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0:06: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颅脑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头颅ct是一种检查方便,迅速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的新的检查方法,它能清楚的显示颅脑不同横断面的解剖关系和具体的脑组织结构。因而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头颅ct检查对于颅内、颅骨、头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ct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在脑血管动脉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大。而脑血管ct如果要获得良好成像,需要患者在扫描中保持静止状态,而这一点对于病人来说往往是很难的,此时就需要用到头部固定装置。但是,目前患者进行ct检查时,现有的头部固定是以检查床头支架为基础,通过一字型束缚绑带的中部置于额头位置,收紧绑带的两端,在头部支架空余部位填充泡沫,以此来固定患者头部。但是绑带对头部的束缚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只能限制上下方向,而泡沫并不能填充到每一处空隙,使得患者头部一旦晃动,医生需要多次重复扫描才能勉强完成检查,图像质量不免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解决现有的头部固定装置不能很好的固定头部导致医生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扫描才能勉强完成检查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
7.夹持架;用于夹持在床头上;
8.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夹持架上;及
9.咬合机构;所述咬合机构的顶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架远离夹持架的一端,咬合机构包括咬合支架和咬合组件,咬合支架为u形结构,支撑架远离夹持架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咬合支架的顶端转动连接,咬合组件设置在咬合架的内侧,且咬合组件的两端与咬合架内部的两侧面转动连接,咬合组件用于被患者咬住以此固定头部。
10.上述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通过转动第一咬合圆盘,使某一个咬合棒转动至口部,使患者使用牙齿咬住咬合棒,从而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使头部在检测过程中保持不动,避免头部在ct检测过程中晃动导致影响检测结果。
11.进一步地,咬合组件包括咬合轴、第一咬合圆盘、第二咬合圆盘、咬合筒和咬合棒,咬合轴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咬合圆盘和第二咬合圆盘,且咬合轴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咬合架内部的两侧面上,第一咬合圆盘和第二咬合圆盘间隔相对设置,咬合筒套设在咬合轴的外侧,且咬合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咬合圆盘和第二咬合圆盘固定连接,咬合棒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咬紧件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咬合圆盘和第二咬合圆盘的相对侧面上,且咬合棒
与咬合筒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转动第一咬合圆盘,使咬合棒转动至患者口部位置,使患者使用牙齿咬住咬合棒,使牙齿与咬合棒相对保持不动,从而使得患者的头部保持不动。
12.进一步地,咬合棒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咬合棒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咬合筒的外侧。六个咬合棒的设置可以使得不同患者依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13.进一步地,咬合组件还包括咬合板,咬合板的数量与咬合棒相同,咬合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咬合圆盘和第二咬合圆盘的相对侧面上,咬合板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弧形的咬合槽。当患者牙齿咬持在咬合棒上时,使前齿会嵌入咬合板的咬合槽内,从而避免牙齿从在咬合棒上滑落,加强牙齿的咬持的固定性。
14.进一步地,咬紧件包括咬紧块、咬紧弹簧、咬紧弹片和咬紧卡柱,咬紧卡柱具有弹性,咬紧块的一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咬紧槽,咬紧块远离咬紧槽的一端开设有咬合孔,咬合棒的端部插入咬合孔且转动连接,咬紧弹簧、咬紧弹片和咬紧卡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咬紧弹片对称设置在咬紧槽开口端的内部两侧,两个咬紧弹片的一端分别与咬紧槽内部的两侧面铰接连接,两个咬紧弹片的另一端相互靠近呈倾斜设置,咬紧弹簧的一端与咬紧槽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咬紧弹片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咬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两个咬紧弹片远离铰接端的一端相互抵接,两个咬紧卡柱呈对称状态固定设置在咬紧槽内部的底部,且两个咬紧卡柱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咬合圆盘圆周边缘的两侧面沿径向方向均开设有咬紧卡槽,第二咬合圆盘圆周边缘的两侧面沿径向方向均开设有咬紧卡槽,每个咬紧卡槽的侧面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咬紧卡孔,通过第一咬合圆盘或第二咬合圆盘的边缘插入咬紧槽,使两个咬紧卡柱相互靠近的端部沿着咬紧卡槽滑动至咬紧卡孔内。咬紧件的设置方便了咬合棒的安装和拆卸,使咬合棒使用之后拆卸和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15.进一步地,咬合棒外侧面包裹有保护垫,保护垫由软质硅胶材质制成。软质硅胶制成的保护垫能够增强患者牙齿咬持的舒适性,避免咬合棒太硬导致牙齿损伤。
16.进一步地,咬合机构还包括夹持件,夹持件包括两个夹持板、两个夹持弹簧以及两个夹持杆,两个夹持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夹持孔,咬合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夹持孔与咬合支架的两内侧面转动连接,且夹持板的顶部在咬合轴上能够相对滑动,两个夹持板的底端相对侧面为内凹弧形,两个夹持杆的形状均为l形结构,两个夹持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咬合支架开口端的两侧,两个夹持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夹持杆的底端,夹持弹簧的一端与夹持杆的拐角处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夹持板的侧面抵接。通过使两个夹持板的相对侧面贴在患者口部两侧的脸部,利用夹持弹簧的恢复弹力推动夹持板紧贴在患者脸上,从而将患者口部两侧的脸部固定,进一步加强患者头部固定的稳定性,避免头部晃动。
17.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竖杆和横杆,竖杆的底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夹持架上,竖杆的顶端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横杆的一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横杆的螺纹端螺纹插入螺纹孔内,横杆远离横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咬合机构的顶端转动连接。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夹持架夹持在床头上,以此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床头上;通过支撑架和连接杆的长度的调节,使咬合组件的底端运动至患者口部位置;通过转动第一咬合圆盘,使某一个咬合棒转动至口部,使患者使用牙齿咬住咬合棒,同时使两个夹持板的底端夹持在口部两侧的脸部,从而相互配合共同固定患者的头部,避免头部在ct检测过程中晃动导致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咬紧件的设置方便了咬合
棒的安装和拆卸,同时避免了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0.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中咬合机构的剖视图;
23.图4为本发明中咬合棒和咬紧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10-夹持架,20-支撑架,21-竖杆,22-横杆,30-咬合机构,31-咬合支架,32-咬合组件,321-咬合轴,322-第一咬合圆盘,323-第二咬合圆盘,324-咬合筒,325-咬合棒,326-咬合板,327-咬合槽,328-保护垫,33-夹持件,331-夹持板,332-夹持弹簧,333-夹持杆,40-连接杆,41-连接轴承,50-咬紧件,51-咬紧块,511-咬紧槽,512-咬合孔,513-咬紧卡槽,514-咬紧卡孔,52-咬紧弹簧,53-咬紧弹片,54-咬紧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夹持架10、支撑架20和咬合机构30,夹持架10用于夹持在床头上,以此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床头上;支撑架20为l形结构,支撑架20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夹持架10上,咬合机构30的顶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架20远离夹持架10的一端,支撑架20的顶部能够沿水平方向进行伸缩,以便将咬合机构30延伸至患者头部的上方,通过患者用牙齿咬住咬合机构30的底端,使得患者的头部保持静止不动,防止头部在ct检测过程中晃动导致影响检测结果。
30.具体地,咬合机构30包括咬合支架31、咬合组件32和夹持件33,咬合支架31为u形结构,支撑架20远离夹持架10的一端通过连接杆40与咬合支架31的顶端转动连接,咬合组件32设置在咬合架的内侧,且咬合组件32的两端与咬合架内部的两侧面转动连接,咬合组件32用于被患者咬住以此固定头部,夹持件33的顶端可滑动的设置在咬合支架31的内侧,
使得夹持件33的底部能够夹持固定患者口部的两侧。其中,连接杆40为伸缩结构,通过连接杆40的伸长或缩短,使咬合组件32移动至患者的口部位置,便于患者用牙齿咬住咬合组件32,以此保持头部不晃动。当患者进行ct检测时,通过患者用牙齿咬住咬合组件32,同时移动夹持件33,对患者口部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与咬合组件32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固定患者头部,使得头部保持不动。
31.请一并参阅图3,咬合组件32包括咬合轴321、第一咬合圆盘322、第二咬合圆盘323、咬合筒324和咬合棒325,咬合轴321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且咬合轴321的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咬合架内部的两侧面上,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间隔相对设置,咬合筒324套设在咬合轴321的外侧,且咬合筒3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固定连接,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的直径均大于咬合筒324的外圈直径,咬合棒325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咬紧件50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的相对侧面上,且咬合棒325与咬合筒324之间设有间隙。其中,咬合棒325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咬合棒325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咬合筒324的外侧。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个咬合棒325只能使用一次,六个咬合棒325的设置可以使得不同患者依次使用,避免频繁拆卸和安装咬合棒325,等到六个咬合棒325全部使用之后一起安装替换。
32.当患者躺在床上,使咬合组件32悬浮在口部上方时,转动第一咬合圆盘322,带动咬合轴321转动,某一根咬合棒325转动至患者口部位置,使患者能够用牙齿咬住咬合棒325,进而使得患者口部与咬合棒325相对不动,从而使得头部保持静止不动,保证c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头部晃动导致反复进行扫描。而且,患者检测完之后,医生可以将使用过的咬合棒325通过咬紧件50拆卸下来,避免将使用的和未使用的弄混。
33.优先地,咬合组件32还包括咬合板326,咬合板326的数量与咬合棒325相同,咬合板326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的相对侧面上,且咬合板326和咬合棒325的位置相匹配,咬合板326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弧形的咬合槽327。咬合槽327的宽度大于患者牙齿的宽度,咬合板326由硅胶材质制成。当患者使用牙齿咬住咬合棒325时,患者的前齿会嵌入咬合板326的咬合槽327内,从而能够固定前齿的,增强牙齿咬持固定的稳定性,避免牙齿从在咬合棒325上滑落。而且咬合板326也是一次性的,使用之后需要拆卸,重新更换。
34.更进一步地,咬合棒325外侧面包裹有保护垫328,保护垫328由软质硅胶材质制成。软质硅胶制成的保护垫328能够增强患者牙齿咬持的舒适性,避免咬合棒325太硬导致牙齿损伤。
35.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例中,咬紧件50包括咬紧块51、咬紧弹簧52、咬紧弹片53和咬紧卡柱54,咬紧卡柱54具有弹性,咬紧件50的一端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咬紧槽511,咬紧块51远离咬紧槽511的一端开设有咬合孔512,咬合棒325的端部插入咬合孔512且转动连接,咬紧弹簧52、咬紧弹片53和咬紧卡柱5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咬紧弹片53对称设置在咬紧槽511开口端的内部两侧,两个咬紧弹片53的一端分别与咬紧槽511内部的两侧面铰接连接,两个咬紧弹片53的另一端相互靠近呈倾斜设置,咬紧弹簧52的一端与咬紧槽51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咬紧弹片53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咬紧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两个咬紧弹片53远离铰接端的一端相互抵接,两个咬紧卡柱54呈对称状态固定设置在咬紧槽
511内部的底部,且两个咬紧卡柱54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咬合圆盘322圆周边缘的两侧面沿径向方向均开设有咬紧卡槽513,第二咬合圆盘323圆周边缘的两侧面沿径向方向均开设有咬紧卡槽513,每个咬紧卡槽513的侧面沿厚度方向开设有咬紧卡孔514,通过第一咬合圆盘322或第二咬合圆盘323的边缘插入咬紧槽511,使两个咬紧卡柱54相互靠近的端部沿着咬紧卡槽513滑动至咬紧卡孔514内。
36.当需要安装咬合棒325时,将咬合棒325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咬紧块51上的咬合孔512,使两个咬紧块51上的咬紧槽511分别插向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第一咬合圆盘322的外周边缘插入两个咬紧弹片53之间,使两个咬紧弹片53的端部向咬紧槽511内侧壁的方向运动,此时咬紧弹簧52压缩,咬紧弹片53的端部紧贴在第一咬合圆盘322的侧面上;继续插入,由于咬紧卡柱54具有弹性,使得咬紧卡柱54能够插入咬紧卡槽513内,进而使得咬紧卡柱54卡接在第一咬合圆盘322上;当需要拆卸咬合棒325时,直接用力向外拉动咬紧块51,使得咬紧卡柱54从咬紧卡槽513内脱离。
3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夹持件33包括两个夹持板331、两个夹持弹簧332以及两个夹持杆333,两个夹持板331的顶部均开设有夹持孔,咬合轴32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夹持孔与咬合支架31的两内侧面转动连接,且夹持板331的顶部在咬合轴321上能够相对滑动,两个夹持板331的底端相对侧面为内凹弧形,两个夹持杆333的形状均为l形结构,两个夹持杆333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咬合支架31开口端的两侧,两个夹持弹簧332分别套设在两个夹持杆333的底端,夹持弹簧332的一端与夹持杆333的拐角处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夹持板331的侧面抵接。
38.当患者使用牙齿咬住咬合棒325时,移动两个夹持板331,使两个夹持板331的相对侧面贴在患者口部两侧的脸部,此时两个夹持弹簧332均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夹持弹簧332的恢复弹力推动夹持板331紧贴在患者脸上,从而将患者口部两侧的脸部固定,进一步加强患者头部固定的稳定性,避免头部晃动。
3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包括竖杆21和横杆22,竖杆21的底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夹持架10上,竖杆21的顶端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横杆22的一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横杆22的螺纹端螺纹插入螺纹孔内,横杆22远离横杆2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40与咬合机构30的顶端转动连接。其中,连接杆40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固定设有连接轴承41,横杆22远离横杆22的一端插入轴承内侧,连接杆40的底端与咬合支架31的顶部转动连接。
40.当夹持架10夹持在床头上时,转动横杆22,使横杆22在水平方向移动,使咬合组件32悬浮在患者口部上方,通过伸长连接杆40的长度,使咬合棒325移动至患者的口部。
4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夹持架10夹持在床头上,通过转动横杆22使咬合组件32悬浮在患者口部上方,通过伸长连接杆40的长度,使咬合组件32的底端移动至患者的口部;接着转动第一咬合圆盘322,使某一个咬合棒325转动至患者口部位置,使患者使用牙齿咬住咬合棒325;然后移动两个夹持板331,使两个夹持板331的相对侧面贴在患者口部两侧的脸部,利用夹持弹簧332的恢复弹力推动夹持板331紧贴在患者脸上,从而患者头部固定不动。
42.当患者ct检测完成之后,使患者牙齿松开咬合棒325,向相反方向分开两个夹持板331,缩短连接杆40的长度;之后往外拉动咬紧件50,使咬紧块51从第一咬合圆盘322和第二咬合圆盘323上脱离;将咬合棒325端部从咬紧块上拆卸下来。
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ct检查头颅的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夹持架10夹持在床头上,以此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床头上;通过支撑架20和连接杆40的长度的调节,使咬合组件32的底端运动至患者口部位置;通过转动第一咬合圆盘322,使某一个咬合棒325转动至口部,使患者使用牙齿咬住咬合棒325,同时使两个夹持板331的底端夹持在口部两侧的脸部,从而相互配合共同固定患者的头部,避免头部在ct检测过程中晃动导致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咬紧件50的设置方便了咬合棒325的安装和拆卸,同时避免了交叉感染。
4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