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7:5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ct扫描仪通常用于健康护理应用中,一般来说用于诊断目的,ct扫描仪通常包含x射线源及x射线检测器,x射线源及x射线检测器一般来说位于可旋转框架上,使得x射线源及x射线检测器一般来说处于孔隙的相对侧上或在孔隙的相对侧的中心上,现有的扫描仪体积较大,不便于搬运携带,扫描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便于搬运携带,扫描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以对扫描仪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合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转动把手可以旋转转动内壳体,进而可以控制扫描仪本体旋转,使得扫描仪本体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扫描,使用方便,通过在座椅顶部设置海绵垫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顶部固定设有机架,所述机架内腔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一侧通过导向滑杆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腔通过轴承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腔对称固定安装有扫描仪本体,所述外壳体顶部穿插设有转动把手,且所述转动把手底端固定连接内壳体,所述移动座顶部固定设有座椅。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座椅顶部固定设有海绵垫。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移动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一侧设有脚刹。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架顶部一侧固定设有把手。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通过传动轴连接有丝杆,且所述丝杆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内腔,所述丝杆外侧套设有螺套。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机架一侧开设有导向滑槽,且所述螺套一侧的导向滑杆穿设于导向滑槽内腔。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便于搬运携带,扫描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以对扫描仪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合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12.2、通过转动把手可以旋转转动内壳体,进而可以控制扫描仪本体旋转,使得扫描仪本体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扫描,使用方便,通过在座椅顶部设置海绵垫可以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结构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剖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的机架结构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的外壳体剖视图。
18.图中标号:1、移动座;2、机架;3、升降机构;4、导向滑杆;5、外壳体;6、轴承;7、内壳体;8、扫描仪本体;9、转动把手;10、座椅;11、海绵垫;12、底板;13、万向轮;14、把手;15、驱动电机;16、丝杆;17、螺套;18、导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包括移动座1,所述移动座1顶部固定设有机架2,所述机架2内腔设有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可以对扫描仪本体8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升降机构3一侧通过导向滑杆4固定连接有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腔通过轴承6连接有内壳体7,所述内壳体7内腔对称固定安装有扫描仪本体8,所述外壳体5顶部穿插设有转动把手9,且所述转动把手9底端固定连接内壳体7,所述移动座1顶部固定设有座椅10,需要检查的患者可以坐在座椅10上。
21.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座椅10顶部固定设有海绵垫11,海绵垫11质地柔软可以提高舒适度,所述移动座1包括底板12,所述底板12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3,且所述万向轮13一侧设有脚刹,通过万向轮13可以移动颅脑损伤扫描仪,所述机架2顶部一侧固定设有把手14,通过把手14可以推拉移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底部通过传动轴连接有丝杆16,且所述丝杆16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2内腔,所述丝杆16外侧套设有螺套17,所述机架2一侧开设有导向滑槽18,且所述螺套17一侧的导向滑杆4穿设于导向滑槽18内腔,驱动电机15可以带动丝杆16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丝杆16旋转可以控制螺套17升降,进而可以对扫描仪本体8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把内壳体7套在不同身高的患者头部。
22.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体5内腔通过轴承6连接有内壳体7,所述内壳体7内腔对称固定安装有扫描仪本体8,所述外壳体5顶部穿插设有转动把手9,且所述转动把手9底端固定连接内壳体7,通过转动把手9旋转转动内壳体7,可以控制扫描仪本体8旋转,使得扫描仪本体8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扫描。
2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需要检查的患者坐在座椅10上,通过驱动电机15可以带动丝杆16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丝杆16旋转可以控制螺套17升降,进而可以对扫描仪本体8的高度进行调节,可以把内壳体7套在不同身高的患者头部,通过转动把手9旋转转动内壳体7,可以控制扫描仪本体8旋转,使得扫描仪本体8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扫描。
24.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包括移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顶部固定设有机架(2),所述机架(2)内腔设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一侧通过导向滑杆(4)固定连接有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腔通过轴承(6)连接有内壳体(7),所述内壳体(7)内腔对称固定安装有扫描仪本体(8),所述外壳体(5)顶部穿插设有转动把手(9),且所述转动把手(9)底端固定连接内壳体(7),所述移动座(1)顶部固定设有座椅(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0)顶部固定设有海绵垫(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1)包括底板(12),所述底板(12)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3),且所述万向轮(13)一侧设有脚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顶部一侧固定设有把手(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底部通过传动轴连接有丝杆(16),且所述丝杆(16)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机架(2)内腔,所述丝杆(16)外侧套设有螺套(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一侧开设有导向滑槽(18),且所述螺套(17)一侧的导向滑杆(4)穿设于导向滑槽(18)内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外科用便携式颅脑损伤扫描仪,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顶部固定设有机架,所述机架内腔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一侧通过导向滑杆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腔通过轴承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腔对称固定安装有扫描仪本体,所述外壳体顶部穿插设有转动把手,且所述转动把手底端固定连接内壳体,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可以对扫描仪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适合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转动把手可以旋转转动内壳体,进而可以控制扫描仪本体旋转,使得扫描仪本体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扫描,使用方便,通过在座椅顶部设置海绵垫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便于搬运携带,扫描操作方便。扫描操作方便。扫描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毛石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毛石涛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