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传动机构及天线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1:56: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天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包括该传动机构的天线。


背景技术:

2.在移动通信的技术领域中,天线下倾角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参数。移动信号覆盖的角度、强度和面积等参数都会随着天线下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天线下倾角进行调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可电动调节下倾角的电调天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调天线中,通常布置有多个小型移相器,这些移相器与传动装置连接并通过馈电网络分别连接多个辐射单元。在调节电下倾角时,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运转,经由传动装置驱动移相器的介质板,以带动移相器移动,从而使各辐射单元或者辐射单元的组合获得差分的相位调节,进而改变天线的下倾角。
3.为了提高相位调节的精度,需要校准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传统的传动装置采用螺杆、机座和螺母的组合来为电机提供转动起始位置(对应于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然而,由于上述组合采用了三个零件,因此存在较大的结构配合间隙,导致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不够准确,进而使得相位调节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传动装置采用螺杆、机座和螺母的组合来为电机提供转动起始位置,由于上述组合采用了三个零件,因此存在较大的结构配合间隙,导致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不够准确,进而使得相位调节产生误差。
5.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以及止挡组件,所述止挡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形成第一螺纹;以及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能够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转动部件的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其中,所述底座和所述转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止挡部;当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转动部件随所述驱动轴转动并经由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的啮合而与所述底座形成相对滑动;当所述止挡部抵持所述底座或者所述转动部件时,所述底座和所述转动部件之间停止相对滑动。
6.在本发明中,止挡组件包括底座和转动部件两个零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止挡组件采用了较少的零件,结构配合间隙也相应地减小,因此使用该止挡组件能够更准确地校准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从而提高了相位调节的精度。同时,较少的零件也减小了组装的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7.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底座滑动安装,所述转动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
8.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底座固定安装,所述转动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
9.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当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转动部件在所述驱动轴的轴向方向上滑动;当所述止挡部抵持所述转动部件时,所述底座和所述转动部件之间停止相对滑动。
10.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止挡部为所述第一螺纹的任意一个末端。
11.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螺纹的两个末端处分别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转动部件在所述第二螺纹的两个末端处分别具有第二配合部,当所述转动部件受所述止挡部止挡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彼此接触。
12.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从动轴,分别与所述驱动轴交错设置;以及至少一个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从动轴中的一个相对应,并用于在所述驱动轴转动时驱动对应的从动轴同步转动,每个换向组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中的一个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中的另一个上;以及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蜗杆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3.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蜗杆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
14.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蜗杆和所述第一齿轮均不位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公垂线上。
15.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
16.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换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齿轮。
17.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蜗杆的螺纹升角小于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蜗杆之间的摩擦角。
18.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
19.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
20.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齿轮的轴与所述从动轴平行,其中,所述第二齿轮的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从动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距离。
21.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之中,所述每个换向组件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壳体;以及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至所述壳体,以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限位空间,在组装状态下,所述蜗杆、所述换向机构和所述第一齿轮被容纳在所述限位空间中。
2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反射板;至少一个移相器;以及根据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
23.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反射板,设置有容纳槽;至少一个移相器;以及根据第一方面的包括换向组件的各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传动机构的换向组件至少部分地收容于所述容纳槽内。
附图说明
24.参考附图示出并阐明实施例。这些附图用于阐明基本原理,从而仅仅示出了对于
理解基本原理必要的方面。这些附图不是按比例的。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特征。
25.图1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该传动机构包括换向组件;
26.图2示出了图1中限位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27.图3示出了将图1的传动机构安装在天线反射板上的示意图;
28.图4示出了图3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29.图5示出了止挡组件的示意图,该止挡组件包括在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中;
30.图6a和6b分别示出了图5的止挡组件中底座和转动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31.图7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在组装前的分解示意图,该传动机构包括换向组件和止挡组件;以及
32.图8示出了图7中的传动机构与电机和移相器连接后的示意图。
33.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特点、优点和益处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34.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35.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即现有技术中的电调天线的传动装置往往通过使用大面积的钣金或一些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实现,很难使多组移相器进行平稳且一致的移动,这影响了移相器的工作精度及电下倾角的调节精度。
3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传动机构。参考图1,该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轴1、与驱动轴1交错设置的从动轴2和换向组件3。应当理解,为了简单起见,图1中仅示出一个从动轴2和一个换向组件3。然而,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多个从动轴2和多个换向组件3,每个从动轴都与驱动轴1交错设置,并且每个换向组件3均与多个从动轴2中的一个从动轴2相对应。驱动轴1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转动,该外部驱动力可以是由电机直接或间接提供的驱动力,也可以是人工直接或间接提供的驱动力。换句话说,该传动机构可应用于电调天线和手调天线两者中。在应用于电调天线中时,驱动轴1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电机。换向组件3用于在驱动轴1转动时驱动对应的从动轴2同步转动。换向组件3包括蜗杆31、换向机构32和第一齿轮33。如图1中示出的,蜗杆31和第一齿轮33均不设置在驱动轴1和从动轴2的公垂线上。换句话说,不将蜗杆31设置在第一齿轮33的正上方。蜗杆31设置在驱动轴1上并能够随驱动轴1转动。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蜗杆31和第一齿轮33均不设置在驱动轴1和从动轴2的公垂线上,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蜗杆31、第一齿轮33中的一个亦可以设置在驱动轴1和从动轴2的公垂线上。换向机构32与蜗杆31啮合。第一齿轮33设置在从动轴2上并与换向机构32啮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蜗杆31设置在从动轴2上而将第
一齿轮33设置在驱动轴1上。在图1的实施例中,换向机构32为第二齿轮,且与第一齿轮33均为斜齿轮。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换向机构32可以是多个齿轮的组合。或者,换向机构32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实现换向功能即可。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2的轴与从动轴2平行,并且,第二齿轮32的轴与驱动轴1之间的距离大于从动轴2与驱动轴1之间的距离。从动轴2与至少一个移相器相连(图1中未示出),进而在转动时带动至少一个移相器进行同步相位调节。
37.在图1中,蜗杆31被示出为具有与驱动轴1匹配的第一中心孔311。驱动轴1、第一中心孔311的截面为非正圆形,例如,驱动轴1和第一中心孔311的截面均呈腰形。蜗杆31经由第一中心孔311套设并周向固定在驱动轴1上。第一齿轮33被示出为具有与从动轴2匹配的第二中心孔331,例如,从动轴2和第二中心孔331的截面均呈腰形。第一齿轮33经由第二中心孔331套设并周向固定在从动轴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蜗杆31可以以其它形式设置在驱动轴1上,并且第一齿轮33也可以以其它形式设置在从动轴2上,例如,蜗杆31和第一齿轮33都不具有中心孔,而是分别与驱动轴1和从动轴2一体成型。
38.如图1中示出的,在该实施例中,换向组件3还包括限位机构34。限位机构34包括壳体341和隔板342。隔板342位于壳体341内,与壳体341相连并与壳体341共同形成限位空间343,该限位空间343的尺寸被设计为与蜗杆31、换向机构32和第一齿轮33的尺寸相匹配。在组装状态下,蜗杆31、换向机构32和第一齿轮33被容纳在限位空间343中,进而防止蜗杆31、换向机构32和第一齿轮33的移位。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壳体34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351和第二通孔35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通孔353和第四通孔354。隔板342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分别设有第五通孔355和第六通孔356。第五通孔355与第一通孔351和第二通孔352对齐,第六通孔356与第三通孔353和第四通孔354对齐。在组装状态下,驱动轴1依次穿过第一通孔351、第五通孔355和第二通孔352,从动轴2依次穿过第三通孔353、第六通孔356和第四通孔354。
39.继续参考图1和图2,壳体341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定位部361和362,换向机构32的两端设有一对第二定位部321和322。在图1和图2中,一对第一定位部361和362被示出为呈开孔形式,一对第二定位部321和322被示出为呈凸起形式。在组装状态下,一对凸起321分别插入对应的开孔361或362中,从而对换向机构32进行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也可以具有其它数量和形式,只要能通过彼此的配合来对换向机构进行定位即可。
40.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壳体341上还设有三个第一固定部371-373,用于直接或间接地与天线的其它部件(如反射板)固定连接。在图1和图2中,每个第一固定部都从壳体34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并具有开孔,可以使用固定销之类的固定件穿过开孔并固定在天线的其它部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也可以具有其它数量和形式,只要能将壳体341与天线的其它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连接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和图2中示出的限位机构34仅仅是示例性的,其可以具有其它结构。此外,换向组件3也可以不包括限位机构34,而通过其它方式进行限位。
41.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换向组件改变驱动轴的输出动力的传动方向,能够在保证移相器移动的同步性和一致性的同时方便地增加移相器的数量,具有较好的拓展性,且传动的重量和成本也较低。另外,借助于蜗杆传动进行换向实现了大的减速比,提升了传
动精度,并且能够在较小的驱动力作用下驱动多个移相器,因此在应用于电调天线中时,使用小功率电机便可驱动多个移相器。而且,轴本身的刚度进一步确保了转动的一致性,从而确保移相器移动的平稳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机构32为第二齿轮,并且蜗杆31的螺纹升角被设计为小于第二齿轮与蜗杆31之间的摩擦角,从而实现反向自锁,使移相器工作时保持稳定。
43.此外,传统的传动装置采用复杂的机械结构,因此占用面积较大,且厚度较大,而随着天线产品的轻薄化和小型化,天线内部的可用空间非常有限,传统的传动装置难以布置在其中,而本发明传动机构通过换向机构32使得驱动轴1、从动轴2可以交错设置,从而可以将驱动轴1和从动轴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小于第一齿轮33、蜗杆31的半径。这样,能够降低传动机构的高度,从而减少占用空间,实现整个天线产品的扁平化、轻薄化和小型化。
44.图3示出了将图1的传动机构安装在天线反射板上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反射板5上开设有容纳槽(图3和图4未示出),其形状与换向机构32在反射板5上的投影的形状相匹配。当将传动机构安装在反射板5上时,换向机构32的一部分被收容在该容纳槽中,进而降低了整个天线产品的厚度。另外,限位机构34的三个第一固定部371-373分别与反射板5上的三个固定配合部(图5的视角中仅示出两个固定配合部511和512)对齐,通过固定销之类的固定件将限位机构34固定在反射板5上。
45.在现有技术的电调天线的传动装置中,除了上述多组移相器难以进行平稳且一致的移动并导致移相器的工作精度及电下倾角的调节精度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之外,还存在的一个技术问题便是传统的传动装置采用螺杆、机座和螺母的组合来为电机提供转动起始位置(对应于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然而,由于上述组合采用了三个零件,因此存在较大的结构配合间隙,导致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不够准确,进而使得相位调节产生误差。
4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止挡组件,该止挡组件用于准确地校准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图5示出了该止挡组件的示意图;图6a和6b分别示出了图5的止挡组件中底座和转动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5和图6a-6b,止挡组件4包括底座41和转动部件42。底座41的表面411形成第一螺纹412。转动部件42设置在驱动轴1上并能够随驱动轴1转动,并且,转动部件42的表面形成与第一螺纹412相匹配的第二螺纹421。当驱动轴1转动时,转动部件42随驱动轴1转动,并经由第一螺纹412和第二螺纹421的啮合而与底座41形成相对滑动。在底座41和/或转动部件42上设有止挡部,当止挡部抵持底座41或者转动部件42时,底座41和转动部件42之间停止相对滑动。在组装状态下,止挡部的位置与至少一个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相对应。
47.在图5中,转动部件42被示出为丝杆形式,其具有与驱动轴1匹配的第三中心孔422,例如,驱动轴1和第三中心孔422的截面均呈腰形。转动部件42经由第三中心孔422套设并周向固定在驱动轴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件42可以以其它形式设置在驱动轴1上,例如,转动部件42不具有中心孔,而是与驱动轴1一体成型。
48.尽管在图5中,从底座41的表面411向内凹陷且形成第一螺纹412,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螺纹411可以以其它形式设置在底座41的表面411上。如图5示出的,底座4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413和414,表面411位于两个端部413和414之间。两个端部413和414分别延伸超出该表面411,并分别设有供驱动轴1穿过的通孔。此外,底座42上还设有六个第二固定部417,其中两个第二固定部从底座42的中间部分向外延伸,另外四个第二
固定部从底座42的两个端部413和414分别向外延伸,用于直接或间接地与天线的其它部件(如反射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固定部417都具有开孔,可以使用固定销之类的固定件穿过其中并固定在天线的其它部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417也可以具有其它数量和形式,只要能将底座42与天线的其它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连接即可。
49.在图5的实施例中,止挡部为第一螺纹412的任意一个末端415或416。驱动轴1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电机(图5和图6a-6b中未示出)的驱动轴,并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在组装传动机构和移相器时,选择第一螺纹412的末端415或416作为止挡部,并在固定底座41时,对应地设置该止挡部的位置和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同时,在电机的控制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如电机的转动方向。在组装状态下,当需要校准初始移相位置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在预设的转动方向上持续转动,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轴1转动。底座41经由第二固定部417固定在天线的其它部件(如反射板)上,因此保持不动。转动部件42随驱动轴1转动,并沿着驱动轴1朝向第一螺纹412的所选择的末端滑动。当转动部件42到达该末端时,转动部件42停止转动和轴向滑动。这为电机提供了一个转动起始位置,该转动起始位置表示传动机构所连接的移相器已经到达初始移相位置。此时,电机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在电机的驱动下,驱动轴1也反向转动,开始对移相器进行移相。
50.尽管在图5中示出转动部件42沿驱动轴1滑动,底座41处于固定位置,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转动部件42设置为在驱动轴1的周向和轴向上固定,即无法沿驱动轴1滑动,而将底座41设置为能够沿驱动轴1滑动。总而言之,只要在驱动轴1的驱动下,底座41与转动部件42经由第一螺纹412和第二螺纹421的啮合形成相对滑动即可。
51.此外,图5和图6a-6b仅示出了止挡部的一个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止挡部可以位于其它位置和/或具有其它形式,只要其能够止挡底座41与转动部件42之间的相对滑动和/或转动部件42的转动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可以位于底座41的其它位置处,例如在第一螺纹412的任意位置处,以对转动部件42的转动和/或滑动进行止挡。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部还可以位于转动部件4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底座41和转动部件42两者上均设有止挡部,例如在底座41和转动部件42的适当位置处分别设置彼此配合的两个止挡部。应当理解,在组装传动机构和移相器时,止挡部的位置需要被设置为与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相对应。
52.如图6a和图6b示出的,底座41在第一螺纹412的两个末端415和416处分别具有一对第一配合部418和419,转动机构42在第二螺纹421的两个末端处分别具有一对第二配合部423和424。结合图5和图6a-6b,当转动部件42到达第一螺纹412的末端416时,第一配合部419与第二配合部424彼此接触。同样地,如果转动机构42沿驱动轴1朝第一螺纹412的另一个末端415滑动并到达该末端415,则另一第一配合部418与另一第二配合部423彼此接触。
53.在上述实施例中,止挡组件包括底座和转动部件两个零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止挡组件采用了较少的零件,结构配合间隙也相应地减小,因此使用该止挡组件能够更准确地校准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从而提高了相位调节的精度。同时,较少的零件也减小了组装的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54.接下来参考图7和图8。图7示出了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在组装前的分解示意图,该传动机构包括换向组件和止挡组件;图8示出了图7中的传动机构与电机和移相器连接后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两个从动轴2和2’以及两个换向组件
3和3’。驱动轴1连接到电机61的驱动轴,并在电机61的驱动下转动。两个从动轴2和2’分别与驱动轴1交错设置。两个换向组件3和3’分别将驱动轴1的转动转换为从动轴2和2’的转动。应当理解,驱动轴1并非必须直接与电机61的驱动轴相连,其可以间接地受电机61的驱动,例如,利用换向组件3将电机61的驱动轴的转动转换为驱动轴1的转动。
55.在该实施例中,传动机构还包括图5所示的止挡组件4,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换向组件3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传动结构难以使移相器进行平稳且一致的移动进而影响移相器的工作精度及电下倾角的调节精度的技术问题,而止挡组件4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止挡结构存在较大的结构配合间隙进而导致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因此传动机构并非必须同时具有换向组件3和止挡组件4,它们可以分别应用在不同的传动机构中。但是,传动机构具有换向组件3和止挡组件4两者能够同时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问题。
56.如图7和图8中所示,每个从动轴上相对于换向组件3对称地设置两个驱动组件62,每个驱动组件62都用于经由从动轴的转动带动移相器63进行移相。具体地,每个驱动组件62都包括周向固定在从动轴上的蜗杆和用于限定蜗杆位置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经由固定件固定在天线的其它部件(如反射板)上。驱动组件62的蜗杆与移相器63的外齿轮啮合。当从动轴转动时,驱动组件62的蜗杆随之转动,进而带动移相器63的外齿轮转动,从而进行相位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驱动组件62的结构不限于图7和图8中示出的形式,只要能够在从动轴2或2’的带动下驱动移相器63进行移相即可。
57.在该实施例中,将底座41上的第一螺纹的一个末端作为止挡部来对转动组件42进行止挡。通过预先布置,该末端的位置与多个移相器63的初始移相位置(即电机的工作起始位置)相对应。当需要校准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电机61驱动驱动轴1持续转动,从而使转动部件42随驱动轴1转动并沿着驱动轴1朝向第一螺纹的该末端(即止挡部)滑动。同时,驱动轴1的转动经由换向组件3和3’而传递到从动轴2和2’,在多个驱动组件62的驱动下,多个移相器朝其初始移相位置移动。当转动部件42到达该末端时,转动部件42无法继续转动和滑动,且其上的第二配合部与该末端处的第一配合部抵靠。此时,多个移相器63位于其初始移相位置,控制系统控制电机61进行反转,多个移相器63开始移相。由于止挡组件采用了较少的零件,结构配合间隙也相应地减小,因此使用该止挡组件能够更准确地校准移相器的初始移相位置,提高了相位调节的精度。同时,较少的零件也减小了组装的难度,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58.在移相过程中,电机61通过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信号确定旋转圈数,该旋转圈数与移相器63需调节的相位相对应。驱动轴1在电机61的驱动下转动,换向组件3和3’将驱动轴1的转动转换为两个从动轴2和2’的转动,在多个驱动组件62的驱动下,多个移相器63进行同步相位调节。同时,转动部件42随驱动轴1转动并沿着驱动轴1滑动。由于底座41上的第一螺纹具有足够的长度,因此在移相过程中,转动部件42不会到达第一螺纹的末端而被止挡。借助于蜗杆传动进行换向实现了大的减速比,提升了传动精度并能够在较小的驱动力作用下驱动多个移相器。而且,轴本身的刚度进一步确保了转动的一致性,从而确保移相器移动的平稳性。
59.为了简单起见,在图7和图8的实施例中仅示出了四个移相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一个天线产品中,尤其是mimo天线中,通常具有数十个(如16个、32个、64个等)
移相器和辐射单元。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在从动轴2和2’上设置更多的移相器,或者可以再增加若干个从动轴2和2’及对应的换向组件3,每个从动轴上均可设置多个移相器。还可以根据需要(如天线内的空间大小)确定移相器63在从动轴上的具体布置方式(如相对于换向组件3对称或位于换向组件3一侧)。同样应当理解,还可以在每个从动轴上交错设置多个第三轴和对应的多个换向组件,通过换向组件将从动轴的转动转换为第三轴的转动,从而驱动与驱动轴、从动轴和/或第三轴相连的多个移相器进行同步相位调节。因此,利用该传动机构能够方便地增加移相器的数量,具有较好的拓展性,且传动的重量和成本也较低。
60.在图7和图8的实施例中,止挡组件4设置在驱动轴1的尾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止挡组件4的位置,例如将止挡组件4设置在驱动轴1的前部(如从动轴2与电机61之间)或驱动轴1的中部(如两个从动轴2和2’之间)。
61.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至少一个移相器;以及依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反射板上开设容纳槽,将换向机构32的一部分收容于容纳槽中,从而降低传动机构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容纳槽。例如,当换向机构32(如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齿轮33的直径时,必须设置容纳槽才能缩短从动轴2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天线组件的厚度;而当换向机构32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33的直径时,可以不设置容纳槽。在理想情况下,驱动轴1、从动轴2之间的间距接近为零,即只要驱动轴1、从动轴2之间没有摩擦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换向机构32的一部分和第一齿轮33的一部分均收容于容纳槽中,从而进一步缩短从动轴2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在理想情况下,从动轴2与反射板之间的距离接近于零。
62.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的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能够进行不同的改变和修改,其能够在并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的优点中的一个或一些优点。对于那些在本领域技术中相当熟练的技术人员来说,执行相同功能的其它部件可以适当地被替换。应当了解,在此参考特定的附图解释的特征可以与其它附图的特征组合,即使是在那些没有明确提及此的情况中。这样的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修改旨在被所附权利要求所覆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