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2:16: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密封,一般采用双唇密封或多唇密封形式,选用纯橡胶挤出或模压成型,符合一般工况条件下的油封标准和设计规范。但由于风电机组变桨轴承的运行工况和维护方式不同于一般轴承,常规密封形式无法满足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工况要求,导致密封泄漏无法避免,也是风电主机厂商和业主普遍面临的疑难问题之一。
3.变桨轴承密封泄漏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仅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油品浪费, 同时会给设备运行安全和设备维护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
5.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其组成包括:旋转轴和变桨轴承座 ,所述的旋转轴与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之间固定有变桨轴承密封圈, 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侧面通过变桨轴承螺栓固定有油封压块压在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外侧,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内置弹簧和l形骨架,通过所述的弹簧使密封唇压在所述的旋转轴上。
7.所述的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为hnbr橡胶密封圈。
8.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用于轴承内侧密封,内置弹簧可保持密封唇与旋转轴之间的长效抱紧力,从而实现长效密封,即使当橡胶逐渐老化和弹性衰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效密封。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油封压块借用轴承螺栓压紧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外侧,可避免因轴承腔内压(包括补脂加压和运行内压等)导致油封沿轴向脱落,有效提高油封的耐压性能。
11.附图说明:
1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旋转轴;2、变桨轴承密封圈;3、油封压块;4、变桨轴承座;5、变桨轴承螺栓;6、l形骨架;7、弹簧。
14.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1:
16.一种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其组成包括:旋转轴1和变桨轴承座4 ,所述的旋转轴与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之间固定有变桨轴承密封圈2, 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侧面通过变桨轴承螺栓5固定有油封压块3压在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外侧,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
内置弹簧7和l形骨架6,通过所述的弹簧使密封唇压在所述的旋转轴上。
17.实施例2:
18.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为hnbr橡胶密封圈。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其组成包括:旋转轴和变桨轴承座 ,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轴与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之间固定有变桨轴承密封圈, 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侧面通过变桨轴承螺栓固定有油封压块压在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外侧,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内置弹簧和l形骨架,通过所述的弹簧使密封唇压在所述的旋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为hnbr橡胶密封圈。

技术总结
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结构。常规密封形式无法满足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工况要求,导致密封泄漏无法避免。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旋转轴(1)和变桨轴承座(4),所述的旋转轴与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之间固定有变桨轴承密封圈(2),所述的变桨轴承座侧面通过变桨轴承螺栓(5)固定有油封压块(3)压在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外侧,所述的变桨轴承密封圈内置弹簧(7)和L形骨架(6),通过所述的弹簧使密封唇压在所述的旋转轴上。本实用新型用于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内密封。封。封。


技术研发人员:吕月飞 杜宝刚 李飚宙 吴子涵 张浩楠 刘强 耿冬 赵亚雄 李亚军 吉鸿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包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