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8:0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裂缝宽度检测仪,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2.裂缝宽度检测仪是一种主要由仪器本体、探测头以及将探测头与仪器本体连接起来的连接线构成的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物、混凝土路面、金属表面等裂缝宽度的定量检测。在测量时,将探测头贴合墙面,并沿着裂缝的延伸方向移动探测头,此时程序自动扫描、捕获裂缝并在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裂缝的宽度数值。
3.目前,公开号为cn2103216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裂缝宽度检测仪,它包括仪器、探测头以及连接仪器和探测头的连接线,所述探测头上设置有嵌设有滚珠一的滑动头,所述探测头的周壁上设置有通过圆心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探测头的竖直定位方向一致,所述定位杆背离探测头的端部固定有朝向裂缝的对准条,且所述探测头与滑动头转动连接。上述裂缝宽度检测仪在检测裂缝宽度时,将探测头放置在裂缝上,并将定位杆上的对准条与裂缝的走向对齐,从而能够初步地使裂缝的图像与显示屏上的刻度对齐吻合,裂缝走向变化较多,当需要微调时,由于探测头和滑动头转动连接,转动探测头,即可调整探测头与裂缝走向的对齐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裂缝宽度检测仪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探测头与墙面之间处于互相垂直的状态,而上述探测头在工作过程中,探测头贴靠于墙面后,仅仅通过人工视觉判断探测头与墙面是否垂直,具有产生误差的可能性,影响最终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从而提高裂缝宽度测量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包括显示部和探测头,所述探测头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分别连接有至少两组测垂直组件,所述测垂直组件包括伸缩套和抵触杆,所述安装条固定连接于探测头的侧壁,所述伸缩套穿过安装条,并于安装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套朝向墙面的一端呈开口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板,所述抵触杆穿设在伸缩套中,其一端指向墙面,另一端穿过并滑移连接于封堵板,所述抵触杆上套设有抵挡环,所述抵挡环滑移在伸缩套中,所述抵挡环和封堵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抵触杆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探测头在移动的过程中,抵触杆抵触于墙面,当探测头歪斜,与墙面之间不垂直时,各组测垂直组件中的抵触杆伸出伸缩套的长度不一,工作人员根
据抵触杆伸出的长度,得以判断探测头与墙面是否保持在互相垂直的状态。通过至少四组测垂直组件的共同配合,工作人员能够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从而提高裂缝宽度测量精度。
9.可选的,在同一组测垂直组件的其中一根抵触杆上固定连接有对准杆,另一根抵触杆上开有供对准杆插入的对接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探测头的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滑移对准杆,观察对准杆是否能插入对接孔中,当能插入时,则表示探测头与墙面之间互相垂直,反之则表示产生歪斜。
11.可选的,所述抵触杆的杆身上设有刻度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的设置使得抵触杆伸出封堵块的长度数据化,提高了工作人员判断时的准确性。
13.可选的,所述抵触杆穿过封堵板的杆身上套设有限位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具有限制作用,能够限制抵触杆朝向墙面一端的伸出长度,以此降低了抵触杆从伸缩套中脱离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抵触杆朝向墙面的一端嵌设有钢珠滚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珠滚轮使得抵触杆与墙面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提高了探测头在移动过程中的顺畅度。
17.可选的,所述伸缩套朝向墙面的一端内螺纹连接有导向堵头,所述抵触杆穿过并滑移连接于导向堵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堵头具有导向作用,与封堵板共同配合,使得抵触杆的滑移更加稳定。
19.可选的,所述抵挡环螺纹连接于抵触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抵挡环,使得抵挡环与封堵板之间的间距得到调节,以此实现了对弹性件弹力的调节。
21.可选的,所述限位环螺纹连接于抵触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抵挡环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从抵触杆上拧出限位环,接着抽出抵触杆,使得抵挡环露出伸缩套,露出的抵挡环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旋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探测头在移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抵触杆伸出的长度判断探测头与墙面是否保持在互相垂直的状态,以此实现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效果,从而提高裂缝宽度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探测头和测垂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测垂直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显示部;2、探测头;3、安装条;4、测垂直组件;41、伸缩套;42、抵触杆;421、钢珠滚轮;422、刻度线;423、对接孔;43、封堵板;44、抵挡环;45、弹性件;46、导向堵头;461、导向孔;47、限位环;48、对准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参照图1,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包括显示部1和探测头2,显示部1和探测头2之间通过连接线实现连接,以此达到电信号的传输。在测量裂缝宽度的过程中,探测头2沿着裂缝的延伸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显示部1内的程序自动扫描、捕获裂缝并实时显示裂缝的宽度数值。
30.参照图2和图3,探测头2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条3,在每个安装条3上分别连接有两组测垂直组件4,在测试过程中,裂缝位于每个安装条3的两组测垂直组件4之间。测垂直组件4包括伸缩套41和抵触杆42,伸缩套41穿过安装条3,并于安装条3之间固定连接。伸缩套41朝向墙面的一端呈开口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板43。抵触杆42穿设在伸缩套41中,其一端指向墙面,另一端穿过并滑移连接于封堵板43。
31.参照图3,在抵触杆42上套设有抵挡环44,抵挡环44螺纹连接在抵触杆42上。抵挡环44随着抵触杆42的移动滑移在伸缩套41中。在抵挡环44和封堵板43之间设有弹性件45,弹性件45套设在抵触杆42上,弹性件45为压簧。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旋转抵挡环44对弹性件45反馈的弹力进行调整。
32.参照图3,在探测头2在移动的过程中,抵触杆42抵触于墙面,当探测头2歪斜,与墙面之间不垂直时,各组测垂直组件4中的抵触杆42伸出伸缩套41的长度不一,工作人员根据抵触杆42伸出的长度,得以判断探测头2与墙面是否保持在互相垂直的状态。
33.参照图3,另外,在探测头2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抵触杆42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从而使得移动过程更加顺畅,在抵触杆42朝向墙面的一端嵌设有钢珠滚轮421,在探测头2移动过程中,钢珠滚轮421中滚动的钢珠与墙面抵触,使得抵触杆42与墙面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以此提高了抵触杆42与墙面之间的顺畅程度。
34.参照图3,在伸缩套41朝向墙面的一端内螺纹连接有导向堵头46,导向堵头46上开有供抵触杆42穿过的导向孔461,抵触杆42通过导向孔461穿过导向堵头46,并于导向堵头46之间保持为滑移连接。导向堵头46的设置能够对抵触杆42的移动提供导向,与封堵板43共同配合,使得抵触杆42的滑移更加稳定。
35.参照图3,在抵触杆42的杆身上设有刻度线422。工作人员在观察抵触杆42伸出的长度时,能够通过刻度线422伸出伸缩套41的数值进行观察,以此实现了数据化的体现,促使工作人员的判断更为准确。
36.参照图3,在抵触杆42穿过封堵板43的杆身上套设有限位环47,限位环47能够限制抵触杆42朝向墙面一端的伸出长度,以此降低了抵触杆42从伸缩套41中脱离的可能性。限位环47螺纹连接于抵触杆42,在需要对抵挡环44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拧出限位环47,并抽出抵触杆42,抵挡环44从伸缩套41中露出,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抵挡环44的位置进行调整。
37.参照图3,在同一组测垂直组件4的其中一根抵触杆42上穿设有对准杆48,对准杆48滑移连接于抵触杆42,另一根抵触杆42上开有供对准杆48插入的对接孔423。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每移动一段距离的探测头2时,即朝向对接孔423移动对准杆48,当对准杆48能恰好插入对接孔423内时,则表示探测头2与墙面之间保持为互相垂直的状态,反之则表示
处于不垂直的状态。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自动检测探测头和墙面垂直度的裂缝宽度检测仪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检测前,工作人员先将探测头2在墙面的任意位置按压几次,以检测弹性件45的反馈力度是否适中,然后工作人员根据测试的结果,旋转限位环47和抵挡环44,以调整弹性件45的弹力。
39.弹性件45的弹力调整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始进行检测工作。检测时,工作人员将探测头2按压在裂缝处,此时裂缝位于同一安装条3上的两组测垂直组件4之间,然后沿着裂缝的延伸方向移动探测头2,在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边通过刻度线422观察各个伸缩杆穿过封堵板43的数值,一边每隔一段距离移动对准杆48,通过对准杆48和刻度线422判断探测头2与墙面之间的垂直情况。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