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及行程开关定位方法与流程

2022-02-20 19:46: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及行程开关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2.行程开关是常用的小电流主令电器,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段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通常,这类开关被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止、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
3.机械设备行程开关安装时,必须确定好动作信号位置,误差小于2mm,与挡板的碰撞位置应符合控制电路的要求,并保证与挡板的碰撞可靠;安装过程要注意滚轮的方向,不能连接。
4.然而,现有的行程开关安装定位比较困难,通常情况下,由作业人员确定大概位置,将行程开关支座点焊在结构梁上,安装上行程开关,进行运动机械移动反复调整行程开关确认位置,不可避免的造成行程开关支座因点焊不牢脱落或碰撞位置不合适而损坏,甚至直接造成报废,影响设备调试和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及行程开关定位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的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难以确定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行程开关定位装置,用于将行程开关定位于轨迹梁上,包括用于固定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传动机构、止推机构、导电板、压缩弹簧、机械驱动设备以及带电的电磁吸板;所述行程开关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壁上,且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摆动;所述传动机构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相对侧壁上,且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止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止推机构进行摆动,以使所述止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板的一端相接触;所述止推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相对侧壁上;所述导电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侧端壁上;所述电磁吸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相对侧壁上,且用于将所述固定框架吸附于所述轨迹梁上;所述机械驱动设备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轨迹梁上,且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行程开关的一端上,用于驱动所述行程开关的一端偏移,并带动所述固定框架在所述轨迹梁上移动,以使所述止推机构移动至与所述导电板相接触的位置时所述固定框架固定于所述轨迹梁上。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架具有依次垂直连接成u型状的第一侧壁、侧端以及第二侧壁;所述行程开关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外,所述止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电磁吸板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外,且靠近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
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侧端的内壁上。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行程开关包括继电盒、摆动杆以及触头滚轮,所述继电盒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壁上;所述摆动杆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继电盒,另一端通过所述触头滚轮抱箍于所述传动机构上,用于带动所述传动机构偏移;所述机械驱动设备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触头滚轮,用于带动所述触头滚轮以及所述摆动杆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偏移。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连杆、横向连杆、中心杆以及竖直传动杆;所述从动连杆竖直设置,且一端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行程开关的传动端上,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横向连杆的一端;所述横向连杆水平设置,且另一端可水平摆动地穿过所述中心杆而与所述竖直传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竖直传动杆摆动;所述中心杆竖直设置,且一端连接于所述横向连杆的中部,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另一相对侧壁上;所述竖直传动杆竖直设置,且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所述止推机构上,用于驱动所述止推机构进行摆动,以使所述止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板的一端相接触。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止推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实心半球以及第二实心半球,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槽呈弧形状,并延伸进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内;所述第二限位槽呈弧形状,并延伸进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间设置,且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壳体中,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外壁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驱动端穿出所述第一壳体而与所述第一摆杆铰接;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可摆动地穿进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中,并与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的所述第一实心半球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处,用于对所述第一实心半球进行限位;所述第二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驱动端穿出所述第二壳体而与所述第二摆杆铰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可摆动地穿进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处的所述第二限位槽中,并与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的所述第二实心半球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处,用于对所述第二实心半球进行限位。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驱动端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驱动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横截面均呈半圆形结构,且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移动至相接触的位置处时,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共同围设成内部中空的球形体,所述第一实心半球与所述第二实心半球共同构成球形体结构,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导电板相接触。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摆杆处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外,所述第二摆杆处于所述第二限位槽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外。
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机械驱动设备包括可移动小车。
16.一种行程开关定位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对所述行程开关进行
定位;包括以下步骤:
17.步骤一,将所述机械驱动设备安装于所述轨迹梁上,确定好所述机械驱动设备的行进路线和轨迹,并对所述机械驱动设备进行调试;
18.步骤二,将所述行程开关定位装置放置于所述轨迹梁上,初始状态下,所述电磁吸板带电,以使所述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吸附在所述轨迹梁上,且此时的所述电磁吸板的电磁吸附力与所述行程开关的摆动杆所受到的推力相匹配,以确保所述机械驱动设备与所述行程开关相传动连接时,所述摆动杆远离所述行程开关的反馈主令信号的位置,且所述机械驱动设备移动时能够推动所述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在所述轨迹梁上移动;
19.步骤三,移动所述机械驱动设备,使连接在所述机械驱动设备上的撞头支架与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头滚轮相接触,并带动所述触头滚轮偏移;在所述触头滚轮的偏移过程中,所述摆动杆带动所述传动机构上的传动连杆摆动,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中的横向连杆带动竖直传动杆摆动,所述竖直传动杆作用在所述止推机构上,以使所述止推机构中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朝着相互靠近闭合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实心半球在半球形的第一限位槽内摆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实心半球在半球形的第二限位槽内摆动,且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摆杆进行摆动并拉伸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摆杆进行摆动并拉伸第二伸缩杆;
20.步骤四,当所述机械驱动设备移动至所述行程开关反馈主令信号的位置时,所述摆动杆偏移至极限位置,同时所述第一实心半球与所述第二实心半球完全贴合并构成球形体结构,且所述第二伸缩杆收缩并带动所述第二摆杆复位至初始状态,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导电板相接触并增大所述电磁吸板的磁吸力,以使所述机械驱动设备继续移动时所述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固定于所述轨迹梁上;
21.步骤五,当所述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固定于所述轨迹梁上时,取下所述行程开关,将所述固定框架焊接在所述轨迹梁上;
22.步骤六,当所述固定框架焊接完成后,重新安装上所述行程开关,即完成所述行程开关的定位固定。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4.本技术的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及行程开关定位方法中,通过在轨迹梁上放置好此装置,启动机械驱动设备运行,触碰行程开关的触头滚轮后带着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在轨迹梁上沿运行轨迹移动,到达行程开关动作位置后,带动行程开关的摆动杆进行动作,继而通过横向连杆、竖直传动杆的连锁动作来带动止推机构中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第二摆杆与导电板相接触,从而形成导电回路,并给电磁吸板通电来增强磁吸力,进而将行程开关定位装置进行锁紧,为机械驱动设备位置定位和行程调试提供保障。通过本装置以及方法对机械驱动设备的行程开关进行快速定位安装,只需将本装置放置在机械驱动设备行进方向的轨迹梁上,通过机械驱动设备自身的移动带动行程开关定位装置进行动作,从而通过在行程开关的主令信号位来增加电磁感应效果,进而将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固定在轨迹梁上,使得机械驱动设备的继续移动将不会影响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的固定定位的位置,至此完成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的固定,最终定位固定行程开关,作业效率高,极大的降低了行程开关的损坏概率。由此可见,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重复利用,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程开关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推机构第一状态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推机构第二状态示意图。
30.图标:1-轨迹梁;2-导电板;3-压缩弹簧;4-电磁吸板;5-第一侧壁;6-侧端;7-第二侧壁;8-继电盒;9-摆动杆;10-触头滚轮;11-紧固件;12-从动连杆;13-横向连杆;14-中心杆;15-竖直传动杆;16-止推机构;17-第一壳体;18-第二壳体;19-第一摆杆;20-第二摆杆;21-第一伸缩杆;22-第二伸缩杆;23-第一实心半球;24-第二实心半球;25-第一限位槽;26-第一限位块;27-第二限位槽;28-第二限位块;29-机械驱动设备;30-撞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5.此外,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实施例:
39.为了便于行程开关的安装满足规范精度要求,同时提高安装效率,保护设备完好性,需配置一种行程开关定位装置,研究其使用方法,再确定好设备移动线路路径上放置该行程开关定位装置,通过启停机械驱动设备29移动带动其撞头支架30推动该行程开关定位装置进行移动,并锁定行程开关的位置,可高效完成行程开关的定位,其精度高,设备损伤率极低。
40.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行程开关定位装置,用于将行程开关定位于轨迹梁1上,包括用于固定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传动机构、止推机构16、导电板2、压缩弹簧3、机械驱动设备29以及带电的电磁吸板4;其中,行程开关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框架的一侧壁上,且一端与传动机构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传动机构摆动;传动机构可摆动地连接于固定框架的另一相对侧壁上,且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止推机构16,用于驱动止推机构16进行摆动,以使止推机构16的一端与导电板2的一端相接触;止推机构16安装于固定框架的另一相对侧壁上;导电板2的另一端连接于压缩弹簧3的一端,压缩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框架的侧端壁上;电磁吸板4安装于固定框架的另一相对侧壁上,且用于将固定框架吸附于轨迹梁1上;机械驱动设备29可移动地设置于轨迹梁1上,且一端传动连接于行程开关的一端上,用于驱动行程开关的一端偏移,并带动固定框架在轨迹梁1上移动,以使止推机构16移动至与导电板2相接触的位置时固定框架固定于轨迹梁1上。
4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框架具有依次垂直连接成u型状的第一侧壁5、侧端6以及第二侧壁7,第一侧壁5、侧端6以及第二侧壁7依次一体成型的垂直固定连接,且第一侧壁5与第二侧壁7平行间隔设置,侧端6的两端则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一侧壁5的一端、第二侧壁7的一端;其中,行程开关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侧壁5外,止推机构16安装于第二侧壁7上,电磁吸板4安装于第二侧壁7外,且靠近压缩弹簧3;压缩弹簧3的另一端连接于侧端6的内壁上。
42.同时,行程开关包括继电盒8、摆动杆9以及触头滚轮10;其中,继电盒8通过紧固件11可拆卸地安装于固定框架的第一侧壁5上,且继电盒8水平设置;并且,摆动杆9水平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于继电盒8的一侧壁,另一端通过触头滚轮10抱箍于传动机构上,用于带动传动机构偏移;驱动机械驱动设备29,带动其本体撞头支架30移动撞击触头滚轮10,用于带动触头滚轮10以及摆动杆9进行行进方向上的偏移。
43.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连杆12、横向连杆13、中心杆14以及竖直传动杆15;其中,从动连杆12竖直设置,且一端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摆动地连接于行程开关的传动端触头滚轮10上,即触头滚轮10抱箍于从动连杆12上,从动连杆1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横向连杆13的一端;中心杆14的底部与第二侧壁7固定,另一端与横向连杆13中心栓接,横向连杆13水平设置,其另一端以中心杆14为中心水平摆动并与竖直传动杆15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竖直传动杆15摆动;同时,中心杆14竖直设置,其一端通过其连接通孔而连接于横
向连杆13的中部位置上,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框架的第二侧壁7上;竖直传动杆15竖直设置,且另一端传动连接于止推机构16上,用于驱动止推机构16进行摆动,以使止推机构16的一端与导电板2的一端相接触。
44.进一步地,止推机构16包括第一壳体17、第二壳体18、第一摆杆19、第二摆杆20、第一伸缩杆21、第二伸缩杆22、第一实心半球23以及第二实心半球24,第一壳体17具有第一限位槽25和第一限位块26,第二壳体18具有第二限位槽27和第二限位块28;第一壳体17与第二壳体18相间设置,且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插入第一壳体17中,并与第二限位槽27的外壁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壳体17与第二壳体18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第一伸缩杆21设置于第一壳体17内,且驱动端穿出第一壳体17而与第一摆杆19铰接;第一摆杆19的一端可摆动地穿进第一壳体17的一端处的第一限位槽25中,并与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槽25中的第一实心半球23传动连接;第一限位块26设置于第一壳体17的内壁上,且一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槽25处,用于对第一实心半球23进行限位;第二伸缩杆22设置于第二壳体18内,且驱动端穿出第二壳体18而与第二摆杆20铰接;第二摆杆20的一端可摆动地穿进第二壳体18的一端处的第二限位槽27中,并与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限位槽27中的第二实心半球24传动连接;第二限位块28设置于第二壳体18的内壁上,且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槽27处,用于对第二实心半球24进行限位。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摆杆19处于第一限位槽25的槽壁外,第二摆杆20处于第二限位槽27远离第一限位槽25的槽壁外。
4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7的内部中空,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小端和第一大端,其由直径较小的第一小端逐渐过渡到直径较大的第一大端而围设而成;同时,其第一小端的端部密封,第一大端的端部具有第一开口,而第一限位槽25则一体成型地连接于其第一开口上。第二壳体18的内部中空,其具有相对的第二小端和第二大端,其由直径较小的第二小端逐渐过渡到直径较大的第二大端而围设而成;同时,其第二小端的端部密封,第二大端的端部具有第二开口,而第二限位槽27则一体成型地连接于其第二开口上。第一大端与第二大端能够相互靠近进行闭合,也能够相互远离移动进行分离。同时,第一限位槽25呈弧形状结构,并延伸进第二大端的第二开口内,其由第一弧形底板、第一弧形端板、第一半圆形顶板以及两个相平行的第一弧形侧板共同围设而成;其中,第一弧形底板的一侧端连接于第一大端的一侧端上,另一侧端连接于第一弧形端板的一侧端上;第一半圆形顶板呈半圆状结构,其与第一弧形底板间隔设置,且其一侧端连接于第一大端的中部上,即位于第一开口的中部上,另一侧端连接于第一弧形端板的另一侧端上;其中一个第一弧形侧板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密封连接于第一弧形底板、第一半圆形顶板的一侧之间,另一个第一弧形侧板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密封连接于第一弧形底板、第一半圆形顶板的另一侧之间。同时,第一限位块26沿着第一壳体17的长度方向一体成型的安装于第一壳体17的内壁上,其一端延伸至第一半圆形顶板的一侧端处,且其端部具有与之斜交的第一卡块;第一实心半球23设置于由第一半圆形顶板构成的第一限位槽25的槽腔体内;第一伸缩杆21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壳体17的空腔内,并处于第一小端与第一大端之间,其由第一壳体17一内侧延伸至另一相对内侧处,且其固定端连接于第一壳体17的内侧壁上,可伸缩的活动端铰接第一摆杆19的中部上。此外,第一摆杆19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壳体17的另一相对内侧外,另一端通过第一壳体17的另一相对内侧上的第一通口可摆动地延伸至第一壳体17内,并可摆动地穿过第一
半圆形顶板而延伸进第一限位槽25的槽腔体内,继而与第一实心半球23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实心半球23在槽腔体内进行摆动;当第一实心半球23在槽腔体内摆动至一定位置时,第一卡块与之相接触,并限制其进一步地移动,从而对第一实心半球23进行限位。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21可以采用现有的内置弹簧复位的拉杆或拉钩。
48.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27呈弧形状结构,并延伸进第一大端的第一开口内,其由第二弧形底板、第二弧形端板、第二半圆形顶板以及两个相平行的第二弧形侧板共同围设而成;其中,第二弧形底板的一侧端连接于第二大端的一侧端上,另一侧端连接于第二弧形端板的一侧端上;第二半圆形顶板呈半圆状结构,其与第二弧形底板间隔设置,且其一侧端连接于第二大端的中部上,即位于第二开口的中部上,另一侧端连接于第二弧形端板的另一侧端上;其中一个第二弧形侧板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密封连接于第二弧形底板、第二半圆形顶板的一侧之间,另一个第二弧形侧板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密封连接于第二弧形底板、第二半圆形顶板的另一侧之间。同时,第二限位块28沿着第二壳体18的长度方向一体成型的安装于第二壳体18的内壁上,其一端延伸至第二半圆形顶板的一侧端处,且其端部具有与之斜交的第二卡块;第二实心半球24设置于由第二半圆形顶板构成的第二限位槽27的槽腔体内;第二伸缩杆22倾斜地设置于第二壳体18的空腔内,并处于第二小端与第二大端之间,其由第二壳体18一内侧延伸至另一相对内侧处,且其固定端连接于第二壳体18的内侧壁上,可伸缩的活动端铰接第二摆杆20的中部上。此外,第二摆杆2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壳体18的另一相对内侧外,另一端通过第二壳体18的另一相对内侧上的第二通口可摆动地延伸至第二壳体18内,并可摆动地穿过第二半圆形顶板而延伸进第二限位槽27的槽腔体内,继而与第二实心半球24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第二实心半球24在槽腔体内进行摆动;当第二实心半球24在槽腔体内摆动至一定位置时,第二卡块与之相接触,并限制其进一步地移动,从而对第二实心半球24进行限位。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的内置弹簧复位的拉杆或拉钩。
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21与第二伸缩杆22相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伸缩杆21的驱动端的移动方向与第二伸缩杆22的驱动端的移动方向相反。
51.同时,第一限位槽25和第二限位槽27的横截面均呈半圆形结构,且当第一壳体17与第二壳体18相互移动至二者相接触的位置处时,第一限位槽25与第二限位槽27共同围设成内部中空的球形结构,第一实心半球23与第二实心半球24共同构成球形体结构,此时第二摆杆20移动至与导电板2相接触的位置,使得第二摆杆20与导电板2相接触,从而形成导电回路,并给电磁吸板4通电,进而将行程开关定位装置进行锁紧,为机械驱动设备29位置定位和行程调试提供保障。
5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机械驱动设备29可以采用可移动小车,比如炼钢的中间包车、烧结的皮带下料小车等,其可以在轨迹梁1上进行直线式的往复移动,从而带动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在轨迹梁1上进行移动,最终对行程开关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安装。
53.考虑到结构强度要求,行程开关定位装置总体采用碳钢材料进行制作;此外,导电板2采用铜合金材料,导电性较好。从动连杆12、横向连杆13、中心杆14以及竖直传动杆15形成连锁结构而作用在行程开关的触头滚轮10和止推机构16上,从而形成导电回路。
54.该行程开关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55.在轨迹梁1上放置好此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启动机械驱动设备29运行,机械驱动设备29触碰行程开关的触头滚轮10后带着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在轨迹梁1上沿运行轨迹移动,到达行程开关动作位置后,带动行程开关的摆动杆9进行动作,继而通过横向连杆13、竖直传动杆15的连锁动作来带动止推机构16中的第一壳体17和第二壳体18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第二摆杆20与导电板2相接触,从而形成导电回路,并给电磁吸板4通电,使得电磁吸板4的磁力增强,进而将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在轨迹梁1上进行锁紧固定;若机械驱动设备29继续移动,行程开关定位装置不再移动,而是固定于轨迹梁1上;此时行程开关定位装置所处的位置即为其定位安装的位置。
5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行程开关定位方法,其主要采用以上的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对行程开关进行定位;该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7.步骤一,将机械驱动设备29安装于轨迹梁1上,确定好机械驱动设备29的行进路线和轨迹,并对机械驱动设备29进行调试;
58.步骤二,将行程开关定位装置放置于轨迹梁1上,初始状态下,电磁吸板4带电,以使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吸附在轨迹梁1上,且此时的电磁吸板4的电磁吸附力与行程开关的摆动杆9所受到的推力相匹配,以确保机械驱动设备29与行程开关相传动连接时,摆动杆9远离行程开关的反馈主令信号的位置,且机械驱动设备29移动时能够推动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在轨迹梁1上移动;
59.步骤三,移动机械驱动设备29,使连接在机械设备29上的撞头支架30与行程开关的触头滚轮10相接触,撞头支架30顶端为半弧形板,移动过程中与行程开关的摆动杆9接触,并带动触头滚轮10摆动,可触发指令机械设备指令信号;在触头滚轮10的偏移过程中,摆动杆9带动传动机构上的传动连杆摆动,并通过传动机构中的横向连杆13带动竖直传动杆15摆动,竖直传动杆15作用在止推机构16上,以使止推机构16中的第一壳体17与第二壳体18朝着相互靠近闭合的方向进行移动;初始状态下,第一壳体17和第二壳体18处于分离状态,第一摆杆19和第二摆杆20均位于壳体腔体两端,第一伸缩杆21和第二伸缩杆22以及内部压缩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有一个初始收缩力;此时第一壳体17内的第一实心半球23在半球形的第一限位槽25内摆动、第二壳体18内的第二实心半球24在半球形的第二限位槽27内摆动,且第一壳体17上的第一摆杆19进行摆动并拉伸第一伸缩杆21,第二壳体18上的第二摆杆20进行摆动并拉伸第二伸缩杆22;
60.步骤四,当机械驱动设备29移动至行程开关反馈主令信号的位置时,摆动杆9偏移至极限位置,通过从动连杆12、横向连杆13、中心杆14和竖直传动杆15传导作用,将第一壳体17向第二壳体18压缩,压缩推力大于第一伸缩杆21和第二伸缩杆22复位水平收缩力,第一摆杆19和第二摆杆20向壳体腔体中心移动,第一伸缩杆21和第二伸缩杆22以及内部压缩弹簧处于极限拉伸状态,以保证第一实心半球23与第二实心半球24完全贴合并构成球形体结构,且第二伸缩杆22收缩并带动第二摆杆20复位至初始状态,第二摆杆20与导电板2相接触并增大电磁吸板4的磁吸力,以使机械驱动设备29继续移动时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固定于轨迹梁1上;
61.步骤五,当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固定于轨迹梁1上时,取下行程开关,将固定框架焊接在轨迹梁1上;
62.步骤六,当固定框架焊接完成后,重新安装上行程开关,即完成行程开关的定位固定。
63.综上可知,本技术的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及行程开关定位方法中,通过在轨迹梁1上放置好此装置,启动机械驱动设备29运行,触碰行程开关的触头滚轮10后带着行程开关定位装置在轨迹梁1上沿运行轨迹移动,到达行程开关动作位置后,带动行程开关的摆动杆9进行动作,继而通过横向连杆13、竖直传动杆15的连锁动作来带动止推机构16中的第一壳体17和第二壳体18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第二摆杆20与导电板2相接触,从而形成导电回路,并给电磁吸板4通电,进而将行程开关定位装置进行锁紧,为机械驱动设备29位置定位和行程调试提供保障。通过本装置以及方法对机械驱动设备29的行程开关进行快速定位安装,只需将本装置放置在机械驱动设备29行进方向的轨迹梁1上,通过机械驱动设备29自身的移动带动行程开关定位装置进行动作,从而通过在行程开关的主令信号位来增加电磁感应效果,进而将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固定在轨迹梁1上,使得机械驱动设备29的继续移动将不会影响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的固定定位的位置,至此完成行程开关的固定框架的固定,最终定位固定行程开关,作业效率高,极大的降低了行程开关的损坏概率。由此可见,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重复利用,通用性强。
6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