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化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16: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池(b一体化储能设备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3.传统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现有储能设备比较分散,安装繁琐,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才能够现场安装作业,产品流程分布零散,接线走线数量繁多,要实现储能用电需求需要安装一系列配套设备,比如电池模组和储能逆变器。现在出现了集成电池模组和储能逆变器一体化设备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该设备由于集成度较高,导致温度过高,设备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储能设备,增长散热装置,温度降低,寿命延长。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储能设备,包括:储能设备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储能设备主体一侧的散热装置;所述储能设备主体靠近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设有通风孔和主体磁铁;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风框和风扇容纳框;所述风扇容纳框设置在所述导风框远离所述储能设备主体的一侧,所述风扇容纳框设置有电扇;所述导风框内侧设置有导风磁铁,所述主体磁铁和所述导风磁铁互相配合,所述导风框的内侧和所述储能设备主体的外侧四周形成缝隙。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通过设置在所述储能设备主体一侧的散热装置,所述储能设备主体靠近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设有通风孔,所述导风框的内侧和所述储能设备主体的外侧四周形成缝隙,可以对储能设备主体的外侧壁和储能设备主体内部通过所述通风孔散出来的热量散去。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框包括第一导风连接板、第二导风连接板、第三导风连接板和第四导风连接板;所述第一导风连接板、所述第二导风连接板、所述第三导风连接板和所述第四导风连接板首尾依次固定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连接板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导风连接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风连接板和所述第三导风连接板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导风连接板的长度和所述第四导风连接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导风连接板和所述第四导风连接板互相平
行。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容纳框包括第一容纳连接板、第二容纳连接板、第三容纳连接板和第四容纳连接板;所述第一容纳连接板、所述第二容纳连接板、所述第三容纳连接板和所述第四容纳连接板首尾依次固定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连接板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容纳连接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容纳连接板和所述第三容纳连接板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容纳连接板的长度和所述第四容纳连接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容纳连接板和所述第四容纳连接板互相平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磁铁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导风磁铁分布在所述导风框内部的四个角,四个所述导风磁铁成矩阵分布;所述主体磁铁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主体磁铁分布在所述储能设备主体靠近所述导风框一侧的四个角,四个所述主体磁铁成矩阵分布;所述导风磁铁与所述主体磁铁一一对应。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框和所述风扇容纳框拆卸配合;所述导风框上设有导风凹槽,所述导风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风凹槽位于所述导风框的外部,两个所述导风凹槽关于所述导风框两侧对称;所述风扇容纳框上设有容纳卡板,所述容纳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卡板位于所述风扇容纳框的外部,两个所述容纳卡板关于所述风扇容纳框两侧对称;所述容纳卡板和所述导风凹槽卡扣配合。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在所述风扇容纳框远离所述导风框的一侧;所述防尘网和所述风扇容纳框拆卸配合;所述防尘网上设有捆绑绳,所述捆绑绳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捆绑绳分布在所述防尘网靠近所述风扇容纳框一侧的四个角,四个所述捆绑绳成矩阵分布;所述风扇容纳框上设有捆绑柱,所述捆绑柱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捆绑柱分布在所述风扇容纳框所述防尘网靠近一侧的四个角,四个所述捆绑柱成矩阵分布;所述捆绑绳系在所述捆绑柱上。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主体包括底座、多个储能电池模组和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储能逆变器;所述底座支撑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叠加在一起,所述储能逆变器叠在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上;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的垂直投影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垂直投影重合在一起。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底部设有连接器母头,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器公头,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器母头;所述储能逆变器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通过所述连接器公头和所述连接器母头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储能逆变器通过所述连接器公头和所述连接器母头连接。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储能设备中储能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储能设备中散热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1.附图标记如下:100、储能设备主体;110、通风孔;120、主体磁铁;200、导风框;210、第一导风连接板;220、第二导风连接板;230、第三导风连接板;240、第四导风连接板;250、导风磁铁;260、导风凹槽;310、第一容纳连接板;320、第二容纳连接板;350、容纳卡板;360、
捆绑柱;370、电扇;410、防尘网;420、捆绑绳。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参阅图1到图3,一种一体化储能设备,包括:储能设备主体100和设置在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一侧的散热装置;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靠近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设有通风孔110和主体磁铁120;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风框200和风扇容纳框;所述风扇容纳框设置在所述导风框200远离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的一侧,所述风扇容纳框设置有电扇370;所述导风框200内侧设置有导风磁铁250,所述主体磁铁120和所述导风磁铁250互相配合,所述导风框200的内侧和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的外侧四周形成缝隙。
24.通过设置在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一侧的散热装置,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靠近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设有通风孔110,所述导风框和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的四周形成缝隙,可以对储能设备主体100的外侧壁和储能设备主体100内部通过所述通风孔110散出来的热量散去。
25.导风框200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导风框200包括第一导风连接板210、第二导风连接板220、第三导风连接板230和第四导风连接板240;所述第一导风连接板210、所述第二导风连接板220、所述第三导风连接板230和所述第四导风连接板240首尾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风连接板210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导风连接板230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风连接板210和所述第三导风连接板230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导风连接板220的长度和所述第四导风连接板240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导风连接板220和所述第四导风连接板240互相平行。
26.风扇容纳框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风扇容纳框包括第一容纳连接板310、第二容纳连接板320、第三容纳连接板和第四容纳连接板;所述第一容纳连接板310、所述第二容纳连接板320、所述第三容纳连接板和所述第四容纳连接板首尾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连接板310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容纳连接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容纳连接板310和所述第三容纳连接板互相平行;所述第二容纳连接板320的长度和所述第四容纳连接板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容纳连接板320和所述第四容纳连接板互相平行。
27.导风磁铁250和主体磁铁120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导风磁铁25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导风磁铁250分布在所述导风框内部的四个角,四个所述导风磁铁250成矩阵分布;所述主体磁铁12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主体磁铁120分布在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靠近所述导风框200一侧的四个角,四个所述主体磁铁120成矩阵分布;所述导风磁铁250与所述主体磁铁120一一对应。
28.所述导风框和所述风扇容纳框拆卸配合,这样的话使用和装卸、清洁都特别方便;所述导风框上设有导风凹槽260,所述导风凹槽2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风凹槽260位于所述导风框200的外部,两个所述导风凹槽260关于所述导风框两侧对称;所述风扇容纳框上设有容纳卡板350,所述容纳卡板3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卡板350位于所述风扇容纳框的外部,两个所述容纳卡板350关于所述风扇容纳框两侧对称;所述容纳卡板350和所述导风凹槽260卡扣配合。
29.为了防止灰尘对电扇370的影响,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防尘网410;所述防尘网410
设置在所述风扇容纳框远离所述导风框200的一侧;所述防尘网410和所述风扇容纳框拆卸配合;所述防尘网410上设有捆绑绳420,所述捆绑绳42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捆绑绳420分布在所述防尘网410靠近所述风扇容纳框一侧的四个角,四个所述捆绑绳420成矩阵分布;所述风扇容纳框上设有捆绑柱360,所述捆绑柱360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捆绑柱360分布在所述风扇容纳框所述防尘网410靠近一侧的四个角,四个所述捆绑柱360成矩阵分布;所述捆绑绳420系在所述捆绑柱360上。
30.所述储能设备主体100包括底座、多个储能电池模组和用于控制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储能逆变器;所述底座支撑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叠加在一起,所述储能逆变器叠在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上;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组的垂直投影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垂直投影重合在一起。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底部设有连接器母头,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器公头,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器母头;所述储能逆变器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通过所述连接器公头和所述连接器母头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储能逆变器通过所述连接器公头和所述连接器母头连接。
31.以上为现有常见的储能设备主体100内部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