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2:28: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药物自动给药的医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给药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步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起来了,然而 肠道炎,妇女宫颈炎等病症还是频发,并发生率也是越来越高了;对于传统的 给药都是人为涂抹或半自动器械的给药方式,既难以保证卫生,避免二次感染 的问题,并且场景往往令人尴尬却又不得不这么操作,故而针对上述所存在的 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给药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药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给药器,给药头、主体和药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头上设有输液孔 一,所述主体包括有泵体,所述药仓一端设有开口。
6.优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有电池,主体一端还设有底座。
7.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充电口,其充电方式为线充、磁充或插充等中的一 种或多种组合。
8.优选地,所述给药器还包括用于连通药仓和泵体的管路系统。
9.优选地,所述管路系统两端分别连接药仓的开口和泵体的入液口。
10.优选地,所述管路系统包括至少根软管一与连通通道一,所述连通通道一一 端与药仓的开口连通,另一端与软管一连通,所述软管一的两端分别连通连通 通道一与泵体的入液口。
11.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至少还包括有槽口一、密封圈和通孔一。
12.优选地,所述给药器还包括有输液孔一和泵体之间的连通系统。
13.优选地,所述连通系统的两端分别连接输液孔一和泵体的出液口。
14.优选地,所述连通系统包括有至少一根软管二与连通通道二,所述连通通道 二一端与输液孔连通,另一端与软管二连通,所述软管二两端分别连通连通通 道二与泵体的出液口。
15.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二还至少包括有槽口二、通孔二、直管、 皮圈和软管三。
16.优选地,所述给药头外附有的硅胶套。
17.优选地,所述给药头一端设有若干个输液孔一,所述附在给药头上的硅胶套 在同端也设有若干个输液孔二。
18.优选地,所述给药头的侧端还设有若干加强筋。
19.优选地,所述槽口一、槽口二设于主体的一端,且于主体该同端还设有固定 键一和固定键二。
20.优选地,所述给药头上还设有固定键三和定位键一,所述固定键三与固定键 一相固定,所述硅胶套的一端还设有定位键二、固定键四和切槽,且定位键二 与定位键一相固定,固定键四和固定键二相固定。
21.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设于槽口一内部,所述药仓通过槽口一固定在主体上。
22.优选地,所述主体内部还设有若干固定装置,电池和泵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 在主体的内部。
23.优选地,所述主体还设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有吸水层和固定层, 所述吸水层被固定层固定在主体上。
24.优选地,所述给药器还包括有套盖,所述套盖固定在主体上。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给药器,给药头、主体和 药仓,使用时,取下套在主体上的套盖,拿出药仓并开封,将药仓旋入主体的 槽口一内,具体地说,主体倒置药仓正旋入主体内的槽口一中,在将硅胶套套 在给药头上,给药头与硅胶套上设有定位键一和定位键二保证了二者之间可以 完好套接为一体,在使用过程中二者不会发生径向的偏移和松动,硅胶套上设 有切槽,将硅胶套由此翻折,将给药头的直管对准主体的槽口二,给药头的固 定键三与固定键一对牢并压入,即完成了给药头和主体的安装,启动给药器, 并控制给药级别,将给药器的给药头部位不超过硅胶套的部分放到腔道或其他 需给药部位,调节给药级别,即可控制给药所需的容量和间隔给药时间。
26.给药结束后,关闭给药器并停止工作,将给药器取出,小心将硅胶套折起, 按住按压扣并拔出给药头,即可将给药头与主体相拆分,拆下药仓,再需要使 用时,更换新的药仓、给药头和硅胶套即可再一次的给药,保障了使用时的卫 生安全。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给药头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主体局部结构刨面图
32.图6为本发明套盖套合示意图。
33.图中:1-给药头、11-输液孔一、12-加强筋、13-固定键三、14-定位键一、 2-主体、21-槽口一、211-通孔一、212-凸管一、22-槽口二、221-通孔二、222
‑ꢀ
皮圈、223-直管、224-凸管二、23-密封圈、24-固定键一、241-按压扣、242
‑ꢀ
弹簧、25-固定键二、3-药仓、31-开口、4-泵体、41-入液口、42-出液口、5
‑ꢀ
电池、6-底座、61-充电口、7-硅胶套、71-输液孔二、8-固定装置、9-防水结 构、10-套盖、100-管路系统、101-软管一、102-连通通道一、200-连通系统、 201-软管二、202-连通通道二、203-软管三。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 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
ꢀ“
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 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 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36.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 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 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 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 一个。“多个”包括两个,相当于至少两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 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 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 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 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 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 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 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7.实施例1
38.如图1、2所示,一种给药器包括有给药头1、主体2和药仓3,所述给药头 上设有输液孔11,主体2包括有泵体4和电池5,且主体2的一端设有底座6, 底座6上设有充电口61,其充电方式可为线充、磁充或插充等方式中的一种或 多种;更具体地说,所述给药器设有可充电电池,充电口41设在电池5附近, 其充电方式并不固定,可为线充、磁充或插充等各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说就是,线充、磁充、插充、线充或磁充的组合、线充或插充的组合、 磁充或插充的组合等,更进一步来说,所述给药器还包括有控制芯片,且控制 芯片设在底座6上,且电池5的下方,通过与app通信控制本产品的工作,更 进一步来说,所述通信控制还可以是适配遥控器与之遥控来达到控制产品工作 的目的;换句话而言,本产品具有多功能可调节功能,除了上述通信控制,还 可通过接线的方式,外接控制开关实现控制产品工作,此外在产品底座6或主 体2上设置触摸块或按键,通过触摸块或按键来控制本产品的工作。
39.实施例2
40.如图1-5所示,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药仓3一端还设 有开口31;所述给药器还设有用于连通药仓3和泵体4的管路系统100,该管 路系统100为一条直连通道,所述管路系统100两端分别连接药仓3的开口31 和泵体4的入液口41,进一步地说,所述药仓与泵的入液口之间设有管路系统100,该管路系统100的作用就是将药仓3内部的药物传输到泵4的入液口,或 者说使得泵体4能够平稳的吸取药仓3内部的药物,具体地说,该管路系统200 可以是与药仓3开口31设为一体的管路直接连到泵体4的入液口41,更进一步 来说,所述药仓3可以为真空瓶或者软瓶,可以被泵体4完好吸取内部药物, 对于真空瓶来
说,可回收使用,其内部为可以移动的活塞,泵体4抽取药物后, 活塞相应的移动,这里所述泵体4的吸力在一定负压下也足够将药仓3内部药 物完全抽吸出来,保证了本产品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41.实施例3
42.如图所示,其余与实施例1、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管路系统100包 括还至少1根软管一101与连通通道一102,所述连通通道一102一端与药仓3 的开口31连通,另一端与软管一101连通,所述软管一101的两端分别连通连 通通道一102与泵体4的入液口41,所述连通通道102至少还包括有槽口一21、 密封圈23和通孔一211,所述槽口一21位于主体2的一端,密封圈23设在槽 口一21的内部,所述药仓3的开口31设有螺纹,并通过槽口一21固定在主体 2上,密封圈23保证二者连接之间的密封性良好,所述槽口一21的内部还设有 通孔一211,具体地说,所述槽口一21的另一端还设有凸管一212,该凸管一 连接有软管一101,所述软管一101的另一端与泵体4的入液口41相连接,所 述管路系统100设计紧密,气密良好,泵体4可以将药仓3内部的药物顺畅吸 出,不会外溢;总的来说,从药仓3开口11到槽口一21,到通孔一221、凸管 一212,到软管一101,最后到泵体4的入液口41,这几者构成了该给药器的管 路系统100,即给药器的入液通路。
43.所述给药器还包括有输液孔一11和泵体4之间的连通系统200,所述连通系 统200的两端分别连接到输液孔一11和泵体4的出液口41,所述连通系统200 包括有至少一根软管二201与连通通道二202,所述连通通道二202一端与输液 孔11连通,另一端与软管二201连通,所述软管二201两端分别连通连通通道 二202与泵体4的出液口42,所述连通通道二202还至少包括有槽口二22、通 孔二221、直管223、皮圈222和软管三203,所述槽口二22与槽口一21位于 主体2同端,槽口二22内设有通孔二221,所述槽口二22的另一端还设有凸出 的长管,所述长管与通孔二221相连通,且通孔二221的一端与软管二201相 连接,软管二201的另一端与泵体4的出液口42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直管 223设在给药头1上,直管223一端还装有皮圈222,直管223装有皮圈222的 一端装在槽口二22上,直管223另一端连接有软管三203,软管三203另一端 与给药头1的输液孔一11相连通,具体地说,给药头1的一端还设有短管,且 该短管与给药头的输液孔一11相连通,所述软管三203的一端与短管相连接, 另一端与直管223相连接,总的说,从泵体4的出液口42到软管二201,到凸 管二224,到通孔二221,到槽口二22,到直管223,到软管三203,再到短管、 输液孔一11,这几者构成了给药器泵体4到输液孔一11之间的连通系统200, 即给药器给药过程的输液通路。
44.所述直管223为上窄下宽的阔口漏斗形管道,更具体地说,所述直管223设 有皮圈222的一端为大径口端,连接有软管三203的一端为小径口端,靠近泵4 的出液口42端设大径口,其目的在于,使液体喷出在此硬直管223管口由大到 小实现小径口加速,使得给药过程更有力,药物喷射更加充分。
45.所述给药头1外还附有硅胶套7,所述给药头1一端设有若干个输液孔一11, 所述附在给药头1上的硅胶套7在同端也设有若干个输液孔二71,具体地说, 给药,1上可设置若干个输液孔一11,附在给药头1上的硅胶套7也相应的设有 若干个输液孔二71,更具体地说,所述给药头1一端设有单个输液孔一11,所 述附在给药头1上的硅胶套7在同端也设有单个输液孔二71,具体地说,硅胶 套7是套在给药头1上的,在包裹处设有一个相贯通的输液孔,即给药头1的 输液孔一11与硅胶套7上的输液孔二71相贯通,设置单个出液孔,使得
每次 给药更加均匀,给药进程可控。
46.所述给药头1的侧端还设有若干加强筋12,作用是增强给药头1的侧壁强度, 进一步加强给药头1的结构稳定性,保障了给药头1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主体2在设有槽口一21和槽口二22的同端还设有固定键一24和固定键二 25,所述给药头1上还设有固定键三13和定位键一14,所述固定键三13与固 定键一24相固定,所述硅胶套7的一端还设有固定键四72和切槽73,定位键 二74与定位键一14相固定,固定键四72和固定键二25相固定,具体地说就 是,给药头1上的定位键一14与硅胶套7上的定位键二72相互配合,使得二 者衔接更加紧凑,在使用过程中二者不会发生径向的偏移和松动,所述硅胶套7 的所设固定键四72与主体2所设固定键二25相固定,使得硅胶套7的一端可 固定到主体2上,并且轻松实现固定与脱离,方便了硅胶套7的套合固定与摘 取,所述硅胶套7设有固定键四72端还设有切槽73,可使所述硅胶套7在该切 槽73处翻折,便于硅胶套7套合于给药头1上,也便于套合固定在主体2上或 从主体2摘取下来。
47.所述给药头1与主体2通过固定键三13与固定键一24相固定连接,进一步 说,所述固定键一24是由按压扣241和弹簧242组合起来的装置,按压扣241 安装在主体2内,给药头1的固定键三13可以是卡接扣,该卡扣可以与按压扣 241进行锁合固定是给药头1固定在主体2上,所设弹簧242保证了按压扣241 和卡接扣之间牢固锁合,更具体地说,在使用时,通过按压扣241的调节,按 压扣241与卡接扣之间可以进行锁合和分离,实现给药头1和主体2之间的固 定与脱离,也极大便捷了使用者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更进一步来说, 所述固定键一24和固定键三13的作用是将给药头1与主体2相固定起来,故 而所述固定键一24和固定键三13之间除了卡接连接,还可以是螺纹连接方式, 通过螺纹连接将给药头1与主体2相连接起来。
48.所述主体内部还设有若干固定装置8,电池5和泵体4通过所述固定装置8 固定在主体2内部,更具体地说,该固定装置8为相互扣合的卡扣的组合连接, 如图2所示,电池5和泵体4分别固定在卡扣上,卡扣之间相互扣合,固定电 池5的卡扣还与主体2一端所设的底座6相扣合固定,固定泵4的卡扣与主体2 另一端扣合固定,即通过主体2所设的卡扣可将电池5、泵4和底座6集合固定 与一体,结构紧凑,设计合理。
49.所述给药器还包括设在主体2内部的防水机构9,所述防水机构9还包括有 吸水层和固定层,吸水层被固定层固定在所述主体2上,具体地说,所述给药 器主体2由于存在固定键一24,进一步来说,所述给药头1与主体2之间采用 了按压扣241和固定键三13的连接方式,为了能更方便的安装按压扣241与用 于配合按压扣241使用的弹簧242,故而主体2上设有便于安装该按压扣241的 槽口,因为该槽口的存在,使得所述给药头1与主体2内部形成了连通的空间, 故而为在使用时,患处体液和和其他黏液等会从此槽口发生一定的倒流和泄露, 会流入泵体4甚至电池5等部件所在位置,一方面既污染了主体2内部,另一 方面,电液接触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故而在该所述槽口位置添加了防水结构, 即吸水层和固定层,所发生的泄露由吸水层吸去,固定层将槽口堵住使得完全 隔绝了主体2和给药头1二者内部的空间,具有很好的防漏效果,完美的隔绝 并阻止了电液接触,保障了使用安全。
50.如图6所示,所述给药器还包括有套盖10,所述套盖10固定在底座6上, 更具体地说,所述主体2一端设有底座6,主体2的一端还设有卡环,而套盖 10开口处内侧设有若干突起,该突起可作用于所述卡环上,实现套盖10扣合于 底座6上,也即套盖10扣合于主体2上,
可使主体2防尘、防污染,保护了主 体2,该套盖10为旋式设计,更有效将套盖10套合于主体上,此外旋转式套盖 外观设计使本产品整体更加富有美感。
51.实施例4
52.如图所示,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连通系统200的两端分别 连接输液孔一11和泵体4的出液口41,具体地说,该连通系统是一条用于连通 输液孔一11与泵体出液口41之间的一根管道,通过直连管道将输液孔一11与 泵体4出液口41连通起来,该连通系统200的作用就是将泵体4所吸入的药物 从输液孔一11喷出,通过一根简单管道将泵体4出液口42与输液孔一41之间 连通起来,也可实现从泵体4的出液口42到输液孔一41的输液效果。
53.可选的,所述底座6上还可设置手动开关,多级调动本产品的给药级别。
54.可选的,所述套盖10与主体2之间通过卡环突起相扣合固定的,还可通过 螺纹方式扣合固定,两者产生的技术效果相同。
55.可选的,所述输液孔一可以是在给药头1、硅胶套8整体的轴线端部,也可 以是在其轴线端部的周围,还可以是在整体周侧上。
56.可选的,所述给药头1与主体2之间采用了卡扣和卡接扣15的连接方式, 还可采用螺纹连接、压把连接、涨套压紧连接方式实现给药头与主体之间的固 定。
57.本发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58.一种给药器包括有给药头1、主体2和药仓3,所述给药头上设有输液孔11, 主体2包括有泵体4和电池5,且主体2的一端设有底座6,底座6上设有充电 口61,其充电方式可为线充、磁充或插充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更具体地说, 所述给药器设有可充电电池,充电口41设在电池5附近,其充电方式并不固定, 可为线充、磁充或插充等各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说就是,线充、 磁充、插充、线充或磁充的组合、线充或插充的组合、磁充或插充的组合等, 即在使用时,底座6充电口61可通过线充、磁充、插充等方式,为本产品电池 5充电,操作方便实用,可长时间保持本产品电池5处于有电状态,此外,所述 给药器还包括有控制芯片,且控制芯片设在底座6上,且电池5的下方,该控 制芯片还设有蓝牙通信模块,通过与app通信控制本产品的工作,如产品工作 时,通过手机app调控产品启停、工作档位和其他辅助功能等,更具体的说就 是,操作者将产品放到患处,按下app上启动开关,并调节级别,开启辅热或 震动等功能,治疗结束后关闭控制开关,产品停止工作,并将产品从患处取出 即可,同上所述,产品的制动上,可以是与通信模块适配的遥控器,也可以外 接有线控制器,还可以在产品底座6或主体2上设置触摸块或按键,均可产生 相同的技术效果。
59.本发明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60.一种给药器包括有给药头1、主体2和药仓3,所述药仓3一端还设有开口 31;所述给药器还设有用于连通药仓3和泵体4的管路系统100,该管路系统为 一条直连通道,所述管路系统100两端分别连接药仓3的开口31和泵体4的入 液口41,进一步地说,所述药仓与泵的入液口之间设有管路系统100,该管路 系统100的作用就是将药仓3内部的药物传输到泵4的入液口,或者说使得泵 体4能够平稳的吸取药仓3内部的药物,具体地说,该管路系统200可以是与 药仓3开口31设为一体的管路直接连到泵体4的入液口41,更进一步来说,所 述药仓3可以为真空瓶或者软瓶,可以被泵体4完好吸取内部药物,对于真空 瓶来说,可回
收使用,其内部为可以移动的活塞,泵体抽取药物后,活塞相应 的移动,这里所述泵体4的吸力在一定负压下足够将药仓3内部药物完全抽吸 出来,所述管路系统100即为此吸液过程中的吸液稳定性和连通稳定性提供了 保障,通过简单地单根管路的连通方式,便将药仓开口与泵体4的入液口相连 通实现入液,使产品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61.本发明实施例3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62.如图1-6所示,在使用本发明时,取下套在主体2上的套盖10,拿出药仓3 并开封,将药仓3旋入主体2的槽口一21内,具体地说,主体2倒置药仓3正 旋入主体2内的槽口一21中,在将硅胶套7套在给药头1上,给药头1与硅胶 套8上设有定位键一14和定位键二74保证了二者之间可以完好套接为一体, 在使用过程中二者不会发生径向的偏移和松动,硅胶套7上设有切槽73,将硅 胶套7由此翻折,将给药头1的直管223对准主体2的槽口二22,给药头1的 固定键三13与固定键一24对牢并压入,即完成了给药头1和主体2的安装, 启动给药器,并控制给药级别,将给药器的给药头1部位不超过硅胶套7的部 分放到腔道或其他需给药部位,调节给药级别,即可控制给药所需的容量和间 隔给药时间。
63.给药结束后,关闭给药器并停止工作,将给药器取出,小心将硅胶套7折起, 按住按压扣241并拔出给药头1,即可将给药头1与主体2相拆分,拆下药仓3, 再需要使用时,更换新的药仓3、给药头1和硅胶套7即可再一次的给药,保障 了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64.本发明实施例4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65.一种给药器包括有连通系统200,且连通系统200的两端分别连接输液孔一 11和泵体4的出液口41,具体地说,该连通系统是一条用于连通输液孔一11 与泵体出液口41之间的一根管道,通过直连管道将输液孔一11与泵体4出液 口41连通起来,该连通系统200的作用就是将泵体4所吸入的药物从输液孔一 11喷出,通过一根简单管道将泵体4出液口42与输液孔一41之间连通起来, 实现了产品药液从泵体4的出液口42到输液孔一41的输液效果,连通系统200 的单根管路设计使得本产品结构更加紧凑简单。
66.上述内容描述了本发明的使用原理、特征和部分有益效果,本领域的相关人 员根据上述内容可以了解,上述内容并未限制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和说明书 描述的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在符合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之下,本发明还 可进行各种变化改进,这些改进都应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