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4:19: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扫地机。


背景技术:

2.相关行业内普及有扫地机等清洁设备,然而,现有扫地机普遍存在拆装不便、使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扫地机,旨在解决现有扫地机存在的拆装不便、使用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包括主机、设于所述主机内的风机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下侧的移动机构,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机的垃圾处理装置和扫地组件;所述主机包括从前往后设置的主体和安装座,所述主体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风机组件的第一容置腔,且其后侧设有与所述风机组件的风机进气口连通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安装座于其上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局部的第一容纳槽,且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扫地组件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底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清扫口;所述垃圾处理装置的前侧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通气口对位连通的分离出气口,且其下侧设有与所述分离出气口连通的分离进气口,所述扫地组件的上侧设有能够与所述分离进气口密封对接的吸尘出气口,且其下侧设有与所述吸尘出气口连通的吸尘进气口,所述吸尘进气口位于所述清扫口围合的范围内。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7.本技术实施例对扫地机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具体将垃圾处理装置和扫地组件从上往下设置且均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后侧,垃圾处理装置和扫地组件的拆装方便,较大程度地方便了垃圾处理装置和扫地组件的后期清理、维修和更换操作,且在垃圾处理装置和扫地组件均连接于主体时,垃圾处理装置的分离进气口能够与扫地组件的吸尘出气口密封对接,以避免气流从分离进气口和吸尘出气口之间的缝隙沿周向泄露出去,从而还保障并提高了垃圾处理装置和扫地组件的使用性能。因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具有拆装方便、后期维修和更换便利、使用性能较高、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的正视图;
10.图2为图1提供的扫地机的剖视图;
11.图3为图2提供的扫地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图3提供的沿a-a的剖视图;
1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组件和第二连接机构在第二提手处于第二提拉状态时的示意图;
14.图6为图5提供的扫地组件和第二连接机构在第二提手处于第二收容状态时的示意图;
15.图7为图6提供的扫地组件和第二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16.图8为图6提供的吸尘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9为图6提供的清扫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的局部示意图;
2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21.图13为图12提供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22.图14为图12提供的垃圾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23.图15为图14提供的沿b-b的剖视图;
24.图16为图12提供的一级气旋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25.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处理装置和第一连接机构在第一提手处于第一收容状态时的示意图;
26.图18为图17提供的垃圾处理装置和第一连接机构在第一提手处于第一提拉状态时的示意图。
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8.100-主机,110-主体,111-第一容置腔,112-第一通气口,113-第一卡座,114-第三容纳槽,115-第四容纳槽,120-安装座,121-第一容纳槽,122-第二容纳槽,1221-第一通风口,1222-第二卡座,123-清扫口;200-风机组件,201-风机进气口,202-风机排气口;300-移动机构;400-垃圾处理装置,401-分离出气口,402-分离进气口,410-分离壳体,411-第三容置腔,420-一级气旋组件,421-一级集尘腔,422-一级导流盖,423-一级隔离扇,4231-扇叶,4232-一级出气口,424-一级隔离网,425-一级气旋腔,426-一级气旋罩,4261-一级尘挡部,430-一级进气结构,440-二级气旋组件,441-二级集尘筒,442-二级气旋盖,4421-二级进气口,443-二级集尘腔,444-二级气旋筒,450-二级进气结构;500-扫地组件,501-吸尘出气口,502-吸尘进气口,510-扫地壳体,511-第二容置腔,512-第二通风口,520-清扫支架,530-清扫刷,531-滚刷本体,532-植毛结构,5321-硬毛条,5322-软毛条,533-裸露区,540-清扫驱动器,550-吸尘管,551-密封环,552-伸缩结构,5521-第一伸缩筒,5522-第二伸缩筒,5523-第二加厚环,553-第一加厚环;600-第一连接机构,610-第一提手,620-第一卡钩,630-第一联动组件,631-第一连杆,632-第二连杆;700-第二连接机构,710-第二提手,720-第二卡钩,730-第三卡钩;800-高效过滤网,900-电连接器,1000-动力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按照附图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31.为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2.请参阅图2、图3、图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扫地机,包括主机100、设于主机100内的风机组件200、连接于主机100下侧的移动机构300,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主机100的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请一并参阅图4,主机100包括从前往后设置的主体110和安装座120,主体110设有用于容纳风机组件200的第一容置腔111,且其后侧设有与风机组件200的风机进气口201连通的第一通气口112,安装座120于其上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垃圾处理装置400的局部的第一容纳槽121,且于第一容纳槽121的槽底开设有用于容纳扫地组件500的第二容纳槽122,第二容纳槽122的槽底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清扫口123;请一并参阅图12,垃圾处理装置400的前侧设有能够与第一通气口112对位连通的分离出气口401,且其下侧设有与分离出气口401连通的分离进气口402,扫地组件500的上侧设有能够与分离进气口402密封对接的吸尘出气口501,且其下侧设有与吸尘出气口501连通的吸尘进气口502,吸尘进气口502位于清扫口123围合的范围内。
3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10通过第一容置腔111对风机组件200进行防护,以保障并提高风机组件200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可选地,扫地机还可于第一容置腔111内设置与各机构电连接的控制单元,以便于控制相关机构的运作情况。主体110还通过第一容纳槽121支撑并容纳垃圾处理装置400,基于此,可避免垃圾处理装置400的重力集中于扫地组件500及垃圾处理装置400和主体110的连接处上,从而可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且还可使垃圾处理装置400与主体110和扫地组件500快速、精准对位,从而可提高从主体110拆装垃圾处理装置400的拆装便利性。类似地,主体110通过第二容纳槽122支撑并容纳扫地组件500,基于此,可使扫地组件500与垃圾处理装置400和主体110快速、精准对位,从而可提高从主体110拆装扫地组件500的拆装便利性。其中,扫地组件500的至少部分(例如清扫刷530)会通过清扫口123外露于第二容纳槽122的外部,以便于与待清扫区域接触。吸尘进气口502落于清扫口123的区域内,以便于外部的杂质透过吸尘进气口502进入扫地组件500和垃圾处理装置400。
34.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扫地组件500和垃圾处理装置400均与主体110可拆卸连接,且,在扫地组件500与主机100可拆卸连接、垃圾处理装置400搭载于扫地组件500上且垃圾处理装置400与主机100可拆卸连接时,垃圾处理装置400的分离进气口402能够与扫地组件500的吸尘出气口501密封对接,基于此,可避免气流从分离进气口402和吸尘出气口501之间的缝隙沿周向泄露出去,从而可保障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的使用性能。
35.具体地,扫地机的作业流程为:先通过移动机构300带动主机100、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一并移动至待清洁区域,随后,扫地组件500的清扫刷530将待清洁区域的灰尘等杂质聚拢至吸尘进气口502附近,随后,在风机组件200的作用下,持续形成沿吸尘进气口502、吸尘出气口501、分离进气口402、分离出气口401、第一通气口112和风机进气口
201方向流动的气流,该气流可带动被聚拢至吸尘进气口502附近的杂质进入垃圾处理装置400内,而垃圾处理装置400则能够将杂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对杂质进行收集。可选地,上述垃圾处理装置400可为但不限于为旋风分离装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36.其中,基于垃圾处理装置400与主机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在杂质收集到一定量或垃圾处理装置400运行一段时间后,可将垃圾处理装置400从主机100上拆卸下来,并清理杂质,以保障并提高垃圾处理装置400的杂质分离效果。且在垃圾处理装置400故障时,可将垃圾处理装置400从主机100上拆卸下来,以便于对垃圾处理装置400进行维修或更换,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类似地,基于扫地组件500与主机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在扫地组件500使用一段时间或故障时,均能够将扫地组件500从主机100上拆卸下来,以对扫地组件500进行清理、后期维修或更换,从而可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
37.综上,本技术实施例对扫地机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具体将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从上往下设置且均可拆卸地连接于主体110后侧,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的拆装方便,较大程度地方便了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的后期清理、维修和更换操作,且在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均连接于主体110时,垃圾处理装置400的分离进气口402能够与扫地组件500的吸尘出气口501密封对接,以避免气流从分离进气口402和吸尘出气口501之间的缝隙沿周向泄露出去,从而还保障并提高了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的使用性能。因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具有拆装方便、后期维修和更换便利、使用性能较高、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
38.请参阅图5、图6,在本实施例中,扫地组件500包括扫地壳体510、清扫支架520、清扫刷530、清扫驱动器540和吸尘管550,扫地壳体510具有下敞口设置的第二容置腔511,且其上侧设有吸尘出气口501;清扫支架520盖设于第二容置腔511的下腔口,清扫支架520上设有吸尘进气口502;清扫刷530可拆卸连接于清扫支架520的下侧,且靠近吸尘进气口502设置;清扫驱动器540设于清扫支架520的上侧,且与清扫刷530连接;吸尘管550连通于吸尘出气口501和吸尘进气口502之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扫地壳体510能对设于第二容置腔511内的清扫驱动器540、吸尘管550等结构进行防护,以保障扫地组件500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清扫支架520安装于扫地壳体510的下侧,且能基于其下侧的清扫刷530与待清洁区域的接触、抵接情况,而适配性地相对扫地壳体510上下浮动,从而可保障清扫刷530对待清洁区域的清扫效果。在清扫驱动器540的驱动下,清扫刷530能将吸尘进气口502周侧杂质聚拢至吸尘进气口502附近,以便于杂质在负压吸力下被气流带入吸尘进气口502,随后再通过吸尘管550将含杂质气流无遗漏地引导至吸尘出气口501,即可保障并提高扫地组件500的清扫效果。此外,清扫刷530与清扫支架52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对清扫刷530进行拆装,以进行清理、维修或更换操作。可选地,清扫刷530可为清扫刷,也可为扫刷。
39.请参阅图2、图5、图6,在本实施例中,吸尘管550的上边沿连接有向外倾斜形成的密封环551,密封环551能够弹性抵触垃圾处理装置400的下侧,以使分离进气口402与吸尘出气口501密封对接。
4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密封环551的上环口的内径尺寸大于或等于分离进气口402的内径尺寸。在垃圾处理装置400放至扫地组件500上时,密封环551可弹性抵触至垃圾处理装置400的下侧,并弹性抵触至分离进气口402的边沿的外周侧,基于此,可使吸尘管550的上端与垃圾处理装置400的下侧密封接触,从而使得从吸尘出气口501流向分离进气口402的
含杂质气流不会从吸尘管550和垃圾处理装置400之间的缝隙沿周向泄露出去,从而实现了分离进气口402与吸尘出气口501密封对接,操作简便,且可提高垃圾处理装置400和扫地组件500的使用性能。
41.请参阅图5、图6、图8,在本实施例中,吸尘管550由弹性材料制成,吸尘管550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连接的伸缩结构552,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于相邻两伸缩结构552之间的第一加厚环553,其中,伸缩结构552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伸缩筒5521和第二伸缩筒5522,以及连接于第一伸缩筒5521和第二伸缩筒5522之间的第二加厚环5523;第一伸缩筒5521的内径在远离第二伸缩筒5522的方向上渐缩设置,第二伸缩筒5522的内径在远离第一伸缩筒5521的方向上渐缩设置。
4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伸缩结构552中,第一伸缩筒5521和第二伸缩筒5522的连接处即第二加厚环5523的内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于轴向上,伸缩结构552的内径统一呈先渐扩再渐缩的形式变化。且伸缩结构552在第二加厚环5523对应位置处的厚度大于其在第一伸缩筒5521和第二伸缩筒5522对应位置处的厚度,即伸缩结构552在第一伸缩筒5521和第二伸缩筒5522的连接处进行了局部加厚。同理,第一加厚环553对应位置处的厚度也大于第一伸缩筒5521和第二伸缩筒5522对应位置处的厚度,即吸尘管550在相邻两伸缩结构552的连接处也进行了局部加厚。可选地,吸尘管550一体成型。
43.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通过多个内径先渐扩再渐缩的伸缩结构552沿轴向依次连接形成类折叠式的吸尘管550,再通过第二加厚环5523使第一伸缩筒5521与第二伸缩筒5522加厚连接,且通过第一加厚环553使伸缩结构552与伸缩结构552加厚连接,基于此,一方面,可使得相邻两伸缩结构552的连接处以及第一伸缩筒5521和第二伸缩筒5522的连接处均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从而使得吸尘管550具有较佳的强度,从而可使得吸尘管550在吸力较大或管口被堵塞时不易被压扁,使得吸尘管550能够根据应用场景需要设置长度,而无需因强度而短化吸尘管550的长度;另一方面,吸尘管550于轴向和周向上具有较大的可伸缩量,具有较大的可弯曲量,且因其材质具有适中的弹力,基于此,吸尘管550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灵活、敏捷、轻盈地伸缩变形和弯曲变形,从而保障并提高了吸尘管550的变形灵活性,从而保障并提高了吸尘管550的使用性能,从而保障并提高了扫地组件500的使用性能。此外,该吸尘管550还具有加工便利的优势。
44.请参阅图5、图6、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扫地组件500还包括弹性抵持于清扫支架520的上侧的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弹性件与清扫驱动器540分设于清扫支架520的相对两侧。
4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清扫支架520的上侧,在清扫驱动器540因其自身重力对清扫支架520施加一定的压力时,弹性件也将对清扫支架520施加均衡的压力,从而可平衡清扫支架520的相对两侧。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设于清扫支架520一侧的清扫驱动器540驱动清扫刷530运作,且还可通过设于清扫支架520另一侧的弹性件平衡清扫支架520的相对两侧,从而可均衡清扫支架520下侧的各清扫刷530的各端侧对地面的压力,从而使得清扫刷530能够相对于地面适配性地浮动,能够保障清扫刷530的下侧能够与地面实现平整地接触,从而可保障并提高扫地组件500的清扫效果。
46.请参阅图5、图6、图9,在本实施例中,清扫刷530为滚刷,清扫刷530包括呈圆柱状的滚刷本体531,以及设于滚刷本体531外周侧的植毛结构532,滚刷本体531的外周柱面分
为均呈螺旋状的植毛区和裸露区533,植毛区和裸露区533均在滚刷本体531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且并行布置,植毛区设有植毛结构532。
4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滚刷本体531呈圆柱体状,基于此设置,在驱动器驱动清扫刷530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清扫刷530始终存在一侧能够与地面实现平整地接触,从而可初步保障清扫刷530的清扫效果。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沿滚刷本体531的中心轴线方向螺旋延伸的植毛区上设有植毛结构532,而避让植毛区且呈螺旋状的裸露区533上则未设置植毛结构532,基于此,相邻的植毛结构532之间的裸露区533即形成呈螺旋状延伸的、槽状的裸露空间。基于此,在清扫刷530转动时,植毛结构532可将大部分、颗粒大小相对较小的杂质从其外侧清扫至吸尘进气口502的附近(其中,外侧是清扫刷530相对远离吸尘进气口502的一侧),而裸露区533所形成的裸露空间则能够随着清扫刷530的转动引导着颗粒大小相对较大的杂质沿其移动至吸尘进气口502附近,从而能够防止大颗粒杂质卡滞于清扫刷530上,甚至卡滞于清扫刷530和安装清扫刷530的清扫支架520之间,从而可保障清扫刷530的清扫效果。
48.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先通过呈圆柱体状的滚刷本体531保障清扫刷530能够与地面实现平整地接触,再通过缠绕于螺旋状的植毛区的植毛结构532将大部分颗粒大小相对较小的杂质从清扫刷530外侧清扫至吸尘进气口502的附近,随后再通过裸露区533引导着颗粒大小相对较大的杂质沿其移动至吸尘进气口502附近,从而可保障清扫刷530能够兼顾小颗粒杂质和大颗粒杂质的清扫作业,可有效降低大颗粒杂质堵塞于清扫刷530上甚至堵塞于清扫刷530和安装清扫刷530的清扫支架520之间的风险,从而可有效保障并提高清扫刷530的清扫效果,利于提高清扫刷530的使用兼容性,从而可使应用该清扫刷530的扫地机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清扫环境。
49.请参阅图5、图6、图9,在本实施例中,植毛结构532包括并行布置的硬毛条5321和软毛条5322,硬毛条5321上所植硬毛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软毛条5322上所植软毛的长度。
5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硬毛条5321和软毛条5322相对于植毛结构532的占比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调节,其中,软毛条5322的表面植设有软毛,其能够用于清扫散落于地面的粉尘、毛发等,且基本不会刮伤、损伤地面;而硬毛条5321的表面植设有硬毛,其能够产生较大的清扫作用力,因而,其能够用于刮刷地面、地板缝隙或地毯等区域所粘附或藏匿的杂质。基于此,可提高清扫刷530的清扫效果和使用兼容性,从而可使应用该清扫刷530的扫地机能够适用于范围更广的清扫环境。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硬毛条5321上所植硬毛的长度等于软毛条5322上所植软毛的长度时,清扫刷530整体的外径是相对均衡的、基本相等的,从而可有效均衡硬毛条5321和软毛条5322对杂质的清扫效果,利于保障清扫刷530的清扫效果。而当硬毛条5321上所植硬毛的长度大于软毛条5322上所植软毛的长度时,植毛结构532的硬毛条5321和软毛条5322将呈现出高低毛落差的排布方式,基于此,可通过相对突出的硬毛深入至地板的缝隙中,以清扫走更多顽固的微尘、污垢等杂质,从而利于提高清扫刷530的清扫效果。
51.请参阅图4、图10、图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槽122的前槽壁设有连通至第一容置腔111的第一通风口1221,扫地壳体510的前侧设有连通第一通风口1221和第二容置腔511的第二通风口512;风机组件200的风机排气口202排出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通风口1221和第二通风口512进入第二容置腔511;扫地壳体510还设有用于将第二容置腔511内的气体
排放至外部的出气结构(图中未示出)。
5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风机组件200运作时,风机组件200所产生的吸力,可形成沿吸尘进气口502、吸尘出气口501、分离进气口402、分离出气口401、第一通气口112和风机进气口201方向流动的气流,气流会经风机组件200的风机排气口202排出。而风机组件200所处的第一容置腔111和清扫驱动器540所处第二容置腔511又通过第一通风口1221和第二通风口512连通。因而,经风机组件200的风机排气口202排出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通风口1221和第二通风口512进入第二容置腔511,并带走清扫驱动器540所产生的热量,最后再从出气结构排出第二容置腔511。从而可在不增幅扫地机的整机功耗和整机尺寸的情况下,提高扫地机在扫地组件500处的散热性能,以保障扫地组件500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且还可提高风机组件200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扫地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53.请参阅图13、图14、图15,在本实施例中,垃圾处理装置400为旋风分离装置,垃圾处理装置400包括分离壳体410、一级气旋组件420、一级进气结构430、二级气旋组件440和二级进气结构450,分离壳体410具有第三容置腔411,且设有分离进气口402和分离出气口401;一级气旋组件420设于第三容置腔411内,且其下侧形成一级集尘腔421,一级气旋组件420用于使气流旋转,并将大颗粒杂质分离至一级集尘腔421,一级气旋组件420设有一级出气口4232;一级进气结构430用于将气流从分离进气口402引导至一级气旋组件420;二级气旋组件440设于第三容置腔411内,且设于一级气旋组件420靠近分离出气口401的一侧,二级气旋组件440包括一端抵接至第三容置腔411的腔壁的二级集尘筒441,以及连接于二级集尘筒441另一端的二级气旋盖442,二级集尘筒441和二级气旋盖442之间围合形成与一级集尘腔421分隔的二级集尘腔443,二级气旋盖442设有多个二级进气口4421,且于其下侧连接有多个与二级进气口4421对位的二级气旋筒444,二级气旋筒444的内腔用于供气流旋转,并将小颗粒杂质分离至二级集尘腔443;二级进气结构450设于一级气旋组件420和二级气旋组件440的上侧,且用于将气流从一级出气口4232分别引导至各二级进气口4421。
5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一级气旋组件420、一级进气结构430、二级气旋组件440和二级进气结构450均设于分离壳体410的第三容置腔411内,且在负压吸力作用下,气流的流动路径将依次途径分离进气口402、一级进气结构430、一级气旋组件420、二级进气结构450、二级气旋组件440和分离出气口401。
55.具体地,含杂质气流可经由分离进气口402进入一级进气结构430,并沿着一级进气结构430进入一级气旋组件420。在一级气旋组件420内,气流呈螺旋状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气流中的大颗粒杂质会在重力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下脱离气流并下沉至一级集尘腔421,从而被分离、收集;在剥离大颗粒杂质后,仍含有小颗粒杂质的气流将继续在负压作用下通过一级出气口4232,并沿二级进气结构450流动,直至分流进入二级气旋组件440的各二级进气口4421,再顺次进入与二级进气口4421对应的二级气旋筒444内;在二级气旋筒444内,气流沿着二级气旋筒444的内筒壁呈螺旋状旋转,于是,强大的离心力会将小颗粒杂质从气流中剥离,使得小颗粒杂质被甩脱至二级气旋筒444的内筒壁并沿壁面落入二级集尘腔443内;随后,被剥离了小颗粒杂质的气流可通过靠近二级气旋组件440且位于二级气旋组件440上侧的分离出气口401排出第三容置腔411。其中,可通过限缩一级出气口4232的尺寸,或通过其他技术手段,限制大颗粒杂质通过一级出气口4232。其中,二级集尘腔443相对于一级集尘腔421隔离、独立,从而可有效防止小颗粒杂质混入一级集尘腔421,并被气流
重复带入二级气旋组件440进行分离,从而可保障垃圾处理装置400对杂质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其中,二级进气口4421的截面尺寸与二级气旋筒444的上筒口的截面尺寸相对应。基于此,可便于气流沿二级进气口4421顺势、无遗漏地进入二级气旋筒444,且还便于气流在进入二级气旋筒444的筒口处时即能够沿二级气旋筒444的筒壁发生螺旋旋转,从而可提高二级气旋组件440对杂质的分离效果。
56.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一级气旋组件420和二级气旋组件440实现杂质的多级分离。且该垃圾处理装置400还将二级气旋组件440设于一级气旋组件420的靠近分离出气口401的一侧,基于此,一方面,可使得二级气旋组件440的占用空间基本不受一级气旋组件420的限制,从而利于扩大化二级集尘筒441和二级气旋盖442之间所围合形成的二级集尘腔443的容积,即可扩大二级气旋组件440的集尘容积,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集尘容积过小而导致被剥离收集的小颗粒杂质溢出二级集尘腔443,从而可初步保障二级气旋组件440对小颗粒杂质的分离效果;另一方面,二级气旋组件440所设置的二级气旋筒444的数量和大小也基本不受一级气旋组件420的限制,从而利于综合各二级气旋筒444对小颗粒杂质的分离效果,以优化二级气旋组件440整体对小颗粒杂质的分离效果。
57.请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一级气旋组件420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一级气旋组件420与水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α的角度值为20
°
~40
°

5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不影响一级气旋组件420对大颗粒杂质的分离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将一级气旋组件420相对水平面倾斜20
°
~40
°
,而使得一级进气结构430无需设置直角拐弯结构即能够与一级气旋组件420连接,如此,即使在大量杂质被吸入时,杂质也不容易拥堵、堆积于一级进气结构430及一级进气结构430和一级气旋组件420之间的连接口处,从而可有效降低垃圾处理装置400因堵塞而停止作业或报废的风险;此外,还利于协调一级气旋组件420相对于第三容置腔411的占用空间,从而可有效避免垃圾处理装置400的整体尺寸大幅增加。可选地,一级气旋组件420朝远离二级气旋组件440的一侧倾斜。如此设置,可有效降低二级气旋组件440对一级气旋组件420的分离作业的干扰影响,从而可保障一级气旋组件420的分离效果。
59.请参阅图14、图15、图16,在本实施例中,一级气旋组件420包括开口朝向一级集尘腔421的一级导流盖422、连接于一级导流盖422的中心的一级隔离扇423,以及可拆卸套接于一级隔离扇423外周侧的一级隔离网424,一级导流盖422的内壁与一级隔离扇423的外周之间形成一级气旋腔425,一级进气结构430用于将气流从分离进气口402引导至一级气旋腔425,一级气旋腔425用于供气流周向流动,并将大颗粒杂质分离至一级集尘腔421,一级隔离扇423还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扇叶4231,相邻两扇叶4231之间形成一级出气口4232,一级隔离网424用于限制大颗粒杂质进入一级出气口4232。
6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一级导流盖422的面向一级集尘腔421的一侧设有开口,且一级导流盖422的内表面与一级隔离扇423的外周之间形成呈环状的一级气旋腔425。一级导流盖422还与一级进气结构430连接,在一级进气结构430将含杂质气流引导至一级气旋腔425内时,气流能够沿环状的一级气旋腔425自上而下呈螺旋转动,基于此,气流内的大颗粒杂质会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被甩至一级导流盖422下侧的一级集尘腔421。随后,仅带有小颗粒杂质的气流能够通过一级隔离网424,并沿扇叶4231和扇叶4231之间的一级出气口4232进入一级隔离扇423内侧,并在二级进气结构450的引导下流向各二级进气口4421。
从而可保障一级气旋组件420对大颗粒杂质的分离效果。
61.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套设于一级隔离扇423外周侧的一级隔离网424,能够重点限制大颗粒杂质通过,从而可有效降低大颗粒杂质随气流通过一级出气口4232和二级进气结构450并流向二级气旋组件440的风险,从而可提高一级气旋组件420对大颗粒杂质的分离效果。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一级隔离网424可拆卸。在一级气旋组件420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一级隔离网424拆卸下来,以进行清理或更换,从而可有效防止一级隔离网424的网孔出现堵塞情况,可保障一级隔离网424的使用性能,可保障一级气旋组件420的使用性能。
62.请参阅图13、图14、图16,在本实施例中,一级气旋组件420还包括连接于一级隔离扇423的下侧的一级气旋罩426,一级气旋罩426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呈环形设置,一级气旋罩426包括一级尘挡部4261,一级尘挡部4261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尺寸从靠近一级隔离扇423的一侧至远离一级隔离扇423的一侧渐增设置。
6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一级气旋罩426可拆卸连接于一级隔离扇423的下侧。在大颗粒杂质于一级气旋腔425内因离心力而被甩脱时,大颗粒杂质可沿一级气旋罩426的外周面滑落至一级集尘腔421内。可选地,一级气旋罩426旋转卡合于一级隔离扇423的下侧,且一级气旋罩426能够限制一级隔离网424相对一级隔离扇423向下移动。基于此,可轻松、便利地实现一级气旋罩426和一级隔离扇42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可提高一级气旋组件420的装配便利性;且还可使安装后的一级气旋罩426、一级隔离扇423和一级隔离网424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能够保障一级气旋组件420的使用性能;且还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反向旋转一级气旋罩426,以便于拆卸一级隔离网424,便于实现一级隔离网424的清理或更换,从而可进一步保障一级隔离网424的使用性能,防止一级隔离网424堵塞,进而利于进一步保障一级气旋组件420的使用性能。
64.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一级尘挡部4261的下侧的尺寸大于其上侧的尺寸,基于此,在大颗粒杂质落入一级集尘腔421后,一级尘挡部4261能够有效防止一级集尘腔421内的大颗粒杂质被吸力返吸走,能够避免大颗粒杂质流向二级气旋组件440,从而可进一步保障一级气旋组件420对大颗粒杂质的分离效果。
65.请参阅图4、图17、图18,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0的后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座113;扫地机还包括第一连接机构600,第一连接机构600包括与垃圾处理装置400的上侧转动连接的第一提手610、设于第一提手610前侧且与第一卡座113对位的至少一个第一卡钩620,以及连接于第一卡钩620和第一提手610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联动组件630;其中,第一卡钩620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且具有第一锁扣状态和第一解锁状态,第一卡钩620在第一锁扣状态扣接于第一卡座113;第一提手610能够绕第二轴线转动,且具有第一收容状态和第一提拉状态,第一提手610在从第一提拉状态切换至第一收容状态时,能够使第一卡钩620从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扣状态,且在第一收容状态能够限制第一卡钩620从第一锁扣状态切换至第一解锁状态。
66.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提手610的前端与垃圾处理装置400转动连接,其中,当第一提手610的下侧抵接至垃圾处理装置400的上侧、而无法继续向下转动时,第一提手610处于第一收容状态;而当第一提手610与垃圾处理装置400形成夹角,且可通过第一提手610提拉垃圾处理装置400时,第一提手610处于第一提拉状态。第一提手610通过第一联动组件
630与第一卡钩620联动。
67.基于上述结构,在装配时,操作人员可提拉着第一提手610,并将垃圾处理装置400放至第一容纳槽121,此时,第一卡钩620与第一卡座113于前后方向对位。随后,操作人员放下第一提手610,使得第一提手610从第一提拉状态切换至第一收容状态,即可带动第一卡钩620从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扣状态,第一卡钩620在第一锁扣状态卡扣于第一卡座113,从而实现了垃圾处理装置400与主机100的连接。且在第一提手610维持在第一收容状态时,第一卡钩620无法从第一卡座113脱离,从而稳定了垃圾处理装置400与主机100的连接关系。而在拆卸时,操作人员仅需提拉第一提手610,即可解除对第一卡钩620的第一锁扣状态的限制,甚至可带动第一卡钩620从第一锁扣状态切换至第一解锁状态,从而可提高将垃圾处理装置400从主机100拆离的操作便利性。
68.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提拉或放下第一提手610,实现第一卡钩620与第一卡座113的锁扣和解锁,从而可使得从主机100拆装垃圾处理装置400的操作十分便利,且可使垃圾处理装置400与主机100之间的连接关系可靠、稳定,从而利于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
69.请参阅图17、图1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组件630包括相对第一提手610设于第二轴线的另一侧的第一连杆631,以及一端与第一连杆631远离第一提手610的端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632;第一连杆631与第一提手610连接,且能够与第一提手610同步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二连杆632的另一端与第一轴线间隔设置,且与第一卡钩620转动连接。
7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7所示,第一连杆631的前端与第二连杆632的后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632的前端与第一卡钩620转动连接,且与第一轴线间隔一定的距离。基于此,当第一提手610从第一提拉状态切换至第一收容状态时,第一连杆631同步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连杆631与第二连杆632连接的端部从第二轴线的下侧转动至第二轴线的前侧,从而抵推着第二连杆632的前端向前上侧移动,以带动着第一卡钩620绕第一轴线顺时针(以图17、图18所示视角)转动,使得第一卡钩620从第一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扣状态。反之,当第一提手610从第一收容状态切换至第一提拉状态时,第一连杆631同步绕第二轴线转动,第一连杆631与第二连杆632连接的端部从第二轴线的前侧转动至第二轴线的下侧,从而拉动着第二连杆632的前端向后下侧移动,以带动着第一卡钩620绕第一轴线逆时针(以图17、图18所示视角)转动,使得第一卡钩620从第一锁扣状态切换至第一解锁状态。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可靠实现第一提手610和第一卡钩620的联动,使得操作人员可通过提拉或放下第一提手610,即实现第一卡钩620与第一卡座113的锁扣和解锁,从而利于提高从主机100拆装垃圾处理装置400的操作便利性。
71.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提手610维持在第一收容状态时,第一卡钩620能够稳定于第一锁扣状态,而无法切换至第一解锁状态。具体地,当第一卡钩620受到顺时针的力度时,第一卡座113可限制第一卡钩620顺时针转动;而当第一卡钩620受到逆时针的力度时,第一卡钩620具有绕第一轴线逆时针转动的运动趋势,但作用力在传递至第二连杆632和第一连杆631时,第一连杆631与第二连杆632连接的端部将具有向上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得第一提手610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但垃圾处理装置400又限制第一提手610继续向下转动,从而可限制第一卡钩620绕第一轴线逆时针转动。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还可使得第一卡钩620在第一提手610维持在第一收容状态时,稳定于第一锁扣状态,从而可提高垃圾
处理装置400与主机100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利于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
72.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槽122的前槽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座1222,扫地机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700,第二连接机构700包括与扫地组件500的上侧转动连接的第二提手710,以及设于第二提手710前侧且与第二卡座1222对位的至少一个第二卡钩720;第二卡钩720能够绕第三轴线转动,且具有第二锁扣状态和第二解锁状态,第二卡钩720在第二锁扣状态扣接于第二卡座1222;第二提手710能够绕第四轴线转动,且具有第二收容状态和第二提拉状态,第二提手710在从第二提拉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容状态时,能够抵推第二卡钩720,并使第二卡钩720从第二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二锁扣状态,且在第二收容状态能够限制第二卡钩720从第二锁扣状态切换至第二解锁状态。
7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提手710的前端与扫地组件500转动连接,其中,当第二提手710的下侧抵接至扫地组件500的上侧、而无法继续向下转动时,第二提手710处于第二收容状态;而当第二提手710与扫地组件500形成夹角,且可通过第二提手710提拉扫地组件500时,第二提手710处于第二提拉状态。
74.基于上述结构,在装配时,操作人员可提拉着第二提手710,并将扫地组件500放至第二容纳槽122内,此时,第二卡钩720与第二卡座1222于前后方向对位。随后,操作人员放下第二提手710,使得第二提手710从第二提拉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容状态,即可抵推着第二卡钩720从第二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二锁扣状态,第二卡钩720在第二锁扣状态卡扣于第二卡座1222,从而实现了扫地组件500与主机100的连接。且在第二提手710维持在第二收容状态时,第二卡钩720因第二提手710的抵推而无法从第二卡座1222脱离,从而稳定了扫地组件500与主机100的连接关系。而在拆卸时,操作人员仅需提拉第二提手710,即可解除对第二卡钩720的第二锁扣状态的限制,在扫地组件500向上脱离第二容纳槽122时,第二卡钩720能够从第二锁扣状态切换至第二解锁状态,从而可提高将扫地组件500从主机100拆离的操作便利性。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提拉或放下第二提手710,实现第二卡钩720与第二卡座1222的锁扣和解锁,从而可使得从主机100拆装扫地组件500的操作十分便利,且可使扫地组件500与主机100之间的连接可靠、稳定,从而利于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
75.请参阅图5、图6、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槽122的后槽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卡座(图中未示出),第二连接机构700还包括设于第二提手710后侧且与第三卡座对位的至少一个第三卡钩730;第三卡钩730能够绕第五轴线转动,且具有第三锁扣状态和第三解锁状态,第三卡钩730在第三锁扣状态扣接于第三卡座;第二提手710在从第二提拉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容状态时,能够抵推第三卡钩730,并使第三卡钩730从第三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三锁扣状态,且在第二收容状态能够限制第三卡钩730从第三锁扣状态切换至第三解锁状态。
76.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扫地组件500放至第二容纳槽122内时,第三卡钩730与第三卡座也于前后方向对位。当第二提手710从第二提拉状态切换至第二收容状态时,第二提手710的后端可一并抵推着第三卡钩730从第三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三锁扣状态,第三卡钩730在第三锁扣状态卡扣于第三卡座,从而使得扫地组件500与第二容纳槽122的前槽壁和后槽壁均连接。且在第二提手710维持在第二收容状态时,第三卡钩730因第二提手710的抵推也无法从第三卡座脱离,从而稳固了扫地组件500与主机100的连接关系。而在拆卸时,操作人员仅需提拉第二提手710,即可同时解除对第二卡钩720和第三卡钩730的状态限制,在扫地组件500向上脱离第二容纳槽122时,第三卡钩730也能从第三锁扣状态切换至第三解锁状
态,从而保障了将扫地组件500从主机100拆离的操作便利性。因而,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保障将扫地组件500从主机100拆离的操作便利性的基础上,通过第三卡钩730与第三卡座的锁扣,稳固扫地组件500与主机100的连接。
77.请参阅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0还于其后侧设有第三容纳槽114,扫地机还包括插设于第三容纳槽114的高效过滤网800;第一通气口112与第三容纳槽114连通;第三容纳槽114的槽壁还设有与风机组件200的风机进气口201连通的第二通气口(图中未示出),第二通气口和第一通气口112设于高效过滤网800的上下两侧,且设于高效过滤网800的左右两侧。
7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经分离出气口401排出的气流仍可能残留有杂质,基于此,本实施例于第三容纳槽114内设置高效过滤网800,以在气流从第一通气口112流向第二通气口时,对气流内的残留杂质进行高效过滤,从而利于提高扫地机的清洁效果。且,从第一通气口112流入并从第二通气口流出的气流,会充分流经高效过滤网800的左侧和右侧,从而利于提高高效过滤网800对气流的残留杂质的过滤效果。且,在垃圾处理装置400从主机100拆离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从第三容纳槽114的槽口拆装高效过滤网800,基于此,便于对高效过滤网800进行清理或更换,从而利于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和清洁效果。
79.请参阅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10还于其后侧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容纳槽115,扫地机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第四容纳槽115的槽底的电连接器900,以及至少一个插设于第四容纳槽115的动力电池1000,动力电池1000通过电连接器900与移动机构300和风机组件200电连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器900与移动机构300和风机组件200电连接,第四容纳槽115与第一容置腔111相对分隔,在动力电池1000插设于第四容纳槽115内时,动力电池1000可通过电连接器900为移动机构300和风机组件200提供动力。其中,在垃圾处理装置400从主机100拆离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从第四容纳槽115的槽口拆装动力电池1000,基于此,可便于对动力电池1000进行充电或更换,从而可提高扫地机的使用性能。
8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