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7:18: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胀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腹胀不仅影响患儿的胃肠道功能,而且易引起呕吐、窒息危机患儿生命。胃肠减压引流不仅能有效地缓解新生儿腹胀,而且能通过对引流物的观察来判断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3.但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只能提供恒定的负压,在需要对负压进行调整时,操作过于繁琐,而新生儿由于体质较弱,因此,在对新生儿胃肠减压引流的过程中需要经常的对负压的大小进行调整,从而防止负压过大对新生儿胃肠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不便于对引流筒内的负压进行调整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轴向的引流筒,引流筒前端拆卸连接有前后方向的置物盒,置物盒内设有上下方向且可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左端拆卸连接有摆杆,摆杆上开设有开口向右的凹槽,转动杆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凹槽内的滑柱,滑柱左端为球形,滑柱经弹簧与转动杆连接,摆杆上端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拉动杆,拉动杆后端铰接有可插入引流筒内的活塞,置物盒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且凹形的阻挡板,摆杆位于阻挡板凹口内。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向左拉动限位柱,就可以通过对活塞移动范围的限制来调整引流筒内的负压。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后视轴测图。
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前后轴向的引流筒1,引流筒1前端拆卸连接有前后方向的置物盒2,置物盒2内设有上下方向且可转动的转动杆3,转动杆3左端拆卸连接有摆杆4,摆杆4上开设有开口向右的凹槽,转动杆3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凹槽内的滑柱12,滑柱12左端
为球形,滑柱12经弹簧与转动杆3连接,摆杆4上端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拉动杆5,拉动杆5后端铰接有可插入引流筒1内的活塞6,置物盒2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且凹形的阻挡板8,摆杆4位于阻挡板8凹口内。
13.为了使引流筒1与置物盒2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置物盒2与引流筒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卡孔,引流筒1上滑动连接有凹口向下且可插入卡孔内的凹块10。
14.为了使转动杆3可转动,所述的置物盒2内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与转动杆3固定连接,摆杆4下端与电机11输出端转动连接。
15.为了使摆杆4复位,所述的摆杆4左侧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块9,滑块9经拉簧与阻挡板8连接。
16.为了对阻挡板8进行限位,所述的置物盒2左端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7,阻挡板8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限位孔7内的限位柱13,限位柱13经弹簧与阻挡板8连接。
17.为了便于本装置的使用,所述的引流筒1后端设有前后贯通的连通管14,连通管14内设有开口朝向活塞6的进液单向阀15,引流筒1下端螺纹连接有储液瓶16,储液瓶16瓶口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出气单向阀17,置物盒2后端设有卡板18。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利用卡板18将置物盒2固定在病床边上,然后将活塞6与置物盒2放置在引流筒1内,将凹块10插入卡孔内,引流筒1被固定在置物盒2上,医务人员将患儿的胃管插入连通管14内并启动电机11;
19.在电机11的作用下转动杆3进行逆时针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杆3带动滑柱12逆时针转动,滑柱12与摆杆4后端进行接触,摆杆4对滑柱12进行挤压,滑柱12向右移动并压迫弹簧,当转动杆3移动到与凹槽正对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滑柱12插入凹槽内,此时转动杆3带动摆杆4逆时针摆动;
20.在摆杆4逆时针摆动的过程中,摆杆4经拉动杆5带动活塞6向前移动,同时摆杆4经滑块9对拉簧进行拉伸,当摆杆4向前摆动到与阻挡板8位置接触时,在阻挡板8的作用下,摆杆4无法向前继续摆动,此时摆杆4对滑柱12进行压迫,滑柱12向右移动并与凹槽脱离接触,同时,在拉簧的作用下摆杆4恢复到初始位置,活塞6同步向后移动,对患儿进行负压吸引;
21.当医务人员观察到患儿腹部明显变小时,医务人员向左拉动限位柱13,使限位柱13与限位孔7脱离,弹簧受力压缩,向上移动阻挡板8至合适位置,阻挡板8使摆杆4移动范围进行变小,活塞6移动的范围减小,活塞6对患儿提供的负压减小,从而使本装置可以更好的对患儿胃部进行负压吸引。
22.本实用新型中储液瓶16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便于医务人员对患儿所产生的引流液进行观察。
23.本实用新型中储液瓶16上端开设有出气孔,便于储液瓶16对气体进行排放。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只需向左拉动限位柱解除对限位柱的限位,就可以使阻挡板上下移动,从而对摆杆的摆动范围进行控制,以及对活塞产生的负压进行控制,当负压过大时,向上移动阻挡板摆杆移动范围减小,活塞移动范围同步减小,引流筒产生的负压随着减小,避免了对患儿胃肠造成损伤。


技术特征:
1.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包括前后轴向的引流筒(1),其特征在于,引流筒(1)前端拆卸连接有前后方向的置物盒(2),置物盒(2)内设有上下方向且可转动的转动杆(3),转动杆(3)左端拆卸连接有摆杆(4),摆杆(4)上开设有开口向右的凹槽,转动杆(3)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凹槽内的滑柱(12),滑柱(12)左端为球形,滑柱(12)经弹簧与转动杆(3)连接,摆杆(4)上端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拉动杆(5),拉动杆(5)后端铰接有可插入引流筒(1)内的活塞(6),置物盒(2)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且凹形的阻挡板(8),摆杆(4)位于阻挡板(8)凹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盒(2)与引流筒(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卡孔,引流筒(1)上滑动连接有凹口向下且可插入卡孔内的凹块(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盒(2)内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1),电机(11)输出端与转动杆(3)固定连接,摆杆(4)下端与电机(11)输出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杆(4)左侧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滑块(9),滑块(9)经拉簧与阻挡板(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物盒(2)左端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限位孔(7),阻挡板(8)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限位孔(7)内的限位柱(13),限位柱(13)经弹簧与阻挡板(8)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筒(1)后端设有前后贯通的连通管(14),连通管(14)内设有开口朝向活塞(6)的进液单向阀(15),引流筒(1)下端螺纹连接有储液瓶(16),储液瓶(16)瓶口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出气单向阀(17),置物盒(2)后端设有卡板(18)。

技术总结
新生儿护理术后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不便于对引流筒内的负压进行调整的问题;包括前后轴向的引流筒,引流筒前端拆卸连接有前后方向的置物盒,置物盒内设有上下方向且可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左端拆卸连接有摆杆,摆杆上开设有开口向右的凹槽,转动杆上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凹槽内的滑柱,滑柱左端为球形,滑柱经弹簧与转动杆连接,摆杆上端铰接有前后方向的拉动杆,拉动杆后端铰接有可插入引流筒内的活塞,置物盒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左右方向且凹形的阻挡板,摆杆位于阻挡板凹口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向左拉动限位柱,就可以通过对活塞移动范围的限制来调整引流筒内的负压。整引流筒内的负压。整引流筒内的负压。


技术研发人员:侯鹏莉 苏玉培 李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4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