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3:52: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源系统。


背景技术:

2.风源系统是机车制动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为,给机车制动系统提供符合规定压力的、高质量的、稳定的压缩空气,使得机车实现空气制动。因此,风源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机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如公开号为cn207311414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无油风源系统,其包括电控制器单元、空压机单元、进气过滤器单元和输出空气处理单元;上述单元可实现通断电控制、空气压缩、进气过滤、冷凝压缩空气、干燥压缩空气等功能。然而,在空压机从外界吸入的气体的过程中,气流由于震动会产生噪音,这增加了风源系统整体工作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噪音的风源系统。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风源系统,包括:用于为风源系统提供压缩空气的空压机,还包括消音器;还包括连接组件,空压机进气口与消音器输出端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通;连接组件包括1个柔性管和2个金属弯管,柔性管设置于2个金属弯管之间并分别与2个金属弯管卡扣连接。
7.进一步的,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消音器设置于空气过滤器与所述进气口之间;消音器输入端与空气过滤器相连通,空气过滤器用于将流入消音器输入端的气体进行过滤。
8.进一步的,空压机包括低压缸组件,所述进气口与低压缸组件输入端连通;还包括中冷却器,中冷却器输入端与低压缸组件输出端连通;中冷却器用于对低压缸组件输出气体进行冷却。
9.进一步的,空压机还包括高压缸组件,高压缸组件输入端与中冷却器输出端连通,高压缸组件输出端与空压机出气口连通;还包括后冷却器,后冷却器输入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后冷却器用于对高压缸组件输出气体进行冷却。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凝器,冷凝器输入端与后冷却器输出端连通,冷凝器用于液化后冷却器输出气体中的水汽。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双塔干燥器,双塔干燥器输入端与冷凝器输出端相连通,双塔干燥器用于将冷凝器的输出气体进行干燥。
12.进一步的,双塔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筒和第二干燥筒;双塔干燥器内设置电磁阀;双塔干燥器具有状态一和状态二,电磁阀可将双塔干燥器在状态一和状态二之间切换;当双塔干燥器处于状态一时,第一干燥筒对冷凝器的输出气体进行干燥,第二干燥筒进行再生;当双塔干燥器处于状态二时,第二干燥筒对冷凝器的输出气体进行干燥,第一干燥筒进行再生。
13.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出过滤器,输出过滤器输入端与双塔干燥器输出端连通,气体
从双塔干燥器到输出过滤器单向流动。
14.进一步的,输出过滤器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干燥筒输出端和第二干燥筒输出端相连通;输出过滤器用于将第一干燥筒输出端的气体或第二干燥筒输出端的气体进行过滤。
15.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空压机、后冷却器、冷凝器、双塔干燥器和中冷却器通讯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空压机、后冷却器、冷凝器、双塔干燥器和中冷却器的运转和启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方案包括消音器,消音器与空压机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将进入所述进气口的气体进行消音,可有效的减小空压机进气口气体噪音,达到降低风源系统工作噪音的效果。
18.2、本方案通过一个电磁阀控制双塔干燥器两个干燥筒,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两个电磁阀控制两个干燥筒的技术方案,本方案仅采用一只电磁阀即可实现两个干燥筒的切换过程,在实现同样功能的情况下,使得风源系统更加轻量化。
附图说明
19.图1为风源系统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区域a放大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空压机,2-后冷却器,3-冷凝器,4-控制器,5-双塔干燥器,6-输出过滤器,7-中冷却器,8-消音器,9-空气过滤器,501-第一干燥筒,502-第二干燥筒,10-支架,11-挂点,12-连接组件,121-柔性管,122-金属弯管,12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风源系统,包括:用于为风源系统提供压缩空气的空压机1,还包括消音器8,消音器8输入端可流入空气,消音器8输出端与空压机1进气口相连通。
26.具体的,本方案的空压机1为二级空气压缩机,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空压机1还可为三级空气压缩机,本方案的空压机1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27.专利文件[cn201520386899.5]和[cn201521021877.5]公开了多种空压机上常用的消音器结构,本方案的消音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款消音器结构,空压机用消音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本方案采用了消音器,消音器与空压机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将
进入所述进气口的气体进行消音,可有效的减小空压机进气口气体噪音,达到降低风源系统工作噪音的效果。
[0028]
进一步参照图3~图4,还包括连接组件12,消音器8输出端与空压机1进气口通过连接组件12相互连通;具体的,连接组件12的两端设有外螺纹,消音器8输出端以及空压机1进气口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连接组件12的两端分别与消音器8输出端和空压机1进气口螺纹连接。连接组件12包括1个柔性管121和2个金属弯管122,柔性管121设置于2个金属弯管122之间并分别与2个金属弯管122卡扣连接;具体的,柔性管121采用橡胶等软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弹性并且可被弯折,柔性管121的两端侧壁外设有凸起,金属弯管122材料为铜、铁、钢材其中的一种,金属弯管122远离柔性管121的一端外表面设有所述外螺纹,金属弯管122靠近柔性管121的一端壁体外侧设有凸起123;可选的,凸起123数量可为1~4个;安装时,用工装(图未示)将柔性管121的一端口部撑大,并套设在金属弯管122外壁带有凸起123的一端,取下工装后,被撑大的口部回弹并紧贴于金属弯管122,由于金属弯管122外圈设有凸起123,使得柔性管121在轴向方向上不易窜动,较为牢固。优选的,在柔性管121包裹凸起123处设置卡箍或绑带等结构,对柔性管121进行径向收紧,增大柔性管121与金属弯管122之间的径向压力,从而增大柔性管121与金属弯管122轴向之间的摩擦力,更加牢固地将柔性管121固定于金属弯管122上。优选的,柔性管121外壁还可缠绕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可为金属丝或者金属网,所述金属层的材料可为铜或者铁其中的一种,金属层的设置可有效保护柔性管121外表面的工作强度,避免其他部件将柔性管121外表面划伤。
[0029]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管121材料可选择热缩管,热缩管的材质为聚烯烃,热缩管受热可收缩;安装时,用工装(图未示)将柔性管121的一端口部撑大,并套设在金属弯管122带有凸起123的一端,取下工装后,使用热风吹拂柔性管121与金属弯管122连接处,使得柔性管121收缩并紧贴于金属弯管122外壁。
[0030]
还包括空气过滤器9,消音器8设置于空气过滤器9与所述进气口之间;消音器8输入端与空气过滤器9相连通,空气过滤器9用于将流入消音器8输入端的气体进行过滤。
[0031]
空气过滤器是通过多孔过滤材料,从气固两相流中捕集粉尘,并使气体得以净化的设备。专利文件[cn201420403981.x]、[cn201610812686.3]公开了几种空压机用的空气过滤器,即空压机用空气过滤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0032]
进一步的,空压机1包括低压缸组件,所述进气口与低压缸组件输入端连通;还包括中冷却器7,中冷却器7输入端与低压缸组件输出端连通;中冷却器7用于对低压缸组件的输出气体进行冷却。
[0033]
进一步的,空压机1还包括高压缸组件,高压缸组件输入端与中冷却器7输出端连通,高压缸组件输出端与空压机1出气口的一端连通;还包括后冷却器2,后冷却器2输入端与所述出气口的另一端连通,后冷却器2用于对高压缸组件输出气体进行冷却。
[0034]
优选的,本方案中的中冷却器7和后冷却器2均采用散热翅片式冷却器,专利文件[cn106918253a]公开了此类冷却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当然,本方案中的冷却器10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冷却器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0035]
低压缸组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第一次压缩,气体受到压缩后温度升高,第一次压缩的气体流入中冷却器7进行第一次冷却,之后流入高压缸组件,可使得高压缸组件的压缩
效率提高;高压缸组件对第一次压缩后的气体进行第二次压缩,第二次压缩的气体从空压机1出气口流入后冷却器2,后冷却器2对压缩气体进行冷却,使得压缩气体温度降低,便于存储。
[0036]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凝器3,冷凝器3输入端与后冷却器2输出端连通,冷凝器3用于液化后冷却器2输出气体中的水汽。
[0037]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冷凝器可把水汽冷却转变成液体。专利文件[cn201820957478.7]和[cn201520262977.0]公开了几种冷凝器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在本方案中,后冷却器2输出气体中掺杂有水汽,冷凝器3输入端与后冷却器2输出端连通,将后冷却器2输出气体冷却,使得水汽液化,液化的的水汽流入下一部件进行去除。
[0038]
进一步的,还包括双塔干燥器5,双塔干燥器5输入端与冷凝器3输出端相连通,双塔干燥器5用于将冷凝器3的输出气体进行干燥,即去除水汽。双塔干燥器5包括第一干燥筒501和第二干燥筒502;双塔干燥器5内设置电磁阀;双塔干燥器5具有状态一和状态二,电磁阀可将双塔干燥器5在状态一和状态二之间切换;当双塔干燥器5处于状态一时,第一干燥筒501对冷凝器3的输出气体进行干燥,第二干燥筒502进行再生;当双塔干燥器5处于状态二时,第二干燥筒502对冷凝器3的输出气体进行干燥,第一干燥筒501进行再生。优选的,电磁阀间隔1分钟切换一次;优选的,电磁阀选用线圈型电磁阀。具体的,当电磁阀开启,经过双塔干燥器5的气体流入第一干燥筒501,此时第二干燥筒502再生;当电磁阀关闭,经过双塔干燥器5的气体流入第二干燥筒502,此时第一干燥筒501再生。
[0039]
还包括输出过滤器6,输出过滤器6输入端与双塔干燥器5输出端连通,气体从双塔干燥器5到输出过滤器6单向流动。输出过滤器6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干燥筒501输出端和第二干燥筒502输出端相连通;输出过滤器6用于将第一干燥筒501输出端的气体或第二干燥筒502输出端的气体进行过滤。
[0040]
具体的,气体被双塔干燥器5干燥后,流入输出过滤器6,输出过滤器6对气体进行过滤,保证输出气体的洁净度;输出过滤器6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空气过滤器中之一,输出过滤器6与空气过滤器9可为相同结构,也可为不同结构,但均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在此不做赘述。
[0041]
本方案通过一个电磁阀控制双塔干燥器两个干燥筒,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两个电磁阀控制两个干燥筒的技术方案,本方案仅采用一只电磁阀即可实现两个干燥筒的切换过程,在实现同样功能的情况下,使得风源系统更加轻量化。
[0042]
还包括控制器4,控制器4分别与空压机1、后冷却器2、冷凝器3、双塔干燥器5和中冷却器7通讯连接;控制器4用于控制空压机1、后冷却器2、冷凝器3、双塔干燥器5、中冷却器7的运转和启停。
[0043]
空压机1、后冷却器2、冷凝器3、双塔干燥器5、输出过滤器6、中冷却器7、消音器8、空气过滤器9之间的上述连接关系,可为通过橡胶管、编织管或者钢管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相连。
[0044]
还包括支架10,控制器4、空气过滤器9、消音器8、中冷却器7、输出过滤器6、双塔干燥器5、冷凝器3、后冷却器2和空压机1等元器件,均可通过螺钉或螺栓可拆卸安装于支架10上。一方面,本方案将多个部件集成安装于支架10上,实现了紧凑型设计,风源系统总体尺
寸更小,占据更小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各个零部件均与支架10可拆卸连接,当其中一个零部件损坏需要更换时,可直接将需要更换的零部件拆卸下来,再安装一个新的零部件即可,方便快捷。
[0045]
支架10上还设置有4个挂点11,可通过4个挂点11即可将风源系统安装到车辆底盘下;安装后,将车辆的电路与控制器4连接,即实现了风源系统的通电;风源系统的输出气体可接入车辆储气桶,即可实现风源系统对车辆进行持续稳定的供气,简单方便。
[0046]
运行时,控制器4启动空压机1,空压机1开始运行;空压机1吸气,气体先经过空气过滤器9净化,之后进入消音器8进行降噪,然后流入空压机的低压缸组件;低压缸组件对气体进行第一次压缩后,气体进入中冷却器7进行第一次冷却,冷却后的气体流入冷空压机1的高压缸组件进行第二次压缩,压缩后的空气从空压机1出气口流入后冷却器2,后冷却器2对经过第二次压缩的气体进行第二次冷却;冷却后的气体流入冷凝器3,冷凝器3将压缩气体中的部分水汽液化后,气体再流入双塔干燥器5进行干燥,双塔干燥器5每隔1分钟切换干燥桶,最后,压缩空气流向输出过滤器6,经过输出过滤器6过滤后输出存储。
[0047]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