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斜疝的疝囊结扎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5:22: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为腹股沟疝普外器材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斜疝的疝囊结扎器。


背景技术:

2.斜疝,即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卵圆孔)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甚至进入阴囊的一类腹股沟疝,从疾病发展过程及程度来看,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疝及绞窄疝。腹股沟斜疝易发生嵌顿,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传统的疝修补术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因婴幼儿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疗效,不需施行疝修补术。
3.传统的斜疝疝囊结扎术通常需要采用疝环针和疝钩针配合,在患者腹腔采用双切口分别入针,然后通过疝环针和疝钩将结扎线环绕疝囊,抽针后进行结扎。此结扎方式切口范围大,且疝环针和疝钩的配合需要相当的手术经验,成功率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该问题,cn201410243546.x及cn201610680184.x先后公布了用于斜疝疝囊的高位结扎装置,其均通过采用记忆合金支撑的穿刺头刺入患者腹腔后,对记忆合金加热升温使其前端卷曲,从而使得结扎线自动环绕疝囊,确保了疝囊结扎术中结扎线的环绕疝囊成功率,并仅产生一个切口。但是上述两个技术方案在使用中一方面需要由电加热丝对记忆合金进行加热升温,结扎线绕设后需要等待其自然冷却至复原,速度较慢,过程较为繁琐,加热时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结扎线需要等记忆合金完全冷却复原再完全抽出后才能进行结扎,进一步延长了手术时间,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斜疝的疝囊结扎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斜疝疝囊的的快速结扎术。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用于斜疝的疝囊结扎器,具有定杆、动杆及结扎线;
6.定杆的前端设有穿刺头,定杆内具有供动杆沿纵向滑动配合的直孔,定杆周部靠近穿刺头的位置设有供动杆的前端脱出的侧孔;
7.动杆的前部用于由侧孔中脱出后在自身形变弹力或与定杆配合作用弯曲形成可环绕疝囊分布的环形结构,动杆内具有穿线孔,穿线孔中滑动设有弹性穿线钩,结扎线的前端经开设在弹性穿线钩上的穿孔贯穿穿线孔后由动杆前端伸出并打结形成线圈,在动杆上对应侧孔的一侧设有沿纵向分布并供结扎线由动杆中脱出的第一脱线缝隙,在定杆上设有与第一脱线缝隙重合对应并供结扎线由定杆中脱出的第二脱线缝隙,第二脱线缝隙具有窄部以及分布于窄部两端的第一宽部和第二宽部,窄部宽度小于弹性穿线钩以避免弹性穿线钩伸出,第一宽部连接侧孔并供弹性穿线钩的钩部伸出以钩取线圈,第二宽部供弹性穿线
钩的钩部伸出以同时将线圈和位于穿孔部分的结扎线伸出定杆。
8.优选的,定杆上沿周向间隔设有两个导向片,两个导向片相对侧之间的间隙形成部分所述窄部并与第一宽部对接,两个导向片相背侧并远离第一宽部的位置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一扭簧与定杆铰连,导向片上靠近第一宽部的部分形成用于将弹性穿线钩导入定杆内的导向部,导向片上远离第一宽部的部分形成供动杆配合的触发部,在动杆的前端设有两个触发柄,两个触发柄用于随动杆前端伸出并弯曲而分别顶压两个触发部以使两个导向部翘起进行导向。
9.优选的,弹性穿线钩通过第二销轴和第二扭簧铰连在滑动设置于穿线孔中的滑块上,滑块通过拉簧与动杆的后端相连,在动杆上设有l形的转动销,转动销的弯折点通过第三销轴铰连在开设于动杆上的条形孔中,转动销的一条边插设在拉簧的前端以维持拉簧的拉伸状态,转动销的另一条边分布于条形孔内并与定杆内壁抵触配合,定杆内壁上对应转动销的运动轨迹上设有供转动销翻转以解锁拉簧的让位槽,让位槽设置位置还满足通过前插动杆使转动销在弹性穿线钩由第一宽部伸出后即翻转入让位槽中。
10.优选的,动杆的前端封闭,由动杆的前端外侧方向开设有与第一脱线缝隙连通的定位槽,定位槽用于供线圈插接配合并定位线圈位置。
11.优选的,动杆为自然状态下呈直线姿态的刚性杆,直孔和侧孔之间连接有用于弯曲动杆的弧形弯折部。
12.优选的,动杆为自然状态下呈直线姿态的弹性纤维管,直孔的前侧设有割刀,割刀用于割破弹性纤维管一侧的纤维以使其产生弯曲。
13.优选的,动杆前部为弹性杆并在自然状态下呈环形。
14.优选的,定杆的尾部转动设有手轮,手轮具有内圈且手轮的内圈与动杆螺接配合,动杆和定杆之间设有沿纵向分布的键槽限位机构。
15.本发明中具有定杆和滑动穿设在定杆中的动杆,定杆的前端设置穿刺头用于穿刺,动杆的前端可在前插过程中自动或与定杆前端配合产生围绕疝囊的环形结构,结扎线位于动杆中,即简便快捷的实现了结扎线相对于疝囊的环绕,使手术时长大大缩短,手术风险大大降低。
16.本发明中的结扎线还穿设在开设于弹性穿线钩上的穿孔内,在动杆上设有第一脱线间隙,在定杆上设有第二脱线间隙,且第二脱线间隙具有位于中部的窄部和位于两端的宽部。通过窄部和宽部的设置实现了结扎线环绕疝囊后拉动结扎线即使得结扎线的前端和中部由患者体外部分脱出,进而在不撤出定杆的情况下即可将结扎线的中部间断后直接与自身前端绑扎进行囊体结扎,手术时间进一步缩短。
17.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弹性穿线钩通过拉簧与动杆尾端相连,并通过一个l形的转动销维持弹性穿线钩的位置,并在定杆上设有供转动销转动以释放拉簧的让位槽。在通过前插动杆使弹性穿线钩由宽部中脱出并钩取结扎线的线圈后,让位槽和转动销的位置自动重合,通过拉簧拉力自动拉动弹性穿线钩后移并由宽部中脱出。无需操作者拉动结扎线,仅需操作者完成动杆前插操作即可,自动化便利程度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利于手术时间的缩短。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初始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动杆部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中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1中导向片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图1中的动杆前插至形成环形结构时的状态示意图;
25.图8为图7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9为图7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10为图7中的转动销转入让位槽内后的状态示意图;
28.图11为图10中f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初始状态下的动杆前端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中标记:1、手轮,2、拉簧,3、转动销,4、第二脱线缝隙,401、第二宽部,402、窄部,403、第一宽部,5、拉线,6、滑块,7、弹性穿线钩,8、结扎线,9、第一脱线缝隙,10、导向片,1001、导向部,1002、触发部,11、线圈,12、侧孔,13、穿刺头,14、定杆,15、弧形弯折部,16、直孔,17、触发柄,18、动杆,19、穿线孔,20、让位槽,21、第二销轴,22、第二扭簧,23、穿孔,24、第一销轴,25、第一扭簧,26、条形孔,27、第三销轴,28、定位槽,29、装配槽,30、疝囊,31、割刀。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用于斜疝的疝囊结扎器进行说明:实施例1
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斜疝的疝囊30结扎器主要包括定杆14、动杆18及结扎线8。在疝囊30高位结扎术中,通过将定杆14将动杆18送入患者腹腔,再通过前插动杆18实现结扎线8环绕疝囊30并将结扎线8快速穿出定杆14以实现快速结扎。
33.定杆14为刚性直杆,其前端(左端)设有穿刺头13,穿刺头13用于由操作者通过穿刺头13将定杆14的前端刺入患者腹腔。定杆14内具有供动杆18沿纵向滑动配合的直孔16,定杆14的周部靠近穿刺头13的位置设有供动杆18的前端脱出的侧孔12。在定杆14插入患者腹腔中后,可由动杆18后端推动动杆18前移,使动杆18的前部经侧孔12由定杆14中穿出。动杆18同样为刚性直杆,在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动杆18的前端容纳于直孔16的前端。在定杆14中位于直孔16前端和侧孔12之间设有一弧形弯折部15,从而可在由动杆18后端推动动杆18前移后强制动杆18进入弧形弯折部15的部分弯曲变形,并随着动杆18的持续前插达到如图7及图10所示状态,使动杆18由定杆14中脱出的前部弯曲形成环形结构,通过环形结构将斜疝的疝囊30环绕,进而便于将设置于动杆18中的结扎线8绕设在疝囊30上,进行快速结扎。
34.由于定杆14自身具有刚性,难以徒手前插动杆18使其通过弧形弯折部15进行弯曲变形,故本实施例在定杆14的后方设有用于辅助前插动杆18的手轮1。手轮1的左侧具有同心分布的燕尾形的环形滑条,在定杆14后端的端面上对应设有供环形滑条滑动配合的燕尾
形的环形滑槽,且换形滑槽与动杆18同心分布,使手轮1可在外力驱动作用下以动杆18为中心灵活转动。手轮1还具有一个供动杆18的尾端伸出的中心孔,中心孔的内沿设有内螺纹,动杆18的尾部外沿设有外螺纹,使得手轮1可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与动杆18螺接,从而通过转动手轮1而驱动动杆18沿定杆14纵向前后(图1中的左右方向)移动。为避免转动手轮1过程中动杆18连轴转动,本实施例中在动杆18外沿和定杆14内沿之间设有键槽限位机构(图中未示出),键槽限位机构为设置在动杆18外沿的平键和开设在定杆14内沿以供平键滑动配合的键槽,为本领域常规的转动限制机构,不再就行赘述。为进一步提高前插动杆18的稳定性,还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夹持支架,即在将定杆14通过穿刺头13刺入患者腹腔后,通过夹持支架将定杆14夹持固定在手术床上。
35.动杆18内还具有纵向分布的穿线孔19,所述结扎线8由动杆18的尾端伸入后由动杆18的前端伸出。如图4及图5所示,动杆18的前端封闭,在封闭端沿由左至右的方向开设有一个定位槽28,定位槽28的槽底部位与穿线孔19连通以供结扎线8由动杆18中穿出。定位槽28的厚度与结扎线8的外径相对应,从而在将结扎线8的前端打结形成线圈11后,可将线圈11的尾部置于定位槽28内,通过定位槽28对线圈11的姿态产生定位作用,在如图7及图10所示的动杆18前部弯曲并靠近定杆14中前部的过程中,仍能保证线圈11的圈口始终朝向顶杆的固定姿态,并在动杆18的前端弯曲成环后紧靠在定杆14上,保证结扎线8后续操作顺利进行。如图5所示的,定位槽28为矩形并具有一定的长度,将线圈11置入后使线圈11形变为长椭圆形,线圈11的一半位于定位槽28内,便于提高定位效果,同时线圈11伸出定位槽28的另一半也便于钩取。
36.穿线孔19中还具有弹性穿线钩7,弹性穿线钩7用于将环绕疝囊30的结扎线8由顶杆中弹出,是实现快速结扎的关键部件。结合图1及图2所示,弹性穿线钩7具有用于钩取结扎线8的钩体和设置在钩体后部的钩柄。钩体的钩口朝向定杆14尾端方向分布,钩柄通过第二销轴21铰连在沿纵向滑动设置于穿线孔19中的滑块6上,在钩体上还设有穿孔23,使结扎线8的贯穿该穿孔23后再由动杆18的前端伸出。滑块6和动杆18之间以常规的卡接线轨方式滑动配合,从而可通过驱动滑块6左右移动来调整弹性穿线钩7的位置。第二销轴21上还套接有第二扭簧22,第二扭簧22的两端分别与钩柄和滑块6靠接,且第二扭簧22处于形变状态,具有驱动钩柄连同钩体沿顺时针转的趋势。
37.为了使结扎线8的前部在随动杆18弯曲围绕疝囊30后可与动杆18和定杆14分离,在不拔除定杆14状态下即可进行快速结扎,本实施例中在动杆18上设有供结扎线8脱离的第一脱线缝隙9,在定杆14上设有供结扎线8脱离的第二脱线缝隙4。第一脱线缝隙9和第二脱线缝隙4均沿纵向贯穿设置,且分别位于动杆18和定杆14上对应开设有侧孔12的一侧。其中的第一脱线缝隙9宽度一致并大于弹性穿线钩7的钩体宽度。而第二脱线缝隙4具有位于中部的窄部402(宽度小于钩体宽度)和位于窄部402两端位置的第一宽部403和第二宽部401(宽度均大于钩体宽度),从而使弹性穿线钩7的钩体在第二扭簧22的作用下在图2所示状态时刻穿过第一脱线缝隙9而抵靠于第二脱线缝隙4的窄部402内侧;在弹性钩提由滑块6驱动至对应第一宽部403和第二宽部401后由定杆14中伸出。
38.其中的第一宽部403设置在窄部402左端,在结扎术中位于患者体内,用于在前插动杆18使动杆18前部弯曲成环,且线圈11抵靠于定杆14上后,滑块6随动杆18同步移动使弹性穿线钩7的钩体由第一宽部403脱出并持续移动至线圈11的左侧。此时驱动滑块6右移即
使得弹性穿线钩7同步右移并准确钩取线圈11。随着持续驱动滑块6右移,即由弹性穿线钩7拉动线圈11及结扎线8的前端同步右移,为快速结扎进行准备。为避免在弹性穿线钩7右移过程中,由窄部402与第一宽部403的交接处阻挡钩体右移,本实施例中还在窄部402的右端设置有可将由第一宽部403伸出的弹性穿线钩7重新导入定管内的导向机构。结合图2及图6所示的,导向机构为铰连在窄部402与第一宽部403交接处的两个导向片10,两个导向片10沿定管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并安装在开设于定管上并与窄部402相同的两个装配槽29内。两个导向片10之间的间隙形成部分的窄部402,两个导向片10相背于窄部402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销轴24和第一扭簧25连接在装配槽29的槽底位置。如图2所示的,导向片10在第一扭簧25的作用下在自然状态时与定管外沿平齐,避免定管插入过程中产生阻挡。第一销轴24设置于靠近导向片10的右侧的位置,从而由第一销轴24将导向片10划分为左侧的导向部1001和右侧的触发部1002。结合图8所示,在动杆18的前端位置设有触发柄17,在通过前插使动杆18的前端弯曲并靠近定杆14前部时,由触发柄17对触发部1002进行挤压,使导向片10以第一销轴24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导向部1001翘起以对弹性穿线钩7进行导向,弹性穿线钩7在钩取线圈11后继续右移时,钩体上沿与导向部1001下沿相接触,压迫第二扭簧22持续变形,由导向片10将弹性穿线钩7重新导入定杆14内。
39.第二宽部401设置于窄部402右端,在结扎术中位于患者体外。第二宽部401的宽度仍大于弹性穿线钩7,当通过滑块6驱动弹性穿线钩7右移至第二宽部401后,弹性穿线钩7的的钩体则在第二扭簧22作用下由定杆14中弹出,如图11所示的,进而将结扎线8的前端线圈11和中部由定杆14中弹出,暴露给操作者进行结扎。操作者仅需将结扎线8靠近线圈11位置和位于穿孔23中的部分剪断即得到了环绕疝囊30的结扎线8的两端,从而可进行快速结扎。
40.通过前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仅通过操作者转动手轮1前插动杆18即使得动杆18前端弯曲成环,带动结扎线8环绕疝囊30,弹性穿线钩7的钩部伸出第一宽部403并位于线圈11的左侧。为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实施的便利化程度,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在前插动杆18达到上述状态后自动拉动弹性穿线钩7右移的拉拽机构,具体的:
41.如图3所示,拉拽机构主要包括拉簧2和转动销3。拉簧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拉线5与滑块6和动杆18尾端固定连接,且拉簧2处于拉伸状态,具有用于拉动滑块6及其上的弹性穿线钩7右移的弹性势能。转动销3为l形,其拐点通过第三销轴27铰连在沿纵向开设于动杆18下沿位置的条形孔26中。转动销3的短边伸入穿线孔19内并卡接于拉簧2的前端,维持拉簧2的拉伸状态;长边平行置于条形孔26内并与定杆14内沿抵触配合,维持转动销3整体姿态。如图1所示的,在转动销3左侧的顶杆内沿位置设有一个让位槽20,在前插动杆18使转动销3移动至让位槽20中时,如图9所示的,弹簧销长边因缺少支撑而收到拉簧2拉力从而顺时针转入让位槽20内。转动销3对于拉簧2的压制作用取消,拉簧2的拉力得以释放,从而拉动滑块6及其上的弹性穿线钩7右移。需要说明的是,让位槽20的设置位置应满足:在通过前插动杆18达到动杆18前端弯曲成环,带动结扎线8环绕疝囊30,且弹性穿线钩7的钩部伸出第一宽部403并位于线圈11的左侧(图7及图8所示状态)后转动销3恰好到达让位槽20处,自动驱动弹性穿线钩7右移。
42.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43.首先通过腹腔内置摄像头辅助,在图1所示状态下将定杆14通过左端的穿刺头13刺入患者腹腔,使侧孔12正对疝囊30。
44.然后即通过转动手轮1驱动动杆18前插至图7所示状态。此时如图7所示的,动杆18前部弯曲成环并环绕疝囊30,如图8所示的,弹性穿线钩7的钩体在第二扭簧22的作用下由第一宽部403中脱出并移动至线圈11的左侧,如图9所示的转动销3移动至与让位槽20相对。随即如图10及11所示的,转动销3在拉簧2作用下转入让位槽20内,失去对于拉簧2的限制,拉簧2即拉动弹性穿线钩7至第二宽部401,通过第二宽部401与钩体配合卡住弹性穿线钩7再次穿入定管内,使弹性穿线钩7上的线圈11和穿孔23位置的结扎线8同时由第二宽部401中脱出暴露给操作者。操作者通过剪刀剪断线圈11和位于穿孔23后部的结扎线8后,即可拉动前部结扎线8由第一脱线缝隙9和第二脱线缝隙4中脱出并完全环绕在疝囊30上,从而在不拔除定杆14的情况下即进行疝囊30高位结扎。或可通过一人结扎一人转动手轮1的方式拉回动杆18并将定杆14由穿刺口拔除,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幅度缩减了手术时间。
45.实施例2
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主体结构基本相同,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动杆18为自然状态下呈直线姿态的弹性纤维管。弹性纤维管周向上布满弹性纤维,从而在周向上的具有朝向自身后端方向的相同的拉伸力而保持直杆姿态。与实施例1中通过弧形弯折部15强制将通过的刚性直管压弯不同的是,如图12所示的本直孔16的前侧设有割刀31,割刀31的数量为多个并在定杆14内侧对应动杆18前部的下侧位置均匀间隔分布,从而在前插动杆18时,动杆18前部的弹性纤维管的下侧限位被割刀31损伤而丧失对应侧朝向自身后端的拉力,弹性纤维管上相背于割刀31侧的弹性纤维在拉力作用下将动杆18的前部自动拉伸至与实施例1相同的环形姿态。
47.与实施例1强制弯曲刚性直杆的弯曲方式相比,本实施例具有较小的前插动杆18阻力,利于结构的稳定,减少顶杆在患者腹腔切口处产生的抖动。
48.实施例3
49.本实施例中动杆18前部为弹性杆并在自然状态下呈环形,通过直孔16的压制作用稳定在直杆姿态。在右侧孔12中脱出后即自行恢复至环形。本实施例进一步减低了动杆18前插阻力,可实现完全手动操作,无需配置夹持支撑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