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3:26: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放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此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例如,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术也得到极大发展,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放线装置来控制电缆的放线操作,其中,放线装置是一种与绞线机配套,起到放线作用的电线电缆辅助设备。
3.然而现有的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对绕线轴的更换,导致绕线轴更换步骤的复杂化,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现有的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在对电缆进行放线时绕线轴易出现倒转的情况,对电力施工的正常作业带来阻碍,增加了电缆放线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延长了电力施工的时间,减缓了电力施工的进度,降低了电力施工放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具备简化绕线轴安装的步骤、限制出线的位置、提高放线装置的利用率和加固绕线轴的稳定性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放线装置底座,所述放线装置底座上端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架,所述一号固定架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的右侧设置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内壁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挡板,所述转轴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二号挡板右侧的二号固定架,所述二号固定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二号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线装置底座内部的活动装置。
6.优选的,所述放线装置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绕线轴前方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一号滚轮,所述一号滚轮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端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一号滚轮上方的二号滚
轮,所述二号滚轮的左侧活动套接有t形杆。
7.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二号固定架右侧的齿轮,所述齿轮外壁的下方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表面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齿轮的外壁齿纹啮合,所述卡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外壁套接有挂钩,所述卡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杆内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活动套接有位于连接杆内壁的圆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杆。
8.优选的,所述活动装置包括与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短杆,所述短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线装置底座内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活动块的内壁活动套接有转动杆。
9.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一号螺纹,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与活动块的内壁螺纹套接,且活动块的内壁设置有与转动杆外壁相对应的一号螺纹。
10.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外壁设置有二号螺纹,所述旋转杆的外壁与矩形板的内壁螺纹套接,且矩形板的内壁设置有与旋转杆外壁相对应的二号螺纹。
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活动块、限位杆和二号固定架之间的配合,利用转动杆的圆周转动配合限位杆的限制,实现了活动块在转动杆外壁的水平方向的运动,到达了二号固定架可活动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绕线轴难以更换的问题,采用对二号固定架的移动达到对绕线轴拆装的效果,简化了绕线轴的拆装步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防线装置的利用率。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卡板、弹簧和挂钩之间的配合,利用弹簧的压缩,实现了卡板与齿轮的分离,达到了齿轮带动绕线轴的圆周转动的效果,同时利用弹簧的回弹,实现了卡板和齿轮的连接,达到了对齿轮限位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绕线轴倒转的问题,通过对卡板的移动起到起到齿轮的转动和限位的作用,避免了绕线轴的倒转对电力施工正常进行的阻碍,降低了电缆放线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线装置底座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的侧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俯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的侧视图。
19.图中:1、放线装置底座;2、一号固定架;3、一号挡板;4、绕线轴;5、转轴;6、二号挡板;7、二号固定架;8、连接杆;9、活动装置;91、短杆;92、活动块;93、限位杆;94、转动杆;10、基座;11、一号滚轮;12、矩形板;13、旋转杆;14、二号滚轮;15、t形杆;16、齿轮;17、卡板;18、支架;19、挂钩;20、支撑杆;21、弹簧;22、圆杆;23、拉环;24、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放线装置底座1,放线装置底座1上端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架2,一号固定架2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挡板3,一号挡板3的右侧设置有绕线轴4,绕线轴4的内壁套接有转轴5,转轴5起到对绕线轴4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为绕线轴4的转动提供动力,转轴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挡板6,转轴5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二号挡板6右侧的二号固定架7,二号固定架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连接杆8远离二号固定架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线装置底座1内部的活动装置9,通过对活动装置9的控制实现二号固定架7的移动,简化了绕线轴4拆装的步骤,便于对绕线轴4的更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防线装置的利用率。
22.其中,放线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绕线轴4前方的基座10,基座10的上表面安装有一号滚轮11,一号滚轮1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板12,矩形板12的内壁活动套接有旋转杆13,通过对旋转杆13的转动控制二号滚轮14和一号滚轮11之间的间距,增加了二号滚轮14和一号滚轮11使用时的灵活性,旋转杆13上端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位于一号滚轮11上方的二号滚轮14,二号滚轮14和一号滚轮11的设置限制了电缆线放线的位置,二号滚轮14的左侧活动套接有t形杆15,t形杆15加固了二号滚轮14升降的稳定性。
23.其中,转轴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二号固定架7右侧的齿轮16,齿轮16外壁的下方设置有卡板17,卡板17的表面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齿轮16的外壁齿纹啮合,齿纹啮合的连接方式限制了齿轮16的转动,避免齿轮16的倒转,卡板1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架18,支架18的外壁套接有挂钩19,卡板17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杆8内部的支撑杆20,支撑杆20远离卡板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1,利用弹簧21的弹性带动支撑杆20的运动,为卡板17的运动提供动力,支撑杆20的左右两侧活动套接有位于连接杆8内壁的圆杆22,圆杆22的安装限制了支撑杆20的运动反向,连接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环23,通过拉环23与挂钩19的连接,实现了卡板17与齿轮16的分离,达到了齿轮16可自由转动的效果,同时,通过拉环23与挂钩19的分离,实现了卡板17与齿轮16的连接,达到了齿轮16的固定限位的效果,对齿轮16的限位,避免了绕线轴4出现倒转的情况,降低了电缆放线时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齿轮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杆24,控制杆24的转动为转轴5的圆周转动提供动力。
24.其中,活动装置9包括与连接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的短杆91,短杆91远离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放线装置底座1内部的活动块92,活动块9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3,限位杆93的安装限制了活动块92只能做水平方向的运动,不能随着转动杆94的转动做圆周转动的运动,活动块92的内壁活动套接有转动杆94,转动杆94的圆周转动,配合限位杆93的限制运动,实现了活动块92在转动杆94外壁的水平运动。
25.其中,转动杆94的外壁设置有一号螺纹,转动杆94的外壁与活动块92的内壁螺纹套接,且活动块92的内壁设置有与转动杆94外壁相对应的一号螺纹,螺纹套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通过对转动杆94的转动,达到了活动块92的水平方向运动的效果。
26.其中,旋转杆13的外壁设置有二号螺纹,旋转杆13的外壁与矩形板12的内壁螺纹套接,且矩形板12的内壁设置有与旋转杆13外壁相对应的二号螺纹,螺纹套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旋转杆13的圆周转动的同时还能升降运动。
27.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对转动杆94的转动,转动杆94转动的同时配合限位杆93的限制,实现了活动块92在转动杆94外壁的水平运动,活动块92运动的同时带动短杆91的同方向运动,短杆91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杆8的同方向运动,连接杆8运动的同时带动二号固定架7的运动,二号固定架7运动的同时带动转轴5的同步运动,此时转轴5与一号挡板3分离,即可停止转动转动杆94,再将绕线轴4套在转轴5的外壁,并将转轴5与绕线轴4固定,便于绕线轴4的圆周转动带动转轴5的同步转动,待绕线轴4固定好后,反向对转动杆94的转动,直至转轴5插至一号挡板3的内部即可停止对转动杆94的转动,然后,转动旋转杆13,旋转杆13转动的同时带动二号滚轮14的升降运动,此时将电缆穿过二号滚轮14和一号滚轮11之间,使得二号滚轮14和一号滚轮11分别与电缆的上下两面接触即可停止转动旋转杆13,随后,将挂钩19挂在拉环23出,此时弹簧21压缩带动卡板17与齿轮16的分离,同时转动控制杆24,对电缆的放线,最后,待电缆放线结束后,将挂钩19从拉环23处取下,利用弹簧21的回弹力实现卡板17对齿轮16的固定,防止绕线轴4的倒转。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填充图案只是为了区别图层,不做其他任何限定。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