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的担架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57: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可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的担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的担架。


背景技术:

2.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担架,作用是实现患者的转移,在结构上一般为一个能够容纳患者的板状结构,患者平躺或侧躺在担架上,医护人员通过手持担架来实现转移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实用性差,一般只能应用在对患者进行单纯转移的过程中,且患者在担架上的位置不固定,特别是在将患者进行不同高度方位上的转移时,容易造成位移;并且,在需要对患者进行ct或磁共振的检查过程中,仍需要将患者进行转移,从而延长了对患者的诊疗时间。因为现有担架主要以金属为主,就算是塑料担架,也有金属零件,这些担架不能进去磁共振检查室;直接连担架进行ct检查,会给检查部位造成金属伪影,影响疾病诊断。
3.因此,一种多功能的担架有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功能性强的担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可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的担架,包括带有支撑面的担架主体、位于主体两端的手柄、固定颈椎的颈托以及用于固定患者用的固定带,其中,所述担架主体上的支撑面上设有限位槽,用于限定患者在支撑面上的位置;所述手柄设为伸缩式,所述固定带分设于限位槽的左右两侧,并间距设为若干个;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挡板。
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顺次连接的若干水平板,所述支撑面位于水平板的中间位置;所述限位槽从颈托位置向主体的另一端延伸,并靠近其另一端位置;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接在水平板上,另一端固接在挡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主体等长,并插接在水平板上,且所述挡板靠近水平板的边缘位置;所述固定带的一端靠近水平板的边缘位置,另一端靠近挡板的下端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下部设有若干间距布置的插接柱,所述水平板上设有与插接柱插接的插接孔;所述固定带设为具有弹性的伸缩式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在主体的每一端均设为两个,位于同一端的手柄间距固接在主体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设为伸缩管状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颈托靠近主体的一端设置,并设为弧形结构。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4.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带有凹槽的支撑面,并增设能够实现固定作用的固定带,从而
达到了在患者转移的过程中稳定其位置的作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15.通过在支撑面上增设颈托,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和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16.通过增设挡板,起到了在运送患者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提高了本装置的功能性;
17.本装置可以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不会对检查部位造成额外的伪影,节约诊疗时间,较少因二次搬运给患者带来的二次损伤;特别是在地震、重大车祸、集体事件,需要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的时候,该担架可以为患者尽可能的节约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一;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1.结合附图1和2,一种可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的担架,包括带有支撑面1的担架主体2、位于主体2两端的手柄3、固定颈椎的颈托4以及用于固定患者用的固定带5,其中,担架主体2上的支撑面1上设有限位槽6,用于限定患者在支撑面1上的位置;手柄3设为伸缩式,固定带5分设于限位槽6的左右两侧,并间距设为若干个;主体2的两侧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挡板7。
22.在利用本装置转移患者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技术效果:
23.1)通过利用支撑面1以及在支撑面1上增设限位槽6,从而能够帮助患者限定在预定位置,防止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发生较大幅度的晃动;并且,通过在支撑面1上增设颈托4,从而能够达到利用固定颈椎的目的,从而方便进行ct以及磁共振诊疗;
24.2)在支撑面1上增设间距布置的固定带5,从而达到了固定患者的目的,适用于在转移患者的过程发生水平高度的地方;
25.3)通过将手柄3设置为伸缩式,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性伸缩,功能性强
26.4)本担架是塑料材质,没有磁性,可以直接进入ct和磁共振扫描仪,能够节约诊疗时间,减少因搬运给患者带来的二次损伤,且不会对检查部位带来伪影而影响图像质量,特别是在地震、重大车祸、集体事件,需要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生命的时候,该担架可以为患者节约抢救时间。
27.在使用本装置转移病人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转移患者,将挡板7设置为翻转式连接在主体2上的形式,从而在将患者移至支撑面1上时,放下挡板7,而后在抬着本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将挡板7立起来,从而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当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可以选择性将挡板7放下,从而不会对检查造成影响;将手柄3设置为伸缩式,在搬运患者时伸出,便于搬运者搬运,当不需要搬运时可以缩回;至于两侧的固定带5,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设置为三个,从而起到固定患者胸椎、腰椎和下肢的目的。
28.主体2包括顺次连接的若干水平板8,支撑面1位于水平板8的中间位置;限位槽6从颈托4位置向主体2的另一端延伸,并靠近其另一端位置;固定带5的一端固接在水平板8上,
另一端固接在挡板7上。
29.颈托4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其活动卡接在支撑面1上,具体可为连接带固定等形式,从而针对有颈椎损伤的病人进行颈椎的固定,对于没有颈椎损伤的患者可将颈托4去掉。
30.水平板8之间固定连接;挡板7与主体2等长,并插接在水平板8上,且挡板7靠近水平板8的边缘位置;固定带5的一端靠近水平板8的边缘位置,另一端靠近挡板7的下端位置。
31.在具体使用场景中,可根据具体需求将水平板8的数量进行合理选择,并将固定带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挡板7以及水平板8上,从而使得被转移患者的肢体穿过固定带5下部;为了提高便利性,可在挡板7或水平板8上设置连接扣,从而灵活调节其长度。挡板7可选择性设置为利用一软轴实现翻转式连接在支撑面1上的形式,从而实现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使用状态。在支撑面上,设置若干可调节规格的长方形板,从而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32.挡板7下部设有若干间距布置的插接柱,水平板8上设有与插接柱插接的插接孔;固定带5设为具有弹性的伸缩式结构。
33.插接柱设为圆柱状凸起,插接孔设为与插接柱适配的通孔,在组装时,将插接柱插接到插接孔内即可。
34.手柄3在主体2的每一端均设为两个,位于同一端的手柄3间距固接在主体2上。
35.手柄3设为伸缩管状结构。
36.颈托4靠近主体2的一端设置,并设为弧形结构。
37.颈托4可选用固定在支撑面1上的形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颈托4采用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可,从而起到支撑以及微固定人体颈部的作用。
3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