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阔筋膜针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2:5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针具,具体涉及一种阔筋膜针。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治疗软组织的粘连、劳损、挛缩等症时,普遍使用各种针类或针刀类装置对软组织进行减张、减压、通透、铲剥、剥离等操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在该操作过程中,目前所使用的工具均难以满足操作的需要。具体描述如下:
3.在使用各种针类(如毫针、三棱针、圆利针等)装置时,由于针尖过小,对一些粘连挛缩的软组织作用面积过小,导致对软组织粘连挛缩进行铲剥、剥离等操作的效果较差。
4.在使用针刀类(常用型号的刀口宽为0.8/1.0/1.2mm)装置时,由于是对粘连挛缩的组织处进行盲操作直接切割,因此容易对健康的筋膜、肌纤维、神经、血管直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在对大肌群进行铲剥操作时,因为刀口宽度较窄,导致铲剥力度和面积不足,从而达不到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阔筋膜针,通过该装置(一)提高操作的效率;(二)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对健康的筋膜、肌纤维、神经、血管带来的损伤。
6.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阔筋膜针,它包括针刃、针体和针根,针刃位于针体的前端,针根固定在针体的后端,所述的针刃与针体为相同的金属材质并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
8.所述的针刃为菱形,针刃前端的端点处开刃;
9.所述的针根为扁平状,针根与针刃位于同一平面;
10.所述的针根和针体均为对称结构,针刃、针体和针根三者的中心线同轴。
11.优选地,还包括用以对本装置整体进行加热的针柄,针柄为对称结构,针柄的前端固定在针根的后端;针根和针柄均采用金属材质,且针刃、针体、针根和针柄的中心线同轴。
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针柄为圆柱形。
13.优选地,所述的针体为圆柱形,针体长5-12cm,针体直径为1-1.5mm。
14.优选地,所述针刃最宽处的宽度为2-4mm。
1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16.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针刃设计为菱形,且仅在前端的端点处开刃,在前端端点两侧的侧边不开刃。既能够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减少了对健康的筋膜、肌纤维、神经、血管造成损伤等的问题。还增大了治疗操作中针具与粘连挛缩的软组织作用面积,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满足了操作的需要。
17.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扁平状的针根,既能够防止手在操作的时候发生下滑,还能够在盲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观察针根的侧向角度准确判断针刃的侧向角度。
18.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针柄实现加热功能,能够使本装置整体的温度升高,以
便在治疗操作结束后,通过提高针刃的温度以改善患处的微循环,从而为病变软组织的恢复提供了主要条件。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刃1、针体2和针根3,针刃1位于针体2的前端,针根3固定在针体2的后端。针刃1与针体2为相同的金属材质并一体成型。
24.实施例中,所述的针体2为圆柱形,针体2长5-12cm,针体2直径为1-1.5mm。
25.所述的针刃1为菱形,针刃1最宽处的宽度为2-4mm。所述针刃1前端的端点处开刃,针刃1前端端点两侧的侧边均不开刃。既能够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减少了对健康的筋膜、肌纤维、神经、血管造成损伤等的问题。还增大了治疗操作中针具与粘连挛缩的软组织作用面积,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满足了操作的需要。
26.所述的针根3为左右对称的扁葫芦状,通过手握针根3,以便于手部向针刃1各处发力,从而对患处进行有效的操作。针根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作为一次性使用工具,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针根3与针刃1位于同一平面,能够在盲操作的情况下,通过观察针根3的侧向角度准确判断针刃1的侧向角度。
27.所述的针刃1、针根3和针体2均为对称结构,针刃1、针体2和针根3三者的中心线同轴。在皮下操作时,通过观察针体2的位置,便能够准确判断出针刃1前端开刃点的位置。
28.实施例二:
29.如图2所示,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圆柱形的针柄4,针柄4的形状及尺寸与针体2近似。针柄4的前端固定在针根3的后端,针刃1、针体2、针根3和针柄4均为采用金属材质的对称结构,且四者的中心线同轴。通过术后对针柄4进行加热(电加热、热碳加热、烧艾柱加热等方式),通过本装置其他部分的热传导,使本装置整体的温度升高,以便在对粘连挛缩的软组织松解铲剥操作结束后,选择软组织最高硬力点留针,通过提高针刃1的温度以改善患处的微循环,从而为患处的软组织恢复提供主要条件。
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阔筋膜针,其使用方法如下:
31.当患者的软组织粘连挛缩面积较小时,选用实施例一。医者手握针根3,将针刃1通透进入患处,针对患处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治疗后,将针从患处拔出,对患处进行消毒止血包扎即可。
32.当患者软组织粘连挛缩的面积较大时,选用实施例二。医者手握针根3,将针刃1通透进入患处,针对患处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操作完成后,将针留于患处,并对针柄4进行加热约半小时。加热完成后,将针从患处拔出,再对患处进行消毒止血包扎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阔筋膜针,它包括针刃(1)、针体(2)和针根(3),针刃(1)位于针体(2)的前端,针根(3)固定在针体(2)的后端,所述的针刃(1)与针体(2)为相同的金属材质并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刃(1)为菱形,针刃(1)前端的端点处开刃;所述的针根(3)为扁平状,针根(3)与针刃(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针根(3)和针体(2)均为对称结构,针刃(1)、针体(2)和针根(3)三者的中心线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阔筋膜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对本装置整体进行加热的针柄(4),针柄(4)为对称结构,针柄(4)的前端固定在针根(3)的后端;针根(3)和针柄(4)均采用金属材质,且针刃(1)、针体(2)、针根(3)和针柄(4)的中心线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阔筋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柄(4)为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阔筋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2)为圆柱形,针体(2)长5-12cm,针体(2)直径为1-1.5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阔筋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刃(1)最宽处的宽度为2-4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阔筋膜针,它包括针刃(1)、针体(2)和针根(3),针刃(1)位于针体(2)的前端,针根(3)固定在针体(2)的后端,所述的针刃(1)与针体(2)为相同的金属材质并一体成型,其特点是,所述的针刃(1)为菱形,针刃(1)前端的端点处开刃;所述的针根(3)为扁平状,针根(3)与针刃(1)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针根(3)和针体(2)均为对称结构,针刃(1)、针体(2)和针根(3)三者的中心线同轴。提供一种阔筋膜针,通过该装置(一)提高操作的效率;(二)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对健康的筋膜、肌纤维、神经、血管带来的损伤。损伤。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洋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