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搅拌炒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9:19: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搅拌炒锅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对厨房设备的依赖逐步提高,自动炒锅因其操作简单、加工过程少油烟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目前市面上的自动炒锅通常是通过电机带动三个锅铲在锅体内转动拨炒食材。
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6560349u)公开了一种用于炒锅搅拌的自适应伸缩结构,包括伸缩杆、定向套以及弹簧,所述定向套套接在伸缩杆外周,所述弹簧设置在伸缩杆与定向套之间且套接在伸缩杆上,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伸缩杆上设置的限位台阶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设备上的锅铲仅通过单向旋转翻炒内部食材,炒制效果不够好;2、翻炒过程中油液容易溅射污染环境,且油烟容易横向弥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搅拌炒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搅拌炒锅结构,包括锅体支架,所述锅体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轴的底端贯穿锅体支架并固定套接有主齿轮,且主齿轮的底部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有内旋锅铲。
5.所述锅体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环座,且环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内旋锅铲相配合的外旋锅铲,所述环座活动套接于主齿轮外侧,且环座的内壁通过凹槽嵌设有齿环,所述锅体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中继轮,所述中继轮分别与齿环和主齿轮相互啮合。
6.所述外旋锅铲的铲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气叶片,所述内旋锅铲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压气叶片相配合的排气叶片。
7.优选的,所述环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底座相配合的胶帘。
8.优选的,所述内旋锅铲和外旋锅铲均为通过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和环座上。
9.优选的,所述环座与底座之间嵌设有轴承。
10.优选的,所述中继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中继轮沿主齿轮呈对称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压气叶片和排气叶片均为倾斜设置,且压气叶片和排气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相较于常规锅铲的单向翻炒,通过联动且相对逆向旋转的内旋锅铲和外旋锅铲,可以在炒锅的内外圈区实现对向翻炒,不仅带动了食材交错汇聚提高不同原料间的混合匀度,同时有效提高了炒锅内食材碰撞、翻炒的烈度,保证了炒制的菜肴具有一定的形、味。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相对对向旋转的压气叶片和排气叶片分别进行压气和排气,
以此对冲形成气墙,并利用该气墙环罩于炒锅上方,不仅可以在锅内油液溅射出来时对其进行扰动阻挡,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同时气墙能够对油烟飘散轨迹收束向上排出,避免其向四周弥散。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仰视图。
18.图中:1、锅体支架;2、电机;3、主齿轮;4、内旋锅铲;5、环座;6、外旋锅铲;7、齿环;8、中继轮;9、压气叶片;10、排气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搅拌炒锅结构,包括锅体支架1,该支架可固定连接在炒锅上,锅体支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电机2转动轴的底端贯穿锅体支架1并固定套接有主齿轮3,且主齿轮3的底部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有内旋锅铲4,内旋锅铲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内旋锅铲4沿底座呈环形等距分布,电机2启动后可通过主齿轮3和底座带动内旋锅铲4进行逆时针旋转,以此在炒锅内侧实现翻炒;
21.锅体支架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环座5,且环座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内旋锅铲4相配合的外旋锅铲6,外旋锅铲6的数量为三个,外个内旋锅铲4沿环座5呈环形等距分布,环座5活动套接于主齿轮3外侧,且环座5的内壁通过凹槽嵌设有齿环7,锅体支架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中继轮8,中继轮8分别与齿环7和主齿轮3相互啮合,上述旋转的主齿轮3带动中继轮8旋转,并以此通过齿环7传动环座5转动,控制外旋锅铲6进行顺时针旋转,以此在炒锅外侧实现翻炒;
22.外旋锅铲6的铲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气叶片9,内旋锅铲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压气叶片9相配合的排气叶片10,跟随内旋锅铲4转动的排气叶片10可由炒菜区域向外侧排气,跟随外旋锅铲6转动的压气叶片9将外侧空气向排气叶片10方向输送,以此对冲形成气墙。
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环座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底座相配合的胶帘,可以有效隔绝炒锅内油烟上升进入环座5内部,降低了油烟对传动部件造成侵蚀的可能性。
24.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内旋锅铲4和外旋锅铲6均为通过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和环座5上,针对容易磨损的锅铲,方便了使用者进行便捷的拆装。
25.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环座5与底座之间嵌设有轴承,轴承可以有效降低两者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能够在限位的同时,并保证其转动精度。
26.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中继轮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中继轮8沿主齿轮3
呈对称设置,相比于单点传动,自两侧同步造成传动更具有稳定性,且使得环座5转动的更加稳定。
27.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压气叶片9和排气叶片10均为倾斜设置,且压气叶片9和排气叶片10的倾斜方向相反,使得排气叶片10可由炒菜区域向外侧排气,压气叶片9将外侧空气向排气叶片10方向输送。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全自动搅拌炒锅结构在炒菜时,工作过程如下:
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启动电机2通过主齿轮3和底座带动内旋锅铲4进行逆时针旋转,以此在炒锅内侧实现翻炒,且上述旋转的主齿轮3带动中继轮8旋转,并以此通过齿环7传动环座5转动,控制外旋锅铲6进行顺时针旋转,以此在炒锅外侧实现翻炒,相较于常规锅铲的单向翻炒,通过联动且相对逆向旋转的内旋锅铲4和外旋锅铲6,可以在炒锅的内外圈区实现对向翻炒,不仅带动了食材交错汇聚提高不同原料间的混合匀度,同时有效提高了炒锅内食材碰撞、翻炒的烈度,保证了炒制的菜肴具有一定的形、味,同时跟随内旋锅铲4转动的排气叶片10可由炒菜区域向外侧排气,跟随外旋锅铲6转动的压气叶片9将外侧空气向排气叶片10方向输送,以此对冲形成气墙,并利用该气墙环罩于炒锅上方,不仅可以在锅内油液溅射出来时对其进行扰动阻挡,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同时气墙能够对油烟飘散轨迹收束向上排出,避免其向四周弥散。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