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1:01: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空调器在制热时通常采用压缩机驱动冷媒循环,并使得冷媒在换热器处与空气换热的方式进行制热,由于压缩机驱动冷媒循环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因此制热速度慢。并且由于热空气上浮,温度分层,进而空间整体升温效果慢。另外,在低温结霜后进行化霜时室内温度波动会带来不舒适的效果等。
3.目前,有些空调室内机设有红外辐射模块,用以快速制热,但红外辐射模块通常是固定安装的,导致辐射方向不可调。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改善红外辐射模块的辐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和红外辐射模块;所述红外辐射模块能够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外壳,以调节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辐射方向。
7.可选地,所述外壳具有前面板;所述红外辐射模块能够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面板。
8.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外壳,并驱动连接所述红外辐射模块,以驱动所述红外辐射模块转动。
9.可选地,所述红外辐射模块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面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顶端;或者,所述前面板具有长度方向,所述红外热辐射模块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转动连接于所述前面板,所述第二边缘驱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
10.可选地,所述红外辐射模块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前面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顶端朝靠近所述前面板的方向或者远离所述前面板的方向转动。
11.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电机;所述齿条传动连接于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顶端,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12.可选地,所述电机、所述驱动齿轮及所述齿条的一端均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齿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前面板外侧并与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顶端传动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底盘和面框,所述面框罩设于所述底盘并与所述底盘共
同围合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面框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面框的前下方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前面板安装于所述面框,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所述前面板设于所述面框的前侧。
14.可选地,所述红外辐射模块包括背板、网罩及红外热辐射组件;所述背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前面板的外侧;所述网罩罩设于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背板围合形成有安装腔;所述红外热辐射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红外热辐射组件具有辐射面。
15.可选地,所述红外热辐射组件包括发热本体和辐射板组件,所述发热本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辐射板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发热本体间隔设置,所述辐射板组件具有所述辐射面。
16.可选地,所述辐射板组件包括反射层和辐射面板,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发热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发热本体间隔设置;所述辐射面板设于所述发热本体背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发热本体间隔设置,所述辐射面板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辐射面板背离所述发热本体的表面为所述辐射面。
17.可选地,所述红外辐射模块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反射层之间;和/或,所述发热本体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涂覆有反射涂层。
18.可选地,所述辐射面为平面,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红外辐射模块转动至远离所述前面板的展开状态时,所述红外辐射模块的辐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15
°
,且不大于75
°

19.可选地,所述辐射面的表面积不小于0.4m2。
20.可选地,在所述红外辐射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辐射面的温度与所述辐射面的表面积之比不小于15℃/m2;和/或,所述红外辐射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辐射面的温度不小于60℃。
21.可选地,所述外壳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红外辐射模块避让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和风轮;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内,并靠近所述进风口;所述风轮设于所述风道内,并位于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2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转动连接于前面板,则用户在使用该空调室内机时,可灵活调整红外辐射模块的角度。当需要进行热辐射时,可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调整至较佳的角度以实现较好的辐射效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开机快速制热时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节能制热时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无风感静音制热时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制冷时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中红外辐射模块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中红外辐射模块的剖视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3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外壳110前面板120底盘130面框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03风道200红外辐射模块210背板220网罩230红外热辐射组件231发热本体232辐射板组件2321反射层2322辐射面板233保温层234反射涂层300驱动装置310驱动齿轮320齿条400换热器500风轮600导风板
ꢀꢀ
33.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6.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100和红外辐射模块200;红外辐射模块200能够活动地连接于外壳100,以调节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辐射方向。
39.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200活动地连接于外壳100,则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辐射角度
可调,从而可以保证箱室内各个方向进行热辐射。具体地,红外辐射模块200可转动连接于外壳100,也可滑动连接于外壳100。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连接于外壳100时,红外辐射模块200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外壳100,且转轴可设于红外辐射模块200上,也可设于外壳100上。可以理解的是,该转轴可设有一根、两根或者三根等。当转轴仅设有一根时,红外辐射模块200通过该转轴转动时,其仅可在一个平面内转动;当转轴设有两根时,这两根转轴可垂直设置,且红外辐射模块200可选择通过任一一根转轴转动,且红外辐射模块200通过不同的转轴转动时,其所在的转动平面也不同,进而扩大了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转动范围,进一步实现扩大辐射角度和范围的效果。或者,红外辐射模块200也可通过万向节转动连接于外壳100,此时在外壳100不对红外辐射模块200进行干涉的前提下,红外辐射模块200可沿任意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更大的辐射角度和范围。红外辐射模块200也可滑动连接于外壳100,当红外辐射模块200相对外壳100滑动时,其可沿外壳100的表面滑动,也可朝靠近或远离外壳100的某一表面的方向滑动。当红外辐射模块200相对外壳100滑动时,其二者之一可设有滑槽,其中之另一设有卡入滑槽内的滑块,从而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的效果,实现红外辐射模块200相对外壳100滑动的效果,如此设置,也能实现扩大或改变辐射方向的效果。
40.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红外辐射模块200活动连接于外壳100时,红外辐射模块200可设于外壳100的前侧、左侧、右侧,此时红外辐射模块200可避免遮挡外壳10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当然,当外壳100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时,红外辐射模块200也可设于外壳的100的顶部,并遮挡部分进风口,从而保证进风口的另外一部分用于进风。或者红外辐射模块200设于外壳100的顶部并遮挡全部进风口,且红外辐射模块200本身具有通风孔,该通风孔连通外壳100内腔的风道。或者,红外辐射模块200也可设于外壳100的底部,当外壳100的底部前端开设有出风口时,红外辐射模块200可避让出风口,也可遮挡部分出风口;或者红外辐射模块200还可全部遮挡出风口,且且红外辐射模块200本身具有通风孔,该通风孔连通外壳100内腔的风道。
41.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室内机在安装时,其外壳100的一侧用以安装于安装面(例如墙面或隔断面等),以空调室内机安装时的状态为基准,空调室内机背离安装面的方向为前方,空调室内机朝向安装面的方向为后方,地面至天花板的方向为上方,天花板至地面的方向为下方。用户正对空调室内机的前侧时,用户的左手边方向为左侧,用户的右手边方向为右侧。
42.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红外辐射模块200,则红外辐射模块200相比于普通的热辐射模块,其红外辐射模块200发出的红外线不会被用户的眼睛所看到,进而在夜间开启该红外辐射模块200时,避免红外辐射模块200发出的光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只可在外壳100设置红外辐射模块2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外壳100设置普通的热辐射模块。普通的热辐射模块指辐射模块本身被加热后,直接向外辐射热量而不是发射红外线的辐射模块。
4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200活动连接于外壳100,则便于用户灵活调整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辐射方向,进而使得红外辐射模块200具有较好的辐射效果。
44.进一步地,外壳100具有前面板110;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并用于向室内进行红外热辐射。
45.可以理解的是,红外辐射模块200至少具有一个辐射面,该红外辐射模块200相对
前面板110转动时,辐射面也会相对前面板110转动,因此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则可调整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辐射方向,进而灵活调整红外热辐射模块200的辐射角度,保证向室内各个方向进行热辐射。
46.为了实现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的效果,前面板110上可设有转轴,红外辐射模块200铰接于该转轴。或者红外辐射模块200上设有转轴,前面板110对应开设有轴孔,红外辐射模块200通过转轴安装于轴孔内,实现了红外辐射模块200相对前面板110可转动的效果。
47.具体地,红外辐射模块200相对前面板110转动时,可沿前后方向转动,也可在左右方向摆动。另外,红外辐射模块200与前面板110转动连接时,可通过转轴与前面板110转动连接,此时红外辐射模块200可在某一平面内转动。红外辐射模块200与前面板110转动连接时,也可通过万向节与前面板110转动连接,此时红外辐射模块200可在任意方向上转动。例如可以左右方向转动,也可前后方向转动。具体地,前面板110上可连接有该万向节,红外辐射模块200上具有与该万向节配合连接的连接部,从而红外辐射模块200通过该连接部与万向节配合,以实现红外辐射模块200相对前面板110能够在任意方向转动的效果。
4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则用户在使用该空调室内机时,可灵活调整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角度。当需要进行热辐射时,可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200调整至较佳的角度以实现较好的辐射效果。
49.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外壳100还包括底盘120和面框130,面框130罩设于底盘120并与底盘120共同围合形成有容纳腔,面框130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面框130的前下方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进风口连通,前面板110安装于面框130,并位于出风口的上方,前面板110设于面框130的前侧。
50.通过将底盘120与面框130罩合形成有容纳腔,则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风轮等组件可安装于该容纳腔内。为了实现空调室内机进出风的效果,面框130的前下方可开设有出风口,面框130的顶部可设有进风格栅,从而室内空气从进风格栅处进风,经容纳腔内的换热器后,在风轮的作用下被吹向出风口处,进而由出风口实现送风的效果。另外,通过将前面板110安装于面框130的前侧,则可遮挡容纳腔内的部件,对容纳腔内的部件具有保护效果。
5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可与上述实施例中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不同。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可开设于前面板110,红外辐射模块200可转动设于前面板110的进风口处,也可转动设于前面板110避让进风口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设于前面板110的进风口处时,可通过转动红外辐射模块200,以使其避让打开进风口,从而实现室内空气从进风口处进入空调室内机内部进行换热。当空调室内机无需开启时,可提前将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至遮挡进风口的状态,进而避免容纳腔内落入较多的杂物或灰尘。
52.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300,驱动装置300设于外壳100,并驱动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以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
53.通过驱动装置300设于外壳100,则使得驱动装置300可以与外壳100连接在一起;通过驱动装置300驱动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则可实现通过驱动装置300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的效果,避免人工转动红外辐射模块200。
54.另外,驱动装置300设于外壳100时,驱动装置300可安装于外壳100的前面板110,也可连接于外壳100的其他部位,只要能够实现驱动装置300不受其他部件影响而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即可。驱动装置300可安装于外壳100的内部,也可安装于外壳100的外表面。驱动装置300驱动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则该驱动装置300可以包括连杆组件,或者驱动装置300可以包括齿轮传动组件,或者驱动装置300可以包括凸轮连杆机构等。例如,该驱动装置300为连杆传动组件时,连杆组件包括曲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曲柄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外壳100,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曲柄的另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连接;从而曲柄转动时,其带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最终带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当然,曲柄还可传动连接有电机,继而电机带动曲柄转动;或者电机的电机轴即可作为曲柄。当驱动装置300为齿轮传动组件时,齿轮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可被电机驱动,从动齿轮套设于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转轴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从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最终实现红外辐射模块200随转轴转动的效果。当然,驱动装置300包括齿轮传动组件时,其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的方式部仅限于此,只要能够保证齿轮传动组件能够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的方案均可。
55.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红外辐射模块200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红外辐射模块200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驱动装置300驱动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
56.通过将红外辐射模块200的底端转动连接前面板110的外侧,而驱动装置300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转动,则红外辐射模块200以底端为转轴,使得驱动装置300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的转动力臂较长,因此驱动装置300只需较小的力即可实现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的效果,从而可使得驱动装置300能够更加节能。具体地,底端的转轴可以沿前面板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此时驱动装置300可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在前后方向转动。或者底端的转轴也可垂直前面板110延伸,此时驱动装置300可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并带动红外辐射模块左右摆动。
57.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可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00,红外辐射模块200的底端驱动连接于驱动装置300。
58.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具有长度方向,沿该长度方向,红外辐射模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第二边缘驱动连接于驱动装置200。
5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长度方向同时垂直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如此设置,则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边缘相对第一边缘转动,进而使得红外辐射模块200能够在垂直前面板110的板面的方向翻转。从而可以改变辐射面的辐射方向。具体地,该第一边缘可以为左边缘,第二边缘可以为右边缘。或者该第一边缘为有边缘,第二边缘为左边缘。另外,第一边缘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时,其转轴可平行于前面板110的板面,也可垂直前面板110的板面。
60.基于上述红外辐射模块200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且红外辐射模块200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驱动装置300驱动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的方案,本实施例中,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驱动装置300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电机安装于外壳100,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电机,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传动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朝靠近前面板110的方向或者远离前面板110的方向转动。
61.电机安装于外壳100,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电机,则使得驱动装置300与外壳100相连,实现驱动装置300与外壳100连成一个整体的效果,保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本实施例中,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朝靠近前面板110的方向或者远离前面板110的方向转动,则一方面使得红外辐射模块200能够收合靠近于前面板110,避免红外辐射模块200展开角度过大而使得杂物和灰尘落入红外辐射模块200朝向前面板110的一侧;另一方面使得红外辐射模块200展开时能够尽可能向下方倾斜,从而使得辐射的热量能够达到接近地面的位置,从而接近地面的热空气上浮,实现整个室内温度较为均匀的效果。
62.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基于上述传动组件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朝靠近前面板110的方向或者远离前面板110的方向转动的方案,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310和齿条320;驱动齿轮310传动连接电机;齿条320传动连接于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并与驱动齿轮310啮合。
63.通过将驱动齿轮310传动连接电机,齿条320传动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并与驱动齿轮310啮合,则驱动齿轮310转动时,带动齿条320沿其延伸方向运动,进而齿条320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运动。由于红外辐射模块200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因此齿条320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运动时,顶端相对于其底端转动。
64.具体地,为了实现齿条320能够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朝靠近前面板110和远离前面板110的方向转动,齿条320的一端可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朝向前面板110的一侧,另一端朝背离红外辐射模块200朝向前面板110的一侧的方向延伸;或者,齿条320的一端可连接红外辐射模块200远离前面板110的一侧,另一端朝红外辐射模块200背离前面板110的方向延伸。
65.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电机、驱动齿轮310及齿条320的一端均设于外壳100的内部,齿条320的另一端伸出前面板110并与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顶端传动连接。
66.通过将电机、驱动齿轮310及齿条320的一端均设于外壳100的内部,则外壳100对电机、驱动齿轮310及齿条320的一端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避免杂物或灰尘落入电机、驱动齿轮310及齿条320的一端以影响对红外辐射模块200的驱动效果。
67.请结合参照图1、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辐射模块200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红外辐射模块200包括背板210、网罩220及红外热辐射组件230;背板210转动连接于前面板110;网罩220罩设于背板210背离前面板110的一侧,并与背板210围合形成有安装腔;红外热辐射组件230设于安装腔内,红外热辐射组件230具有辐射面。
68.本实施例中的红外热辐射组件230用于发射红外线并向外进行红外热辐射,通过将红外热辐射组件230设于背板210与网罩220围合形成的安装腔内,从而使得网罩220和背板210对红外热辐射组件230具有保护作用。红外热辐射组件230具有辐射面,从而该辐射面可以向室内辐射热量。
69.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5及图6,红外热辐射组件230包括发热本体231和辐射板组件,发热本体231设于安装腔内,并与背板210之间设有间距;辐射板组件设于安装腔
内,并与发热本体231间隔设置,辐射板组件具有辐射面。
70.发热本体231用于发射热量,该发热本体231可以为红外发热体,即该红外发热体向外发射红外线,以对周围环境进行制热。辐射板组件与发热本体231间隔设置,则可避免辐射板组件被发热本体231灼伤;并且辐射板组件设于安装腔内,则可被网罩220和背板210保护,且放置用户意外碰触到发热本体231和辐射板组件而烫伤用户。可以理解的是,发热本体231为远红外发热本体231,其材质可以为碳化硅、碳素纤维、石墨烯等,或者红外发热本体可以为红外金属管或者红外石英管等。
71.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5及图6,辐射板组件可仅包括一个辐射面板2322,该辐射面板2322可设于发热本体231背离背板210的一侧,并与发热本体231设有间距,从而发热本体231发出的热量可通过辐射面板2322进行辐射,从而可使得发热本体231发出的热量通过辐射面板2322辐射得更加均匀,并且该辐射面板2322还可对发热本体231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发热本体231通过网罩220掉落下来。或者辐射板组件可仅包括反射层2321,反射层2321设于背板210朝向发热本体231的一侧,从而发热本体231辐射的红外线可通过发射层的反射作用向室内辐射红外线以进行红外热辐射。或者,辐射板组件可同时包括辐射面板2322和反射层2321。
72.本实施例中,为了具有更好的辐射效果,辐射面板2322包括反射层2321和辐射面板2322,反射层2321设于背板210朝向发热本体231的一侧,并与发热本体231间隔设置;辐射面板2322设于发热本体231背离背板210的一侧,并与发热本体231间隔设置,辐射面板2322位于安装腔内,辐射面板2322背离发热本体231的表面为辐射面。
73.通过同时将辐射面板2322和反射层2321;反射层2321设于背板210朝向发热本体231的一侧,反射层2321用来反射发热本体231辐射的热量,从而避免背板210则发热本体231通过反射层2321可将热量大部分反射室内,提高了辐射至室内的辐射量。另外,通过在发热体背离背板210的一侧设置辐射面板2322,则反射层2321反射的热量可通过辐射面板2322向室内均匀地辐射热量。具体地,反射层2321可涂覆于背板210的内表面,也可与背板210之间设有间距。为了设置方便且使得结构紧凑,可选反射层2321涂覆于背板210的内表面。反射层232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铝箔、银箔镀、镀金属的聚酯或者镀金属的聚酰亚胺薄膜等。
7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其他部件中涂覆具有反射作用的涂层。例如可在发热本体231朝向背板210的一侧涂覆有反射涂层234。该反射涂层234的表面形状可与发热本体231朝向背板210的一侧的形状适配。
75.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5及图6,红外辐射模块200还包括保温层233,保温层233夹设于背板210与反射层2321之间;和/或,发热本体231朝向背板210的一侧涂覆有反射涂层234。
76.通过在反射层2321与背板210之间还夹设有保温层233,则保温层233可隔绝一部分穿过反射层2321的热量,从而避免背板210和贴近背板210的外壳100因高温热量而出现损伤。具体地,该保温层233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酚醛树脂等材料。
77.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5及图6,辐射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弧面。
78.通过将辐射面设置为平面,则使得辐射热量时的辐射指向性较好。通过将辐射面
设置为弧面,则使得该辐射面的辐射角度较广。例如,当红外辐射模块200具有上述辐射面板2322时,辐射面板2322背离外壳100的表面作为辐射面,此时的辐射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弧面。辐射面板2322背离外壳100的表面为弧面时,辐射面板2322背离外壳的表面向外凸以形成该弧面,从而可以扩大辐射的范围。当红外辐射模块200不具有上述的辐射面板2322,但具有上述的反射层2321时,反射层2321朝向发热本体231的表面可作为辐射面,该反射层2321朝向发热本体231的表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弧面。该反射层2321朝向发热本体231的表面为弧面时,该弧面可朝外壳100内侧凹陷,进而能够将发热本体231发射的红外线大都朝外壳的前方反射,进而保证从网罩220射出的红外线较多,提高了室内的制热效率。
79.请结合参照图1、图5及图6,基于辐射面朝向下倾斜的方案,本实施例中,辐射面为平面,传动组件驱动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至远离前面板110的展开状态时,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辐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15
°
,且不大于75
°

80.定义辐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θ可以为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或者75
°
等。如此设置,则使得辐射面具有较好的辐射效果。若θ小于15
°
,则辐射面接近水平的状态,从而使得辐射面只能朝其正下方或接近其正下方的方向辐射热量,从而使得辐射的角度较小。当θ大于75
°
时,辐射面接近竖直的状态,从而使得辐射面近乎朝水平的方向辐射热量,由于热空气向上浮,因此辐射面辐射到的范围仅仅是室内上方的空气,而室内的接近地面的空气难以被辐射面辐射加热。
81.当然,辐射面为弧面时,定义该弧面沿弧度方向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可不小于15
°
,且不大于75
°

8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辐射面的表面积不小于0.4m2。
83.如此设置,可尽可能使得辐射面的面积较大,从而提高辐射效率,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得室内各处的空气温度被均匀升高。
84.可以理解的是,辐射效果与辐射面的温度有关,为了实现快速制热的效果,在红外辐射模块200处于开启状态时,辐射面的温度可设定为不小于60℃。当辐射面的温度小于60℃时,辐射面温度较低,从而降低了对室内空气的制热效率,无法快速实现制热的效果。进一步地,可选地,辐射面的温度可不小于80℃,且不大于250℃。例如辐射面的温度可为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等。如此设置,则一方面可以保证辐射面对室内空气的较高的制热效率,另一方面还避免增大制热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当辐射面的温度小于80℃时,辐射面温度较低,从而对室内空气的制热效率较差;当辐射面的温度大于250℃时,辐射面温度过高,从而使得制热成本的增加。
85.另外,本实施例中,辐射面温度与辐射面的表面积的比值也需保证在较为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制热效率,达到快速制热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红外辐射模块200处于开启状态时,辐射面的温度与辐射面的表面积之比可设定为不小于15℃/m2。若辐射面的温度与辐射面的表面积之比小于15℃/m2,则使得单位面积内的辐射面的温度较低,从而使得单位面积内的辐射面的辐射效率较低,进而影响整体的辐射面的辐射效率。
86.进一步地,如图1或图2所示,外壳100开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外壳100内形
成有风道103,风道103的一端连通进风口101,风道103的另一端连通出风口102;换热器400设于风道103内,并靠近进风口101;风轮150设于风道103内,并与换热器400在沿进风口101至出风口102的方向间隔设置。
87.需要说明的是,风轮500与换热器300沿进风口101至所述出风口101的方向间隔设置,则风轮500设于换热器300背离进风口101的一侧;或者风轮500可设于换热器300朝向进风口101的一侧。通过将换热器400靠近进风口101设置,且风轮500与换热器300在沿进风口101至所述出风口101的方向间隔设置,则通过进风口101吹进的风在风轮500的作用下会经过换热器400换热,进而在风轮150的作用下沿风道103向出风口102的方向吹出。其中,红外辐射模块200可避让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也可不避让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当将红外辐射模块200避让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则使得红外辐射模块200的设置不会影响进风口101处的进风量和出风口102处的出风量,以保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室内机既能通过换热器400实现较佳的换热效果,又能够通过红外辐射模块200实现较佳的红外热辐射效果。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1可设于外壳100的顶部或者前侧,出风口102可设于外壳100的前下方,进而使得该空调室内机具有较好的进风和出风效果。
88.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出风口102吹出的风进行导向,出风口102处可设有导风板160,导风板160转动连接于外壳100,以使用户通过对导风板160角度的调整而实现对出风方向的调整。
89.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中空调室内机可具有至少以下四种工作状态:制冷模式、开机快速制热模式、节能制热模式及无风感静音制热模式。
90.在开启制冷模式时,空调室内机可仅通过自身的冷媒循环系统实现制冷效果。当空调室内机开启开机快速制热模式时,空调室内机可开启自身的冷媒循环系统对流制热,并转动红外辐射模块200,以使红外辐射模块200展开至合适的角度后开启红外辐射模块200对室内空气进行辐射制热,那么在压缩机驱动冷媒循环的过程中,红外辐射模块200会快速完成对室内空气进行辐射制热的过程,从而实现了开机快速制热的效果。当开启节能制热模式时,可仅开启热泵进行单循环制热,从而节省了能耗。当开启无风感静音制热模式时,可仅开启红外辐射模块200,避免从空调室内机内的风轮转动而发生噪声,也避免从出风口吹风后,用户被风吹到后感觉不舒适。此时可将红外辐射模块200转动至较为合适的角度,以保证较好的辐射效果。另外,在空调室内机不开启或者在制冷模式下,也可不转动红外辐射模块200,红外辐射模块200既可保持在与前面板110平行设置的状态,以实现红外辐射模块200被收合的效果;红外辐射模块200还可保持与前面板110呈夹角设置的状态。
9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主题二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9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