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6:50: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设计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3.在实际护理中引流管一端留置于患者人体上,另一端连接引流袋等医疗护理器具,引流管中间部分则没有一个实际依托固定的形式,对患者活动、医疗护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引流管固定问题,设计有多种形式各样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中包括有直接在护理服上加设固定带固定以及直接将引流管固定到病床上等多种形式,但是,终归是单个装置搭载单个的固定形式,无法多功能,多样式的固定,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更换固定方式不方便、管路固定复杂、固定不全面等问题,制约的患者的身体活动,也为日常护理带了不必要的麻烦,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多功能的、多形式的、方便更换固定形式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该装置采用两个固定形式对引流管固定,一方面设计别针直接将引流管卡接在该装置上后固定于护理服上,另一方面设置底部磁铁层,可直接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以固定引流管,如此,仅采用一个装置即是实现两中固定形式的更换,方便了患者日常护理中对引流管的多形式温度固定,如:患者脱离病床起身活动时,通过该装置的别针将其固定在护理服,当回到病床后,不需要过多操作,直接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即可,以保证患者平躺的病床上的舒适性;同时,该装置在固定引流管通道的内圈设有柔性层,在起到稳定固定引流管的同时,还不会压迫引流管内腔,封堵其通道,提升了引流管固定的质量,如此,还为引流管在装置内腔的抽拉提供了稳定操作的空间,更便于其固定形式的更换。
5.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弧形盖板、侧向连接模块;
6.所述弧形盖板动态连接在底座上,配合底座卡紧引流管,所述侧向连接模块设置于底座两侧,通过别针连接该装置于衣体上,所述底座底面设有磁铁层,通过磁铁层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
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盖板一边铰连接于底座一侧,另一边可拆卸的卡接于底座另一侧外部,所述弧形盖板的卡接端内侧设有凹槽;
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包括基托以及固定连接在基托上部的圆弧卡板,所述磁铁层固定设置在基托底部,所述侧向连接模块固定杆设置于基托的两侧;
9.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卡板卡接端外侧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配合卡紧圆弧盖板和圆弧卡板;
10.进一步的,所述圆弧盖板和圆弧卡板内侧均固定设有软质层;
11.进一步的,所述侧向连接模块包括基块、卡块,以及固定连接在基块上别针,所述别针中段向外突出,未固定一端限制于卡块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装置采用两个固定形式对引流管固定,一方面设计别针直接将引流管卡接在该装置上后固定于护理服上,另一方面设置底部磁铁层,可直接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以固定引流管,如此,仅采用一个装置即是实现两中固定形式的更换,方便了患者日常护理中对引流管的多形式温度固定,如:患者脱离病床起身活动时,通过该装置的别针将其固定在护理服,当回到病床后,不需要过多操作,直接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即可,以保证患者平躺的病床上的舒适性;
14.2、该装置在固定引流管通道的内圈设有柔性层,在起到稳定固定引流管的同时,还不会压迫引流管内腔,封堵其通道,提升了引流管固定的质量,如此,还为引流管在装置内腔的抽拉提供了稳定操作的空间,更便于其固定形式的更换。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18.图3是附图2中部位4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底座,101-基托,102-圆弧卡板,103-磁铁层,104-凸起,2
‑ꢀ
弧形盖板,201-凹槽,3-侧向连接模块,301-基块,302-别针,303
‑ꢀ
卡块,5-软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参阅附图1至3所示,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弧形盖板2、侧向连接模块3;
24.所述弧形盖板2动态连接在底座1上,配合底座1卡紧引流管,所述侧向连接模块3设置于底座1两侧,通过别针302连接该装置于衣体上,所述底座1底面设有磁铁层103,通过磁铁层103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整个装置既可通过别针302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护理服
上,也可通过磁铁层103的吸附,将引流管固定在病床上,一机多用,方便根据不同情况更换其固定形式,有助于实际使用过程中引流管的变换固定;
25.所述弧形盖板2一边铰连接于底座1一侧,另一边可拆卸的卡接于底座1另一侧外部,以构成一通道卡接引流管,所述弧形盖板2的卡接端内侧设有凹槽201;
26.所述底座1还包括基托101以及固定连接在基托101上部的圆弧卡板102,所述磁铁层103固定设置在基托101底部,所述侧向连接模块3固定设置于基托101的两侧;
27.所述圆弧卡板102卡接端外侧设有凸起104,凸起104与凹槽201 配合卡紧圆弧盖板2和圆弧卡板102,在圆弧盖板2的自身弹性作用下,凹槽201部分会卡紧凸起104部分,当掰起凹槽201部分,再次盖和,凹槽201和凸起104同样会再次进行锁紧,以此实现该装置的开合、锁紧;
28.所述圆弧盖板2和圆弧卡板102内侧均固定设有软质层5,在起到稳定固定引流管的同时,还不会压迫引流管内腔,封堵其通道,提升了引流管固定的质量,如此,还为引流管在装置内腔的抽拉提供了稳定操作的空间,更便于其固定形式的更换;
29.所述侧向连接模块3包括基块301、卡块302,以及固定连接在基块301上别针302,所述别针302中段向外突出,未固定一端限制于卡块302内;突出段使得别针302与基托101侧壁腾出了一定的空间,以便衣物的置入,使得整个装置固定在衣服上时不会紧绷衣体,太过突兀。
30.实施例2
3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可设计多个不同尺寸,如:圆弧盖板2和圆弧卡板102直径不同等,以适应不同直径引流管的固定使用,增强了其实用性。
32.实施例3
33.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为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
34.1、先将该装置消毒、杀菌处理。
35.2、捋顺引流管。
36.3、掰开弧形盖板2,将引流管置入圆弧卡板102内。
37.4、调节该装置的位置,卡紧弧形盖板2。
38.5、根据需求,按住别针302,将其错位出卡块303。
39.6、将别针302穿过衣体。
40.7、将别针302重新卡入卡块303中。
41.8、根据需求,或者直接将该装置通过底座1底部的磁铁层103 吸附于病床的金属架上。
42.9、若中途需要更换固定形式,如由衣体固定转化为病床固定,则从衣体上拆下别针,一手持引流管,一手持该装置,推拉调节该装置的位置,再将其吸附于病床金属架上。
43.综上所述,1、该装置采用两个固定形式对引流管固定,一方面设计别针直接将引流管卡接在该装置上后固定于护理服上,另一方面设置底部磁铁层,可直接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以固定引流管,如此,仅采用一个装置即是实现两中固定形式的更换,方便了患者日常护理中对引流管的多形式温度固定,如:患者脱离病床起身活动时,通过该装置的别针将其固定在护理服,当回到病床后,不需要过多操作,直接将该装置吸附于病床上即可,以保证患者平躺的病床上的舒适性;
44.2、该装置在固定引流管通道的内圈设有柔性层,在起到稳定固定引流管的同时,还不会压迫引流管内腔,封堵其通道,提升了引流管固定的质量,如此,还为引流管在装置内腔的抽拉提供了稳定操作的空间,更便于其固定形式的更换。
4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6.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