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ICU护理单元组合吊塔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10:07: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icu护理单元组合吊塔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icu护理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icu护理单元组合吊塔。


背景技术:

2.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医养结合,术后早期康复、关节护理运动治疗等服务。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icu是随着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的共同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康复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为了更好的对病人进行护理,医护人员在icu内经常会用到单元组合吊塔。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1095581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重症临床单元组合吊塔,该装置通过放置架的设置,可以使医用设备放在放置架上,双层放置架可以放置不同的医疗仪器,通过多功能孔的设置可以直接在放置架上连接电线或者各种管道,使线路不外漏,避免接触线路造成危险,也是医用仪器连接更加方便。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医护人员在对icu内的病人进行护理时,时常需要对医疗器械及药品进行移动,而该装置通过吊顶直接对装置主体进行固定,不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救护,这会延误病人的病情,而且该装置仅通过放置架对医疗仪器及药品进行摆放,这很可能导致医疗仪器从放置架上跌落,对病人及医护人员造成伤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icu护理单元组合吊塔。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cu护理单元组合吊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一种icu护理单元组合吊塔,包括固定顶套,所述固定顶套前后两端面上侧均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安装板的安装孔,所述固定顶套内部设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前后两端面中部均设有t形滑块,所述固定顶套内壁前后两端面中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承接块底面中部设有承载柱,所述承载柱下端设有吊装板,所述吊装板底面中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设有放置壳,所述放置壳内壁下侧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壳内壁中部设有承载板,所述固定顶套内壁顶面中部呈线性密布有多个锥形限位孔,所述承载柱圆周外壁中部套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壁滑动连接有z形拉杆,所述z形拉杆上端穿过安装块顶面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锥形限位块,所述锥形限位块外壁套接有锥形防滑胶套,所述z形拉杆下端连接有拉手,所述z形拉杆圆周外壁左部上下两侧均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端面设有弹簧。
7.优选地,所述吊装板底面中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圆周外壁下
侧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j形挂钩,所述放置壳后端面左部上侧开设有贯穿放置壳后端面的出线孔。
8.优选地,所述承载板顶面中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承载板的通槽,所述承载板底面中部设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左端受限于放置壳内壁左端面下侧并与放置壳内壁左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右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右端穿过放置壳右端面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调节手轮。
9.优选地,所述双向丝杆圆周外壁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前后两端面上侧均设有l形限位板,所述l形限位板上侧外壁与相对应的通槽滑动连接,两个相对应的所述l形限位板内端面之间连接有加固板。
10.优选地,上侧的所述弹簧内端与安装块顶面连接固定,下侧的所述弹簧内端与安装块底面连接固定,所述锥形防滑胶套外壁与锥形限位孔内壁摩擦接触,所述t形滑块与相对应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承接块前后两端面中部的t形滑块以及固定顶套内壁前后两端面中部的t形滑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轻松的对各种医疗器材及药品进行移动,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对icu内的病人进行救护,此外还通过设置在固定顶套内壁顶面中部的多个锥形限位孔,z形拉杆上端的锥形限位块,锥形限位块外壁的锥形防滑胶套以及固定环内端面的弹簧之间的配合,使得医疗器械及药品能随时停留固定在任意位置,防止本装置下侧部分随意移动,便于医护人员对医药器械及药品进行取用,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承载板顶面中部前后两侧的通槽,承载板底面中部的双向丝杆,连接轴右端的调节手轮,活动块前后两端面上侧的l形限位板以及两个相对应的l形限位板内端面之间的加固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对放置在承载板顶面上的医疗器械进行固定,防止医疗器械从高处掉落砸伤医护人员及病人,增强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顶套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壳及承载板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8.图中标号说明:1、固定顶套;101、锥形限位孔;102、t形滑槽;2、吊装板;3、放置壳;301、出线孔;4、放置板;5、承载板;501、通槽;6、锥形限位块;7、安装板;701、安装孔;8、z形拉杆;9、双向丝杆;10、承载柱;11、第二连接杆;12、j形挂钩;13、拉手;14、调节手轮;15、第一连接杆;16、安装块;17、弹簧;18、固定环;19、活动块;20、连接轴;21、承接块;22、t形滑块;23、l形限位板;24、加固板;25、锥形防滑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icu护理单元组合吊塔,包括固定顶套1,固定顶套1前后两端面上侧均呈线性等间距设有多个安装板7,安装板7顶面中部开设有贯穿安装板7的安装孔701,设置安装孔701的目的是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安装至指定位置,固定顶套1内部设有承接块21,承接块21前后两端面中部均设有t形滑块22,固定顶套1内壁前后两端面中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102,设置t形滑块22及t形滑槽102的目的是便于对下方的医疗器械及药品进行移动,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救护icu病人的效率,承接块21底面中部设有承载柱10,承载柱10下端设有吊装板2,吊装板2底面中部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杆15,第一连接杆15下端设有放置壳3,放置壳3内壁下侧设有放置板4,放置壳3内壁中部设有承载板5,固定顶套1内壁顶面中部呈线性密布有多个锥形限位孔101,承载柱10圆周外壁中部套接有安装块16,安装块16内壁滑动连接有z形拉杆8,z形拉杆8上端穿过安装块16顶面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锥形限位块6,锥形限位块6外壁套接有锥形防滑胶套25,设置锥形防滑胶套25的目的是增强与锥形限位孔101内壁的摩擦力,使本装置更加稳固,z形拉杆8下端连接有拉手13,z形拉杆8圆周外壁左部上下两侧均套接有固定环18,固定环18内端面设有弹簧17,设置弹簧17的目的是便于对z形拉杆8进行复位。
24.具体的,吊装板2底面中部右侧设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圆周外壁下侧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j形挂钩12,设置j形挂钩12的目的是便于对吊水的瓶子、袋子进行挂设,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放置壳3后端面左部上侧开设有贯穿放置壳3后端面的出线孔301,设置出线孔301的目的是便于工作人员将医疗器械的线缆向外通过。
25.进一步的,承载板5顶面中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贯穿承载板5的通槽501,承载板5底面中部设有双向丝杆9,双向丝杆9左端受限于放置壳3内壁左端面下侧并与放置壳3内壁左端面转动连接,双向丝杆9右端连接有连接轴20,连接轴20右端穿过放置壳3右端面延伸至外部并连接有调节手轮14。
26.再进一步的,双向丝杆9圆周外壁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9,活动块19前后两端面上侧均设有l形限位板23,l形限位板23上侧外壁与相对应的通槽501滑动连接,两个相对应的l形限位板23内端面之间连接有加固板24。
27.更进一步的,上侧的弹簧17内端与安装块16顶面连接固定,下侧的弹簧17内端与安装块16底面连接固定,锥形防滑胶套25外壁与锥形限位孔101内壁摩擦接触,t形滑块22与相对应的t形滑槽102滑动连接。
28.工作原理:当医护人员对icu内的病人进行救护的过呈中需要对医疗器械进行移动时,首先由医护人员手持拉手13向下拉动z形拉杆8,z形拉杆8向下移动,锥形限位块6及锥形防滑胶套25逐渐与锥形限位孔101脱离,然后由医护人员向指定方向推动拉手13,承接块21随即带动承载柱10及吊装板2跟随移动,吊装板2下方的医疗器械及药品跟随移动,直至移动至医护人员所需位置,随后松开拉手13,在弹簧17复位的力的左右下,z形拉杆8带动锥形限位块6及锥形防滑胶套25进入其上侧的锥形限位孔101内部,即可完成对医疗器械进行移动的工作;若医护人员需要在承载板5顶面上放置医疗器材时,首先将医疗器材置于承载板5顶面中部,然后转动调节手轮14,连接轴20带动双向丝杆9转动,两侧的活动块19随即带动相对应的l形限位板23及加固板24向内侧移动,直至加固板24内端面与放置的医疗器械外壁紧密接触,停止转动调节手轮14,即可完成对医疗器械的固定。
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