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7:0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快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电机的应用主要有纯电动、混动两种,纯电动中的电机主要作为电动机使用;混动中的电机可作电动机和发电机使用。上述无论哪种动力形式,所采用的电机多为标准通用圆形电机,而在电机的外侧通常设置有方形的外框。
3.目前,现有的超薄双电机,在安装时,通常需要对两个电机进行单独安装,不仅安装不方便,而且安装时较为麻烦,安装过程费时费力。因此,发明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壳,所述环形壳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环形壳的一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环形壳的内腔设置有与环形壳相适配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侧壁与环形壳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所述环形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两侧面均倾斜设置,所述环形板的内腔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金属板,所述弹性金属板设置为弧形,多个所述弹性金属板均位于安装槽的开口端外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金属板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弹性金属板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面均倾斜设置。
6.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外侧壁环形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设置为弧形。
7.优选的,两个所述环形板之间设置有蜗杆,两个所述齿槽分别与蜗杆外侧壁的两侧啮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两端外侧均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定位块,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凹槽。
9.优选的,两个所述环形壳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蜗杆与通槽活动贯穿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安装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固定块、多个限位块和多个挤压块依次呈间隔分布。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形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挤压块,环形板的内腔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环形板转动时带动挤压块对固定块产生挤压,进而带动弹性金属板发生形变,此时
弹性金属板能够对电机进行卡紧,因此本装置更加便于对电机进行安装;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形板的外侧壁开设有齿槽,两个环形板之间设置有蜗杆,两个齿槽均与蜗杆啮合连接,转动蜗杆能够带动两个环形板同步转动,因此本装置能够同时对两个电机进行安装,使用时更加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中:1、安装板;2、安装槽;3、环形壳;31、通孔;32、通槽;4、环形板;5、挤压块;6、弹性金属板;7、销轴;8、固定块;9、齿槽;10、蜗杆;11、定位块;12、旋钮;13、凹槽;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用于放置电机及其外框,安装板1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壳3,环形壳3设置为空心结构,环形壳3的一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31,环形壳3的内腔设置有与环形壳3相适配的环形板4,环形板4的外侧壁与环形壳3的内侧壁贴合连接,环形板4能够在环形壳3的内腔转动。
20.其次,在环形板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挤压块5,挤压块5的两侧面均倾斜设置,挤压块5能够随环形板4的转动而转动,环形板4的内腔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金属板6,弹性金属板6设置为弧形,弹性金属板6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多个弹性金属板6均位于安装槽2的开口端外侧,相邻的两个弹性金属板6之间通过销轴7活动连接,弹性金属板6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两侧面均倾斜设置,因此转动时环形板4时,挤压块5对固定块8产生挤压能够带动弹性金属板6发生形变,从而将电机卡紧在安装槽2的内腔中。
21.进一步的,在环形板4的外侧壁环形开设有齿槽9,齿槽9设置为弧形,两个环形板4之间设置有蜗杆10,两个齿槽9分别与蜗杆10外侧壁的两侧啮合连接,因此蜗杆10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环形板4同步转动,蜗杆10的两端外侧均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定位块11,定位块11用于对蜗杆10进行定位,蜗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2,旋钮12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凹槽13,因此通过拧动旋钮12能够带动蜗杆10转动,凹槽13的开设能够增大旋钮12受到的摩擦力。
22.具体的,在两个环形壳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通槽32,蜗杆10与通槽32活动贯穿连接,环形板4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块14,限位块14与安装板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多个固定块8、多个限位块14和多个挤压块5依次呈间隔分布,限位块14
的设置用于对挤压块5的转动进行限位。
2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4.本装置使用时,首先将两个电机连通外框分别放置在两个安装槽2的内腔,然后拧动旋钮12,旋钮12转动时带动蜗杆10转动,再通过蜗杆10与齿槽9之间的啮合连接能够带动两个环形板4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挤压块5同步转动;
25.挤压块5转动时,挤压块5对固定块8产生挤压,进而带动弹性金属板6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弹性金属板6的中部移动至安装槽2的开口端,此时弹性金属板6能够对安装槽2内腔的电机进行卡紧,从而避免电机从安装槽2的内腔发生脱落。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壳(3),所述环形壳(3)设置为空心结构,所述环形壳(3)的一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31),所述环形壳(3)的内腔设置有与环形壳(3)相适配的环形板(4),所述环形板(4)的外侧壁与环形壳(3)的内侧壁贴合连接,所述环形板(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挤压块(5),所述挤压块(5)的两侧面均倾斜设置,所述环形板(4)的内腔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金属板(6),所述弹性金属板(6)设置为弧形,多个所述弹性金属板(6)均位于安装槽(2)的开口端外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金属板(6)之间通过销轴(7)活动连接,所述弹性金属板(6)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两侧面均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4)的外侧壁环形开设有齿槽(9),所述齿槽(9)设置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环形板(4)之间设置有蜗杆(10),两个所述齿槽(9)分别与蜗杆(10)外侧壁的两侧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0)的两端外侧均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定位块(11),所述蜗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2),所述旋钮(12)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凹槽(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环形壳(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通槽(32),所述蜗杆(10)与通槽(32)活动贯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4)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与安装板(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固定块(8)、多个限位块(14)和多个挤压块(5)依次呈间隔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双电机高效快装装置,涉及到电机快装设备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板的一侧面的两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壳,环形壳设置为空心结构,环形壳的一侧面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环形壳的内腔设置有与环形壳相适配的环形板,环形板的外侧壁与环形壳的内侧壁贴合连接,环形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挤压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环形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挤压块,环形板的内腔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弹性金属板,弹性金属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因此本装置更加便于对电机进行安装。装。装。


技术研发人员: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资格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