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47: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能源的不断损耗,对于新能源的充分利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国家的认可。
3.但是,目前供电方式大多为有线供电和太阳能供电两种方式,有线供电需要铺设大量的线路,尤其在偏远地区,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而太阳能供电虽然减少了线路的铺设,但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低,受光照和天气限制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等问题。
4.因此,提供一种供电稳定的混合能源供电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供电效率高,输出的电能更加稳定,可靠,持续。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包括支撑塔、机壳部、机头部、光伏薄膜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和蓄电池;
8.所述支撑塔为圆形立柱;
9.所述机壳部包括机壳本体、发电机、转轴和齿轮组;所述机壳本体固定在所述支撑塔顶部;所述发电机安装在所述机壳本体的内部,所述转轴一端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
10.所述机头部包括机头本体和多个叶片;所述转轴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机头本体;所述机头本体的外围具有多个轮毂;多个所述叶片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轮毂中,且其端部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11.所述光伏薄膜电池包覆于所述叶片外围;
12.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薄膜电池通过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13.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光伏薄膜电池包覆于叶片外围,充分利用风能和光能,高效转换和利用,互补性强,供电效率高,输出的电能更加稳定,可靠,持续。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塔外围。
16.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供电效率,保障供电稳定。
17.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倾斜角度为45-90
°

1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实现最高效的吸收光能,最大程度的转化为电能。
19.进一步的,所述机壳本体具有多个散热孔。
20.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有利于机壳本体内部的发电机等设备的散热,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21.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三个,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
°

22.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提高风能的转化率。
23.进一步的,还包括半圆形辅助叶片;所述半圆形辅助叶片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延伸端部。
24.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半圆形辅助叶片能够使转轴更轻易转动起来,提高风能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壳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支撑塔,2-机壳部,3-机头部,4-光伏薄膜电池,5-太阳能电池板,6-半圆形辅助叶片,21-机壳本体,22-发电机,23-转轴,24-齿轮组,31-机头本体,3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包括支撑塔1、机壳部2、机头部3、光伏薄膜电池4、风光互补控制器和蓄电池;
32.支撑塔1为圆形立柱;
33.机壳部2包括机壳本体21、发电机22、转轴23和齿轮组24;机壳本体21固定在支撑塔1顶部;发电机22安装在机壳本体21的内部,转轴23一端通过齿轮组24与发电机22传动连接;
34.机头部3包括机头本体31和多个叶片32;转轴23另一端延伸出机头本体31;机头本体31的外围具有多个轮毂;多个叶片32分别安装在多个轮毂中,且其端部固定在转轴23上;
35.光伏薄膜电池4包覆于叶片32外围;
36.发电机22、光伏薄膜电池4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37.本实用新型光伏薄膜电池4包覆于叶片32外围,充分利用风能和光能,高效转换和利用,互补性强,供电效率高,输出的电能更加稳定,可靠,持续。
38.具体的,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安装在支撑塔1外围。
39.具体的,太阳能电池板5的安装倾斜角度为45-90
°

40.具体的,机壳本体21具有多个散热孔。
41.具体的,叶片32的数量为三个,相邻叶片32之间的夹角为120
°

42.具体的,还包括半圆形辅助叶片6;半圆形辅助叶片6安装在转轴23的延伸端部。
4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塔、机壳部、机头部、光伏薄膜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支撑塔为圆形立柱;所述机壳部包括机壳本体、发电机、转轴和齿轮组;所述机壳本体固定在所述支撑塔顶部;所述发电机安装在所述机壳本体的内部,所述转轴一端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机头部包括机头本体和多个叶片;所述转轴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机头本体;所述机头本体的外围具有多个轮毂;多个所述叶片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轮毂中,且其端部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光伏薄膜电池包覆于所述叶片外围;所述发电机、所述光伏薄膜电池通过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还包括半圆形辅助叶片;所述半圆形辅助叶片安装在所述转轴的延伸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塔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倾斜角度为45-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具有多个散热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数量为三个,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能源供电装置,包括支撑塔、机壳部、机头部、光伏薄膜电池、风光互补控制器和蓄电池;机壳部包括机壳本体、发电机、转轴和齿轮组;机壳本体固定在支撑塔顶部;发电机安装在机壳本体的内部,转轴一端通过齿轮组与发电机传动连接;机头部包括机头本体和多个叶片;转轴另一端延伸出机头本体;机头本体的外围具有多个轮毂;多个叶片分别安装在多个轮毂中,且其端部固定在转轴上;光伏薄膜电池包覆于叶片外围;发电机、光伏薄膜电池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光伏薄膜电池包覆于叶片外围,充分利用风能和光能,高效转换和利用,互补性强,供电效率高,输出的电能更加稳定,可靠,持续。持续。持续。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 陈强 杨坚 李闽 高云 陈琪 陈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卫蓝(平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2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