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震器阻尼阀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0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阻尼阀。


背景技术:

2.汽车减震器安装在车架和车桥之间,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使车辆迅速恢复到正常行驶状态。双筒减震器是常用减震器之一。双筒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来自路面的冲击和震动,通过缸体的传递而使活塞在工作缸筒内相对于工作缸筒做往复运动,来实现阻尼减震。如果遇到较差路况,减震器复原时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导致阻尼盖板受到较大的冲击,瞬间产生较大形变;不仅影响车辆的平稳性,而且可能会导致减震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其能够实现对阻尼盖板的弹性支撑,防止阻尼盖板瞬间产生较大形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包括:
6.连接杆,其与减震器活塞杆同轴固定连接;
7.活塞,其同轴固定套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8.限位板,其同轴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且位于所述活塞的上方;
9.流通孔板,其同轴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且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限位板之间;
10.第一弹性支撑件,其同轴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流通孔板上;
11.多个第一流通孔,其开设在所述活塞上,并且围绕所述连接杆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流通孔沿所述活塞的轴向开设,并且靠近所述活塞的中心设置;
12.多个第二流通孔,其开设在所述活塞上,并且围绕所述连接杆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流通孔沿所述活塞的轴向开设,并且靠近所述活塞的外圆周设置;
13.其中,所述流通孔板遮挡住所述第二流通孔,并且在所述流通孔板上开设有第三流通孔,所述第三流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连通;
14.阻尼盖板,其同轴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且位于所述活塞的下侧,所述阻尼盖板遮挡住所述第一流通孔;
15.第二弹性支撑件,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16.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具有限位部,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阻尼盖板上。
1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采用蝶形弹簧。
1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采用直弹簧。
19.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的下端同轴开设有圆环形凹槽,所述圆环形凹槽与所述活塞
的中心通孔连通;
20.其中,所述第一流通孔和所述第二流通孔的一端均位于所述圆环形凹槽内。
21.优选的是,所述的减震器阻尼阀,还包括:
22.弹性支撑件导向杆,其同轴固定套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所述弹性支撑导向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圆环形凹槽内,并且与所述活塞之间具有间隙;
23.其中,所述阻尼盖板上的中心区域设置在所述间隙内;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弹性支撑件导向杆上,所述阻尼盖板靠近外缘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接触。
24.优选的是,所述的减震器阻尼阀,还包括:
25.限位挡片,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的一端,所述限位挡片为环形,并且套设在所述弹性支撑件导向杆上;
26.其中,所述限位挡片抵靠在所述阻尼盖板上。
27.优选的是,所述活塞的外圆周上嵌入式设置有密封圈。
28.优选的是,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杆通过中间连接体连接;
29.其中,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同轴开设有容置空腔,所述中间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且抵靠在所述中间连接体上;
30.所述中间连接体与所述连接杆通过同过轴向贯穿所述连接体的第一连接螺栓相连;所述中间连接体与所述活塞杆通过轴向贯穿所述活塞杆的第二连接螺栓相连。
31.优选的是,所述中间连接体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通过定位销固定;
32.其中,所述定位销沿所述活塞杆的径向设置。
33.优选的是,所述的减震器阻尼阀,还包括:两个密封圈,其分别套设在所述中间连接体的外部,用于密封所述中间连接体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缝隙;
34.其中,所述两个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销的上下两侧。
3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是: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器阻尼阀,能够实现对阻尼盖板的弹性支撑,防止阻尼盖板瞬间产生较大形变。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震器阻尼阀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4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阻尼阀,包括:连接杆110、活塞120、第一流通孔121、第二流通孔122、活塞杆123、限位板130、流通孔板140、第一弹性支撑件150、阻尼盖板160和第二弹性支撑件170。
43.连接杆110与减震器活塞杆123同轴固定连接;活塞120同轴固定套接在连接杆110
上;活塞120的外圆周上嵌入式设置有密封圈120a,以保证活塞与减震器筒之间的密封效果。限位板130同轴套设在连接杆110上,并且位于所活塞120的上方。其中,限位板130的下端具有向下凸起的限位凸台131,限位凸台131的下端抵靠在活塞120的上表面上,限位板130的上端抵靠在活塞杆123的下端。
44.流通孔板140同轴套设在连接杆110上,并且位于活塞120与限位板140之间;流通孔板140的内圈与限位凸台13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第一弹性支撑件150同轴套设在连接杆110上,第一弹性支撑件150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限位板130和流通孔板140上。设置第一弹性支撑件150用于将流通孔板140夹持在活塞120上,设置限位板130用于限定流通孔板140的最大移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支撑150件采用蝶形弹簧。
45.第一流通孔121开设在活塞120上,并且第一流通孔121沿活塞120的轴向开设,多个第一流通孔121围绕连接杆110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流通孔122开设在活塞120上,第二流通孔122沿活塞120的轴向开设,并且多个第二流通孔122围绕连接杆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流通孔121靠近活塞120的中心设置;第二流通孔122靠近活塞120的外圆周设置。流通孔板140遮挡住第二流通孔122的上端,并且在流通孔板140上开设有第三流通孔,所述第三流通孔与第一流通孔122连通。
46.阻尼盖板160同轴套设在连接杆110上,并且位于活塞120的下侧,阻尼盖板160遮挡住第一流通孔121的下端。第二弹性支撑件170套设在连接杆110上;其中,连接杆110的下端具有限位部111,第二弹性支撑件170的下端抵靠在限位部111上,上端抵靠在阻尼盖板160上。设置第二弹性支撑件170对阻尼盖板160起到弹性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支撑件170采用直弹簧。
47.在本实施例中,活塞120的下端同轴开设有圆环形凹槽124,圆环形凹槽124与活塞120的中心通孔125连通。其中,第一流通孔121和第二流通孔122的下端均位于圆环形凹槽124内。
48.连接杆110还包括:弹性支撑件导向杆112,其同轴固定套接在连接杆110的下端,限位部111位于弹性支撑件导向杆112的下端;弹性支撑导向杆112的上端延伸至圆环形凹槽124内,并且与活塞120的下端面(环形凹槽124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其中,阻尼盖板160的中心区域设置在弹性支撑导向杆112和活塞120之间的间隙内。第二弹性支撑件170套设在弹性支撑件导向杆112上,阻尼盖板160靠近外缘的部分与第二弹性支撑件170接触。作为优选,还设置有限位挡片171,其固定连接在第二弹性支撑件170的上端,限位挡片171为环形,并且套设在弹性支撑件导向杆112上。其中,限位挡片171抵靠在阻尼盖板160上;通过设置限位挡板171能够增大第二弹性支撑件170与阻尼盖板160的接触面积,提高直弹簧的支撑效果。
4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活塞杆123与连接杆110通过中间连接体180连接。
50.其中,活塞杆123的下端同轴开设有容置空腔,中间连接体18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连接杆110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并且抵靠在中间连接体180(的下端)上。中间连接体180与连接杆110通过同过轴向贯穿所述连接体110的第一连接螺栓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设置在螺栓孔210中;中间连接体180与活塞杆123通过轴向贯穿活塞杆123的第二连接螺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设置在螺栓孔220中。其中,活塞杆12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销孔123a;中间连接体180与活塞杆123之间通过设置在定位销孔123a中的定位
销固定;其中,所述定位销沿活塞杆123的径向设置。中间连接体180为圆柱状,中间连接体180与活塞杆110的容置空腔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中间连接体180的外部套设有两个密封圈181、182,用于密封中间连接体180与所述活塞杆123之间的缝隙;其中,两个密封圈181、182分别位于定位销孔123a的上下两侧。
51.减震器在被压缩后的复原阶段,减震器阻尼阀上方腔室的减震器油(液)依次通过第三流通孔141和第一流通孔121后,向下经阻尼盖板160与活塞120下端面之间的缝隙流入减震器阻尼阀下方的腔室,如果受到外界的冲击力较大,会使阻尼盖板160受到较大冲击,瞬间产生较大的形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震器阻尼阀,通过在阻尼盖板160的下侧设置第二弹性支撑件170,实现对阻尼盖板160的弹性支撑,防止阻尼盖板瞬间产生较大形变;从而能够提高减震效果,增强车辆的平稳性;同时能够防止减震器损坏,提高减震器的寿命。
52.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