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纺布卷辅助换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6:01: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纺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卷辅助换卷装置。


背景技术:

2.全棉水刺无纺布卷在做成终端产品(需要两层无纺布叠层后再折叠,相应地宽幅折叠机上前后并排设有两个放卷工位)时,首先需要工人把新卷无纺布卷抬上宽幅折叠机,摆放在固定位置。其次在布卷快用完时,还需要暂停宽幅折叠机的运行,进行人工推脱换卷,最后直至人工连接好两个布卷的首尾两端,宽幅折叠机才能重新运转。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造成了人力与时间的浪费以及宽幅折叠机工作效率的降低。
3.具体地,原有的老式折叠机放卷架每换一个布卷平均时间在13分钟以上,每天24小时生产,换卷次数据统计为20次,20x13=260分钟,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的情况下,浪费在换卷的时间达4小时以上,且随着换布卷的次数增加,同样的工作内容,劳动力的工作时长只会逐步增加,从而导致宽幅折叠机的工作效率下降,影响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卷辅助换卷装置,该装置换一次卷加接布停机时间不多于2分钟,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达到提升宽幅折叠机工作效率目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卷辅助换卷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机架1、机架1前部的张力控制结构2、机架1下部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个放卷工位、机架1后部的备料平台3、机架1上部的布卷推动结构4、备料平台3的前侧与布卷推动结构4的后端之间的布卷提升结构和布卷推动结构的中部和前端与两个放卷工位之间的两个布卷下落结构;所述备料平台3沿前后向设于机架1的下部;所述布卷推动结构4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推动单元,两个推动单元分别设于布卷5的两侧;所述推动单元包括机架1上部且沿前后向设置的转轴滑道6、转轴滑道6上方且能在机架1顶部前后向运动的滑车7、转轴滑道6的中部且能让布卷5的转轴8通过的下料口9、下料口9上的下料阀板和滑车7上且与转轴8配合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位于转轴滑道6的上方,两个滑车7同步驱动;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滚动设于两条转轴滑道6上,并由推动机构推动向前运动;所述布卷提升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提升单元,所述提升单元包括机架1上且竖向设置的上升滑轨10和滑动设于上升滑轨10上的升布托板11,两个升布托板11同步驱动且能分别托住转轴8的两端,所述升布托板11能由备料平台3上的布卷5的转轴8的正下方运动至转轴滑道6的后端;所述布卷下落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下落单元,所述下落单元包括机架1上且竖向设置的下降滑轨12和滑动设于下降滑轨12上的接布托板13,两个接布托板13同步运动且能分别托住转轴8的两端,前侧的布卷下落结构的接布托板13能由转轴滑道6的前端的相邻下方运动至前侧的放卷工位,后侧的布卷下落结构的接布托板13能由下料口9的相邻下方运动至后侧
的放卷工位;每个放卷工位的下方均设有升降台14,所述升降台14上沿前后向设有皮带15,所述皮带15顶靠在布卷5的下侧。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侧的放卷工位的前方和前侧的放卷工位的后方均设有接布结构16,两个接布结构16前后并排设置且之间沿左右向设有过道17,所述接布结构16和过道17均固定在机架1上。
7.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布结构16包括支架18、可拆卸地设于支架18上部的可拆卸引导辊19、转动设于支架18下部且位于可拆卸引导辊19下方的负压板20、驱动负压板20 180
°
旋转的旋转机构27、支架18上部的上引导辊23、负压板20前方或后方且能前后向运动的压紧板24、驱动压紧板24前后运动的压紧气缸25和负压板20下方的辊压结构,所述支架18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可拆卸引导辊19和负压板20位于靠近过道17的一侧,所述上引导辊23和压紧板24位于远离过道17的一侧,所述负压板20和压紧板24分别位于无纺布22的前后两侧;所述负压板20的吸附面朝向过道17,翻转180
°
后让其吸附面朝向压紧板24;所述压紧板24能由压紧气缸25驱动向翻转后的负压板20运动将两条无纺布22顶压在负压板20上并粘接在一起,所述辊压结构包括分别位于无纺布22前后两侧的定压辊21和动压辊26,所述动压辊26能由辊压气缸28驱动将粘接后的两条无纺布22辊压贴合。
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引导辊19、负压板20、上引导辊23、压紧板24、定压辊21和动压辊26均沿左右向设置,所述压紧气缸25沿前后向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定压辊21设于负压板20的下方,所述动压辊16设于压紧板24的下方且设于转臂的中部,所述转臂靠近过道17的一端转动设于机架1上,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与辊压气缸28的伸缩杆铰接,所述辊压气缸28铰接在机架1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负压板20同轴设置的手轮盘和手轮盘上的插销孔,所述支架18或者机架1上设有与插销孔配合的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分别位于负压板20的上方与下方;当插销孔与一个定位孔重合并固定时,所述负压板20的吸附面朝向过道17,当插销孔与另一个定位孔重合并固定时,所述负压板20的吸附面朝向压紧板24。
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架1的顶部左右并排设有两条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位于对应侧的转轴滑道6的上方,所述滑车7滑动设于对应侧的横向滑轨上;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前后并排设于滑车7上的两个竖向气缸,两个竖向气缸均竖直向下设置且分别位于转轴8的前方与后方;推动转轴8时,两个竖向气缸伸展且其伸缩杆的下端分别至转轴8的相邻前方与相邻后方以带动转轴8滑动;两个滑车7分别通过两条前后向设置的横向链条29驱动,两条横向链条29同步驱动。
1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料阀板沿前后向设置,其设于转轴滑道6的内侧,其能在转轴滑道6上前后向滑动,其上侧与转轴滑道6平齐;所述转轴滑道6的内侧沿前后向设有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设于下料阀板的前方或后方且能驱动下料阀板前后向运动;所述下料气缸收缩时,所述下料口9开启,所述下料气缸伸展时,所述下料阀板将下料口9封闭。
11.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布托板11沿前后向设置且其上侧的后部向上弧形弯折;所述升布托板11位于高位时,其位于转轴滑道6的相邻后方,其上侧前部与转轴滑道6的上侧平齐;所述升布托板11由竖向设置的升布链条30驱动上下运动,两条升布链条30同步驱动。
12.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布托板13沿前后向设置且其上侧中部设有与转轴8配合的弧形缺口,所述接布托板13由竖向设置的接布链条31驱动上下运动,同一布卷下落结构的两条接布链条31同步驱动。
1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每个放卷工位上且位于转轴8的两端设有两个同步驱动的转轴顶出结构32,所述转轴顶出结构32位于转轴8对应端的下方,前侧的放卷工位的前方设有将转轴8向前引导的前引导面且其上的转轴顶出结构32将转轴8向前顶出,后侧的放卷工位的后方设有将转轴6向后引导的后引导面且其上的转轴顶出结构32将转轴8向后顶出。
14.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轴顶出结构32包括转动设于机架1上的顶出臂和机架1与顶出臂之间且用于驱动顶出臂旋转的顶出气缸,所述顶出臂位于转轴8对应端的下方且能由顶出气缸驱动朝向转轴8被顶出的方向旋转以将转轴8由放卷工位上顶出。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卷辅助换卷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6.1、通过布卷提升结构的作用代替人工抬卷,解放一定的工人劳动力。
17.2、布卷推动结构和布卷下落结构的共同作用代替人工推脱换卷,降低了推脱换卷的时间。
18.3、上卷方式不用等使用卷用到一定直径后才能上新卷,直接可以横跨上卷。节约了换卷等待时间,单位时间内提高了宽幅折叠机的工作效率。
19.4、通过定位夹板,防止新卷前端会在机器运行时偏移,提高了两个布卷首尾连接的质量,增加了工作效率。
20.5、解放的劳动力可以做其他有效的工作,从而提升了公司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卷辅助换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机架、2张力控制结构、3备料平台、4布卷推动结构、5布卷、6转轴滑道、7滑车、8转轴、9下料口、10上升滑轨、11升布托板、12下降滑轨、13接布托板、14升降台、15皮带、16接布结构、17过道、18支架、19可拆卸引导辊、20负压板、21定压辊、22无纺布、23上引导辊、24压紧板、25压紧气缸、26动压辊、27旋转机构、28辊压气缸、29横向链条、30升布链条、31接布链条、32转轴顶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5.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卷辅助换卷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前后向设置的机架1(具体为框架式结构)、机架1前部的张力控制结构2(用于同时引导两条无纺布22并调整张力)、机架1下部且前后并排设置的两个放卷工位(用于放置两个布卷5,其上设置转轴支撑结构)、机架1后部的备料平台3、机架1上部的布卷推动结构4(用于将布卷由备料平台3送至两个放卷工位的上方)、备料平台3的前侧与布卷推动结构4的后端之间的布卷提升结构、布卷推动结构的中部和前端与两个放卷工位之间的两个布卷下落结构和
机架1上用于引导无纺布22的多根导布辊(沿左右向设置)。其中,备料平台3沿前后向设于机架1的下部(具体设于地面上)。布卷推动结构4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推动单元(同步驱动),两个推动单元分别设于布卷5的两侧且对应转轴8的两端。其中,推动单元包括机架1上部且沿前后向设置的转轴滑道6(具体可以为水平设置的支撑梁)、转轴滑道6上方且能在机架1顶部前后向运动的滑车7(沿前后向设置)、转轴滑道6的中部且能让布卷5的转轴8通过的下料口9(具体位于后侧的放卷工位的上方)、下料口9上的下料阀板(根据需要可以开启与关闭,让布卷5向下通过)和滑车7上且与转轴8配合的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转轴对应端),推动机构位于转轴滑道6的上方,两个滑车7同步驱动。转轴8的两端(左右两端,可同轴设置或不设置轴承)分别滚动设于两条转轴滑道6上,并由推动机构推动向前运动。布卷提升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提升单元(同步驱动),提升单元包括机架1上且竖向设置(根据需要可倾斜一定角度)的上升滑轨10和滑动设于上升滑轨10上的升布托板11(由相应的结构驱动)等,两个升布托板11同步驱动且能分别托住转轴8的两端,升布托板11能由备料平台3上的布卷5的转轴8的正下方(以托起布卷5)运动至转轴滑道6的后端(位于前侧的放卷工位的上方)。布卷下落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下落单元(同步驱动),下落单元包括机架1上且竖向设置的下降滑轨12(根据需要可倾斜一定角度)和滑动设于下降滑轨12上的接布托板13(由相应的结构驱动)等,两个接布托板13同步运动且能分别托住转轴8的两端。前侧的布卷下落结构的接布托板13能由转轴滑道6的前端的相邻下方运动至前侧的放卷工位(转轴支撑结构),后侧的布卷下落结构的接布托板13能由下料口9的相邻下方运动至后侧的放卷工位(转轴支撑结构)。每个放卷工位的下方均设有升降台14以托起布卷5(配合接布托板13的升降,接布托板13上可设置气动夹紧结构以固定转轴8),升降台14上沿前后向设有皮带15。皮带15顶靠在布卷5的下侧,升降台14随着布卷5的减小逐渐上升。升降台14除起支撑作用外,还可以提供布卷一定的张力,前后两卷张力一致,折叠效率不受影响。优选地,接布托板13能由相应的气缸驱动翻转至竖直,以便于由放卷工位运动至布卷推动结构的下方。
26.优选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侧的放卷工位的前方和前侧的放卷工位的后方均设有接布结构16用于将两条无纺布22粘接在一起(通过双面胶,人工与机械配合),两个接布结构16前后并排设置且之间沿左右向设有过道17(可设于地面上,位于机架1中部)便于人站立,接布结构16和过道17均固定在机架1上。
27.其中,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布结构16包括支架18、可拆卸地设于支架18上部的可拆卸引导辊19(用于引导一条无纺布22)、转动设于支架18下部且位于可拆卸引导辊19下方的负压板20(板状结构,通过管路与真空泵连接)、驱动负压板20 180
°
旋转的旋转机构27、支架18上部的上引导辊23(用于引导另一条无纺布22)、负压板20前方或后方且能前后向运动的压紧板24(竖向设置的板状结构,与负压板20配合)、驱动压紧板24前后运动的压紧气缸25和负压板20下方的辊压结构等,支架18固定在机架1上,可拆卸引导辊19和负压板20(其高度要便于人工操作)位于靠近过道17的一侧,上引导辊23和压紧板24位于远离过道17的一侧,负压板20和压紧板24分别位于无纺布22的前后两侧。负压板20的吸附面朝向过道17(由人工在无纺布22上粘贴双面胶),翻转180
°
(人工转动手轮盘)后让其吸附面朝向压紧板24。压紧板24能由压紧气缸25驱动向翻转后的负压板20运动将两条无纺布22顶压在负压板20上并粘接(通过双面胶)在一起。辊压结
构包括分别位于无纺布22(粘接后)前后两侧的定压辊21和动压辊26(能在前后向运动),动压辊26能由辊压气缸28驱动将粘接后的两条无纺布22辊压贴合,两条无纺布22接布完成后,将可拆卸引导辊19拆除。
2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引导辊19、负压板20(通过左右向的转轴转动设于支架19上)、上引导辊23、压紧板24、定压辊21(设于机架1上)和动压辊26(其左右两端转动设于对应侧的转臂上)均沿左右向设置,压紧气缸25沿前后向固定在机架1上,支架19的顶部设有供可拆卸引导辊19的转轴嵌入的半圆凹槽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定压辊21设于负压板20的下方,动压辊16(端部)设于压紧板24的下方且设于转臂(共两根)的中部,转臂靠近过道17的一端转动(通过左右向的转轴)设于机架1上,转臂的另一端与辊压气缸28的伸缩杆铰接,辊压气缸28(倾斜设置)铰接在机架1上。旋转机构包括与负压板20的转轴同轴设置的手轮盘和手轮盘上的插销孔(其上设有插销),支架18或者机架1上设有与插销孔配合的两个定位孔(之间的夹角为180
°
),两个定位孔分别位于负压板20的上方与下方。当插销孔与一个定位孔重合并固定时,负压板20的吸附面朝向过道17,当插销孔与另一个定位孔重合并固定时,负压板20的吸附面朝向压紧板24。
29.具体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机架1的顶部左右并排设有两条横向滑轨(沿前后向水平设置),横向滑轨位于对应侧的转轴滑道6的上方,滑车7滑动设于对应侧的横向滑轨上。推动机构包括前后并排设于滑车7上的两个竖向气缸,两个竖向气缸均竖直向下设置且分别位于转轴8的前方与后方;推动转轴8时,两个竖向气缸伸展且其伸缩杆的下端分别至转轴8的相邻前方与相邻后方以带动转轴8滑动。两个滑车7分别通过两条前后向设置的横向链条29驱动,两条横向链条29同步驱动(通过两根平行的同步杆驱动,同步杆的两端设置链轮,其中一根同步杆由相应的电机驱动)。
30.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下料阀板沿前后向设置,其设于转轴滑道6的内侧,其能在转轴滑道6(其上沿前后向设有供下料阀板前后运动的滑槽)上前后向滑动,其上侧与转轴滑道6平齐。转轴滑道6的内侧沿前后向设有下料气缸。下料气缸设于下料阀板的前方或后方且能驱动下料阀板前后向运动。下料气缸收缩时,下料口9开启,下料气缸伸展时,下料阀板将下料口9封闭。
31.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升布托板11(与下料气缸稍微错开)沿前后向设置且其上侧的后部向上弧形弯折以保证布卷5能向前滚动。升布托板11位于高位时,其位于转轴滑道6的相邻后方,其上侧前部与转轴滑道6的上侧平齐(或稍高)。升布托板11由竖向设置的升布链条30(与上升滑轨平行)驱动上下运动,两条升布链条30同步驱动(通过两根平行的同步杆驱动,同步杆的两端设置链轮,其中一根同步杆由相应的电机驱动)。
32.其中,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布托板13沿前后向设置且其上侧中部设有与转轴8配合的弧形缺口(不能太深,在保证转轴不能滑动的同时能被转轴顶出结构32顶出),接布托板13由竖向设置的接布链条31(与下降滑轨12平行)驱动上下运动,同一布卷下落结构的两条接布链条31同步驱动(通过两根平行的同步杆驱动,同步杆的两端设置链轮,其中一根同步杆由相应的电机驱动)。
33.优选地,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每个放卷工位上且位于转轴8的两端设有两个同步驱动的转轴顶出结构32,转轴顶出结构32位于转轴8对应端的下方,前侧的放卷工位的前方设有将转轴8向前引导的前引导面(如为由后至前水平设置或斜向下的滚出面)
且其上的转轴顶出结构32将转轴8向前顶出,后侧的放卷工位的后方设有将转轴6向后引导的后引导面(如为由前至后水平设置或斜向下的滚出面)且其上的转轴顶出结构32将转轴8向后顶出。
34.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轴顶出结构32包括转动设于机架1上的顶出臂(根据需要倾斜设置)和机架1与顶出臂之间且用于驱动顶出臂旋转的顶出气缸,顶出臂位于转轴8对应端的下方且能由顶出气缸驱动朝向转轴8被顶出的方向旋转以将转轴8由放卷工位上顶出至对应侧的引导面上。转轴顶出结构与常规结构类似,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