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温控中药敷包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9:29: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敷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温控中药敷包。


背景技术:

2.中药外敷属于中医外治中的一种,其主要通过中药敷包将中药材贴敷在患处,使药性能够直达病患处,具有药效高、毒副性小的优点。为了治疗老年人腹泻、便秘,一般将其敷在腹部或者腰部。但是现有的中药敷包只能进行热敷,无法对患者进行按摩,使得患者热敷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温控中药敷包,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温控中药敷包,包括壳体、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所述壳体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壳体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杆与转动轴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按摩机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控温机构,所述控温机构的一端均设置有敷包本体,所述敷包本体的一侧均开设有药材包,所述药材包内部均放置有包腔,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按摩箱,所述转动杆与转动轴的一端均设置有按摩箱,所述按摩箱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均设置有顶柱,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按摩箱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顶柱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并与控温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敷包本体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机构。
5.优选的,所述控温机构包括控温盘,所述顶柱的一端均与控温盘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控温盘内部设置有导热板,所述控温盘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电加热丝,所述包腔内部均设置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板靠近传热板的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柱,所述控温盘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柱的一端均与传热板的一端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壳体内腔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外侧套设有第三带轮,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第三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按摩箱内部且位于顶柱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复位弹簧。
8.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遮挡布,所述敷包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遮挡布,所述敷包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粘贴部,所述遮挡布靠近敷包本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粘贴部,所述遮挡布远离敷包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提拉条。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按摩箱内腔均为方形腔。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带,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温控中药敷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自动温控中药敷包,通过设置有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与敷包本体,通过启动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使得移动板推动顶柱移动,使得顶柱推动敷包本体移动,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电流量大小,控制敷包本体施加给患者的力道,同时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带轮转动,使得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按摩箱转动,使得按摩箱通过移动板带动敷包本体转动,进而对患者进行按摩,从而增强对患者进行热敷的效果,缓解患者的不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敷包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挡布打开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c处放大图。
20.图中:1、壳体;2、转动杆;3、转动轴;4、按摩机构;41、按摩箱;42、移动板;43、顶柱;44、第一电磁铁;45、第二电磁铁;46、复位弹簧;5、控温机构;51、控温盘;52、导热板;53、电加热丝;54、温度传感器;56、导热柱;57、传热板;6、敷包本体;7、药材包;8、安装机构;81、遮挡布;82、第一粘贴部;83、第二粘贴部;84、提拉条;9、传动机构;91、伺服电机;92、第一带轮;93、第二带轮;94、第一传动带;95、第三带轮;96、第四带轮;97、第二传动带;10、包腔;11、操作面板;12、第一固定带;13、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温控中药敷包,包括壳体1、第一传动带94与第二传动带97,壳体1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壳体1内腔的一侧且位于转动杆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杆2与转动轴3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按摩机构4,壳体1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9,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控温机构5,控温机构5的一端均设置有敷包本体6,敷包本体6的一侧均开设有药材包7,药材包7内部均放置有包腔10,按摩机构4包括按摩箱41,转动杆2与转动轴3的一端均设置有按摩箱41,按摩箱41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2,移动板42的一端均设置有顶柱43,移动板42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铁44,按摩箱41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铁45,顶柱43的一端均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并与控温机构5的一端相连接,敷包本体6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机构8。
23.控温机构5包括控温盘51,顶柱43的一端均与控温盘51的一端相连接,控温盘51内部设置有导热板52,控温盘51内部且位于导热板52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电加热丝53,包腔10内部且位于药材包7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对药材包7进行加热的导热柱56,导热板52靠
近传热板57的一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导热柱56,控温盘51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4,导热柱56的一端均与传热板57的一端相连接,使得控温盘51内部升温,通过导热板52与导热柱56导热至传热板57,通过传热板57对药材包7进行加热,从而对患者腹部或者腰部进行热敷,传动机构9包括伺服电机91,伺服电机91设置在壳体1内腔的底部,伺服电机9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带轮92,转动轴3外侧套设有第二带轮93,第二带轮93与第一带轮92通过第一传动带94传动连接,转动轴3外侧且位于第二带轮93的一侧套设有用于带动转动杆2转动的第三带轮95,转动杆2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带轮96,第四带轮96与第三带轮95通过第二传动带97传动连接,伺服电机91启动,能够带动两个按摩机构4转动,使得敷包本体6转动对患者进行按摩,按摩箱41内部且位于顶柱43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复位弹簧46,使得第一电磁铁44与第二电磁铁45关闭时,第一电磁铁44与第二电磁铁45之间斥力磁场消失,从而使得复位弹簧46能够推动移动板42向按摩箱41内部移动,安装机构8包括遮挡布81,敷包本体6的一端且位于包腔10的上方均设置有遮挡布81,敷包本体6的一端且位于包腔10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粘贴部83,遮挡布81靠近敷包本体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粘贴部82,第一粘贴部82与第二粘贴部83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粘贴部82与第二粘贴部83相粘接,遮挡布81远离敷包本体6的一侧设置有提拉条84,能够方便的将药材包7放入至包腔10内部,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面板11,按摩箱41内腔均为方形腔,移动板42的形状大小均与按摩箱41内腔形状大小相匹配,方便对本敷包进行控制,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带12,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带13,第一固定带12与第二固定带13相配合,能够将本中药敷包敷在患者腹部或者腰部。
24.综上,该自动温控中药敷包,使用时,首先通过第二粘贴部83,拉动遮挡布81,将第二粘贴部83与第一粘贴部82分离,然后将药材包7塞入至包腔10内部,然后盖上遮挡布81,使得第一粘贴部82与第二粘贴部83粘接,将药材包7限位在包腔10内部,然后通过第一固定带12与第二固定带13,将本中药敷包敷在患者腹部或者腰部,然后电加热丝53启动,使得控温盘51内部升温,通过导热板52与导热柱56导热至传热板57,通过传热板57对药材包7进行加热,从而对患者腹部或者腰部进行热敷,当温度传感器54检测到温度较高时,操作面板11控制输入至电加热丝53内部电流量大小,进行调温,可以通过启动第一电磁铁44与第二电磁铁45,使得第一电磁铁44与第二电磁铁45之间的斥力磁场启动,使得移动板42推动顶柱43移动,使得顶柱43推动敷包本体6移动,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铁44与第二电磁铁45电流量大小,控制敷包本体6施加给患者的力道,同时伺服电机91的输出端带动第一带轮92转动,使得第一带轮92通过第一传动带94带动第二带轮93转动,使得转动轴3带动按摩箱41转动,使得按摩箱41通过移动板42带动敷包本体6转动,进而对患者进行按摩,从而缓解患者不适。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