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滩涂贝类收获用探测采集及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15: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滩涂贝类采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滩涂贝类收获用探测采集及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有滩涂900多万亩,沿海滩涂是宝贵的国土资源,是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生产的良好场所。我国出产的滩涂贝类种类很多,大约有300余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有养殖生产前途的大约有近50种,其中养殖技术已经成熟的有文蛤、菲律宾蛤仔、泥蚶、毛蚶、西施舌、中国蛤蜊、四角蛤蜊、竹蛏、大竹蛏、缢蛏等等。
3.目前滩涂贝类的收获主要靠人工完成,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带来的巨大压力,提高海产品收获机械化作业水平已成迫切需求。另外,人工收获方式生产效率低已成了限制滩涂贝类养殖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滩涂贝类的捕捞机械还未见市场销售和文献报道,不少人进行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采捕的探讨,但都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目前尚无实用的滩涂贝类采捕机械。
4.结合以上原因,如何采用机械化的设备实现滩涂贝类采集正是本技术所考虑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提供一种滩涂贝类收获用探测采集及收集装置,该滩涂贝类收获用探测采集及收集装置能够完成对贝类探测并将其采集,解决了滩涂贝类难以采集以及采集效率低的缺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滩涂贝类收获用探测采集及收集装置,其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还设置有探测组件,用于探测贝类活动产生的洞口,从而将该洞口定位形成采集点。
8.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探测组件耦接的采集组件,用于对采集点进行精准采集。
9.机架上还设置有与采集组件耦接的收集组件,用于收集采集组件采集的贝类。
10.机架设置在主动移动部上,从动移动部设置在主动移动部前方,从动移动部的前方设置有铲平组件,主动移动部用于带动机架、从动移动部和铲平组件移动,铲平组件用于将泥沙铲平,从动移动部和铲平组件共同形成有采集区,采集区用于供探测组件探测以及供采集组件采集。
11.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机械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铲平组件将地面铲平,铲平后的采集区给探测组件提供了一个较好地探测环境,然后通过探测组件先对贝类的洞穴进行探测,再通过采集组件对贝类进行精准采集,同时通过先探测再采集这一精准采集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贝类采集的效率,由于精准采集得到的泥沙较少,使得收集组件可以快速地将贝类和泥沙进行分离,让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12.图1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铲平组件结构第一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铲平组件结构第二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采集头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分离滚筒第一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第一分离板、第二收集板和第三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8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的分离滚筒第二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0、机架;20、移动组件;21、主动移动部;22、从动移动部;23、采集区;30、探测组件;31、图像探测器;40、采集组件;41、采集驱动部件;42、采集头;421、第一铲片;422、第二铲片;50、收集组件;51、收集口;60、铲平组件;61、铲平部;62、引导部;621、左引导区;622、右引导区;70、分离滚筒;71、第一分离板;711、第一分离网;72、第二收集板;721、第二连接口;722、第二分离网;723、第二阻隔板;73、第三隔离板;731、第三阻隔板;74、第一放置腔;75、第二收集腔;76、第三泥沙腔;77、底板;78、盖板;781、放置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2.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滩涂贝类收获机械,其包括有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移动组件20,用于带动机架10移动;机架10上还设置有探测组件30,用于探测贝类活动产生的洞口,从而将该洞口定位形成采集点;机架10上还设置有与探测组件30耦接的采集组件40,用于对采集点进行精准采集;机架10上还设置有与采集组件40耦接的收集组件50,用于收集采集组件40采集的贝类。该机械能够通过探测组件30先对贝类的洞穴进行探测,然后通过采集组件40对贝类进行精准采集,该采集方式不同于大面挖掘的设备,使得该机械的能耗大大降低,同时通过先探测再采集这一精准采集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贝类采集的效率,由于精准采集得到的泥沙较少,使得收集组件50可以快速地将贝类和泥沙进行分离,让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
23.如图2和图3所示,移动组件20包括有主动移动部21和从动移动部22,机架10设置在主动移动部21上,从动移动部22设置在主动移动部21的前方,从动移动部22的前方设置有铲平组件60,主动移动部21用于带动机架10、从动移动部22和铲平组件60移动,铲平组件60用于将泥沙铲平,从动移动部22和铲平组件60共同形成有采集区23,采集区23用于供探测组件30探测以及供采集组件40采集。该机械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铲平组件60将地面铲平,铲平后的采集区23给探测组件30提供了一个较好地探测环境,采集区23表面平坦且贝类的洞穴能够更较精准地被探测到。探测组件30能将采集区23的图形采集形成坐标系,从而精确地得到采集点的位置。主动移动部21和从动移动部22为履带式的轮子,从动移动部
22能够相对于主动移动部21转动,从而便于在崎岖的地形上移动。
24.铲平组件60包括有铲平部61和引导部62,铲平部61与从动移动部22固定连接,引导部62设置在铲平部61上,用于将铲平部61铲掉的泥沙引导至机架10旁。铲平部61的宽度大于等于采集区23的宽度,引导部62用于将泥沙引导至任意一侧或者引导至两侧,引导部62通过弯曲的曲面进行引导泥沙的走向。
25.引导部62包括有一左一右相互连接的左引导区621和右引导区622,左引导区621用于将泥沙向机架10左侧引导,右引导区622用于将泥沙向右引导,左引导区621和右引导区622分别与铲平部61滑移连接。左引导区621的曲面向左侧倾斜,右引导区622的曲面向右侧倾斜,当使用该机械在滩涂上采集贝类时,需要一行一行来回采集,通过移动左引导区621和右引导区622能够控制被铲起的泥沙始终被引导至已经采集好的一侧,避免给下次采集时增加负担。
26.探测组件30包括有图像探测器31和与其耦接的探测处理器,图像探测器31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探测采集区23的地形,探测处理器用于分析图像探测器31探测到的地形,从而确定洞口的位置并将其定位形成采集点,探测处理器与采集组件40耦接,用于传输采集点的位置。图像探测器31为摄像头,并且一左一右设置在机架10的两侧,用于全方位探测采集区23的地形,探测处理器通过图像分析处理得出洞口的位置,例如通过图像的明亮来分析,或者通过已有的洞口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测处理器还用于将采集区23的图像形成坐标系对采集组件40进行定位采集。
27.如图4所示,采集组件40包括有采集驱动部件41和设置在采集驱动部件41上的采集头42,采集驱动部件41用于带动采集头42移动,采集头42用于采集贝类。采集驱动部件41为机械手臂,能够完控制采集头42在采集区23以及机架10周围的区域移动。
28.采集头42包括有呈弧形的第一铲片421,采集驱动部件41与第一铲片421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铲片421沿着竖直方向插入采集点进行精准采集,第一铲片421在插入状态时弧形面的凹面面向机架10一侧。采集贝类时,控制第一铲片421竖直插入采集点处,然后控制第一铲片421的底端向机架10一侧弯曲将贝类挖出,最后控制第一铲片421将贝类送入收集组件50。
29.采集头42还包括有呈弧形的第二铲片422,采集驱动部件41还与第二铲片422连接,第二铲片422用于配合第一铲片421采集贝类,第二铲片422在插入状态时弧形面的凹面与第一铲片421的凹面对立。采集贝类时,控制第一铲片421和第二铲片422分开并竖直插入采集点处,然后控制第一铲片421和第二铲片422夹紧将贝类挖出送入收集组件50内。
30.如图5所示,收集组件50内开设有旋转腔,收集组件50上还开设有与旋转腔连通的收集口51,旋转腔内转动设置有分离滚筒70,采集组件40通过收集口51将采集到的贝类放置于分离滚筒70内,分离滚筒70用于分离贝类和泥沙。第一铲片421和第二铲片422将采集的贝类通过收集口51送入分离滚筒70内,分离滚筒70通过旋转的方式将贝类和泥沙分离。
31.如图6所示,分离滚筒70内设置有第一分离板71、第二收集板72和第三隔离板73,第一分离板71、第二收集板72和第三隔离板73的一侧于分离滚筒70的中心轴处相连接,另一侧分别与分离滚筒70的内边缘连接,第一分离板71和第二收集板72在分离滚筒70内合围形成第一放置腔74,第二收集板72和第三隔离板73在分离滚筒70内合围形成第二收集腔75,第三隔离板73和第一分离板71在分离滚筒70内合围形成第三泥沙腔76,分离滚筒70的
底面设置有底板77,顶面设置有盖板78,盖板78开设有与第一放置腔74连通的放置口781。分离滚筒70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底板77和盖板78,仅盖板78处开设有放置口781,当分离滚筒70的放置口781朝下时,放置口781位于收集口51处,且放置口781和收集口51的大小相适应,当放置口781位于其他朝向时均会被旋转腔的外壁全部或这部分阻挡,采集组件40能够将采集的贝类通过放置口781将贝类放置在第一放置腔74。
32.如图7所示,第一分离板71上设置有第一分离网711,用于将贝类筛选留在第一放置腔74,以及将泥沙过滤至第三泥沙腔76。
33.第二收集板7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721和第二分离网722,第二连接口721靠近分离滚筒70的中心轴处设置,第二分离网722远离分离滚筒70的中心轴设置,第二收集板72上于第二收集腔7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隔板723;第二连接口721用于供贝类从第一放置腔74进入第二收集腔75,第二分离网722用于二次分离贝类和泥沙,第二阻隔板723用于阻隔贝类重新从第二收集腔75回到第一放置腔74。
34.第三隔离板73上于第三泥沙腔76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阻隔板731,第三阻隔板731用于阻隔泥沙重新从第三泥沙腔76回到第一放置腔74。
35.还包括有水箱,水箱通过水泵和管道将水送入第一放置腔74。在第一放置腔74内加入水后,贝类和泥沙更容易分离。
36.使用时,分离滚筒70的放置口781朝下,采集组件40将采集的贝类放置在第一放置腔74内,分离滚筒70以第一分离板71向着第二收集板72的方向转动,在第一分离板71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贝类筛选保留在第一放置腔74内,泥沙则通过第一分离网711过滤到第三泥沙腔76内,当第一分离板71转动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时,贝类通过第二连接口721进入第二收集腔75内,当分离滚筒70转动一周后,贝类位于第二收集腔75的第二分离网722处,泥沙则被第三阻隔板731保留在第三泥沙腔76,当再次转动分离滚筒70时,已经分离的贝类同样会被第二阻隔板723保留在第二采集腔内。分离滚筒70的转速能够调节,对于不同的贝类能够相应调节转速,避免对壳较薄的贝类,如缢蛏造成破坏,分离滚筒70还能够产生震动用于辅助贝类和泥沙分离。收集组件50还包括有水箱,水泵通过管道将水箱内的水抽入第一放置腔74内,从而辅助在泥沙较稠的滩面的贝类和泥沙分离。
37.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