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20:01: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镜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
3.

背景技术:

4.树脂镜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眼镜上,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质轻、耐冲击、不易碎安全,配戴舒适、加工方便,用途广 、产品系列丰富(如单光、双光、多焦点、白内障、变色等) 、对紫外线的吸引能力高于玻璃镜片;可染成各种颜色;热传导率低,由水蒸气引起的"水雾"的情况比玻璃镜片好一些。
5.驾驶员在行车的时候,尤其是夜间行车的时候,为了防止对面汽车射来的灯光及路面眩光干扰正常行车,一般都会选择驾驶眼镜。目前,虽然眼镜的品种繁多,但真正司机用的专用眼镜却很少,绝大多数只能起到阻挡强光的作用,起不到防眩目、防紫外线、防蓝光的功能。
6.因此,一种实现树脂基片夜间驾驶的制备工艺亟待研究。
7.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用于避免以往树脂镜片在夜间无法阻挡强光,影响驾驶安全的问题。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其包括:步骤a.提供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铜酞青蓝,在真空反应釜内充分搅拌至溶解,形成树脂单体,静置储存;步骤b.将树脂单体通过胶枪注入玻璃模具,送入固化炉内固化成型;步骤c.利用开模刀分离玻璃模具,得到固化后的树脂镜片,并清洗之后送入加硬液中加硬;步骤d.将加硬后的树脂镜片送入镀膜机中镀膜,并依次真空溅射镀覆二氧化硅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二氧化锆膜层、氧化铟锡膜层、醋酸纤维素膜层,形成减反射膜层;步骤e.检验、包装入库。
1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含量为22%~35%、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12%~30%、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20%~25%、苯乙烯8%~15%、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10%、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4%~8%,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3%~5%、铜酞青蓝12%~16%。
1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二氧化硅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二氧化锆膜层、氧化铟锡膜层、醋酸纤维素膜层分别交替叠加6层。
1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减反射膜层厚度为100μm~500μ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高折树脂镜片中添加铜酞青蓝,有效降低585nm波段左右黄光的透过,有效防眩光,同时通过膜层设计多角度减反膜来减少表面多次反射产生的干扰光线,不影响镜片整体透过率,有效满足夜间驾驶需求。
14.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15.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1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其包括:步骤a.提供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铜酞青蓝,在真空反应釜内充分搅拌至溶解,形成树脂单体,静置储存;步骤b.将树脂单体通过胶枪注入玻璃模具,送入固化炉内固化成型;步骤c.利用开模刀分离玻璃模具,得到固化后的树脂镜片,并清洗之后送入加硬液中加硬;步骤d.将加硬后的树脂镜片送入镀膜机中镀膜,并依次真空溅射镀覆二氧化硅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二氧化锆膜层、氧化铟锡膜层、醋酸纤维素膜层,形成减反射膜层;步骤e.检验、包装入库。
18.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树脂单体由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铜酞青蓝混合而成,其中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提高镜片的高折射率。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促进镜片固化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而铜酞青蓝则有效降低585nm波段左右黄光的透过,有效防眩光,在夜间驾驶的时候,能够进一步提高聚光,保证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19.优选一实施方式中,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含量为22%~35%、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12%~30%、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20%~25%、苯乙烯8%~15%、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10%、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4%~8%,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3%~5%、铜酞青蓝12%~16%。本发明的树脂单体在上述含量下,可以保证树脂镜片具有更好的光透射性,固化成型时间有效降低,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对于夜间行驶具备更好的聚光性,实现防眩光干扰。
20.优选一实施方式中,二氧化硅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二氧化锆膜层、氧化铟锡膜层、醋酸纤维素膜层分别交替叠加6层。由此减少镜片表面多次反射产生的干扰光线,同时不影响镜片整体透过率,有效满足夜间驾驶需求;本发明的多角度减反膜在0
°
、30
°
、45
°
、90
°
光线入射时,镜片表面的反射率一致。进一步低,减反射膜层厚度为100μm~500μm。
21.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高折树脂镜片中添加铜酞青蓝,有效降低585nm波段左右
黄光的透过,有效防眩光,同时通过膜层设计多角度减反膜来减少表面多次反射产生的干扰光线,不影响镜片整体透过率,有效满足夜间驾驶需求。
2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提供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铜酞青蓝,在真空反应釜内充分搅拌至溶解,形成树脂单体,静置储存;步骤b.将树脂单体通过胶枪注入玻璃模具,送入固化炉内固化成型;步骤c.利用开模刀分离玻璃模具,得到固化后的树脂镜片,并清洗之后送入加硬液中加硬;步骤d.将加硬后的树脂镜片送入镀膜机中镀膜,并依次真空溅射镀覆二氧化硅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二氧化锆膜层、氧化铟锡膜层、醋酸纤维素膜层,形成减反射膜层;步骤e.检验、包装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含量为22%~35%、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12%~30%、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20%~25%、苯乙烯8%~15%、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6%~10%、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4%~8%,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3%~5%、铜酞青蓝12%~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三氧化二铝膜层、二氧化锆膜层、氧化铟锡膜层、醋酸纤维素膜层分别交替叠加6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减反射膜层厚度为100μm~500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驾驶镜的制造工艺,其包括:提供聚乙二醇环氧丙烯酸酯、聚二丙二醇丙烯酸酯、聚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铜酞青蓝,形成树脂单体,静置储存;将树脂单体通过胶枪注入玻璃模具,固化成型;利用开模刀分离玻璃模具,得到固化后的树脂镜片,并清洗之后送入加硬液中加硬;将加硬后的树脂镜片送入镀膜机中镀膜,形成减反射膜层。本发明通过在高折树脂镜片中添加铜酞青蓝,有效降低585nm波段左右黄光的透过,有效防眩光,同时通过膜层设计多角度减反膜来减少表面多次反射产生的干扰光线,不影响镜片整体透过率,有效满足夜间驾驶需求。夜间驾驶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谢公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5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