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30: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特高压输电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


背景技术:

2.为了减少电力系统对发电机等设备的运行及无线电通信产生不良的影响,需要限制输电线路产生的不对称电流和电压,从而需要变换导线的相序相位。处于导线相序变换位置处的铁塔称为耐张换位塔。因此做好耐张换位塔型式的规划,降低电力系统的不平衡电压、电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特高压交流双回输电线路,由于同一回路的三相导线均在一侧垂直布置,可利用的空间小,而特高压线路要求的间隙大,耐张串和跳线串较长,串间跳线长、弧垂大,要在一基双回路转角塔上完成换位布置,难度很大,而且换位时跳线布置方式复杂,施工困难,运行检修难度大;同时换位塔的塔位选择受到转角角度、地形地貌的限制,因此其规划的合理性对保证工程安全与可靠性,降低工程造价有重要意义。
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和乡村的规模不断变大,土地资源也日益宝贵,输电线路的走廊获取越来越困难,耐张塔的使用比例也越来越高,耐张塔的角度使用比例也越来越大,耐张换位塔更是越来越难以选择好的位置和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包括第一主塔、第二主塔、副塔、导线以及跳线串,所述副塔上设有第一跳线架、第二跳线架、第三跳线架以及第四跳线架;
7.所述第一主塔上设有前侧耐张串a、前侧耐张串b、前侧耐张串c、后侧耐张串a、后侧耐张串b、后侧耐张串c;
8.所述第二主塔上设有前侧耐张串a、前侧耐张串b、前侧耐张串c、后侧耐张串a、后侧耐张串b、后侧耐张串c;
9.所述跳线串包括跳线串a、跳线串b、跳线串c、跳线串d、跳线串e、跳线串f、跳线串g、跳线串h、跳线串i、跳线串j、跳线串k;
10.所述跳线串h设置于第一跳线架下方,所述跳线串i设置于第二跳线架下方,所述跳线串j设置于第三跳线架下方,所述跳线串k设置于第四跳线架上方。
11.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包括后侧上相导线a、后侧上相导线b、后侧中相导线a、后侧中相导线b、后侧下相导线a、后侧下相导线b、前侧上相导线a、前侧上相导线b、前侧中相导线a、前侧中相导线b、前侧下相导线a、前侧下相导线b。
12.进一步地,所述换位塔包括内侧回路和外侧回路,所述内侧回路包括第一内侧回路、第二内侧回路、第三内侧回路;所述外侧回路包括第一外侧回路、第二外侧回路、第三外
侧回路。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回路导线经后侧耐张串a、跳线串a、跳线串b、跳线串c、前侧耐张串a完成后侧下相导线a与前侧上相导线a之间的换位。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侧回路导线经后侧耐张串b、跳线串d、前侧耐张串b完成后侧中相导线a与前侧下相导线a之间的换位。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内侧回路导线经后侧耐张串c、跳线串e、前侧耐张串c完成后侧上相导线a与前侧中相导线a之间的换位。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回路导线经后侧耐张串a、跳线串f、前侧耐张串a完成后侧下相导线b与前侧中相导线b之间的换位。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侧回路导线经后侧耐张串b、跳线串g、前侧耐张串b完成后侧中相导线b与前侧上相导线b之间的换位。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外侧回路导线经后侧耐张串c、跳线串h、跳线串i、跳线串j、跳线串k、前侧耐张串c完成后侧上相导线b与前侧下相导线b之间的换位。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改进型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具有适用转角角度范围大、费用小、重量轻、施工、运行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的优势,因此该改进型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便于推广和广泛应用,不仅拓宽了换位塔塔位的选择范围,也可将避免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新增1基0度耐张换位塔,且该改进型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以适应我国电力市场的需求、填补该项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20.图1是一种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标注有第一内侧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标注有第二内侧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标注有第三内侧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标注有第一外侧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标注有第二外侧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标注有第三外侧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27.如图所示:1、第一主塔,11、前侧耐张串a,12、前侧耐张串b,13、前侧耐张串c,14、后侧耐张串a,15、后侧耐张串b,16、后侧耐张串c;
28.2、第二主塔,21、前侧耐张串a,22、前侧耐张串b,23、前侧耐张串c,24、后侧耐张串a,25、后侧耐张串b,26、后侧耐张串c;
29.3、副塔,31、第一跳线架,32、第二跳线架,33、第三跳线架,34、第四跳线架;
30.4、导线,41、后侧上相导线a,42、后侧上相导线b,43、后侧中相导线a,44、后侧中相导线b,45、后侧下相导线a,46、后侧下相导线b,47、前侧上相导线a,48、前侧上相导线b,49、前侧中相导线a,410、前侧中相导线b,411、前侧下相导线a,412、前侧下相导线b;
31.5、跳线串,51、跳线串a,52、跳线串b,53、跳线串c,54、跳线串d,55、跳线串e,56、跳线串f,57、跳线串g,58、跳线串h,59、跳线串i,510、跳线串j,511、跳线串k;
32.6、内侧回路,61、第一内侧回路,62、第二内侧回路,63、第三内侧回路;
33.7、外侧回路,71、第一外侧回路,72、第二外侧回路,73、第三外侧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5.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包括第一主塔1、第二主塔2、副塔3、导线4以及跳线串5,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塔3上设有第一跳线架31、第二跳线架32、第三跳线架33以及第四跳线架34;
36.所述第一主塔1上设有前侧耐张串a11、前侧耐张串b12、前侧耐张串c13、后侧耐张串a14、后侧耐张串b15、后侧耐张串c16;
37.所述第二主塔2上设有前侧耐张串a21、前侧耐张串b22、前侧耐张串c23、后侧耐张串a24、后侧耐张串b25、后侧耐张串c26;
38.所述跳线串5包括跳线串a51、跳线串b52、跳线串c53、跳线串d54、跳线串e55、跳线串f56、跳线串g57、跳线串h58、跳线串i59、跳线串j510、跳线串k511;
39.所述跳线串h58设置于第一跳线架31下方,所述跳线串i59设置于第二跳线架32下方,所述跳线串j510设置于第三跳线架33下方,所述跳线串k511设置于第四跳线架上方。
40.所述导线4包括后侧上相导线a41、后侧上相导线b42、后侧中相导线a43、后侧中相导线b44、后侧下相导线a45、后侧下相导线b46、前侧上相导线a47、前侧上相导线b48、前侧中相导线a49、前侧中相导线b410、前侧下相导线a411、前侧下相导线b412。
41.换位塔还包括内侧回路6和外侧回路7,所述内侧回路6包括第一内侧回路61、第二内侧回路62、第三内侧回路63;所述外侧回路7包括第一外侧回路71、第二外侧回路72、第三外侧回路73。
42.所述第一内侧回路61导线经后侧耐张串a14、跳线串a51、跳线串b52、跳线串c53、前侧耐张串a11完成后侧下相导线a45与前侧上相导线a47之间的换位。
43.所述第二内侧回路62导线经后侧耐张串b15、跳线串d54、前侧耐张串b12完成后侧中相导线a43与前侧下相导线a411之间的换位。
44.所述第三内侧回路63导线经后侧耐张串c16、跳线串e55、前侧耐张串c13完成后侧上相导线a41与前侧中相导线a49之间的换位。
45.所述第一外侧回路71导线经后侧耐张串a24、跳线串f56、前侧耐张串a21完成后侧下相导线b46与前侧中相导线b410之间的换位。
46.所述第二外侧回路72导线经后侧耐张串b25、跳线串g57、前侧耐张串b22完成后侧中相导线b44与前侧上相导线b48之间的换位。
47.所述第三外侧回路73导线经后侧耐张串c26、跳线串h58、跳线串i59、跳线串j510、跳线串k511、前侧耐张串c23完成后侧上相导线b42与前侧下相导线b412之间的换位。
4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改进型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将用于牵引和连接跳线的单柱塔副塔位置由两个耐张塔第一主塔1、第二主塔2之间移至线路的转角内侧,使所有跳线均在线路内角侧进行,拓宽了换位塔塔位的选择范围。现有外侧回路也像内侧回路一样使用的跳线架结构,角度大,后侧耐张串c26与塔身角度就变小了,导线部分与塔身之间的距离过小,角度越大,距离越小,跳线架的设置,增大了导线部分与塔身之间的距离。
49.该专利主要适用于转角度数为0-60度的耐张换位塔,用于线路转角度数的制约的地区,拓宽了换位塔塔位的选择范围,避免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新增1基0度耐张换位塔。
50.同时解决了常规同塔双回换位塔在跳线设计、塔高、塔重、灵活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诸多不足,在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降低塔高、提高灵活性、增加安全可靠度等方面效果显著。
51.且与常规的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相比,在路径紧张地区,若采用改进型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可将避免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新增1基0度耐张换位塔,大大降低工程投资。
52.改进型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与普通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相比,仅需在副塔3上设置第一跳线架31、第二跳线架32、第三跳线架33、第四跳线架34,便可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导线部分与塔身之间的距离过小的问题,不需对第一主塔1、第二主塔2进行修改,对工程造价的增加非常小。
53.综上所述,采用改进型双回路分体式耐张换位塔可以有效减少分体式耐张换位塔角度的制约,避免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新增1基0度耐张换位塔,进而减小工程投资。
5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的限定。
5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