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46: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烘干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筒子纱生产过程中,对纱线进行染色后需要进行烘干。传统的烘干设备对筒子纱的烘干处理效果较差,尤其是筒子纱卷绕在内部的纱线的水分难以排出,需要长时间的烘干处理才能去除水分,生产效率较低;另外现有的烘干设备,在烘干完成后,需要及时将纱线取出并运输到存货区,如不及时取出,烘干设备内部的热气流降温冷却后容易造成纱线二次潮湿,显得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烘干效果好、效率高并且集烘干存储一体功能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包括电控装置、箱体、纱杆以及与所述电控装置电信号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连接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于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上,所述电控装置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纱杆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汇流管、第一风机和升降杆,设于所述箱体上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汇流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汇流管相连通,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管连接,所述汇流管的底部上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纱杆相适配。
5.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发热管,若干个所述发热管均设于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上,若干个所述发热管呈阵列排布。
6.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箱体上的加热箱以及设于所述加热箱内的第二风机、若干个发热件。
7.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通风壳体、第三风机和电动门体,所述通风壳体具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第三风机设于所述通风壳体内,所述电动门体配合设于所述进风口处。
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9.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纱杆的底部设有运料车,所述运料车与所述纱杆之间为可拆装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所述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包括电控装置、箱体、纱杆以及与所述电控装置电信号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连接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于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箱体
内壁的底部上,所述电控装置设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纱杆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汇流管、第一风机和升降杆,设于所述箱体上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汇流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汇流管相连通,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管连接,所述汇流管的底部上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纱杆相适配,所以,筒子纱放置在所述纱杆上,通过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流,该热气流从所述纱杆上的所述通气孔排出,从纱杆内部烘干筒子纱,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产生的热气流从筒子纱的外部进行烘干,通过两种烘干方式结合,进一步加快筒子纱的烘干;当筒子纱被烘干后,所述散热装置运作,将所述箱体内的热气流排出,放置热气流冷却成液体而导致筒子纱潮湿;由于所述散热装置的设置,使得烘干完成的所述箱体的内部热气流得以快速散去,筒子纱可直接储存在所述箱体内,无需将其搬运至其他储存区,简化作业流程;另外,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部上,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部上,热气流由下至上运动,能加快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电控装置;2-箱体;3-纱杆;4-驱动电机;5-汇流管;6-第一风机;7-升降杆;8-连接管;9-发热管;10-加热箱;11-第二风机;12-发热件;13-通风壳体;14-第三风机;15-温度传感器;16-运料车。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如图1所示,所述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包括电控装置1、箱体2、纱杆3以及与所述电控装置1电信号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连接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于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箱体2内壁的底部上,所述电控装置1设于所述箱体2的一侧,所述纱杆3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汇流管5、第一风机6和升降杆7,设于所述箱体2上的所述驱动电机4与所述汇流管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风机6与所述汇流管5相连通,所述升降杆7的一端与所述箱体2连接,所述升降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管5连接,所述汇流管5的底部上连通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与所述纱杆3相适配。
1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发热管9,若干个所述发热管9均设于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上,若干个所述发热管9呈阵列排布;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
箱体2上的加热箱10以及设于所述加热箱10内的第二风机11、若干个发热件12;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通风壳体13、第三风机14和电动门体,所述通风壳体13具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第三风机14设于所述通风壳体13内,所述电动门体配合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箱体2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纱杆3的底部设有运料车16,所述运料车16与所述纱杆3之间为可拆装连接。
1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控装置(1)、箱体(2)、纱杆(3)以及与所述电控装置(1)电信号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连接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散热装置均设于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箱体(2)内壁的底部上,所述电控装置(1)设于所述箱体(2)的一侧,所述纱杆(3)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汇流管(5)、第一风机(6)和升降杆(7),设于所述箱体(2)上的所述驱动电机(4)与所述汇流管(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风机(6)与所述汇流管(5)相连通,所述升降杆(7)的一端与所述箱体(2)连接,所述升降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汇流管(5)连接,所述汇流管(5)的底部上连通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与所述纱杆(3)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若干个发热管(9),若干个所述发热管(9)均设于所述箱体(2)内壁的顶部上,若干个所述发热管(9)呈阵列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箱体(2)上的加热箱(10)以及设于所述加热箱(10)内的第二风机(11)、若干个发热件(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通风壳体(13)、第三风机(14)和电动门体,所述通风壳体(13)具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第三风机(14)设于所述通风壳体(13)内,所述电动门体配合设于所述进风口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杆(3)的底部设有运料车(16),所述运料车(16)与所述纱杆(3)之间为可拆装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计合理、烘干效果好、效率高并且集烘干存储一体功能的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筒子纱生产用的烘干装置包括电控装置、箱体、纱杆以及与电控装置电信号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连接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连接装置和散热装置均设于箱体内壁的顶部上,第二加热装置设于箱体内壁的底部上,电控装置设于箱体的一侧,纱杆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连接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汇流管、第一风机和升降杆,设于箱体上的驱动电机与汇流管传动连接,第一风机与汇流管相连通,升降杆的一端与箱体连接,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汇流管连接,汇流管的底部上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与纱杆相适配。连接管与纱杆相适配。连接管与纱杆相适配。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伟 胡能威 王波 李玉瑶 罗贵鸿 苏荣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东大纺织企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