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0:39: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


背景技术:

2.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多是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的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意义的观赏物或纪念物,现代雕塑作品常见于城市景观中,多数设置在广场、公园、购物中心及大厅中央等,优秀的城市雕塑甚至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
3.现有的雕塑通常展示的艺术效果为其雕塑自身,通过静态形式呈现,展示形态单一,艺术表现效果有限。近些年,灯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增加,也被广泛采用于各个城市雕塑中,通过灯光的色彩、隐现、投光角度等的变化,烘托周围气氛,提高雕塑的观赏趣味,然而现有的雕塑与灯光结合的展示效果单一,且灯光的控制方式多为固定的单一循环控制效果,缺乏变化性与观赏性,视觉效果欠佳,难以给大众带来互动及共鸣。
4.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7.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包括设置在地表的压力感应器、装置主体、装饰带、水流系统及灯光系统,所述水流系统与所述灯光系统沿着所述装置主体、所述装饰带铺设,所述装置主体表面设置多个出液口与透光孔,所述水流系统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灯光系统的光透过所述透光孔射出,所述压力感应器通过工控主机分别连接所述水流系统与所述灯光系统。
8.上述的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所述装置主体为缠绕的环形带状的封闭结构,所述装置主体上部为悬挑结构,所述装置主体下部通过基座体固定于地面。
9.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为无缝的不锈钢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节点处设置镀锌钢板包覆。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体包括预埋钢板、钢筋网、一次混凝土浇筑体及二次混凝土浇筑体,所述装置主体下部经镀锌方通连接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并通过所述二次混凝土浇筑体固定,所述预埋钢板通过钢筋网与所述一次混凝土浇筑体固定连接,所述一次混凝土浇筑体与所述二次混凝土浇筑体固定连接。
11.上述的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所述压力感应器为可编程的感应地砖灯。
12.上述的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所述水流系统包括给水管、水艺术系统及排水管,所述给水管连通水箱并通过水泵向所述水艺术系统输送水流,所述水艺术系统沿着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装饰带铺设并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经球阀连接排水井。
13.进一步的,所述水艺术系统与所述排水管之间设置第一过滤器。
14.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水泵液位保护系统,所述水泵液位保护系统连接所述
水泵。
15.进一步的,所述水艺术系统包括水帘系统,所述水帘系统包括沿着所述装置主体内部铺设的稳流主管与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喷头出水口,所述稳流主管分别与所述给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稳流主管通过快速电磁阀与所述喷头出水口连接。
16.再进一步的,所述稳流主管连通上水管与溢水管,所述上水管、所述溢水管均与所述给水管连通。
17.进一步的,所述水艺术系统还包括冷雾系统,所述冷雾系统包括高压造雾机、高压铜管及喷头,所述高压造雾机经所述高压铜管连接所述喷头,所述高压铜管沿着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装饰带铺设。
18.再进一步的,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下部与所述装饰带内。
19.再进一步的,所述冷雾系统与所述给水管之间设置第二过滤器。
20.进一步的,所述水艺术系统包括沿着所述装饰带设置的喷泉系统,所述喷泉系统包括喇叭状喷泉口及与所述装饰带数量相同的喷水泵,所述给水管经所述喷水泵连通所述喷泉口。
21.进一步的,所述水艺术系统包括沿着所述装饰带设置的喇叭状喷水口,所述喇叭状喷水口与所述给水管连通。
22.上述的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所述灯光系统包括led水下中孔灯,所述led水下中孔灯的中心设置喷泉口,所述喷泉口与所述水流系统连通,所述led水下中孔灯与所述工控主机连接。
23.上述的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所述灯光系统包括沿着所述装置主体铺设的led灯带,所述led灯带外套设软质透光管,所述led灯带的灯光先后穿过所述软质透光管与所述透光孔。
24.进一步的,所述灯光系统包括设置在水帘系统喷头出水口处的投光灯,所述投光灯照射方向与所述喷头出水口方向垂直。
2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地表的压力感应器感应经过的行人的人流量,将其形成感应信号发送至工控主机,工控主机根据形成感应信号的不同设置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水流系统与灯光系统展现不同的艺术效果,配合装置主体与装饰带形成不同的景观,从而达到与人体交互的艺术效果,增加装置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装置主体与基座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水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水帘系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1.图5为水流系统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冷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3.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4.1.装置主体;11.镀锌方通;12.固定钢板;13.加劲肋板;
35.2.基座体;21.预埋钢板;22.锚筋;23.螺纹筋;24.一次混凝土浇筑体;25.二次混凝土浇筑体;
36.3.水流系统;
37.31.水帘系统;311.上水管;312.溢水管;313.稳流主管;314.快速电磁阀;315.喷头出水口;
38.32.冷雾系统;321.高压造雾机;322.高压铜管;323.撞针式喷头;324给水过滤器;
39.33.喷泉系统;331.喷泉口;
40.34.给水管;35.排水管;36.过滤沙缸;37.潜水泵;38.水箱;39.喇叭状喷水口;
41.41.投光灯;42.led水下中孔灯;
42.5.装饰带。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4.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或“设置”或“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的含义是二或二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一种人体交互感应艺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地表的压力感应器、装置主体1、装饰带5、水流系统3及灯光系统,水流系统3与灯光系统沿着装置主体1、装饰带5铺设,装置主体1表面设置多个出液口与透光孔,水流系统3与出液口连通,灯光系统的光透过透光孔射出,压力感应器通过工控主机分别连接水流系统3与灯光系统。本实用新型在雕塑主体的基础上设置水流系统3与灯光系统,通过地面的压力感应器作为两个系统的触发信号,实现变化式控制,同时利用水流系统3与灯光系统形成复合的艺术效果,结合水流与灯光的多重变化带来无限的艺术延展性和强有力的视觉效果,增强空间的活性,给大众带来互动与共鸣。
46.装置主体1为缠绕的环形带状的封闭结构,其上部为悬挑结构,下部通过基座体2固定于地面。装置主体1为不锈钢制成的无缝管状结构,为支撑整体结构呈竖立状态,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多根不锈钢支撑。装置主体1由于形状产生的形变的节点处表面设置镀锌钢板,其无缝钢管主体需要进行防腐防锈三道处理工序。
47.如图2所示,基座体2包括预埋钢板21、钢筋网、一次混凝土浇筑体24及二次混凝土浇筑体25。装置主体1的下部设置固定钢板12,固定钢板12与基座体2的预埋钢板21叠放固定,预埋钢板21的底部设置带弯钩的锚筋22,锚筋22伸入地面,与预埋钢板21下部设置多根
螺纹筋23,螺纹筋23与锚筋22的设置方向垂直,螺纹筋23与锚筋22在预埋钢板21的下部形成钢筋网,通过灌注混凝土形成一次混凝土浇筑体24,混凝土浇筑体与钢筋网形成固定结构,令预埋钢板21与地面紧密固定。固定钢板12与装置主体1之间通过镀锌方通11固定连接,镀锌方通11的周边设置加劲肋板13固定,提高镀锌方通11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支撑力。在镀锌方通11、固定钢板12及加劲肋板13处浇注混凝土形成二次混凝土浇筑体25,同时令一次浇筑体与二次浇筑体混合固定。通过基座体2的设置,令装置主体1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
48.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水帘系统31,如图1、图3、图4所示,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多个喷头出水口315形成的密集出水口群组。装置主体1内部水帘系统31分别包括上水管311、溢水管312及稳流主管313,上水管311与溢水管312分别设置多个连接端口与稳流主管313连通,上水管311与溢水管312的设置令稳流主管313的水压稳定,以令水流更为稳定,喷水效果稳定优美。稳流主管313与通过快速电磁阀314各喷头出水口315连通,快速电磁阀314能够控制各个喷头出水口315的出水量、出水速度、出水时间等等,以控制多个喷头出水口315,令水流形成水帘状,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49.如图5所示,上水管311、溢水管312及稳流主管313沿着装置主体1内部向下延伸,通过镀锌方通11拉伸至地下部分。地下部分在浇筑混凝土时需预留电气线与水管线部分的空间,上水管311、溢水管312及稳流主管313与地下给水管34连通,地下给水管34设置刚性套管支撑与固定,地下给水管34接入市政水管,通过喷泉专用潜水泵37将水向上运输至顶部喷头出水口315处,潜水泵37与稳流主管313、上水管311、溢水管312之间还设置止回阀、泄水阀及不锈钢软接进行连接。水流经过上水管311、溢水管312及稳流主管313循环一周后回到地下,通过排水管35流入附近的排水井。水流系统3还设置水箱38与过滤沙缸36,水箱38与整体管路连通,进一步稳定水压与水流量。上水管311、溢水管312及稳流主管313部分与排水管35之间设置过滤沙缸36与球阀,过滤沙缸36对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后再排出,避免污染其余水体,保护环境,同时过滤沙缸36还可以连接给水管34,作为净化水流系统3内的水,令其能够不堵塞各个出水口。水箱38、过滤沙缸36、潜水泵37等均设置在地下,在施工时注意预留设备坑以便设置这些设备。除此之外,水箱38内设置水泵液位保护系统,水泵也为保护系统设置水位探针线检测水位的高低,该系统与潜水泵37连接,对水箱38内水位进行监控,保护水泵不进行空泵无水工作。
50.装置主体1除顶部设置水帘系统31外,整体满布灯光结构。灯光结构主体是防水led灯带,led灯带外部套设透明软管,保护灯带以及进一步防水。装置主体1表面设置多个密集的激光成形的透光孔,led灯带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部铺设,令led灯带的灯光能够穿过透光孔,从而令装置主体1具有炫彩的灯光效果。而在喷头平出水口处同样设置与水帘垂直方向的投光灯41,令水帘能够具有色彩效果。
51.装置主体1周边设置多条装饰带5,装饰带5内部设置led水下中孔灯42,led水下中孔灯42中心设置喷泉口331形成喷泉系统33,喷泉口331与装置主体1的水路管道连通,每条装饰带5与地下水流系统3连接,且任一装饰带5均对应设置一个喷泉专用潜水泵37,喷泉专用潜水泵37通过向上的喷水管连通喷泉口331,其中设置电磁阀控制喷泉口331的出水状态,该喷水管路通过支架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带5内置喷泉为跑泉。
52.除此之外,沿着装饰带5设置还有多个喇叭状喷水口39,喇叭状喷水口39与给水管
34连通,与喷泉口331喷射效果不同,该喷射效果呈伞状分布,进一步丰富喷水的艺术效果。
53.除此之外,装置主体1的下部与装饰带5上设置冷雾系统32,如图6所示,配合水帘、灯光等制造水雾效果。冷雾系统32包括高压造雾机321、高压铜管322及红宝石不锈钢撞针式喷头323,冷雾系统32与水流系统3连通,其间设置给水过滤器324,对进入高压造雾机321的水流过滤,保证高压造雾机321正常工作。高压造雾机321将进入的水流高压雾化后,经过高压铜管322运输至各个位置的撞针式喷头323,撞针式喷头323与高压铜管322之间设置高压内牙三通接头,保证管道内高压环境以及设置冷雾喷出方向。高压铜管322沿着装置主体1内部以及装饰带5内铺设,令装置主体1与装饰带5能够具有冷雾生成效果。同时由于高压造雾机321为时控状态,该系统内不设置阀体进行控制。
54.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与音箱设备连接,通过在装置主体1附近设置配电箱,统一管理灯光系统、水流系统3及冷雾系统32等所需的电气线路,还可通过配电箱连接音箱设备。音箱设备下部设置钢管架,音箱设备的线路沿着钢管架拉伸至地下,通过线井连接配电箱。钢管架伸入地下部分与钢板连接,钢板通过带弯钩的螺杆与混凝土墩固定连接,从而令音箱设备固定在地面。
55.优选的,在装置主体1与装饰带5之间的地表平面设置感应地砖灯,与压力感应器同理,其连线通过地下预设的线井连接附近的配电箱,从而实现与其他系统连接,传递人体交互的触发信号。
56.装置主体1的地下部分设置工控主机,工控主机连接设置在地表的压力感应器、水流系统3、灯光系统、冷雾系统32及音箱设备,通过压力感应器获得人流等人体感应信号,经过连接线传递至工控主机,工控主机内置dmx解码器,通过该解码器预先设置不同的人流量对应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各个出水口的电磁阀、led灯带、音箱设备等,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而达到与人体交互的艺术效果,增加装置的观赏性。而在无人状态时,工控主机控制所有系统进入休闲模式,降低其展示效果与工作频率,一方面能够提高人体互动时的变化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节能模式。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