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柴木、生物质颗粒混合燃烧型杀青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3:0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杀青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木、生物质颗粒混合燃烧型杀青机。


背景技术:

2.茶叶杀青工序是通过杀青机来完成,现有技术中的杀青机主要是通过设置在杀青内筒下的燃烧炉,通过柴木的燃烧,为杀青内筒提供杀青所需的热能,虽然柴木燃烧的方式,使得杀青后的茶叶味道更加香浓,更加接近手工杀青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燃烧热效率很低,一般只有10%-15%,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且燃烧后产生的灰碴较多,清理不便,燃烧产生的硫化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柴木、生物质颗粒混合燃烧型杀青机,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柴木、生物质颗粒混合燃烧型杀青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杀青筒组件和颗粒燃烧机,杀青筒组件包括杀青外筒和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杀青外筒内部的杀青内筒,所述杀青外筒底部安装有燃烧炉,所述颗粒燃烧机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料斗、出料管、燃烧斗,所述燃烧斗与所述杀青外筒连通,所述杀青内筒能够被所述燃烧炉和所述燃烧斗的明火共同加热。
6.优选地,所述出料管内设置有推料杆,所述出料管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推料杆连接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推料杆将所述出料管内的生物质颗粒推至所述燃烧斗进行充分燃烧。
7.优选地,所述杀青外筒外侧导通连接有一助燃风机,用于将风吹向所述燃烧炉和所述燃烧斗。
8.优选地,所述杀青筒组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料斗外侧设有燃烧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燃烧控制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燃烧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助燃风机及动力机构的受控端连接。
9.具体的,燃烧斗内设有电控燃烧棒,燃烧控制器能够控制调节电控燃烧棒的火力。
10.优选地,所述进料斗设置于所述出料管的入口上方位置,且所述进料斗与所述出料管的连接处设有可移动开关的开关板。
11.优选地,所述进料斗与所述出料管之间连接有耐高温金属软管。
12.优选地,所述杀青内筒与所述杀青外筒之间形成内烟腔,使所述燃烧炉和所述燃烧斗排出的烟气能够经由所述内烟腔包裹进而加热所述杀青内筒。
13.优选地,所述杀青外筒内壁上还敷设有石棉板。
14.优选地,所述杀青外筒上凸设形成一出烟室,所述出烟室前端连通接有一加热除
湿管,所述加热除湿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杀青内筒内,出烟室后端连通接有一加热除湿风机,所述出烟室还外接一烟囱。
15.优选地,所述机架一侧安装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杀青筒组件后端安装有电机和变速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端分别与电机和变速器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杀青内筒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电机转动驱动传动机构,进而带动杀青内筒的转动对茶叶进行搅拌作业,所述变速器能够对电机进行变频变速调控,把控杀青搅拌节奏。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杀青筒组件和颗粒燃烧机,杀青筒组件包括杀青外筒和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杀青外筒内部的杀青内筒,所述杀青外筒底部安装有燃烧炉,所述颗粒燃烧机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料斗、出料管、燃烧斗,所述燃烧斗与所述杀青外筒连通,所述杀青内筒能够被所述燃烧炉和所述燃烧斗的明火共同加热,对杀青内筒内的茶叶进行杀青,一方面保持了原始柴火燃烧加热杀青的方式,使得杀青后的茶叶味道更加香浓,另一方面,通过燃烧斗对生物质颗粒进行燃烧产生热能,对杀青内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杀青,则提高了燃烧热效率,有效利用资源,且其燃烧不产生的硫化物质,降低了环境污染。
18.(2)所述杀青外筒外侧导通连接有一助燃风机,所述杀青筒组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料斗外侧设有燃烧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燃烧控制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燃烧控制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助燃风机及动力机构的受控端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杀青筒组件的温度,将其温度信号传输至燃烧控制器,燃烧控制器则能够通过控制动力机构调节推料杆的推料速度,以及控制助燃风机的风力调节柴木、生物质颗粒的燃烧速度,还可以调节燃烧斗的电控燃烧棒的火力,从三个方面去合理调节把控杀青内筒的温度,保证达到最佳的杀青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右视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颗粒燃烧机示意图。
25.附图标注:
26.1机架,2杀青外筒,3杀青内筒,4燃烧炉,5进料斗,6出料管,7燃烧斗,8动力机构,9推料杆,10助燃风机,11温度传感器,12燃烧控制器,13耐高温金属软管,14出烟室,15加热除湿管,16加热除湿风机,17烟囱,18智能控制系统,19变速器,2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
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8.参阅图1-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柴木、生物质颗粒混合燃烧型杀青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杀青筒组件和颗粒燃烧机,杀青筒组件包括杀青外筒2和可转动安装在杀青外筒2内部的杀青内筒3,杀青外筒2底部安装有燃烧炉4,颗粒燃烧机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料斗5、出料管6、燃烧斗7,燃烧斗7与杀青外筒2连通,杀青内筒3能够被燃烧炉4和燃烧斗7的明火共同加热。
29.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燃烧炉4对柴木进行燃烧产生热能,对杀青内筒3内的茶叶进行加热杀青,使得杀青后的茶叶味道更加香浓,更加接近手工杀青的效果,通过燃烧斗7对生物质颗粒进行燃烧产生热能,对杀青内筒3内的茶叶进行加热杀青,则提高了燃烧热效率,有效利用资源,且其燃烧不产生的硫化物质,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30.一实施例中,出料管6内设置有推料杆9,出料管6的一侧设置有与推料杆9连接的动力机构8,动力机构8能够驱动推料杆9将出料管6内的生物质颗粒推至燃烧斗7进行充分燃烧。具体的,动力机构8为电机,推料杆9为螺旋推料杆9,包括转轴及设置于转轴的外侧壁上的螺旋叶片,电机的旋转轴与螺旋推料杆9的转轴传动连接,并驱动螺旋推料杆9推动出料管6内的生物质颗粒至燃烧斗7处。
31.一实施例中,杀青外筒2外侧导通连接有一助燃风机10,用于将风吹向燃烧炉4和燃烧斗7,使得燃烧炉4的柴木和燃烧斗7的生物质颗粒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32.一实施例中,杀青筒组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进料斗5外侧设有燃烧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与燃烧控制器12的输入端通信连接,燃烧控制器12的控制端分别与助燃风机10及动力机构8的受控端连接。
33.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11能够感应杀青筒组件的温度,将其温度信号传输至燃烧控制器12,燃烧控制器12则能够通过控制动力机构8调节推料杆9的推料速度,以及控制助燃风机10的风力调节柴木、生物质颗粒的燃烧速度,具体的,燃烧斗7内设有电控燃烧棒,燃烧控制器12也能够通过调节电控燃烧棒的火力,合理把控杀青的温度,保证达到最佳的杀青效果。
34.一实施例中,进料斗5设置于出料管6的入口上方位置,且进料斗5与出料管6的连接处设有可移动开关的开关板,进而能够根据杀青需求合理把控生物质颗粒进料量。
35.杀青内筒3内的茶叶完成杀青作业后,往往需要将整个杀青筒组件的敞口向下倾倒出料,为了保证在倾倒出料的过程中进料斗5不跟随杀青筒组件而倾倒移动,进料斗5与出料管6之间连接有耐高温金属软管13,使得其开口仍然处于朝上状态,不影响进料。
36.一实施例中,杀青内筒3与杀青外筒2之间形成内烟腔,使燃烧炉4和燃烧斗7排出的烟气能够经由内烟腔包裹进而加热杀青内筒3。
37.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热能能够较大程度地保留在内烟腔(图未示出),从而传递到杀青内筒3供茶叶杀青所使用,充分利用了燃料所产生的热能,节约了资源。
38.一实施例中,杀青外筒2内壁上还敷设有石棉板(图未示出),提升内烟腔的保温效果,同时对杀青外筒2进行一定的隔热,避免烫伤到人。
39.一实施例中,杀青外筒2上凸设形成一出烟室14,出烟室14前端连通接有一加热除湿管15,加热除湿管15另一端延伸至杀青内筒3内,出烟室14后端连通接有一加热除湿风机16,出烟室14还外接一烟囱17。
40.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内烟腔一部分烟气通过加热除湿风机16加热形成热风后,通过加热除湿管15送入杀青内筒3内,维持杀青内筒3上表面温度,将茶叶产生的湿气强行排出杀青内筒3外,确保茶叶良好香气,提升了杀青质量,出烟室14还外接一烟囱17,则将烟气排放到杀青组件外部,防止烟气回流至杀青内筒3,影响杀青效果。
41.一实施例中,机架1一侧安装有智能控制系统18,杀青筒组件后端安装有电机20和变速器19,智能控制系统18的控制端分别与电机20和变速器19的受控端连接,电机20通过一传动机构与杀青内筒3连接,智能控制系统18控制电机20转动驱动传动机构,进而带动杀青内筒3的转动对茶叶进行搅拌作业,变速器19能够对电机20进行变频变速调节,把控杀青搅拌节奏。
42.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