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与流程

2022-02-20 12:33: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电能的质量能够满足电网要求,风力发电机组的全功率变流器在电网侧设置有滤波器。该滤波器可滤除电网侧的电流谐波。滤波器具体可以为lcl结构,即滤波器包括箱式变电站漏感(简称为箱变漏感)、滤波电容和电抗器。
3.风力发电机组启动,投入滤波电容。风力发电机组待机,切出滤波电容,以减小风力发电机组的功耗。控制器可发出指令,控制三相接触器的吸合或断开,从而控制滤波电容的投入和切出。但滤波电容的投入和切出使得三相接触器会受到大电流的冲击,该大电流甚至可达到三相接触器的额定电流的几十倍。受到大电流的冲击,三相接触器的性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大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风险。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其中,变流器包括滤波电容以及接触器,滤波电容通过接触器连接电网的三相,方法包括:获取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在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
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触器的环境温度、接触器的环境湿度、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切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电网电压。
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包括:根据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以及与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包括: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确定目标时间点;利用目标时间点与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投切时间点。
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投切指令包括投入指令,投入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吸合,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入指令到接触器吸合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投入时间点,其中,在接触器吸合的情况下,滤波电容投入;在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之后,还包
括: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出现的第一时间点;利用第一时间点与投入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投切指令包括切出指令,切出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断开,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切出指令到接触器断开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切出时间点,其中,在接触器断开的情况下,滤波电容切出;在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之后,还包括: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消失的第二时间点;利用第二时间点与切出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接触器为单相接触器;一个单相接触器用于控制与单相接触器连接的滤波电容投入或切出。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其中,变流器包括滤波电容以及接触器,滤波电容通过接触器连接电网的三相,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发送模块,用于在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
1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其中,变流器包括滤波电容以及接触器,滤波电容通过接触器连接电网的三相,该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用于采集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控制器,与第一传感器连接,用于获取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在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触器的环境温度、接触器的环境湿度、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切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电网的电压;第一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系统还包括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设置于与滤波电容连接的线路上。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基于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得到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在该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得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由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可避免接触器吸合或断开时受到由高电网电压引起的大电流的冲击,从而避免接触器受到损害,降低接触器发生故障的风险,进而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
风险。
附图说明
16.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与电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网电压随时间变化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2.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切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3.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29.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为风力发电机组配置变流器,变流器包括滤波器,滤波器可滤除电网侧的电流谐波,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满足电网的需求,从而顺利并网。滤波器具体可以为lcl结构,即滤波器包括箱式变电站漏感(简称为箱变漏感)、滤波电容和电抗器。变流器包括接触器,滤波电容通过接触器与电网的三相连接。
30.例如,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与电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变流器包括滤波电容c1、c2和c3,以及接触器k10。滤波电容c1、c2和c3通过接触器k10与电网g10的三相连接。当风力发电机组启动时,控制接触器k10吸合,滤波电容c1、c2和c3与电网g10之间的电路导通,将滤波电容c1、c2和c3投入。当风力发电机组待机时,控制接触器k10断开,滤波电容c1、c2和c3与电网g10之间的电路断开,将滤波电容c1、c2和c3切出。
31.变流器的接触器在接收到投切指令时,可能不会立即成功执行投切指令指示的吸合或断开动作,而是在延时一段时长后,成功执行投切指令指示的吸合或断开动作。而延时的时长难以估计,在根据投切指令控制接触器吸合或断开,将滤波电容投入或切出的过程中,接触器会受到电网传输的大电流的冲击,从而影响接触器的寿命,甚至造成接触器故障,从而引起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将接触器实际吸合或实际断开的时间控制在电网电压较低的时间段内,从而避免接触器受到大电流的冲击,降低接触器故障以及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的风险。
3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可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4。
34.在步骤s101中,获取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
35.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为影响接触器接收到投切指令至实际执行投切指令指示的吸合或断开动作之间的时长的因素。在一些示例中,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触器的环境温度、接触器的环境湿度、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切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电网电压。
36.接触器的环境温度为接触器所处环境的温度。接触器的环境湿度为接触器所处环境的湿度。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切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上一次接收到投切指令到上一次接触器实际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电网电压具体可为电网侧的交流电压。需要说明的是,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并不限于上述影响因子,还可包括其他影响接触器延时的影响因子,在此并不限定。
37.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即电压零点近似周期为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的时间段。电压零点近似阈值可根据具体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例如,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网电压随时间变化的一示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为毫秒;纵坐标表示电网电压,单位为伏特v。电压零点近似阈值设置为250v。对应地,图中的z0和z2为电压零点近似周期。
38.在步骤s102中,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39.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例如,接触器接收到投切指令的时刻到接触器实际吸合或断开的时刻之间相隔2秒,则接触器延时时长为2秒。
40.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与接触器延时时长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不同,对应的接触器延时时长也不同。因此可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来确定具体的接触
器延时时长。可根据机器学习或多次试验等手段获取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与接触器延时时长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并不限定。
41.在步骤s103中,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
42.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为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的时间点。可利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的时间点和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使得滤波电容的时间点经过接触器延时时长后的时间点落入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
43.在步骤s104中,在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
44.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在接收到投切指令后,经过接触器延时时长,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使得接触器实际吸合或断开的时间点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从而避免接触器吸合或断开时受到由高电网电压引起的大电流的冲击。
45.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接触器具体可为单相接触器。一个单相接触器可用于控制与该单相接触器连接的滤波电容的投入或切出。单相接触器的数目和连接方式可根据滤波电容的连接方式确定,在此并不限定。例如,滤波电容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滤波电容与电网的一相连接;若滤波电容之间采用星形连接方式连接,则可设置三个单相接触器,每个滤波电容对应与一个单相接触器连接。又例如,滤波电容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滤波电容与电网的一相连接;若滤波电容之间采用三角连接方式连接,则可设置两个单相接触器,两个单相接触器可分别设置于任意两个连接的滤波电容之间。单相接触器可实现对每个滤波电容投入、切出的单独控制,增加了滤波电容投入、切出的控制的灵活性。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基于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得到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在该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得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由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可避免接触器吸合或断开时受到由高电网电压引起的大电流的冲击,从而避免接触器受到损害,降低接触器发生故障的风险,进而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风险。
47.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中的步骤s102可具体细化为图4中的步骤s1021,图2中的步骤s103可具体细化为图4中的步骤s1031和步骤s1032。
48.在步骤s1021中,根据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以及与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也可为两个以上。每个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均可对应有影响延时。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为该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影响的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间隔时间。
50.在一些示例中,在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的数目为一个的情况下,可将该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作为接触器延时时长。
51.在另一些示例中,在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的数目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可获取每
个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利用整合算法,对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进行整合计算,将整合计算的计算结果作为接触器延时时长。整合算法在此并不限定。例如,可对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进行加和计算,将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的和作为接触器延时时长。又例如,可为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对应设置计算系数,将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与对应的计算系数的乘积的和作为接触器延时时长。
52.在步骤s1031中,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确定目标时间点。
53.可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选取任意一点作为目标时间点。为了保证接触器受到电流的冲击尽可能的小,该目标时间点可尽可能的靠近电压零点近似周期中电网电压为零的时间点。
54.在步骤s1032中,利用目标时间点与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投切时间点。
55.目标时间点为期望接触器吸合或断开的时间点。可将目标时间点作为终点,将接触器延时时长作为起点与终点之间间隔的时长,计算得到起点即投切时间点。
56.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投切指令可包括投入指令。投入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吸合。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入指令到接触器吸合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投入时间点。在接触器吸合的情况下,滤波电容投入。滤波电容投入控制方法为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的一部分,下面以控制滤波电容投入为例进行说明。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入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滤波投入控制方法可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6。
57.在步骤s201中,获取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
58.在步骤s202中,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59.在步骤s203中,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入时间点。
60.在步骤s204中,在投入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入指令。
61.在步骤s205中,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出现的第一时间点。
62.可对滤波电容的电流进行实时监测。滤波电容的电流出现表示接触器吸合。记录滤波电容的电流出现的第一时间点,可将第一时间点作为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
63.在步骤s206中,利用第一时间点与投入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64.第一时间点可作为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对应地,在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包括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入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点与投入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可作为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所需的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入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
65.在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后,可循环执行步骤s201至步骤s206,以利用更新得到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实现每一次滤波电容的投入。
66.实时对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进行更新,可提高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的精确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接触器发生故障的风险,以及进一步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风险。
67.在另一些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投切指令可包括切出指令。切出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断开。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切出指令到接触器断开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切出时间点。在接触器断开的情况下,滤波电容切出。滤波电容切出控制方法为滤波电容投切控制方法的一部分,下面以控制滤波电容切出为例进行说明。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切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滤波投入控制方法可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6。
68.在步骤s301中,获取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
69.在步骤s302中,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70.在步骤s303中,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切出时间点。
71.在步骤s304中,在切出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切出指令。
72.在步骤s305中,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消失的第二时间点。
73.可对滤波电容的电流进行实时监测。滤波电容的电流消失表示接触器断开。记录滤波电容的电流消失的第二时间点,可将第二时间点作为接触器断开的时间点。
74.在步骤s306中,利用第二时间点与切出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75.第二时间点可作为接触器断开的时间点。对应地,在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包括滤波电容上一次切出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的情况下,第二时间点与切出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可作为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所需的滤波电容上一次切出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
76.在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后,可循环执行步骤s301至步骤s306,以利用更新得到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实现每一次滤波电容的切出。
77.实时对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进行更新,可提高接触器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的精确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接触器发生故障的风险,以及进一步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风险。
7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400可包括获取模块401、第一计算模块402、第二计算模块403和发送模块404。
79.获取模块401可用于获取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
80.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
81.第一计算模块402可用于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82.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
83.第二计算模块403可用于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
84.发送模块404可用于在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
8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基于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得到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在该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得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由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可避免接触器吸合或断开时受到由高电网电压引起的大电流的冲击,从而避免接触器受到损害,降低接触器发生故障的风险,进而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风险。
86.在一些示例中,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触器的环境温度、接触器的环境湿度、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切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电网电压。
87.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计算模块402可具体用于:根据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以及与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88.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计算模块403可具体用于: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确定目标时间点;利用目标时间点与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投切时间点。
89.可选的,投切指令包括投入指令。投入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吸合。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入指令到接触器吸合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投入时间点。在接触器吸合的情况下,滤波电容投入。
90.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与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所示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还可包括第一时间获取模块405和第一更新模块406。
91.第一时间获取模块405可用于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出现的第一时间点。
92.第一更新模块406可用于利用第一时间点与投入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93.可选的,投切指令包括切出指令。切出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断开。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切出指令到接触器断开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切出时间点。在接触器断开的情况下,滤波电容切出。
94.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与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图9所示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还可包括第二时间获取模块407和第二更新模块408。
95.第二时间获取模块407可用于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消失的第二时间点。
96.第二更新模块408可用于利用第二时间点与切出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9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可包括第一传感器51和控制器52。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包括滤波电容c1、c2和c3以及接触器k10。滤波电容c1、c2和c3分别通过接触器与电网的三相连接。控制器52可与接触器k10连接,用于控制接触器k10吸合或断开。
98.第一传感器51可用于采集变流器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99.控制器52与第一传感器51连接。控制器52可用于获取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和与风
力发电机组连接的电网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基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在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
100.上述实施例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滤波电容投切控制装置400可具体实现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控制器52。
10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得到接触器接收投切指令到接触器吸合或断开之间的时长。基于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的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和得到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滤波电容的投切时间点。在该投切时间点到达时,向接触器发送投切指令,使得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由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电网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电压零点近似阈值,接触器吸合的时间点或断开的时间点位于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可避免接触器吸合或断开时受到由高电网电压引起的大电流的冲击,从而避免接触器受到损害,降低接触器发生故障的风险,进而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风险。
102.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还可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流器。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接触器的环境温度、接触器的环境湿度、滤波电容上一次投切时的接触器延时时长、电网的电压。对应地,第一传感器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接触器具体可为单相接触器。一个单相接触器用于控制与单相接触器连接的滤波电容投入或切出。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还可包括电流传感器。
103.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滤波电容投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传感器51可包括温度传感器511、湿度传感器512和电压传感器513。温度传感器可用于获取接触器的环境温度。湿度接触器可用于获取接触器的环境湿度。电压传感器513可在电网g10的三相上分别设置,以获取电网g10的电网电压。
104.滤波电容c1、c2和c3采用星形连接方式连接。接触器k10可包括单相接触器k11、k12和k13。滤波电容c1通过单相接触器k11与电网g10的第一相连接,滤波电容c2通过单相接触器k12与电网g10的第二相连接,滤波电容c3通过单相接触器k13与电网g10的第三相连接。电流传感器可设置于滤波电容与接触器之间。如图10所示,电流传感器531设置于滤波电容c1与单相接触器k11之间,电流传感器532设置于滤波电容c2与单相接触器k12之间,电流传感器533设置于滤波电容c3与单相接触器k13之间。
105.单相接触器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单相接触器k11的第一端与电网g10的第一相连接,单相接触器k11的第二端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连接。控制器52可与单相接触器k11的第三端、第四端连接,控制器52可向单相接触器k11发送投切指令,控制单相接触器k11吸合或断开。单相接触器k12的第一端与电网g10的第二相连接,单相接触器k12的第二端与滤波电容c2的一端连接。控制器52可与单相接触器k12的第三端、第四端连接,控制器52可向单相接触器k12发送投切指令,控制单相接触器k12吸合或断开。单相接触器k13的第一端与电网g10的第三相连接,单相接触器k13的第二端与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控制器52可与单相接触器k13的第三端、第四端连接,控制器52可向单相接触器k13发送投
切指令,控制单相接触器k13吸合或断开。
106.在另一些示例中,滤波电容也可为三角连接,则可对应设置两个单相接触器,两个单相接触器可分别设置于任意两个连接的滤波电容之间,在此不再赘述。
107.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52可具体用于根据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以及与各接触器时延影响因子对应的影响延时,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
108.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52可具体用于在电压零点近似周期内确定目标时间点;利用目标时间点与接触器延时时长,确定投切时间点。
109.可选的,投切指令包括投入指令。投入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吸合。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投入指令到接触器吸合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投入时间点。在接触器吸合的情况下,滤波电容投入。
110.控制器52还可用于: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出现的第一时间点;利用第一时间点与投入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111.可选的,投切指令包括切出指令。切出指令用于控制接触器断开。接触器延时时长为接触器接收切出指令到接触器断开之间的时长。投切时间点包括切出时间点。在接触器断开的情况下,滤波电容切出。
112.控制器52还可用于:获取滤波电容的电流消失的第二时间点;利用第二时间点与切出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更新下一次得到接触器延时时长所需的接触器延时影响因子。
113.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装置实施例、业务设备实施例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技术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11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数量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