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水线集束套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7:1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束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线集束套。


背景技术:

2.市场上防水插头的品牌与种类很多,包括传统的家里生活用的防水插头,如三角插头等都可以称为插头,但是一般是不防水的。那么防水插头是如何判定的,防水的计量为ip,防水的最高等级为ipx8。对于防水连接器防水性能的主要评定标准是依据ip防水等级标准。看防水连接器防水性能如何,主要看ipxx的后面第两位数字,第一位x是从0到6,最高等级为6,为防尘标识;第2位数字是从0到8,最高等级为8;因此防水连接器的最高防水等级为ipx8。密封原理:依靠多达5处密封圈和密封环以压力预紧密封。这种密封在连接器热胀冷缩时,不会丧失预紧力,长时间保证防水效果,水分子不可能在普通压力下穿透。
3.目前,现有防水线集束套在于实际使用时,缺乏良好的集束套限位机构,实际进行多个集束套布置时,难以进行便利便捷的更换以及布置,且缺乏良好的防水线集束导向机构,实际于集束套内布置防水线时,其缺乏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以及进出导向功能,整体防水线布置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防水线集束套缺乏良好的限位机构与导向机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包括两个限位套,两个所述限位套之间自前往后等距离设置有五个管体,所述管体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管槽,两个所述限位套下方相向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托架,所述加固托架上设置有加固减重机构,起到整体结构的加固减重作用,所述管槽内设置有密封导向机构,起到防水线集束导向作用;
6.所述加固减重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加固板与第二弧形加固板,所述加固托架上下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加固托架两侧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加固板,所述加固托架上下两侧壁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加固板,起到加固托架的结构加固并减重的作用;
7.所述密封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条、密封套与密封导向槽,所述管槽两侧开口处内侧壁各固定连接有六个导向条,起到线束导向作用,所述管槽内侧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密封导向槽,起到线束密封以及进出导向作用。
8.优选的,所述限位套两侧壁之间呈自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五个限位槽,所述管体滑动连接有其对应一侧的两个限位槽,起到管体的限位作用,所述限位套两侧壁之间且位于限位槽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起到限位套减重作用。
9.优选的,所述加固托架顶壁滑动连接有五个管体,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前后对称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弧形加固板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四个第四
通孔,起到整体减重作用。
10.优选的,所述加固托架、第一弧形加固板与第二弧形加固板为铝合金材质,坚固轻便耐用。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套与密封套为橡胶材质。
12.优选的,同在一侧的六个所述导向条呈环形等距离设置,起到良好的线束进出导向作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集束套限位机构,实际进行多个集束套布置时,可以进行便利便捷的更换以及布置;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防水线集束导向机构,实际于集束套内布置防水线时,其具备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以及进出导向功能,整体防水线布置方便;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整体结构加固机构,实际整体结构可靠性良好,且整体结构的自重较小,整体实际应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机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套侧视图。
21.图中:1、限位套;2、管体;3、管槽;4、限位槽;5、第一通孔;6、导向条;7、密封套;8、密封导向槽;9、加固托架;10、第一弧形加固板;11、第二弧形加固板;12、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14、第四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3.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包括两个限位套1,两个限位套1之间自前往后等距离设置有五个管体2,管体2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管槽3,两个限位套1下方相向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托架9,加固托架9上设置有加固减重机构,起到整体结构的加固减重作用,管槽3内设置有密封导向机构,起到防水线集束导向作用,加固减重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加固板10与第二弧形加固板11,加固托架9上下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12,加固托架9两侧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加固板10,加固托架9上下两侧壁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加固板11,起到加固托架9的结构加固并减重的作用,加固托架9顶壁滑动连接有五个管体2,第一弧形加固板10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前后对称开设有第三通孔13,第二弧形加固板11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四个第四通孔14,起到整体减重作用,加固托架9、第一弧形加固板10与第二弧形加固板11为铝合金材质,坚固轻便耐用。
24.如图1和图3所示,密封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条6、密封套7与密封导向槽8,管槽3两侧开口处内侧壁各固定连接有六个导向条6,起到线束导向作用,管槽3内侧壁两侧固定连接
有密封套7,密封套7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密封导向槽8,起到线束密封以及进出导向作用,限位套1与密封套7为橡胶材质,同在一侧的六个导向条6呈环形等距离设置,起到良好的线束进出导向作用。
25.如图1和图4所示,限位套1两侧壁之间呈自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五个限位槽4,管体2滑动连接有其对应一侧的两个限位槽4,起到管体2的限位作用,限位套1两侧壁之间且位于限位槽4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5,起到限位套1减重作用。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通过两个橡胶材质的限位套1起到对五个管体2的限位保护作用,且由于管体2底壁滑动连接有加固托架9,加固托架9起到整体结构的加固作用,且设置有减重的通孔设计,实际整体结构稳固且自重较小,而管体2管槽3两侧设置的导向条6可以起到线束穿过导向作用,管槽3内密封套7的密封导向槽8起到线束导向穿过以及密封作用。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包括两个限位套(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套(1)之间自前往后等距离设置有五个管体(2),所述管体(2)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管槽(3),两个所述限位套(1)下方相向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托架(9),所述加固托架(9)上设置有加固减重机构,所述管槽(3)内设置有密封导向机构;所述加固减重机构包括第一弧形加固板(10)与第二弧形加固板(11),所述加固托架(9)上下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加固托架(9)两侧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加固板(10),所述加固托架(9)上下两侧壁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加固板(11);所述密封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条(6)、密封套(7)与密封导向槽(8),所述管槽(3)两侧开口处内侧壁各固定连接有六个导向条(6),所述管槽(3)内侧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套(7),所述密封套(7)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密封导向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1)两侧壁之间呈自前往后等距离开设有五个限位槽(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滑动连接有其对应一侧的两个限位槽(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1)两侧壁之间且位于限位槽(4)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第一通孔(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托架(9)顶壁滑动连接有五个管体(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加固板(10)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前后对称开设有第三通孔(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加固板(11)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四个第四通孔(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托架(9)、第一弧形加固板(10)与第二弧形加固板(11)为铝合金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1)与密封套(7)为橡胶材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其特征在于:同在一侧的六个所述导向条(6)呈环形等距离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线集束套,包括两个限位套,两个所述限位套之间自前往后等距离设置有五个管体,所述管体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管槽,两个所述限位套下方相向一侧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托架,所述加固托架上设置有加固减重机构,起到整体结构的加固减重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集束套限位机构,实际进行多个集束套布置时,可以进行便利便捷的更换以及布置,且通过设置有良好的防水线集束导向机构,实际于集束套内布置防水线时,其具备良好的密封防水性能以及进出导向功能,整体防水线布置方便。整体防水线布置方便。整体防水线布置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兴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4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