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温度调节机组设备与流程

2022-02-20 13:40: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温度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温度调节机组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温度调节机组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温度调节机组可以调节温度,温度调节机组的核心工作部件是压缩机,通过压缩机的工作,温度调节机组可以在炎热的夏天制冷,降低室温,也能在寒冷的冬天制热,提高室温,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3.传统的压缩机控制方法是以温度调节机组总体的目标温度差值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机组采用温差运行。但是,由于机组有换热时间差,从而导致当机组为部分负荷时其能力的短时间输出过盈,增加机组耗电量,同时,还有可能出现机组运行不稳定、出现较多的喘振,使传统的机组运行模式不够节能,工作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机组运行模式不够节能,工作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温度调节机组设备,该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温度调节机组设备可以达到提高温度调节机组的使用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5.一种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
7.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和所述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8.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调节机组的作用区域;
9.根据所述机组负荷因子对所述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10.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所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
11.一种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包括:
12.内机负荷总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
13.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和所述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14.机组负荷因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调节机组的作用区域;
15.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机组负荷因子对所述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16.运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所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
17.一种温度调节机组设备,包括温度调节机组和如上述的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
18.上述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及温度调节机组设备,首先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然后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结合反映机组内机配置情况的机组反馈参数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然后根据机组的实际工作负载计算出机组负荷因子,以此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而调整机组运行中的实际能力输出范围,避免机组短时间大功率输出能力,避免短时间运行机组骤停,避免能力过盈输出带来的能源浪费,从而实现机组输出温和、运行持久、工作节能,提高了温度调节机组的使用可靠性。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所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之后,还包括:
20.获取机组运行时的实时内机负荷总和;
21.当所述实时内机负荷总和等于所述内机负荷总和时,返回所述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22.当所述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不等于所述内机负荷总和时,将所述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作为所述内机负荷总和,并返回所述根据所述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所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之后,还包括:
24.获取所述温度调节机组中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
25.当所述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为零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机组停机。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包括内机型号和内机开关状态,所述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包括:
27.获取所述内机开关状态获取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型号和数量;
28.根据所述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型号与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得到内机能力值;
29.根据所述内机能力值和所述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得到内机负荷总和。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和所述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包括:
31.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得到机组总内机负荷;
32.根据所述机组总内机负荷、所述内机负荷总和和所述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范围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包括内机型号和内机数量,所述根据所述内机反馈参数得到机组总内机负荷,包括:
34.根据所述内机型号与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得到内机能力值;
35.根据所述内机能力值和所述内机数量得到机组总内机负荷。
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包括:
37.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和设定温度得到目标温差;
38.计算所述实时温度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速率;
39.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预设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预设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包括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和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所述预设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包括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预设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预设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包括:
41.在制冷模式下,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所述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所述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42.在制热模式下,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所述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所述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制冷模式下,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所述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所述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包括:
44.在制冷模式下,当所述目标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和所述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45.当所述目标温差小于所述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所述温度变化速率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4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制热模式下,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所述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所述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包括:
47.在制热模式下,当所述目标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所述目标温差、所述温度变化速率、所述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和所述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48.当所述目标温差大于所述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所述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所述温度变化速率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附图说明
49.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0.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1.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2.图4为再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3.图5为其他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4.图6为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5.图7为某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56.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57.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修正运行示意图;
58.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修正运行示意图;
59.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水多联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6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对温度调节机组进行控制。温度调节机组的类型丰富,对应的结构也不一样。以温度调节机组为水多联机组为例,水多联机组主要包括内机和外机两个部分,外机主体对象为机组室外机,内含智能微型电脑芯片,内外机通讯线接口,变频压缩机,变频水泵,进出水感温包。内机部分包括多个多联水风盘,含有变频风机、水路进出口感温包及出回风温度感温包,数据通过控制主板进行整合并反馈参数到室外机,控制主板与线控器相连接,用户可通过线控器调节机组运行参数。机组运行时根据线控器设定用户参数以及用冷/热室内参数,控制外机起停以及内机的工作情况,以此控制温度达到空气调节的作用。执行本技术的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时,可由与温度调节机组独立的控制器执行,也可以由温度调节机组中本身就具有的控制器执行,例如由水多联机组的外机中的智能微型电脑芯片执行,可以节约硬件成本。请参见图1,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步骤s100: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
63.内机反馈参数是指与温度调节机组中内机相关的参数,内机反馈参数可以反映内机的工作能力值。内机负荷总和用于反映正在运行的内机能够承载的负荷总和。内机反馈参数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包括内机型号,内机的型号不同,内机的能力值也不一样。可以理解,在执行本技术的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控制器中已经预先存储好了内机型号与内机能力值的对应关系,在获取到内机型号后,根据内机型号与内机能力值的对应关系匹配出对应的能力值,作为表征内机负荷总和的一部分。此外,内机反馈参数还包括内机数量,具体可以为投入使用的内机的数量,投入使用的内机数量不同,内机负载总和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投入使用的内机的数量越多,内机负荷总和越大,投入使用的内机的数量越少,内机负荷总和越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机反馈参数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参数,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64.步骤s200: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65.得到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本实施例中,得到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后,可以预估内机需要投入使用的数量和工作能力值等,以此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可以理解,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都可以是温度调节机组在按照逻辑开机前,在机组进行调试时进行收集和计算的,设置的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
范围用于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压缩机的初始工作状态。或者,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也可以表征温度调节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修正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在后续获得机组负荷因子后,将前一个获取到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作为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不同,设置的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也不一样。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得到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66.步骤s300: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67.其中,目标区域为温度调节机组的作用区域。例如,当温度调节机组为水多联机组,水多联机组的内机设置于不同的房间内,用于给房间制冷或制热时,需要进行温度调节的房间即为目标区域。通过对目标区域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得到实时温度,实时温度可以作为判断机组负荷的重要参数。例如,在制冷模式下时,若目标区域的实时温度较高,则机组需要大功率、高负荷运行,若目标区域的温度较低,则机组的运行功率较小。
68.步骤s400: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69.机组负荷因子可以反映温度调节机组的实时工作负载需求,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可以使得到的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更加满足机组的实际工作情况,避免了机组输出能力过盈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当机组负荷因子较小时,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可以得到一个小于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的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可以避免温度调节机组能力过盈输出带来的能源浪费。当机组负荷因子较大时,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可以得到一个大于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的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可以使温度调节机组的工作输出更加满足用户需求。
70.步骤s500: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
71.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用于限制温度调节机组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可以是范围边界值,例如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或压缩机运行频率下限。当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为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时,若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小于或等于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则控制压缩机以实际运行频率运行,若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大于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则控制压缩机以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运行,避免超过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类似地,当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为压缩机运行频率下限时,若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小于或等于压缩机运行频率下限,则控制压缩机以压缩机运行频率下限运行,若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大于压缩机运行频率下限,则控制压缩机以实际运行频率运行,避免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超过压缩机运行频率下限。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也可以是一个范围,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7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步骤s500之后,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610至步骤s630。
73.步骤s610:获取机组运行时的实时内机负荷总和。
74.在温度调节机组开始运行后,继续检测机组运行时的运行参数,得到实时内机负荷总和。获取实时内机负荷总和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获取各个目标区域的实时
温度,根据各个目标区域的实时温度计算得到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也就是说,在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后,还是会持续监测温度调节机组的运行状态,便于对温度调节机组进行更好的控制。可扩展地,也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获取机组运行时的实时内机负荷总和,预设时间间隔的取值并不唯一,例如可以为10s等,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以实现即可。
75.步骤s620:当实时内机负荷总和等于内机负荷总和时,返回步骤s300。
76.当实时内机负荷总和等于内机负荷总和时,考虑温度调节机组的内机负荷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此时返回步骤s300,继续根据目标区域的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接着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
77.步骤s630:当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不等于内机负荷总和时,将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作为内机负荷总和,返回步骤s200。
78.当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不等于内机负荷总和时,考虑温度调节机组的内机负荷没有发生了变化,此时将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作为内机负荷总和,并返回步骤s200,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实时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接着根据目标区域的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
7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步骤s500之后,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710和步骤s720。
80.步骤s710: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
81.在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后,继续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可以根据温度调节机组中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判断机组的工作状态。
82.步骤s720:当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为零时,控制温度调节机组停机。
83.当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为零时,考虑此时温度调节机组的负荷为0,则控制温度调节机组停机,达到节能的目的。
84.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机反馈参数包括内机型号和内机开关状态,请参见图4,步骤s100包括步骤s110至步骤s130。
85.步骤s110:获取内机开关状态获取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型号和数量。
86.具体地,可以在温度调节机组调试时,获取内机开关状态获取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型号和数量。正在运行的内机为压缩机正在工作的内机,内机型号不同,内机的参数不一样,因此温度调节能力也不一样。此外,正在运行的内机数量不同,内机负载总和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正在运行的内机数量越多,内机负荷总和越大,正在运行的内机数量越少,内机负荷总和越小。
87.步骤s120:根据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型号与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得到内机能力值。
88.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已经预先存储好,在获取到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型号后,根据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匹配出与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型号对应的内机能力值,作为获取内机负荷总和的依据之一。
89.步骤s130:根据内机能力值和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得到内机负荷总和。
90.在得到每个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能力值后,结合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便可得
到内机负荷总和。例如,当每个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能力值均相等时,内机负荷总和为每个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能力值与所有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的乘积。当每个正在运行的内机的内机能力值不相等时,内机负荷总和为对各内机能力值与对应运行的数量的乘积求和。
9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步骤s200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92.步骤s210: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得到机组总内机负荷。
93.具体地,机组总内机负荷用于表征温度调节机组中所有内机的负荷,是温度调节机组中每个内机的内机负荷之和。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的内机反馈参数为各个内机的内机反馈参数,可以反映各个内机的工作能力值。内机反馈参数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只要可以表征内机的工作负荷即可。
94.步骤s220:根据机组总内机负荷、内机负荷总和和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范围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95.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范围为已知的,可以根据温度调节机组的结构直接得到的。机组总内机负荷用于表征温度调节机组中所有内机的负荷,内机负荷总和用于表征温度调节机组中正在运行的所有内机的负荷。在获取到机组总内机负荷和内机负荷总和后,可以先计算得到内机负荷总和和机组总内机负荷的比值,该比值可以保证运行的内机数量占比。然后可以将内机负荷总和和机组总内机负荷的比值与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范围的乘积作为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具体地,以机组总内机负荷为qa,内机负荷总和为qs,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范围为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上限c
额定
,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为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c
设定
为例,
96.q
s=q运1
q
运2
...... q
运x-1
q
运x
ꢀꢀꢀꢀꢀꢀꢀꢀꢀꢀꢀꢀꢀꢀꢀ
(1)
97.qa=q
额1
q
额2
...... q
额n-1
q
额n
ꢀꢀꢀꢀꢀꢀꢀꢀꢀꢀꢀꢀꢀꢀꢀ
(2)
[0098][0099]
其中,q
运x
为温度调节机组中正在运行的单个内机的负荷,q
额n
为温度调节机组中各个内机的额定负荷,式中数值x≤n,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c
设定
跟随实际检测得到的内机负荷总和qs进行调整。
[0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内机反馈参数包括内机型号和内机数量,步骤s210包括步骤s211和步骤s212。
[0101]
步骤s211:根据内机型号与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得到内机能力值。
[0102]
内机型号不同,内机的参数不一样,因此温度调节能力也不一样。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已经预先存储好,在获取到内机型号后,根据预设的型号能力对应关系匹配出与内机型号对应的内机能力值,作为获取机组总内机负荷的依据之一。
[0103]
步骤s212:根据内机能力值和内机数量得到机组总内机负荷。
[0104]
在得到每个内机的内机能力值后,结合内机数量便可得到机组总内机负荷。一般地,机组总内机负荷为每个内机的内机能力值与所有内机数量的乘积。
[010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步骤s300包括步骤s310至步骤s330。
[0106]
步骤s310: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和设定温度得到目标温差。
[0107]
以实时温度为tr,设定温度为ts为例,目标温差δt=t
r-ts。
[0108]
步骤s320:计算实时温度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速率。
[0109]
获取到实时温度tr后,计算实时温度tr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速率。预设时间段的具体取值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10~30s内的任意数值。与预设时间段为tc为例,温度变化速率v
t
的计算公式为:
[0110][0111]
其中,t
r'
为上一检测点温度。
[0112]
步骤s330:根据目标温差、温度变化速率、预设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预设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预设拐点温度α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0113]
具体地,预设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预设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预设拐点温度α为实验室测定得出的数值。温度变化速率可以表征当前目标区域实际负荷的大小,预设拐点温度α为不同房间设定温度下的最适应体感温度,内机自带参数与设定温度一一映射。
[0114]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包括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c
和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h
,预设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包括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c
和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h
。获取机组负荷因子时,根据温度调节机组的工作模式不同,计算方式也不一样,可以使计算得到的机组负荷因子更加准确。请参见图6,步骤s330包括步骤s331和步骤s332。
[0115]
步骤s331:在制冷模式下,根据目标温差、温度变化速率、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c
、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c
和预设拐点温度α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0116]
当温度调节机组处于制冷模式下时,可根据目标温差、温度变化速率、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c
、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c
和预设拐点温度α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其中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c
和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c
均为负值。
[0117]
步骤s332:在制热模式下,根据目标温差、温度变化速率、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h
、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h
和预设拐点温度α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0118]
当温度调节机组处于制热模式下时,可根据目标温差、温度变化速率、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h
、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h
和预设拐点温度α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其中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h
和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h
均为正值。
[0119]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步骤s331包括步骤s3311和步骤s3312。在相同的工作模式下计算机组负荷因子时,根据目标温差与预设拐点温度α的大小关系不同,计算方式也不一样,目标温差与预设拐点温度的大小关系可以表征目标区域内是否达到最适体感温度。
[0120]
步骤s3311:在制冷模式下,当目标温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目标温差、温度变化速率、第一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和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0121]
计算机组负荷因子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该步骤计算出来的机组负荷因子为单个内机的机组负荷因子。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模式下,当目标温差δt大于或等于预设拐点温度α时,机组负荷因子γz的计算公式:
[0122]
[0123]
其中,当vt>0时,机组负荷因子γz按2进行反馈。
[0124]
步骤s3312:当目标温差小于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第一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和温度变化速率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0125]
在本实施例中,当目标温差δt小于预设拐点温度α时,机组负荷因子γz的计算公式:
[0126][0127]
当vt>0时,机组负荷因子γz按2进行反馈。机组运行初期γz值很大,而频率与能力几乎为正比,两倍修正即可满足大多运行情况,故γz的上限值为2。
[01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32包括步骤s3321和步骤s3322。在相同的工作模式下计算机组负荷因子时,根据目标温差与预设拐点温度α的大小关系不同,计算方式也不一样,目标温差与预设拐点温度α的大小关系可以表征目标区域内是否达到最适体感温度。
[0129]
步骤s3321:在制热模式下,当目标温差小于或等于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目标温差、温度变化速率、第二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h
和预设拐点温度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0130]
计算机组负荷因子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该步骤计算出来的机组负荷因子为单个内机的机组负荷因子。在本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下,当目标温差δt大于或等于预设拐点温度α时,机组负荷因子γz的计算公式:
[0131][0132]
其中,当vt<0时,机组负荷因子γz按2进行反馈。
[0133]
步骤s3322:当目标温差大于预设拐点温度时,根据第二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
αh
和温度变化速率计算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0134]
在本实施例中,当目标温差δt大于预设拐点温度α时,机组负荷因子γz的计算公式:
[0135][0136]
计算得到单个内机的机组负荷因子γz后,温度调节机组的总负荷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0137][0138]
其中x为温度调节机组中运行的内机的数量。
[0139]
得到温度调节机组的总负荷因子γ后,以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范围为温度调节机组的额定频率上限c
额定
,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为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c
设定
为例,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c
设定
的计算公式为:
[0140]c设定
=γ*c
额定
ꢀꢀꢀꢀꢀꢀꢀꢀꢀꢀꢀꢀꢀꢀꢀꢀꢀꢀꢀꢀꢀꢀ
(10)
[0141]
通过该控制策略可以对压缩机的输出进行针对性的精准控制,实现机组输出与实际负载的最大程度匹配,从而从舒适性及节能性方面提升机组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0142]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主要分为内机和外机两个部分,外机主体对象为机组室外
机,内含智能微型电脑芯片,内外机通讯线接口,变频压缩机,变频水泵,进出水感温包。内机部分由多个多联水风盘组成,含有水路进出口感温包及出回风温度感温包,变频风机,数据通过控制主板进行整合并反馈参数到室外机,控制板与线控器相连接,用户可调节机组运行参数。机组运行时根据线控器设定用户参数以及用冷/热室内参数,控制外机起停以及内机的工作情况,以此控制温度达到空气调节的作用。
[0143]
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如图8所示:机组在按照逻辑开机前,在调试时收集内机反馈参数,开机时监测内机反馈参数,开机后通过内机负荷总和设定初始压缩机运行范围,再通过不停校核机组内机所反馈的负荷因子来对机组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加以修正,进而控制机组输出能力达到最优值,运行完一个周期后机组再次判断负荷值并按控制再次校核自身负荷输出,直至机组负荷变为0,机组正常执行停机步骤。其中,内机反馈参数可包括内机型号、内机数量、内机开关状态和房间实时检测温度等。外机控制器程序写有内机型号所对应的内机能力值,一一映射到负荷因子的计算式中。图8中的判断条件满足即算一个周期,一般一个周期的时间很短,例如可以为10s。
[0144]
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0145]
1.压缩机频率范围的初始设定
[0146]
实时监测实际运行内机负荷总和qs和机组总内机负荷qa,其中qs为所运行的内机经外机控制器反馈的能力之和,qa为参与调试的所有内机经外机控制器反馈的能力之和,机组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c
设定
,机组压缩机频率上限值c
额定

[0147]
运行内机单个负荷q
运x
,内机额定负荷q
额n

[0148]qs
=q
运1
q
运2
...... q
运x-1
q
运x

[0149]
qa=q
额1
q
额2
...... q
额n-1
q
额n
;(式中代数值x≤n)
[0150][0151]
注:实际运行中机组压缩机运行频率上限跟随实际检测内机负荷qs进行调整。机组压缩机频率上限值一般为70~100,不同工况对应的值不同,在此不做赘述。
[0152]
2.能力输出精准控制(负荷因子的计算及控制策略)
[0153]
机组内机时刻检测用冷/热房间温降/升速率,v
t
;(每tc检测计算一次,tc可为10~30s,可等同周期判断时间)
[0154]
机组温度升降参考值v
lc
(负值)、v
lh
(正值),该数值为实验室测定得出;
[0155]
机组温度稳定参考值vαc(负值)、v
αh
(正值),该数值为实验室测定得出;
[0156]“α”为拐点温度,数值由实验室测试得出。
[0157]
房间实际检测温度tr,房间设定温度值ts;
[0158]
房间设定目标温差值δt=t
r-ts;
[0159]
温度升降速率计算tr'为上一检测点温度
[0160]
室内机单个负荷因子为γz(上限值为2)对应实际运行中第z个内机;(1≤z≤x)
[0161]
其计算方式为:
[0162]
制冷模式下:当δt≥α时,
[0163]
当δt<α时,
[0164]
注:当vt>0时因子γz按2进行反馈
[0165]
制热模式下:当δt≤α时,
[0166]
当δt>α时,
[0167]
注:当vt<0时因子γz按2进行反馈
[0168]
总负荷因子计算式为:
[0169]
修正运行的示意图请参见图9和图10。
[0170]
3.压缩机运行频率进一步设定
[0171]c设定
=γ*c
额定
[0172]
通过该控制策略可以对压缩机的输出进行针对性的精准控制,实现机组输出与实际负载的最大程度匹配,从而从舒适性及节能性方面提升机组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0173]
4.机组自身运行判断
[0174]
当机组在本技术所提及的控制策略中每运行一个周期后对内机所反馈的负荷值进行检测,若内机反馈负荷已为0,则机组正常停机,若内机反馈负荷值未发生改变,则机组重复校核负荷因子的变化值,并修订压缩机运行范围;若机组内机负荷发生改变,则重新计算内机总负荷值设定压缩机初始运行范围,同时根据再次计算的负荷因子矫正压缩机的能力输出。
[0175]
通过本技术所提及的控制策略最终使机组处于工作输出稳定,内外机负荷匹配,机组运行节能高效的最终目标。
[0176]
上述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然后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结合反映机组内机配置情况的机组反馈参数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然后根据机组的实际工作负载计算出机组负荷因子,以此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而调整机组运行中的实际能力输出范围,避免机组短时间大功率输出能力,避免短时间运行机组骤停,避免能力过盈输出带来的能源浪费,从而实现机组输出温和、运行持久、工作节能,提高了温度调节机组的使用可靠性。
[0177]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包括内机负荷总和获取模块、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设置模块、机组负荷因子获取模块、修正模块和运行控制模块,内
机负荷总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机组负荷因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目标区域为温度调节机组的作用区域,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运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
[0178]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还包括监测模块,监测模块用于在运行控制模块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之后,获取机组运行时的实时内机负荷总和,当实时内机负荷总和等于内机负荷总和时,返回由机组负荷因子获取模块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当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不等于内机负荷总和时,将实时内机负荷总和作为内机负荷总和,并返回由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设置模块根据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
[0179]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还包括内机判断模块,内机判断模块用于在运行控制模块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之后,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当正在运行的内机的数量为零时,控制温度调节机组停机。
[0180]
关于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的具体内容,与上述温度调节机组控制方法中的实施例中的内容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0181]
上述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首先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然后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结合反映机组内机配置情况的机组反馈参数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然后根据机组的实际工作负载计算出机组负荷因子,以此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而调整机组运行中的实际能力输出范围,避免机组短时间大功率输出能力,避免短时间运行机组骤停,避免能力过盈输出带来的能源浪费,从而实现机组输出温和、运行持久、工作节能,提高了温度调节机组的使用可靠性。
[0182]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温度调节机组设备,包括温度调节机组和上述的温度调节机组控制装置。
[0183]
温度调节机组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可以为水多联机组,请参见图11,水多联机组包括水多联一体机外机1(内置带计算逻辑器,主要能力输出器件为压缩机)、水系统分水器2、室内所用风盘机3x(带有室内工况传感器)、压差旁通平衡阀4(带有水流量传感器)和水系统集水器5。
[0184]
上述温度调节机组设备,首先获取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内机反馈参数,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得到内机负荷总和,然后根据内机反馈参数和内机负荷总和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获取对目标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得到的实时温度,根据实时温度得到机组负荷因子,
根据机组负荷因子对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行修正得到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控制温度调节机组中的压缩机在实际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运行。结合反映机组内机配置情况的机组反馈参数设置初始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然后根据机组的实际工作负载计算出机组负荷因子,以此修正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进而调整机组运行中的实际能力输出范围,避免机组短时间大功率输出能力,避免短时间运行机组骤停,避免能力过盈输出带来的能源浪费,从而实现机组输出温和、运行持久、工作节能,提高了温度调节机组的使用可靠性。
[018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8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