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储气筒支架的抗震用稳定部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4:30: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储气筒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储气筒支架的抗震用稳定部件。


背景技术:

2.汽车储气筒安装在汽车上时需要使用支架,现有的支架不具备抗震稳固的效果,在汽车行驶时容易经过颠簸路段,此时支架会跟随汽车一同颠簸起伏,极容易与其顶部存放的储气筒磕碰,从而造成损伤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储气筒支架的抗震用稳定部件,具备抗震稳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支架不具备抗震稳固的效果,在汽车行驶时容易经过颠簸路段,此时支架会跟随汽车一同颠簸起伏,极容易与其顶部存放的储气筒磕碰,从而造成损伤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储气筒支架的抗震用稳定部件,包括储气筒支架本体、抗震架、调节板、调节槽、释压板、凸块、滑动槽、挤压柱、基板和释压弹簧,所述抗震架滑动连接于储气筒支架本体内壁的两侧,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于抗震架的底部,所述调节槽开设于储气筒支架本体的内部且位于抗震架的底部,所述调节板的底部贯穿至调节槽的内部,所述释压板滑动连接于调节槽内壁的两侧,所述凸块固定连接于释压板的底部,所述滑动槽开设于调节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所述挤压柱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壁的顶部,所述基板固定连接于挤压柱的底部,所述释压弹簧固定连接于基板的底部,所述释压弹簧的底部与滑动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垫,所述限位垫的底部与释压板的顶部接触,所述限位垫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储气筒支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裂板,所述防裂板位于调节槽的底部。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抗震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防滑条竖向分布于抗震架的顶部。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底部与储气筒支架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抗震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储气筒支架本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导块使用的导槽,所述滑动槽、挤压柱和基板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滑动槽、挤压柱和基板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1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防裂板的长度大于调节槽的长度,所述防裂板的两侧呈倾斜状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发明通过设置储气筒支架本体、抗震架、调节板、调节槽、释压板、凸块、滑动槽、挤压柱、基板和释压弹簧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支架不具备抗震稳固的效果,在汽车行驶时容易经过颠簸路段,此时支架会跟随汽车一同颠簸起伏,极容易与其顶部存放的储气筒磕碰,从而造成损伤的问题,该汽车储气筒支架的抗震用稳定部件,具备抗震稳固的优点。
14.2、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垫,可以在释压板向上移动时起到限位防护的效果,避免抗震架继续上升脱离储气筒支架本体。
15.3、本发明通过设置防裂板,可以在储气筒支架本体的底部起到支撑加固的效果,避免储气筒支架本体底部脆弱出现断裂破损的现象。
16.4、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滑条,可以在抗震架的顶部起到防滑的效果,防止储气筒放置在抗震架顶部时出现滑动不稳的现象。
17.5、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将调节板和储气筒支架本体之间的缝隙填补,从而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缝隙内形成污垢,进而影响调节板的上下移动。
18.6、本发明通过设置导块和导槽,可以对抗震架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抗震架上下移动时更加顺滑,且抗震架上下移动时不会前后晃动移位。
19.7、本发明通过设置滑动槽、挤压柱和基板的设置,可以在基板底部释压弹簧的弹力下对释压板提供缓冲的效果,提高释压板的释压能力。
20.8、本发明通过设置防裂板,可以在调节槽的底部托起调节槽,防止储气筒支架本体断裂。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储气筒支架本体的主视剖面图;
23.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图。
24.图中:1、储气筒支架本体;2、抗震架;3、调节板;4、调节槽;5、释压板;6、凸块;7、滑动槽;8、挤压柱;9、基板;10、释压弹簧;11、限位垫;12、防裂板;13、防滑条;14、密封圈;15、导块;16、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储气筒支架的抗震用稳定部件,包括储气筒支架本体1、抗震架2、调节板3、调节槽4、释压板5、凸块6、滑动槽7、挤压柱8、基板9和释压弹簧10,抗震架2滑动连接于储气筒支架本体1内壁的两侧,调节板3固定连接于抗震架2的底部,调节槽4开设于储气筒支架本体1的内部且位于抗震架2的底部,调节板3的底部贯穿至调节槽4的内部,释压板5滑动连接于调节槽4内壁的两侧,凸块6固定连接于释压板5的
底部,滑动槽7开设于调节槽4内壁的前侧和后侧,挤压柱8滑动连接于滑动槽7内壁的顶部,基板9固定连接于挤压柱8的底部,释压弹簧10固定连接于基板9的底部,释压弹簧10的底部与滑动槽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27.参考图3,调节槽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垫11,限位垫11的底部与释压板5的顶部接触,限位垫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2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垫11,可以在释压板5向上移动时起到限位防护的效果,避免抗震架2继续上升脱离储气筒支架本体1。
29.参考图2,储气筒支架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裂板12,防裂板12位于调节槽4的底部。
3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裂板12,可以在储气筒支架本体1的底部起到支撑加固的效果,避免储气筒支架本体1底部脆弱出现断裂破损的现象。
31.参考图1,抗震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条13,防滑条1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防滑条13竖向分布于抗震架2的顶部。
3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滑条13,可以在抗震架2的顶部起到防滑的效果,防止储气筒放置在抗震架2顶部时出现滑动不稳的现象。
33.参考图2和图3,调节板3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14,密封圈14的底部与储气筒支架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
3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圈14,能将调节板3和储气筒支架本体1之间的缝隙填补,从而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缝隙内形成污垢,进而影响调节板3的上下移动。
35.参考图2,抗震架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块15,储气筒支架本体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导块15使用的导槽16,滑动槽7、挤压柱8和基板9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3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导块15和导槽16,可以对抗震架2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抗震架2上下移动时更加顺滑,且抗震架2上下移动时不会前后晃动移位。
37.参考图2和图3,滑动槽7、挤压柱8和基板9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3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滑动槽7、挤压柱8和基板9的设置,可以在基板9底部释压弹簧10的弹力下对释压板5提供缓冲的效果,提高释压板5的释压能力。
39.参考图2,防裂板12的长度大于调节槽4的长度,防裂板12的两侧呈倾斜状设置。
4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裂板12,可以在调节槽4的底部托起调节槽4,防止储气筒支架本体1断裂。
4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储气筒支架本体1通过抗震架2将储气筒固定在汽车底部后,当汽车经过颠簸路段带动储气筒上下晃动,此时储气筒会带动抗震架2上下移动,抗震架2上下移动时通过调节板3带动释压板5上下移动,释压板5向上移动时会被限位垫11限位且减震,当释压板5向下时其底部的凸块6会推动挤压柱8,挤压柱8通过基板9推动释压弹簧10向下压缩,释压弹簧10会缓冲释压板5向下的冲击力,且当释压板5通过凸块6与调节槽4内壁的底部接触后,释压弹簧10压缩到极限然后反推基板9以及挤压柱8,挤压柱8再次对释压板5进行缓冲减震,使储气筒颠簸产生的震动减至最小,从而起到减震稳固的效果。
42.综上所述:该汽车储气筒支架的抗震用稳定部件,通过设置储气筒支架本体1、抗
震架2、调节板3、调节槽4、释压板5、凸块6、滑动槽7、挤压柱8、基板9和释压弹簧10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支架不具备抗震稳固的效果,在汽车行驶时容易经过颠簸路段,此时支架会跟随汽车一同颠簸起伏,极容易与其顶部存放的储气筒磕碰,从而造成损伤的问题。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7)与移动杆(5)相连的左右两个转轴部分分别会存在两个上下的控制电机,上下两个电机的转动都可以带动所述固定夹(7)的上下两个夹子进行转动;并且在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的连接处都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在每个缓冲块(8)上均安装有led灯,在打开箱门(14)将储气筒放置在固定夹(7)的内部,固定夹(7)受到压簧(9)的压力对储气筒进行固定时,首先根据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判断当前压簧(9)的弹簧弹力是否能固定住所述储气筒,若不能固定住所述储气筒时则需要控制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进行关闭,以提醒操作人员当前压簧(9)的弹力不足,需更换更大弹力或更长长度的压簧(9),当系统判断出当前压簧(9)的弹簧弹力能固定住所述储气筒时,控制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进行开启,并在系统内部比较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固定夹(7)的电机使能,并对打开使能的电机按照压力传感器的数值进行转速控制,以确保固定住所述储气筒后每个压簧(9)的弹簧弹力都保持一致,这样更有利于将震动分配均匀,提高减震效果,其具体步骤包括,
44.步骤a1:利用公式(1)根据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得到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的控制信号,进而通过所述led灯的亮灭情况判断当前压簧(9)的弹簧弹力是否能固定住所述储气筒
[0045][0046]
其中e(led)表示所述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的控制信号;f
i,0
表示将储气筒放置在固定夹(7)的内部后第i个缓冲块(8)和对应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δ()表示为if判断函数(若括号内的算式为真则函数值为1,若括号内的算式为假则函数值为0);
[0047]
若e(led)=0表示所述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的控制信号为关,则关闭所述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即当前压簧(9)的弹簧弹力不能固定住所述储气筒,则利用关闭灯光提醒车主需要对所述压簧(9)进行更换;
[0048]
若e(led)=1表示所述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的控制信号为开,则打开所述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即当前压簧(9)的弹簧弹力能固定住所述储气筒,则继续进行步骤a2的操作;
[0049]
步骤a2:利用公式(2)根据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控制所述左右两个转轴部分的上下电机使能
[0050][0051]
其中ei(p)表示第i个缓冲块(8)一侧的电机使能信号;表示将i值从1取值到4得到f
i,0
的最大值;
[0052]
若ei(p)=1表示第i个缓冲块(8)一侧的电机使能信号为开,则打开第i个缓冲块
(8)一侧的电机使能,并继续进行步骤a3的操作;
[0053]
若ei(p)=0表示第i个缓冲块(8)一侧的电机使能信号为关,则不打开第i个缓冲块(8)一侧的电机使能;
[0054]
步骤a3:利用公式(3)根据所述左右两个转轴部分的上下电机使能以及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控制所述左右两个转轴部分的上下电机的转速,以确保固定住所述储气筒后每个压簧(9)的弹簧弹力都保持一致
[0055][0056]
其中vi(p)表示第i个缓冲块(8)一侧的电机的控制转速值;v
max
表示所述电机可达到的最大转速值;fi(t)表示以电机第i个缓冲块(8)一侧的电机的使能信号打开为0时刻开始计时到当前时刻所述第i个缓冲块(8)和对应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
[0057]
通过上述公式得到的所述电机的控制转速值对相应的电机进行控制,进而使得固定住所述储气筒后每个压簧(9)的弹簧弹力都保持一致,这样更有利于将震动分配均匀,提高减震效果。
[0058]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步骤a1的公式(1)根据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得到所有缓冲块(8)上的led灯的控制信号,进而通过所述led灯的亮灭情况判断当前压簧(9)的弹簧弹力是否能固定住所述储气筒,进而系统在装入储气筒后会自动进行自检,以保证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然后利用步骤a2的公式(2)根据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控制所述左右两个转轴部分的上下电机使能,进而使需要进行控制的电机使能打开,不需要进行控制的电机不进行通电,进而减小损耗和功率,提高系统的节电效果;最后利用步骤a3的公式(3)根据所述左右两个转轴部分的上下电机使能以及每个缓冲块(8)和压簧(9)连接处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控制所述左右两个转轴部分的上下电机的转速,以确保固定住所述储气筒后每个压簧(9)的弹簧弹力都保持一致,这样更有利于将震动分配均匀,提高减震效果。
[005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6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