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微型钢管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23:00: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钢管桩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钢管桩结构。


背景技术:

2.我国西部山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目前,山区工程的建构筑物与支护结构多选用桩基础,桩端进入稳定岩土体,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到治理、加固边坡的作用,保证工程安全性。受制于山区地形条件,通常情况下桩基础的施工以人工挖孔桩与冲孔桩为主。
3.人工挖孔桩是指用人力挖孔、现场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对地形条件适应性好,但是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劳动强度大,人员位于狭小桩坑内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第二,必须采用跳槽式分段开挖的方式,施工速度慢,施工周期长,难以用于应急抢险工程或工期要求高的工程。第三,产生较多的松散土石废渣,废渣处置费用高。
4.冲孔桩是指通过冲击钻机在岩土层打孔、现场浇筑而成的钢筋混凝土桩。冲孔桩具有成型快、缩短工期等优点。由于冲击钻机通常由桩锤、桩架及附属设备等组成,机械化施工对场地要求较高,场地狭小难以开展施工。同时,该施工过程对岩土层的扰动性较大,无法在岩土层质地较软、不稳定的区域施工。
5.针对上述人工挖孔桩和冲孔桩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近年来多采用微型钢管桩进行施工,其桩径一般不超过30cm。首先采用潜孔钻机成孔,再将微型钢管桩放入孔内,最后灌注水泥砂浆。微型钢管桩利用自身较好的抗弯和抗剪性能,对岩土层的要求较低。其还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6.如图1、图2所示,现有微型钢管桩包括原钢管段1和尖部2,原钢管段1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尖部2设置在原钢管段1轴线的一端。原钢管段1上开设有若干出浆孔101,尖部2上开设有与原钢管段1内部相连通的出浆缝201。施工时,采用套管跟进钻孔的方式成孔,再将微型钢管桩置入桩孔中,其中尖部2朝下。通常情况下,微型钢管桩的整体长度较长,其在放入过程中,尖部2上的出浆缝201和原钢管段1上的出浆孔101容易被土体阻塞,影响后续的注浆效果。微型钢管桩的尖部2与孔底相接触,在注浆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辅助装置使其保持稳定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注浆施工的微型钢管桩结构。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型钢管桩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钢管段,所述钢管段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还包括连接件和水平设置的底板;
9.所述钢管段与底板上下相间隔布置,所述底板通过连接件与钢管段相连;
10.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沿钢管段的周向两两相间隔布置。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圆形板。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沿钢管段周向设置的居中器,所述居中器与钢管段的外壁相连。
14.进一步的,所述居中器沿钢管段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15.所述居中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臂;
16.所述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侧臂,两个所述侧臂位于连接臂的同侧;
17.所述侧臂远离连接臂的端部与钢管段的外壁相连。
18.进一步的,所述居中器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居中器以钢管段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
19.进一步的,还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板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钢管段内。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注浆施工的微型钢管桩结构。通过设置底板,微型钢管桩结构能稳定地放置在桩孔内。通过设置居中器,以及压力注浆时砂浆对底板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微型钢管桩结构最大程度保持居中状态,避免其产生位置的偏移。在桩孔内,砂浆由下至上进行填充,有利于填满钢管段外壁与桩孔内壁之间的空间以及钢管段内的空间,且不易产生气泡。桩基成型后,该微型钢管桩结构与地下岩土体之间被砂浆饱满充填、紧密连接为整体,桩基强度高;同时该微型钢管桩结构被砂浆完整包裹,防腐效果好、耐久性强。
附图说明
21.图1是现有的微型钢管桩的主视图;
22.图2是现有的微型钢管桩的俯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5.附图标记:1-原钢管段;101-出浆孔;2-尖部;201-出浆缝;3-钢管段;4-底板;5-连接件;6-居中器;601-连接臂;602-侧臂;7-加强筋;8-桩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如附图3、4所示,微型钢管桩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钢管段3,所述钢管段3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还包括连接件5和水平设置的底板4;所述钢管段3与底板4上下相间隔布置,所述底板4通过连接件5与钢管段3相连;所述连接件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5沿钢管段3的周向两两相间隔布置。
28.采用套管跟进钻孔的方式成孔,通过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清理桩孔8内的岩土屑。将微型钢管桩结构放入桩孔8内,底板4与孔底相接触,使微型钢管桩结构稳定放置。将压力注浆装置的注浆管下放至底板4处,通过压力注浆方式向钢管段3中注入砂浆,随着砂浆的不断注入,砂浆从相邻两个连接件5之间的间隙流出,同时填充钢管段3外壁与桩孔8内壁之间的空间以及钢管段3内的空间,砂浆不断升高,直至达到桩孔8孔口处。通过设置底板4,微型钢管桩结构能稳定地放置在桩孔8内。注浆压力对底板4施加向下的压力,避免其产生位置的偏移。在桩孔8内,砂浆由下至上进行填充,有利于填满钢管段3外壁与桩孔8内壁之间的空间以及钢管段3内的空间,且不易产生气泡。
29.连接件5具有多种结构形式,既可以为杆状结构,又可以为板状结构,只需保证相
邻两个连接件5之间具有间距,供砂浆流出即可。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连接件5为钢筋。
30.底板4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只需保证其能顺利放入桩孔8内即可,如底板4可以为方形板。优选的,所述底板4为圆形板。且优选为钢板。
31.作为连接件5的钢筋的上端既可以与钢管段3的内壁焊接,又可以与钢管段3的外壁焊接。
32.当钢筋的上端与钢管段3的内壁焊接,下端与底板4焊接时,底板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钢管段3的外径。
33.当钢筋的上端与钢管段3的外壁焊接,下端与底板4焊接时,底板4的直径大于钢管段3的外径。
34.底板4的直径应当小于桩孔8的直径,以确保微型钢管桩结构能够放入桩孔8内。
35.为了避免放置在桩孔8内的微型钢管桩结构,其钢管段3的外壁与孔壁相接触,优选的,还包括沿钢管段3周向设置的居中器6,所述居中器6与钢管段3的外壁相连。通过设置居中器6,使钢管段3居中。
36.居中器6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可以为沿钢管段3周向设置的水平环板,水平环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砂浆通过的通孔。
37.优选的,所述居中器6沿钢管段3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居中器6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臂601;所述连接臂601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侧臂602,两个所述侧臂602位于连接臂601的同侧;所述侧臂602远离连接臂601的端部与钢管段3的外壁相连。居中器6形成u型结构,其侧臂602与连接臂601可以焊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侧臂602远离连接臂601的端部优选与钢管段3的外壁焊接。
38.u型结构的居中器6可以由钢板弯制而成,亦可以由钢筋弯制而成。
39.居中器6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优选的,所述居中器6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居中器6以钢管段3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三个居中器6形成定位组,两组定位组竖向间隔布置。
40.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剪性能,优选的,还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板4上的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位于钢管段3内。加强筋7既可以直接放置在底板4上,又可以焊接在底板4上。加强筋7具有多种结构形式,既可以为钢筋,又可以工字钢,还可以为方矩管。
41.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注浆施工的微型钢管桩结构。通过设置底板,微型钢管桩结构能稳定地放置在桩孔内。通过设置居中器,以及压力注浆时砂浆对底板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微型钢管桩结构最大程度保持居中状态,避免其产生位置的偏移。在桩孔内,砂浆由下至上进行填充,有利于填满钢管段外壁与桩孔内壁之间的空间以及钢管段内的空间,且不易产生气泡。桩基成型后,该微型钢管桩结构与地下岩土体之间被砂浆饱满充填、紧密连接为整体,桩基强度高;同时该微型钢管桩结构被砂浆完整包裹,防腐效果好、耐久性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