构中,摆动部件4已经摆动至上层空间内,植物标本固定部件固定植物标本,在通风干燥部件的作用下,清洗后的植物标本快速干燥,而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固定液浸泡操作。
[0069]
本实施方式当摆动部件驱动植物标本摆动到上层空间时,可以进行干燥操作,满足保绿工艺的工序需求。
[0070]
进一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6理解,所述通风干燥部件包括:循环泵、温度调控装置和干燥装置;循环泵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通至盒体1的上层空间而形成循环回路,一般是分别连接在盒体两侧而形成对流,温度调控装置串连在出风口和盒体之间用于对输入盒体的气温进行调节,干燥装置出串连在入风口和盒体1之间用于对盒体排出的气体进行干燥。
[0071]
本实施方式的循环回路可以减少药品挥发成分向外界泄露而避免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
[0072]
进一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所述摆动部件4包括:
[0073]
摆臂,其通过铰接部与分隔部件2连接而能够上下摆动;
[0074]
步进电机8,其设置在分隔部件上驱动摆臂摆动;
[0075]
夹持机构5,其设置在摆臂上用于将植物标本夹持固定。
[0076]
进一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容纳槽3的隔板上铰接设置有翻板6,翻板可以相对隔板左右摆动,翻板6在两侧容纳槽3之间翻转而将盖合和打开容纳槽3,翻板由设置在分隔部件2中的步进电机8驱动翻转。驱动摆动部件4的步进电机和驱动翻板的步进电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根据安装需要来选择,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翻板以及摆动部件连接。
[0077]
本实施方式在干燥进行时或容纳槽3空闲时,可以利用翻板6将容纳槽3封闭,减少其中药品挥发,并且在进行色差检测时,盖合在容纳槽上的翻板在植物标本底部,可以提供单一平整的背景,使得色差检测更加准确。
[0078]
进一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容纳槽3均设置有液体加注口和液体排出口;
[0079]
左区间101或右区间102中的每个容纳槽3设置有超声波清洗部件;此时超声波清洗部件可以设置在隔板上也可以设置在分隔部件上,根据需要设计。
[0080]
盒体1上部配合有盖体,盖体用于开启和盖合盒体。
[0081]
本实施方式中,移液器或定量加注器可以液体加注口或液体排出口将药品精确注入到容纳槽内或将液体排出,使得配液更加准确,也更好操作。
[0082]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0083]
平板,其连接至所述摆臂,平板任意一面形成植物标本的放置面;
[0084]
至少2个夹子,其设置在平板放置面,用于对植物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0085]
本实施方式使用平板作为植物标本的支撑,使得植物标本处于展开平整的状态,利于清洗、浸泡和干燥,防止植物标本特别是叶子的变形。
[0086]
进一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系统,其与摆动部件、通风干燥部件、步进电机、超声波清洗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这些部件的运行。
[0087]
例如,设定好固定液浸泡时间、保存液浸泡时间、干燥时间后,控制系统摆动部件的摆动而使得植物表面分别在容纳槽或上层空间内停留对应的时间,而完成浸泡或干燥的工序。
[0088]
例如,在干燥时,驱动摆动部件左右往复摆动,而提高干燥效率。
[0089]
例如,在标本清洗时,驱动摆动部件小幅度摆动而产生振动效果,提高清洗效果和效率。
[0090]
例如,当摆动部件摆动至水平状态时,自动启动色差计进行检测。
[0091]
实施例1
[0092]
参考图4~6,利用上述植物标本保绿处理装置进行保绿的方法,包括:
[0093]
步骤一、将采集的植物标本裁切好后后夹持固定至夹持机构5,封闭盒体1;
[0094]
步骤二、驱动摆臂使得植物标本平整而与上方的色差计7对应(如图4所示状态),进行第一次色差测定;
[0095]
步骤三、驱动摆臂摆动使得植物标本摆入至左区间101的容纳槽中(如图5所示状态),向容纳槽内注入清洗液并开启超声波清洗部件对植物标本进行清洗;此时可以驱动摆臂振动而提高清洗效果;
[0096]
步骤四、驱动摆臂将清洗完成的植物标本摆入上层空间(如图6所示状态),启动通风干燥部件将植物标本进行干燥;此时可以驱动摆臂在上层空间左右摆动而提高干燥效率;
[0097]
步骤五、驱动摆臂将植物标本摆入至右区间102的容纳槽,容纳槽内注入固定液对植物标本进行浸泡固定;固定时间根据工艺需要设定,固定液的组分配比根据工艺设定;
[0098]
步骤六、将左区间容纳槽内的清洗液排出,注入保存液,驱动摆臂将浸泡固定完成的植物标本摆入左区间容纳槽进行浸泡保存;保存时间根据工艺需要设定,保存液的组分配比也根据工艺来设定;
[0099]
步骤七、浸泡保存完成后,驱动摆臂将植物标本摆入至上层空间(参考图6),再次启动通风干燥部件对植物标本干燥,而后驱动摆臂使得植物标本平整而与上方的色差计对应(参考图4),进行第二次色差测定即可。
[0100]
本实施例利用装置一条龙完成保绿的整个工艺,实现了保绿的机械化操作,有效提高效率,利用振动和摆动促进清洗和干燥。
[0101]
实施例2
[0102]
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本实验以百色园博园的绿色植物为主要实验材料,实验材料
明细如表1所示。
[0103]
表1实验材料表
[0104][0105]
以蓝花草为例:
[0106]
根据单因素设计硫酸铜含量、冰醋酸含量、乙醇含量、甲醛含量以及杀生固定的时间的梯度试验,分析硫酸铜含量、冰醋酸含量、乙醇含量、甲醛含量以及杀生固定的时间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07]
一、浸泡时间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08]
固定液成分中将硫酸铜含量控制为1%,甲醛含量加入量为固定液的5%,乙醇含量控制为20%,冰醋酸含量为20%,选择浸泡时间梯度为1d、6d、12d、20d,配好固定液后放入采集好的蓝花草,测植物放入前的l、a、b值做好标签并记录保存数值。浸泡固定1d、6d、12d、20d后分别取出放入保存液中,各保存10天后在取出测其l、a、b值前后对比计算其色差值

e,差值较小的确定为合适含量。
[0109]
表2浸泡时间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10][0111]
二、硫酸铜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12]
固定液成分中将甲醛含量控制为5%,乙醇含量加入量为固定液的20%,冰醋酸含量也控制为20%,统一浸泡时间为6天,选择硫酸铜梯度含量为0.1%、1%、5%、10%,配好固定液后放入采集好的蓝花草,测植物放入前的l、a、b值做好标签并记录保存数值。浸泡固定6天后取出放入保存液中,保存10天后在取出测其l、a、b值前后对比计算其色差值

e,差值较小的确定为合适含量。
[0113]
表3硫酸铜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14][0115]
三、乙醇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16]
固定液成分中将硫酸铜含量控制为1%,甲醛含量加入量为固定液的5%,冰醋酸含量控制为20%,统一浸泡时间为6天,选择乙醇梯度含量为1%、10%、25%、35%,配好固定液后放入采集好的蓝花草,测植物放入前的l、a、b值做好标签并记录保存数值。浸泡固定6天后取出放入保存液中,保存10天后在取出测其l、a、b值前后对比计算其色差值

e,差值较小的确定为合适含量。
[0117]
表4乙醇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18][0119]
四、甲醛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20]
固定液成分中将硫酸铜含量控制为1%,乙醇含量加入量为固定液的20%,冰醋酸含量也控制为20%,统一浸泡时间为6天,选择甲醛梯度含量为1%、5%、10%、15%,配好固定液后放入采集好的蓝花草,测植物放入前的l、a、b值做好标签并记录保存数值。浸泡固定6天后取出放入保存液中,保存10天后在取出测其l、a、b值前后对比计算其色差值

e*,差值较小的确定为合适含量。
[0121]
表5甲醛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22][0123]
五、冰醋酸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24]
固定液成分中将硫酸铜含量控制为1%,甲醛含量加入量为固定液的5%,乙醇含量控制为20%,统一浸泡时间为6天,选择冰醋酸梯度含量为1%、10%、25%、35%,配好固定液后放入采集好的蓝花草,测植物放入前的l、a、b值做好标签并记录保存数值。浸泡固定6天后取出放入保存液中,保存10天后在取出测其l、a、b值前后对比计算其色差值

e,差值较小的确定为合适含量。
[0125]
表6冰醋酸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26][0127]
六、正交设计确定最佳含量和时间
[0128]
在前面所做的控制浸泡时间、硫酸铜含量、甲醛含量、冰醋酸含量和乙醇含量的实验基础上,将这5个因素变量进行正交实验,则浸泡时间(a)分别为2d、4d、6d、8d,硫酸铜(b)加入的含量分别设置为0.5%、1%、2%、3%,加入的乙醇(c)含量设置为15%、20%、25%、30%,将甲醛(d)的加入量分别设置为3%、5%、7%、9%,将冰醋酸(e)的加入量分别设置为15%、20%、25%、30%。
[0129]
表7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0130][0131]
表8正交设计实验表
[0132]
[0133][0134]
将制作好的植物标本按规定时间进行固定液浸泡后,再将植物标本放入保存液后,保存十天后取出叶片晾干测其l、a、b值,与刚采集回来放入固定液前所测的l、a、b值相比较,计算色差值

e为实验指标。比较各个标本色差值的大小,通过数据极差分析确定绿色植物浸制标本保绿的最优方案。
[0135]
实验结果分析
[0136]
一、浸泡时间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37]
杀生固定时间过短会导致叶绿素中镁离子和铜离子的置换不彻底,保存后颜色偏黄,时间过长会影响植物形态甚至腐烂。本实验选择浸制植物固定时间1d,6d,12d,18d,固定液标签为s1、s2、s3、s4,固定液中控制硫酸铜含量为1%,甲醛含量为5%,乙醇含量控制为20%,冰醋酸含量为20%,按实验流程完成后测得数值结果如下表:
[0138]
表9浸泡时间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39][0140]
由结果可知杀生固定时间确定在6d时,色差值较小且形态完整,色泽比较鲜艳,保存效果良好,浸泡时间为1天时,保存十天后有部分叶片出现微微淡黄的颜色,随着浸泡时间越长植物的形态越差,结果表明浸泡时间为6d时保绿效果较佳。
[0141]
二、硫酸铜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42]
本实验选择浸制植物固定时间6d,固定液中控制硫酸铜含量分别为0.1%,1%,5%,10%,固定液标签序号分别为s5、s6、s7、s8,其中甲醛含量为5%,乙醇含量控制为20%,冰醋酸含量为20%测得数值结果如下表:
[0143]
表10硫酸铜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44][0145]
由结果可知当硫酸铜含量加入为1%时,色差值最小,保绿效果良好,硫酸铜浓度较高时难熔解有沉淀在固定液底部,即结果表明当固定液中硫酸铜含量为1%时标本保绿效果较佳.
[0146]
三、乙醇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47]
本实验选择浸制植物固定时间6d,固定液中控制乙醇含量为1%,10%,25%,35%,其中固定液标签序号分别为s9、s10、s11、s12,甲醛含量为5%,硫酸铜含量控制为1%,冰醋酸含量为20%测得数值结果如下表:
[0148]
表11乙醇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49][0150]
由结果可知当乙醇加入量为固定液的25%时,色差值较小,植物相形态完整,保绿效果较好,即实验结果表明当固定液中乙醇加入量为25%保绿效果最佳。
[0151]
四、甲醛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52]
本实验选择浸制植物固定时间6d,固定液中控制甲醛含量为1%,5%,10%,15%,其中标签分别为s13、s14、s15、s16,固定液硫酸铜含量为1%,乙醇含量控制为20%,冰醋酸含量为20%,测得数值结果如下表:
[0153]
表12甲醛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54][0155]
由结果可知当甲醛加入量为固定液的5%时,色差值较小,植物相形态完整,保绿效果较好,即实验结果表明固定液甲醛的加入量为5%保绿效果最佳。
[0156]
五、冰醋酸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57]
本实验选择浸制植物固定时间6d,固定液中控制甲冰醋酸含量为1%,10%,25%,35%,标签分别为s17、s18、s19、s20,其中固定液硫酸铜含量为1%,乙醇含量控制为20%,甲醛含量为5%,测得数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0158]
表13冰醋酸含量对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
[0159][0160]
由结果可知当冰醋酸加入量为固定液的25%时,色差值较小,植物相形态较完整,肉眼观察的颜色前后偏差不大,保绿效果较好,即实验结果表明固定液冰醋酸的加入量为25%保绿效果最佳。
[0161]
五、正交实验结果
[0162]
将上述五个因素浸泡时间(a)、硫酸铜(b)、乙醇(c)、甲醛(d)、冰醋酸(e)做l
16
(45)正交试验,测植物固定保存前l、a、b值和杀生固定后再放入保存液10天测其l、a、b值,计算其色差值

e做实验指标,根据实验得出结果如下:
[0163]
表14正交设计实验与测试结果
[0164]
[0165][0166]
根据表14分析l
16
(45)正交试验各个因素对绿色植物浸制标本保绿效果的影响,通过极差r的对比,在a、b、c、d、e五个试验因素植物浸制标本的影响的顺序为b>a>d>e>c,硫酸铜用量对绿色植物浸制标本的保绿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泡时间,再后是甲醛用量、冰醋酸用量、乙醇用量。在正交试验的各组绿色植物浸制标本试验成品中,色差平均值最小的一组为a2b3c4d1e2,该配方中的植物颜色变化肉眼看不出太大差距,植物形态保存完整不萎蔫。直接分析的结果反映的是正交表中16次试验中的最优水平搭配,但不一定是所有可能的水平搭配中最优的,因为在5因素4水平的实验中共有45=1024种搭配方案,结合对图1试验因素与实验指标关系趋势图的分析得出,绿色植物浸制标本的最优保绿方案为a2b3c2d1e4,e(冰醋酸)和c(乙醇)的极差值r较小,说明随着该因素水平的变化,对实验指标的影响较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直接分析优选的搭配为a2b3c2d1e2,即浸泡时间为4天,硫酸铜含量为2%,乙醇含量为20%,甲醛含量为3%,冰醋酸含量为20%为最佳绿色植物保存工艺方案。
[0167]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