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马桶圈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2: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马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桶圈。


背景技术:

2.现有马桶都是由马桶本体、马桶圈和马桶盖组合而成。常规马桶圈和马桶盖都是以翻转的方式实现其打开或关闭的。而当前市场中大部分的马桶圈和马桶盖都是公用一根转轴的方式实现翻转的,这也就导致了转轴容易坏损的现象。而且常规翻转式的马桶圈存在年数已久,也就导致人们对于翻转式的马桶圈存在视觉疲劳,使用时缺乏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翻转便可实现马桶圈打开或关闭,又具备趣味性的马桶圈。
4.本发明的一种马桶圈,包括马桶本体和设于马桶本体上的马桶圈,马桶圈由设于马桶本体上端面左侧的第一马桶垫和设于马桶本体上端面右侧的第二马桶垫组合而成,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均为半环状结构,马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对开门式打开或关闭的驱动装置。
5.本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市场中的马桶圈,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采用对开门的翻转方式实现马桶圈的打开或关闭,从而使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更具有趣味性。同时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与马桶盖不共用一根转轴,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相比市场中马桶圈和马桶盖共用一根转轴的结构要更耐用更不易损坏。
6.在本技术方案中马桶圈有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组合而成,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均为半圆环状结构,即第一马桶垫右侧设有第一半圆状凹槽,第二马桶垫左侧设有第二半圆状凹槽,第一半圆状凹槽和第二半圆状凹槽合并后形成可供使用者排泄物排入马桶本体内的通孔。当第一容置盒内腔中的电机驱动动力输出端逆时针转动后,与的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五转轴会随之进行周向转动,从而带动套设于第五转轴外周的第一传送带进行周向转动,当第一传送带周向转动后,第一传送带会通过周向设于第一转轴外周的第二锯齿将动能传导至第一转轴上。从而使得第一转轴在第一容置盒内周向转动。当第一转轴周向转动后,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左侧的第一斜齿轮和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右侧的第二斜齿轮会随之进行周向转动。由于第一斜齿轮和第三斜齿轮啮合;第二斜齿轮和第四斜齿轮啮合,因此当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在第一转轴带动下进行周向转动后,第一斜齿轮会带动第三斜齿轮进行周向转动,第二斜齿轮会带动第四斜齿轮进行周向转动。第三斜齿轮远离第一斜齿轮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马桶垫左侧外侧壁。第四斜齿轮远离第二斜齿轮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马桶垫右侧外侧壁。当第三斜齿轮在第一斜齿轮带动下进行周向转动时,第一转轴会随第三斜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第一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左侧翻转。当第四斜齿轮在第二斜齿轮的带动下进行周向转动时,第二转轴会随第四斜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第二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右侧翻转。在本技术方案中
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的翻转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即第一马桶垫在向马桶本体左侧翻转的同时第二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右侧翻转。
7.当需要将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合并时,只需通过电机顺时针驱动第五转轴周向转动,便可驱使第一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右侧方向翻转和驱使第二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左侧方向翻转。
8.作为一种优选:马桶本体上设置有中空的第一容置盒,驱动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容置盒内腔中的电机和第一转动结构,电机和第一转动结构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第一转动结构通过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
9.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容置盒内腔中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一斜齿轮,第一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二斜齿轮,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第一转轴外侧壁。
10.作为一种优选:第二转动结构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一容置盒侧壁设有可供第二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和可供第三转轴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转轴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固定连接第一马桶垫,第三转轴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后固定连接第二马桶垫,第一转轴远离第一马桶垫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斜齿轮,第三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马桶垫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斜齿轮,第四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
11.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通孔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二转轴外周壁与第一通孔之间摩擦力的第一轴承,第二通孔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三转轴外周壁与第二通孔之前摩擦力的第二轴承。
12.作为一种优选:第二转轴远离第三斜齿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马桶垫左侧外侧壁,第三转轴远离第四斜齿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马桶垫右侧外侧壁。
13.作为一种优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外周壁周向阵列分布有第一锯齿,第一转轴外侧壁周向阵列分布有第二锯齿,第一传动结构为套设于第五转轴和第一转轴外周的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内周壁周向阵列排布有第三锯齿,第一传动带一侧的第三锯齿与第一锯齿啮合,第一传动带远离地五转轴一侧的第三锯齿与第二锯齿啮合。
14.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容置盒内腔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有可供第一转轴左侧穿过的第三通孔,第一容置盒内腔右侧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可供第一转轴右侧穿过的第四通孔。
15.作为一种优选:第三通孔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一转轴左侧外周壁和第三通孔之间摩擦力的的第三轴承,第四通孔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一转轴右侧外周壁和第四通孔之间摩擦力的第四轴承。
16.作为一种优选:马桶本体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方便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翻转的凹槽。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发明一种马桶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0.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实施例1:参见图1,马桶本体上端面中心设有用于排泄人体排泄物的容置腔。在马桶本体上端面还设有马桶圈。在本实施例中马桶权由设置于马桶本体上端左侧的第一马桶垫和设置于马桶本体上端右侧的第二马桶垫组合而成。在马桶本体上端面还设有中空的第一容置盒,第一容置盒内设置有可驱使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呈对开门结构打开或合闭的驱动装置。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均为半圆环状结构,即第一马桶垫右侧设有第一半圆状凹槽,第二马桶垫左侧设有第二半圆状凹槽,第一半圆状凹槽和第二半圆状凹槽合并后形成可供使用者排泄物排入马桶本体内的通孔。
2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第一容置盒内腔中的第一转轴,在第一容置盒的左侧内腔中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外周与第一容置盒内腔内侧壁一体成型,第一固定板的中心设有可供第一转轴左端穿过的第三通孔。在第一容置盒的右侧内腔中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外周与第一容置盒内腔内侧壁一体成型,在第二固定板的中心设有可供第一转轴右端穿过的第四通孔。第一转轴左端穿过第三通孔后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第一转轴右端穿过第四通孔后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在第一容置盒左侧内腔内还设有第三斜齿轮,第三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因此当第一斜齿轮受第一转轴影响周向转动时会带动第三斜齿轮进行周向转动。在第一容置盒右侧内腔中还设有第四斜齿轮,第四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因此当第二斜齿轮受第一转轴影响周向转动时会带动第四斜齿轮进行周向转动。第三斜齿轮远离第一斜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四斜齿轮远离第二斜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在第一容置盒靠近马桶圈的一端面左侧设有可供第二转轴远离第三斜齿轮一端穿过伸出第一容置盒外侧壁的第一通孔。在第一容置盒靠近马桶圈的一端面右侧设有可供第三转轴远离第四斜齿轮一端穿过伸出第一容置盒外侧壁的第二通孔。第二转轴远离第三斜齿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马桶垫左侧外侧壁,第三转轴远离第四斜齿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马桶垫右侧外侧壁。
24.本发明的一种马桶圈,包括马桶本体1和设于马桶本体1上的马桶圈,马桶圈由设于马桶本体1上端面左侧的第一马桶垫2和设于马桶本体1上端面右侧的第二马桶垫3组合
而成,第一马桶垫2和第二马桶垫3均为半圆环状结构,马桶本体1上设置有中空的第一容置盒4,第一容置盒4内设置有驱动第一马桶垫2和第二马桶垫3对开门式打开或关闭的驱动装置。
25.本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市场中的马桶圈,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采用对开门的翻转方式实现马桶圈的打开或关闭,从而使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更具有趣味性。同时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与马桶盖不共用一根转轴,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马桶圈相比市场中马桶圈和马桶盖共用一根转轴的结构要更耐用更不易损坏。
26.在本技术方案中马桶圈由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组合而成,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均为半圆环状结构,即第一马桶垫右侧设有第一半圆状凹槽,第二马桶垫左侧设有第二半圆状凹槽,第一半圆状凹槽和第二半圆状凹槽合并后形成可供使用者排泄物排入马桶本体内的通孔。当第一容置盒内腔中的电机驱动动力输出端逆时针转动后,与的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五转轴会随之进行周向转动,从而带动套设于第五转轴外周的第一传送带进行周向转动,当第一传送带周向转动后,第一传送带会通过周向设于第一转轴外周的第二锯齿将动能传导至第一转轴上。从而使得第一转轴在第一容置盒内周向转动。当第一转轴周向转动后,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左侧的第一斜齿轮和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右侧的第二斜齿轮会随之进行周向转动。由于第一斜齿轮和第三斜齿轮啮合;第二斜齿轮和第四斜齿轮啮合,因此当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在第一转轴带动下进行周向转动后,第一斜齿轮会带动第三斜齿轮进行周向转动,第二斜齿轮会带动第四斜齿轮进行周向转动。第三斜齿轮远离第一斜齿轮一端通过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马桶垫左侧外侧壁。第四斜齿轮远离第二斜齿轮一端通过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马桶垫右侧外侧壁。当第三斜齿轮在第一斜齿轮带动下进行周向转动时,第一转轴会随第三斜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第一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左侧翻转。当第四斜齿轮在第二斜齿轮的带动下进行周向转动时,第二转轴会随第四斜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第二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右侧翻转。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的翻转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即第一马桶垫在向马桶本体左侧翻转的同时第二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右侧翻转。
27.当需要将第一马桶垫和第二马桶垫合并时,只需通过电机顺时针驱动第五转轴周向转动,便可驱使第一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右侧方向翻转和驱使第二马桶垫向马桶本体左侧方向翻转。
28.作为一种优选:驱动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容置盒4内腔中的电机5和第一转动结构,电机 5和第一转动结构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第一转动结构通过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第一马桶垫2和第二马桶垫3。
29.作为一种优选: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容置盒4内腔中的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左端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一斜齿轮7,第一转轴6右端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二转动结构转动连接的第二斜齿轮8,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第一转轴6外侧壁。
30.作为一种优选:第二转动结构包括第二转轴9和第三转轴10,第一容置盒4侧壁设有可供第二转轴9穿过的第一通孔11和可供第三转轴10穿过的第二通孔12,第二转轴9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1后固定连接第一马桶垫2,第三转轴10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2后固定连接第二马桶垫3,第一转轴6远离第一马桶垫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斜齿轮13,第三斜齿轮13与第
一斜齿轮7啮合,第二转轴9远离第二马桶垫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斜齿轮14,第四斜齿轮 14与第二斜齿轮8啮合。
31.作为一种优选:第一通孔11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二转轴9外周壁与第一通孔11之间摩擦力的第一轴承,第二通孔12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三转轴10外周壁与第二通孔12之前摩擦力的第二轴承。
32.作为一种优选:第二转轴9远离第三斜齿轮13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马桶垫2左侧外侧壁,第三转轴10远离第四斜齿轮14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马桶垫3右侧外侧壁。
33.作为一种优选: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转轴15,第五转轴15外周壁周向阵列分布有第一锯齿,第一转轴6外侧壁周向阵列分布有第二锯齿,第一传动结构为套设于第五转轴15和第一转轴5外周的第一传动带16,第一传动带16内周壁周向阵列排布有第三锯齿,第一传动带16一侧的第三锯齿与第一锯齿啮合,第一传动带远离地五转轴一侧的第三锯齿与第二锯齿啮合。
34.作为一种优选:第一容置盒4内腔左侧设有第一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7上设有可供第一转轴5左侧穿过的第三通孔18,第一容置盒4内腔右侧设有第二固定板19,第二固定板 19上设有可供第一转轴5右侧穿过的第四通孔20。
35.作为一种优选:第三通孔18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一转轴5左侧外周壁和第三通孔18之间摩擦力的的第三轴承10,第四通孔20内周壁设有减小第一转轴5右侧外周壁和第四通孔20 之间摩擦力的第四轴承。
36.作为一种优选:马桶本体1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方便第一马桶垫2和第二马桶垫3 翻转的凹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