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7:04: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头。


背景技术:

2.摄像头是目前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之一,且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和环境,但在一些光线暗淡的情况应用环境中,摄像头监控和摄像广角设置比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成像不清晰或边缘比较暗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大多摄像头均设有设置补光灯用以改善这种情况,由于大部分摄像头的补光灯均设置在摄像镜头的一侧,会导致补光不均匀,摄像头成像画面光线不清晰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头。
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摄像头包括:摄像组件和外壳,摄像组件设于外壳内,摄像组件包括环灯、摄像镜头和控制板,环灯和摄像镜头均设于控制板,且二者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环灯设有灯孔,环灯套设于摄像镜头,摄像镜头设于灯孔中,外壳设有第一通孔,环灯及摄像镜头露于第一通孔。
5.优选的,灯孔圆心与第一通孔的圆心重合。
6.优选的,环灯包括环灯本体及灯座,环灯本体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灯孔设于环灯本体,灯座朝外壳长度方向延伸,环灯本体露出第一通孔。
7.优选的,环灯本体内径大于摄像镜头的外径,环灯本体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8.优选的,摄像镜头包括第一摄像镜头和第二摄像镜头,第一摄像镜头和第二摄像镜头设于控制板,且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第一摄像镜头与第二摄像镜头上均套设有环灯。
9.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组件,摄像组件还包括挡板,驱动组件设于控制板,且位于第一摄像镜头与第二摄像镜头之间,驱动组件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挡板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工作,带动挡板移动,挡板遮挡环灯及摄像镜头或使环灯及摄像镜头外露于挡板。
10.优选的,挡板上设有两第二通孔,挡板移动时,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一摄像镜头及第二摄像镜头对应,第一摄像镜头、第二摄像镜头及两环灯均露于第二通孔,或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一摄像镜头及第二摄像镜头错开,挡板遮挡第一摄像镜头、第二摄像镜头及两环灯。
11.优选的,还包括摄像支架,摄像支架包括承托部、支撑杆以及固定部,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承托部和固定部转动连接,承托部与外壳卡接。
12.优选的,承托部包括承载板及连接部,连接部设于承载板的一侧,外壳设有卡接部,承载板设有限位部,外壳与承托部连接,卡接部卡入限位部。
13.优选的,连接部包括通槽和转轴,转轴设于通槽内,转轴设为阻尼转轴。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在摄像镜头外套设环灯,当摄像镜头工作,环灯
照射的灯光可以环绕摄像镜头,可照亮摄像镜头所拍摄的范围,使得拍摄范围内光线更均匀,成像更清晰。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实施例中摄像头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中摄像头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中摄像组件与驱动组件爆炸示图;
19.图4为实施例中摄像头承托部爆炸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中承载板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摄像组件;11、环灯;111、灯孔;112、环灯本体;113、灯座;12、摄像镜头;121、第一摄像镜头;122、第二摄像镜头;13、挡板;131、第二通孔;132、第一端;133、第二端;14、控制板;
23.2、外壳;21、第一通孔;22、卡接部;23、安装位;
24.3、驱动组件;31、驱动件;32、传动件;321、传动轴;322、传动座;3221、穿设孔;33、安装座;
25.4、摄像支架;41、承托部;411、承载板;412、连接部;4121、通槽;4122、转轴;413、限位部;414、固定件;4141、第一固定件;4142、第二固定件;415、安装孔;42、支撑杆;43、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7.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申请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30.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立体示意图。本例中摄像头装置包括摄像组件1和外壳2,摄像组件1设于外壳2的内部,摄像组件1进行拍照摄像。
31.摄像组件1包括环灯11、摄像镜头12和控制板14,环灯11和摄像镜头12均设于控制板14上,且环灯11和摄像镜头12分别与控制板14电性连接,控制板14控制环灯11及摄像镜头12工作。环灯11设有灯孔111,环灯11套设于摄像镜头12,摄像镜头12位于灯孔111内,外壳2设有第一通孔21,当摄像组件1设于外壳2内时,环灯11及摄像镜头12暴露于第一通孔21,也即环灯11发光时,灯光透过第一通孔21照射到待摄像物件上,摄像镜头12透过灯孔111及第一通孔21对待摄像物件进行摄像。
32.具体地,当摄像机开机工作,环灯11发光,环灯11套设于摄像镜头12,在摄像镜头12外周形成一光圈,光线透过第一通孔21对摄像镜头12将要摄像的区域补光,使得摄像区域光线均匀,成像更清晰。
33.为了使环灯11的补光更均匀,灯孔111与第一通孔21的圆心重合。使得摄像镜头12各个角度的补光效果一致。
34.本例中,环灯11包括环灯本体112及灯座113,环灯本体112与控制板14电性连接,灯孔111设于环灯本体112中心位置,灯座113与环灯本体112固定连接,环灯本体112绕设于摄像镜头12且露出第一通孔21,灯座113朝外壳2长度方向延伸。其中,环灯本体112内径大于摄像镜头12的外径,环灯本体112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21的直径。
35.本例中,摄像镜头12包括第一摄像镜头121和第二摄像镜头122,第一摄像镜头121和第二摄像镜头122均设于控制板14上,并均与控制板14电性连接,其中第一摄像镜头121与第二摄像镜头122沿控制板14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摄像镜头121与第二摄像镜头122上均套设有环灯11,外壳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21,第一摄像镜头121、第二摄像镜头122及两环灯11分别露于两个第一通孔21。通过设置第一摄像镜头121与第二摄像镜头122,使得摄像的广角更大,成像更清晰,摄像效果更好。
36.请复阅图1,并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摄像组件与驱动组件爆炸示图。本例中,摄像头还包括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设于控制板14,且位于第一摄像镜头121与第二摄像镜头122之间,驱动组件3与控制板14电性连接。摄像组件1还包括挡板13,挡板13设于外壳2与控制板14之间,挡板13与驱动组件3固定连接。
37.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件31、传动件32和安装座33,安装座33固定设于控制板14,驱动件31固定安装于安装座33且与控制板14电性连接,传动件32包括传动轴321和传动座322,传动轴321一端与驱动件31连接,另一端活动安装于安装座33远离驱动件31的一端,传动座322设于传动轴321,挡板14连接传动座322。本例中,传动轴321设为螺杆,传动座322上设有穿设孔3221,穿设孔3221内设有与螺杆匹配的螺纹,螺杆与穿设孔3221螺接。当驱动件31工作,带动传动轴321转动,传动轴321转动,使传动座322在传动轴321上移动,传动座322移动带动挡板13移动,挡板13移动,挡板13与摄像镜头12位置对应,挡板13可对环灯11及摄像镜头12进行遮挡,挡板13移动,挡板13与摄像镜头12位置相对错开,环灯11及摄像镜头12露于第一通孔21。
38.进一步的,挡板13设有两第二通孔131,挡板13移动时,第一摄像镜头121及其中一环灯11对应其中一第二通孔131、第二摄像镜头122与另一环灯11对应另一第二通孔131,第
一摄像镜头121、第二摄像镜头122及两环灯分别露于两第二通孔131,在挡板13另一种状态中,挡板13移动时,第一摄像镜头121及第二摄像镜头122分别与两第二通孔131位置错开,挡板13遮挡第一摄像镜头121及第二摄像镜头122。本例中,挡板13设于外壳2的长度方向,挡板13的长度小于外壳2的长度,挡板13具有第一端132和第二端133,其中一第二通孔131靠近挡板13的第一端132,另一第二通孔131靠近挡板13的第二端133,第二端133与另一第二通孔131的距离大于环灯11的外径,当驱动组件3工作,挡板13往第一端132方向移动,挡板13对第一摄像镜头121和第二摄像镜头122及环灯11进行遮挡;当驱动组件3工作,挡板13往第二端133方向移动,第一摄像镜头121和第二摄像镜头122及两环灯11分别露于两第二通孔131。
39.请复阅图1,并参照图4和图5,图4为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承托部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承载板结构示意图。本例中,摄像头还包括摄像支架4,摄像支架4包括承托部41、支撑杆42以及固定部43,承托部41与支撑杆42的其中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42的另一端与固定部43连接。承托部41包括承载板411及连接部412,连接部412设于承载板411的一侧,承载板411设有限位部413,外壳2设有卡接部22,卡接部22与限位部413配合,外壳2设于承托部41,卡接部22卡入限位部413。
40.为了使外壳2更稳定连接于承托部41,外壳2设有多个卡接部22,承载板411上设多个限位部413,每个限位部413内设有一卡接部22,多个限位部413两两平行,多个限位部413排列于承托部41的长度方向。
41.本例中,承托部41还包括固定件414,固定件414包括第一固定件4141和第二固定件4142,承托部41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一安装孔415,外壳2对应安装孔415的位置还设安装位23,当卡接部22卡入限位部413,安装位23露于安装孔415,第二固定件4142穿过第一固定件4141及安装位23与安装孔415固定连接,其中第一固定件4141的长度大于安装孔415的长度,在安装固定件414过程中,第一固定件4141的长度方向应与安装孔415的长度方向垂直,通过设置固定件414,可对外壳2进行后固定,防止在调整摄像头角度时,外壳2与承托部41发生脱离。
42.进一步的,本例中连接部412包括通槽4121和转轴4122,转轴4122设于通槽4121内,其中转轴4122设为阻尼转轴,阻尼转轴部分设于通槽4121,部分与支撑杆42铰接。当需要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时,阻尼转轴4122的设置,可以对角度进行微调,且能保证机身不会出现晃动,调节摄像头角度时也不会感到沉重、费力。
43.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