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48: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2.变形缝是指在建筑物因温差、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结构破坏变形的敏感部位或其它必要的部位,预先设缝将建筑物断开,令断开后建筑物的各部分成为独立的单元,或者是划分为简单、规则的段,并令各段之间的缝达到一定的宽度,以能够适应变形的需要。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公告号cn 211690831u),该专利技术通过配电箱内部的电机带动异形齿轮一转动,从而使切割片进行转动,达到切割片对建筑变形缝内部的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切割的目的,但是变形缝宽度不一,切割片难以深入变形缝内部,难以满足不同宽度大小的施工缝清理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的一侧连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的一侧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连接有吸尘罩,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风管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内部靠近第一通孔的位置连接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靠近第二通孔的位置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丝杆的外连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吸尘罩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罩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风罩的内部远离第四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风罩的内侧靠近第三通孔的位置连接有一组滑座,一组所述滑座的内部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的内部包括连接在滑座内部的第二滑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连接有一组滑座,有所述滑座的内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连接杆相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方靠近控制器的位置连接有推杆,所述底座的下方连接有四个万向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垃圾桶,所述垃圾桶的位置与滑座的位置相对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电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设置负压风机、筛网和垃圾桶,将吸尘罩放置在变形缝的上方,开启负压风机,有利于将变形缝内部的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吸入风管内部,在筛网的作用下,再对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筛选,完成对变形缝内部的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使用过程中通过负压风机产生的强大吸力对变形缝进行清理,解决了变形缝宽度不一,切割片难以深入变形缝内部,难以满足不同宽度大小的施工缝清理工作的问题。
14.2、设置滑座和第二滑块,在滑座和第二滑块的连接作用下,可将筛网从风罩内部取出,便于筛网进行清理,有利于保证筛网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中支撑板的俯视剖视图;
17.图3为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中支撑板的后视图;
18.图4为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中风罩的剖视图。
19.图中:1、推杆;2、负压风机;3、控制器;4、底座;5、万向轮;6、风罩;7、垃圾桶;8、支撑板;9、吸尘罩;10、套环;11、风管;12、第一通孔;13、滚珠螺母;14、丝杆;15、电机;16、第二通孔;17、滑座;18、第一滑块;19、连接杆;20、第三通孔;21、滑座;22、筛网;23、第二滑块;24、第四通孔;2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建筑墙体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底座4,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控制器3,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负压风机2,负压风机2的一侧连接有风罩6,风罩6的一侧连接有风管11,风管11的一端连接有吸尘罩9,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与风管11相连接,支撑板8的内部靠近第一通孔12的位置连接有第二通孔16,支撑板8的一侧靠近第二通孔16的位置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内部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的一端连接有轴承座25,丝杆14的外连接有滚珠螺母13,滚珠螺母13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一端连接有套环10,套环10与吸尘罩9相连接。
21.在图4中:风罩6的内部开设有第四通孔24,风罩6的内部远离第四通孔24的位置开设有第三通孔20,风罩6的内侧靠近第三通孔20的位置连接有一组滑座21,一组滑座21的内部连接有筛网22,筛网22的内部包括连接在滑座21内部的第二滑块23,在滑座17和第二滑块23的连接作用下,可将筛网22从风罩6内部取出,便于筛网22进行清理,有利于保证筛网22的使用效果。
22.在图1和图2中:第二通孔16的内部连接有一组滑座17,有滑座17的内部连接有第一滑块18,第一滑块18与连接杆19相连接,开启电机15,带动丝杆14旋转,进而带动滚珠螺母13及连接杆19进行升降,有利于实现对套环10和吸尘罩9进行高度调整,增加了实用性。
23.在图1中:底座4的上方靠近控制器3的位置连接有推杆1,底座4的下方连接有四个万向轮5,开启负压风机2进行吸尘的同时,工作人员推动推杆1,在万向轮5的作用下,有利于实现整个结构进行移动,完成对多处变形缝进行清理。
24.在图1中:底座4的上方连接有垃圾桶7,垃圾桶7的位置与滑座21的位置相对应,在
在筛网22的作用下,有利于将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筛选,使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落入垃圾桶7内部,完成收集。
25.在图1中:负压风机2通过电路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将吸尘罩9放置在变形缝的上方,开启负压风机2,有利于将变形缝内部的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吸入风管11内部,在筛网22的作用下,再对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筛选,完成对变形缝内部的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使用过程中通过负压风机2产生的强大吸力对变形缝进行清理,解决了变形缝宽度不一,切割片难以深入变形缝内部,难以满足不同宽度大小的施工缝清理工作的问题。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吸尘罩9放置在变形缝的上方,开启电机15,带动丝杆14旋转,进而带动滚珠螺母13及连接杆19进行升降,有利于实现对套环10和吸尘罩9进行高度调整,然后开启负压风机2,有利于将变形缝内部的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吸入风管11内部,在筛网22的作用下,再对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筛选,完成对变形缝内部的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使用过程中通过负压风机2产生的强大吸力对变形缝进行清理,使混凝土灰渣和杂碎砖块落入垃圾桶7内部,完成收集,在滑座17和第二滑块23的连接作用下,可将筛网22从风罩6内部取出,便于筛网22进行清理,有利于保证筛网22的使用效果,工作人员推动推杆1,在万向轮5的作用下,有利于实现整个结构进行移动,完成对多处变形缝进行清理。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