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真空加热箱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9:47: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加热箱。


背景技术:

2.真空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药化工、环境保护、高分子材料及装备制造等领域,对于物料分离、纯化、快速干燥以及各类玻璃容器的消毒和灭菌等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于对干燥热敏性、易分解、易氧化物质和复杂成分物品进行快速高效的干燥处理。现有的真空加热箱,需要用手将加热完成后的物品从真空加热箱中取出,容易烫伤,且加热盘在加热箱中的位置固定不变,若加热箱中加热管局部出现故障,很容易导致被加热物品受热不均与且加热效率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真空加热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加热箱,能够在物品加热过程中实时转动,保证受热均匀,提高加热效率且加热完成后,可以将加热托盘送出加热箱,防止人手伸入加热箱中导致烫伤。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箱本体,所述加热箱本体中设有真空加热室,所述真空加热室中可活动的设有丝杆,所丝杆上可活动的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托臂,所述托臂上可活动的设有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为圆形且侧壁设有卡齿;所述真空加热室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推板的上下两端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真空加热室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加热盘可活动的设在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真空加热室中还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加热盘上的卡齿啮合;所述加热箱本体中还设有控制层,所述控制层中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丝杆和所述驱动杆分别穿出所述真空加热室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
6.优选的,所述加热箱本体中还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真空加热室和所述控制层之间,所述加热层中均布设有加热管。
7.优选的,所述丝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加热层、所述真空加热室的侧壁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托臂上和所述限位槽上均设有滚珠。
9.优选的,所述加热箱本体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箱本体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和操控按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操控按钮均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操控按钮包括用于设定温度的温度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控制按钮和用于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伸缩控制按钮。
11.优选的,所述加热箱本体上还设有箱门,所述箱门四周设有密封条,所述箱门上设
有观察窗和锁定把手。
12.优选的,所述观察窗采用耐高温钢化玻璃。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丝杆控制推板沿着滑槽前后滑动带动托臂前后移动,从而控制加热盘沿着限位槽滑入或滑出真空加热室中,方便操作者将加热盘从托臂上取下或将加热盘放在托臂上,同时防止操作者将手伸入真空加热室中导致意外烫伤;
15.2.通过驱动杆带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啮合驱动加热盘旋转,使物品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旋转,保证被加热的物品能够受热均匀,托臂上和限位槽中的滚珠,能够减小加热盘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
16.3.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加热过程中,真空加热箱中的状态,方便操作者对真空加热室内部情况的观察和了解。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加热箱,包括加热箱本体1,加热箱本体1中设有真空加热室2,真空加热室2中可活动的设有丝杆3,所丝杆3上可活动的设有推板4,推板4上设有托臂5,托臂5上可活动的设有加热盘6,加热盘6为圆形且侧壁设有卡齿;真空加热室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槽7,推板4的上下两端可滑动的设在滑槽7中,真空加热室2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8,加热盘6可活动的设在限位槽8中,托臂5上和限位槽8上均设有滚珠;真空加热室2中还设有驱动杆9,驱动杆9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加热盘6上的卡齿啮合;加热箱本体1中还设有加热层,加热层位于真空加热室2和控制层10之间,加热层中均布设有加热管;加热箱本体1中还设有控制层10,控制层10中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丝杆3和驱动杆9分别穿出真空加热室2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丝杆3、驱动杆9与加热层、真空加热室2的侧壁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加热箱本体1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箱本体1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11和操控按钮12,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温度传感器、显示器和操控按钮12均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操控按钮12包括用于设定温度的温度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控制按钮和用于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伸缩控制按钮。加热箱本体1上还设有箱门,箱门四周设有密封条,箱门上设有观察窗13和锁定把手14,其中观察窗13采用耐高温钢化玻璃。
22.工作原理:通过操控按钮控制第一驱动电机运转,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丝杆3旋转,丝杆3控制推板4沿着滑槽7前后滑动带动托臂5前后移动,从而控制加热盘6沿着限位槽8滑入或滑出真空加热室2中,方便操作者将加热盘6从托臂5上取下或将加热盘6放在托臂5上,同时防止操作者将手伸入真空加热室2中导致意外烫伤;通过操控按钮控制第二驱动电
机运转,通过第二驱动电机控制驱动杆9旋转,驱动杆9带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啮合驱动加热盘6旋转,使物品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旋转,保证被加热的物品能够受热均匀,托臂5上和限位槽8中的滚珠,能够减小加热盘6旋转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加热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窗13观察真空加热箱中的状态,方便操作者对真空加热室2内部情况的观察和了解。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箱本体(1),所述加热箱本体(1)中设有真空加热室(2),所述真空加热室(2)中可活动的设有丝杆(3),所丝杆(3)上可活动的设有推板(4),所述推板(4)上设有托臂(5),所述托臂(5)上可活动的设有加热盘(6),所述加热盘(6)为圆形且侧壁设有卡齿;所述真空加热室(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槽(7),所述推板(4)的上下两端可滑动的设在所述滑槽(7)中,所述真空加热室(2)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8),所述加热盘(6)可活动的设在所述限位槽(8)中;所述真空加热室(2)中还设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加热盘(6)上的卡齿啮合;所述加热箱本体(1)中还设有控制层(10),所述控制层(10)中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丝杆(3)和所述驱动杆(9)分别穿出所述真空加热室(2)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本体(1)中还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真空加热室(2)和所述控制层(10)之间,所述加热层中均布设有加热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所述驱动杆(9)与所述加热层、所述真空加热室(2)的侧壁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5)上和所述限位槽(8)上均设有滚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本体(1)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箱本体(1)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11)和操控按钮(1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操控按钮(12)均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按钮(12)包括用于设定温度的温度控制按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的旋转控制按钮和用于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伸缩控制按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本体(1)上还设有箱门,所述箱门四周设有密封条,所述箱门上设有观察窗(13)和锁定把手(1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加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13)采用耐高温钢化玻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加热箱,包括加热箱本体,加热箱本体中设有真空加热室,真空加热室中可活动的设有丝杆,所丝杆上可活动的设有推板,推板上设有托臂,托臂上可活动的设有加热盘,加热盘为圆形且侧壁设有卡齿;真空加热室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槽,推板的上下两端可滑动的设在滑槽中,真空加热室的内侧壁设有限位槽,加热盘可活动的设在限位槽中;真空加热室中还设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加热盘上的卡齿啮合;加热箱本体中还设有控制层,控制层中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丝杆和驱动杆分别穿出真空加热室与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田昌卢 李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正合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