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29: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


背景技术:

2.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较为常见。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治疗此类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已经取得了优异的临床效果。该手术具有以下诸多优点:可保留膝关节正常运动、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及费用低等。手术中,需去除胫骨平台和股骨内侧髁部分骨质制作骨床,测试关节屈伸间隙平衡后,将相应型号的假体安装于骨床上。因为胫骨内侧平台位于干骺端,以松质骨为主,骨质相对薄弱,而该手术的假体和术后应力,大部分集中在此,这些原因,要求医生在手术中,胫骨平台的截骨尽量较少,保留更多骨量,防止术中术后出现假体塌陷、骨折等并发症。但保守的平台截骨,常常造成截骨偏少,导致关节间隙狭窄,使得假体安装困难或者术后关节间隙过紧。术中常用解决的办法一般有两种,1增加胫骨平台截骨。这种办法简单,容易操作,但缺点是容易造成骨质损失过多,或者骨床表面不平整,术中术后出现更加容易出现假体移位、松动、塌陷、骨折等问题。2股骨后髁少量骨质去除。这种办法,避免胫骨增加截骨,使手术更加安全,但受视野影响,本操作困难,可能会造成后方软组织损伤,而且经常出现骨质去除过多或不足,去除过多,会导致关节间隙松弛,垫片易脱位。去除不足会导致术后关节间隙仍然较紧,造成患者术后关节疼痛。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有竖直的第一插入孔,所述第一插入孔内设有第一栓柱,所述第一栓柱内设有供克氏针穿入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入孔,所述第二插入孔内穿插有第二栓柱,所述第二栓柱内设有供克氏针穿入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器的内设有供克氏针穿入的第三通孔,所述连接器的边侧的一端设有上移器,所述上移器上设有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栓柱的长度为 60mm,外径4mm,第一通孔的内径2mm。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入孔的内径为4mm。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栓柱的长度为 60mm,外径6mm,第二通孔的内径2m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插入孔的内径为6mm。。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内径均为2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在同一直线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偏心孔的偏心距为1mm,所述第二偏心孔的偏心距为2mm。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上移器,可以使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后髁增加截骨的操作准确无误,按术中关节间隙过紧的程度,精确增加1mm或者 2mm的后髁截骨,达到手术要求的关节屈曲间隙。本装置的操作简单,仅需要在股骨内侧髁上安装三枚克氏针,就可以迅速增加截骨,用时约3分钟左右。本装置操作安全,全程在股骨内侧髁表面操作,不涉及关节后方结构,不会造成更多的副损伤。本装置的栓柱,为通用设计,连接器为适应不同大小股骨预先设计制作完成,术中直接按股骨假体大小号选择即可,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的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的第一栓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的上移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连接器;2、第一插入孔;3、第一栓柱;4、第一通孔;5、第二插入孔;6、第二栓柱;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上移器;10、第四通孔;11、上移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增加装置,包括连接器1,所述连接器1的一端设有竖直的第一插入孔2,所述第一插入孔2内设有第一栓柱3,所述第一栓柱3内设有供克氏针穿入的第一通孔4,所述连接器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入孔5,所述第二插入孔5内穿插有第二栓柱6,所述第二栓柱6内设有供克氏针穿入的第二通孔 7,所述连接器1的内设有供克氏针穿入的第三通孔8,所述连接器的边侧的一端设有上移器9,所述上移器9上设有第一偏心孔 10和第二偏心孔11。
21.所述第一栓柱3的长度为60mm,外径4mm,第一通孔的内径2mm,所述第一插入孔2的内径为4mm,所述第二栓柱6的长度为60mm,外径6mm,第二通孔的内径2mm,所述第二插入孔5的内径为6mm,所述第一偏心孔10和第二偏心孔11内径均为 2mm,所述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偏心孔10的偏心距为1mm,所述第二偏心孔的偏心距
为 2mm。上移器,可以使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的后髁增加截骨的操作准确无误,按术中关节间隙过紧的程度,精确增加1mm或者2mm的后髁截骨,达到手术要求的关节屈曲间隙。本装置的操作简单,仅需要在股骨内侧髁上安装三枚克氏针,就可以迅速增加截骨,用时约3分钟左右。本装置操作安全,全程在股骨内侧髁表面操作,不涉及关节后方结构,不会造成更多的副损伤。本装置的栓柱,为通用设计,连接器为适应不同大小股骨预先设计制作完成,术中直接按股骨假体大小号选择即可,简单实用。
22.在实施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中,拟增加股骨后髁截骨时,将股骨钻孔导向器置于关节间隙中,用音叉状连接器将髓腔干和导向器连接,此时,在导向器上的4mm孔内,置入截骨增加装置的4mm栓桩,在其中孔内打入2mm克氏针固定,在导向器上的6mm孔内,置入截骨增加装置的6mm栓桩,在其中孔内打入2mm克氏针固定,去掉音叉连接器,钻孔导向器。用截骨增加装置的连接器,连接两枚栓桩,在其中间孔内打入2mm克氏针。去掉连接器、栓桩及最上部的一枚克氏针。选择上移1mm位置上移器,连接到两枚克氏针上,并使用4mm 电钻在其最上方4mm孔内打孔。在完成的4mm孔内安装4mm栓桩,用连接器连接栓此栓桩和中间2mm克氏针,确定位置正确后,使用 6mm电钻在其下方的6mm孔内打孔。将牛津单髁器械中的股骨后髁截骨器安装在打好的两个孔内,用摆锯实施后髁截骨。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