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2-02-22 07:06: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通信领域,各个设备之间通过组网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通信,如物联网终端节点与中继器连接形成组网1,中继器与基站连接形成组网2,多个组网1和组网2共同构成了一树状网络。
3.现有的组网方式中,针对不同的适用场景有多种组网技术,如lora、zigbee、wi-fi、nb-iot、蓝牙及其他专网组网协议等。其中,lora是由semtech公司开发的一种技术,典型工作频率在美国是915mhz,在欧洲是868mhz,在亚洲是433mhz。lora的物理层使用了一种独特形式的带前向纠错的调频纠错扩频技术。这种扩频调制允许多个无线电设备使用相同的频段,只要每台设备采用不同的纠错和数据速率就可以了。其典型的覆盖范围是2km至5km,最长距离可达15km,具体取决于所处的位置和天线特性。
4.zigbee是物联网的优选组网技术之一,虽然zigbee一般工作在2.4ghz ism频段,但它也可以在902mhz到928mhz和868mhz频段中使用。在2.4ghz频段中数据速率是250kb/s。它可以用在点到点、星形和网格配置中,支持多达216个节点。与其它技术一样,安全性是通过aes-128加密来保证的。zigbee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有预先开发好的软件应用配置文件供具体应用使用。
5.wi-fi被广泛用于许多物联网应用案例,最常见的是作为从网关到连接互联网的路由器的链路。然而,它也被用于要求高速和中距离的主要无线链路。大多数wi-fi版本工作在2.4ghz免许可频段,传输距离长达100米,具体取决于应用环境。流行的802.11n速度可达300mb/s,而更新的、工作在5ghz ism频段的802.11ac,速度甚至可以超过1.3gb/s。一种被称为halow的适合物联网应用的新版wi-fi即将推出。这个版本的代号是802.11ah,在美国使用902mhz至928mhz的免许可频段,其它国家使用1ghz以下的类似频段。虽然大多数wi-fi设备在理想条件下最大只能达到100米的覆盖范围,但halow在使用合适天线的情况下可以远达1km,其根据不同的低功耗设计适应性调整使用。802.11ah的调制技术是ofdm,它在1mhz信道中使用24个子载波,在更大带宽的信道中使用52个子载波。它可以是bpsk、qpsk或qam,因此可以提供宽范围的数据速率。针对物联网应用的另外一种新的wi-fi标准是802.11af。它旨在使用从54mhz到698mhz范围内的电视空白频段或未使用的电视频道。这些频道很适合长距离和非视距传输。调制技术是采用bpsk、qpsk或qam的ofdm。每个6mhz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大约为24mb/s,不过在更低的vhf电视频段有望实现更长的距离。
6.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
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7.蓝牙是一种无线传输技术,理论上能够在最远100米左右的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连线,但实际使用时大约只有10米。其最大特色在于能让轻易携带的移动通讯设备和电脑,在不借助电缆的情况下联网,并传输资料和讯息,目前普遍被应用在智能手机和智慧穿戴设备的连结以及智慧家庭、车用物联网等领域中。新到来的蓝牙5.0不仅可以向下相容旧版本产品,且能带来更高速、更远传输距离的优势。
8.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信息配置数据的传输组网机制较为落后,造成了较高的设备功耗,不满足低功耗处理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显著降低了终端节点的数据传输功耗。
10.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1.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
12.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
13.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
14.可选的,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还包括:
15.确定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所述时延等级包括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所述第一等级的时延小于所述第二等级的时延;
16.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一时延等级时,唤醒和所述主唤醒节点组网的终端节点,发送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至所述终端节点。
17.可选的,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还包括:
18.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二时延等级时,对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进行缓存。
19.可选的,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包括:
20.将所述主唤醒节点缓存的所有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
21.可选的,如果在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之前,接收到其他信息配置数据,则确定缓存的信息配置数据是否可以整合,如果是,则进行信息整合。
22.可选的,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包括:
23.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整合后的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
24.可选的,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
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还包括:
25.如果缓存区存储数据大于预设数据,则唤醒和所述主唤醒节点组网的从节点,将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
26.第二方面,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装置,包括:
27.节点选择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
28.组网模块,用于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
29.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
30.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3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32.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33.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
34.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
35.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本方案,显著降低了终端节点的数据传输功耗。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
3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
3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
3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4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本技术一实施例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s101、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
44.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各个终端节点之间的组网传输,根据不同的传输协议机制确定一定的预设范围,如预设范围为200米。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预设范围内部署有多个终端节点,如智能电表终端、故障检测终端、火情检测终端等。
45.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中继器或基站确定该预设范围内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将其确定为主唤醒节点。
46.步骤s102、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
47.其中,该配置数据具体内容是通知终端节点上传到数据内容、上传时隙、上传发送功率,或者为更新数据、控制指令数据等。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主唤醒节点,建立该主唤醒节点和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针对不同的适用场景有多种组网技术,如lora、zigbee、wi-fi、nb-iot、蓝牙及其他专网组网协议等。
49.步骤s103、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
50.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该主唤醒节点接收到配置数据,并进行组网后,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由此,减轻了各个终端节点和基站或中继的数据交互,同时,采取终端节点之间的组网方式,优化了现有的组网机制。
51.由此可知,通过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本方案,显著降低了终端节点的数据传输功耗。
5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还包括:
53.确定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所述时延等级包括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所述第一等级的时延小于所述第二等级的时延;
54.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一时延等级时,唤醒和所述主唤醒节点组网的终端节点,发送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至所述终端节点。
55.具体的如下:
56.步骤s201、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
57.步骤s202、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
58.步骤s203、确定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所述时延等级包括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所述第一等级的时延小于所述第二等级的时延。
59.示例性的,第一等级对应要求实时性传输数据,如控制指令数据。第二等级对应非实时性传输数据,如更新数据。
60.步骤s204、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一时延等级时,唤醒和所述主唤醒节点组网的终端节点,发送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至所述终端节点。
61.由此,以进一步优化了该组网的数据传输机制。
6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还包括:
63.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二时延等级时,对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进行缓存。
64.具体为:
65.步骤s301、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
66.步骤s302、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
67.步骤s303、确定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所述时延等级包括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所述第一等级的时延小于所述第二等级的时延。
68.步骤s304、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二时延等级时,对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进行缓存。
69.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时延等级为第二时延等级时,即非必须的实时数据,则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进行缓存。由此以避免频繁唤醒节点造成的功耗浪费。
7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数据接收端实施例提供的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4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节点选择模块101、组网模块102和控制模块103,其中,
71.节点选择模块101,用于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
72.组网模块102,用于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
73.控制模块103,用于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
74.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本方案,显著降低了终端节点的数据传输功耗。
75.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节点选择模块101还用于:
76.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确定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所述时延等级包括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所述第一等级的时延小于所述第二等级的时延;
77.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一时延等级时,唤醒和所述主唤醒节点组网的终端节点,发送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至所述终端节点。
78.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节点选择模块101还用于:
79.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当所述信息配置数据的时延等级为所述第二时延等级时,对当前接收到的所述信息配置数据进行缓存。
80.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3具体用于:
81.将所述主唤醒节点缓存的所有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
82.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3具体用于:
83.如果在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之前,接收到其他信息配置数据,则确定缓存的信息配置数据是否可以整合,如果是,则进行信息整合。
84.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3具体用于:
85.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整合后的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
86.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03还用于:
87.在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之前,如果缓存区存储数据大于预设数据,则唤醒和所述主唤醒节点组网的从节点,将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
8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设备中处理器2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2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输入装置2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2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8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90.获取预设范围内的终端节点,确定当前处于唤醒状态的节点为主唤醒节点;
91.将信息配置数据由中继器发送至所述主唤醒节点,建立所述主唤醒节点和该预设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节点的组网连接;
92.当所述主唤醒节点检测到组网内的终端节点唤醒时,将所述信息配置数据发送至该终端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节点会根据分配与中继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隙定期进行唤醒。
93.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94.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依据唤醒时间进行组网的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95.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