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6:5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墩柱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的桥梁墩柱养护过程中,养护用水多为一次性利用,特别是夏季墩柱总是养护不到位,时有时无,强度增长缓慢并产生收缩裂缝,需要人员长期蹲守养护,形成人力资源与水资源的浪费,且养护用水未能循环利用,养护效率低,存在质量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墩柱养护循环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有效杜绝墩柱养护不到位,提升墩柱施工质量,需要特研制一种便于搬运的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将墩柱养护形成标准化,整洁美观,且实现了人力资源与水资源的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用以解决墩柱养护的用水连续性、用水的便捷性以及可循环性等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墩柱、连接于墩柱下方的养护平台、连接于墩柱和养护平台之间的集水槽、连接于养护平台一侧的存水器、连接于存水器和集水槽之间的集水管、连接于墩柱顶部的储水桶、连接于储水桶与集水槽之间的供水管以及包裹墩柱外侧的外包层;所述储水桶底部设置有出水孔。
6.进一步的,养护平台对应墩柱和存水器预留有安装孔洞;养护平台上还设置有安装集水管的沟槽。
7.进一步的,所述外包层为防水层,外包层分为内外两侧,内层为土工布层外层为塑料层。
8.进一步的,外包层的外层由塑料带条或薄膜带条组成,塑料带条或薄膜带条重叠部不少于15cm;墩柱底部0.3m之上和顶部用胶带将外包层与墩柱固定,其余部位固定不少于3处。
9.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为向上开口的喇叭口状件,集水槽中心连接墩柱且连接处填充防水密封胶;所述集水槽底部高度高于存水器顶部高度。
10.进一步的,集水槽临近存水器一侧预留有与集水管连接的管口,所述管口高度高于存水器顶部高度,管口处还连接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11.进一步的,所述存水器内部设置有水位计和温度计,存水器顶部或一侧安装有水泵;水泵分别连接供水管和存水器。
12.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为pvc管,pvc管为透明管;供水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和气阀。
13.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桶为圆台状桶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储水桶沿底部外圈间隔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不小于1mm。
14.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与远程控制中心连接,水泵为变速水泵。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桶和存水器的联用,可实现不间断的为墩柱进行养护供水,且可进行人工管控;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水槽和存水器的联用,利于将养护墩柱渗出的水进行在收集和循环利用;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包层的设计,利于墩柱的高质量养护和渗水高度的人工控制;
19.本实用新型组拼安装简单快捷,具有便捷可周转的优点,提高养护工效,可减少墩柱日常养护的人力与水资源浪费,有效节约人力与水资源;可有效避免墩柱养护不到位,循环利用养护水,对成品进行了养护,有效提高养护效率与墩柱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0.图1是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立体示意图。
21.图2是不带养护平台的养护控制循环体系施工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墩柱、2-养护平台、3-外包层、4-重叠部、5-集水槽、6-存水器、7-供水管、8-储水桶、9-集水管、1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包含墩柱1、连接于墩柱1下方的养护平台2、连接于墩柱1和养护平台2之间的集水槽5、连接于养护平台2一侧的存水器5、连接于存水器5和集水槽5之间的集水管9、连接于墩柱1顶部的储水桶8、连接于储水桶8与集水槽5之间的供水管7以及包裹墩柱1外侧的外包层3;储水桶8底部设置有出水孔。养护平台2对应墩柱1和存水器5预留有安装孔洞;养护平台2上还设置有安装集水管9的沟槽。
24.本实施例中,外包层3为防水层,外包层3分为内外两侧,内层为土工布层外层为塑料层。外包层3的外层由塑料带条或薄膜带条组成,塑料带条或薄膜带条重叠部4不少于15cm;墩柱1底部0.3m之上和顶部用胶带将外包层3与墩柱1固定,其余部位固定不少于3处。
25.本实施例中,集水槽5为向上开口的喇叭口状件,集水槽5中心连接墩柱1且连接处填充防水密封胶;所述集水槽5底部高度高于存水器5顶部高度。集水槽5临近存水器5一侧预留有与集水管9连接的管口,所述管口高度高于存水器5顶部高度,管口处还连接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26.本实施例中,存水器5内部设置有水位计和温度计,存水器5顶部或一侧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分别连接供水管7和存水器5。供水管7为pvc管,pvc管为透明管;供水管7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和气阀。水泵10与远程控制中心连接,水泵10为变速水泵10。
27.本实施例中,储水桶8为圆台状桶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储水桶8沿底部外圈间隔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不小于1mm。
28.应用时,根据墩柱1结构尺寸与高度设计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采用土工布、塑料薄膜、储水桶8、pvc制的集水槽5、水管、水泵10及塑料的存水器5等组成。墩柱1混凝土浇筑完满足拆模强度要求后尽早拆模。首先采用土工布绕柱包裹,再采用塑料薄膜绕柱包裹严密形成外包层3,过程中要绷紧有弹力,且上下层相互重叠压边15cm,防止刮蹭破损,达到预期的保湿效果。覆膜完成后,底部0.3m之上和顶部用胶带将外包层3与墩柱1固定,其余部位固定3-4处。墩柱1顶放置储水桶8,储水桶8容积在20-30l左右,储水桶8底部绕圈均匀扎1mm粗水眼8-10处,确保滴水量满足墩柱1表面湿润;墩柱1底部紧密设置10cm高度的集水槽5,集水槽5连接塑料存水器5,将下渗的养护用水引入存水器5内;现场设置5吨存水器51个置于低洼处,低于墩柱1底部集水槽5;根据立柱高度及存水器5距离确定供水管7长度与水泵10型号,将供水管7接入储水桶8内供水,而后再通过人工进行过程控制养护水量,由此实现养护用水的循环利用,同时有效保护墩柱1质量,可极大的提升了养护工效。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墩柱(1)、连接于墩柱(1)下方的养护平台(2)、连接于墩柱(1)和养护平台(2)之间的集水槽(5)、连接于养护平台(2)一侧的存水器(5)、连接于存水器(5)和集水槽(5)之间的集水管(9)、连接于墩柱(1)顶部的储水桶(8)、连接于储水桶(8)与集水槽(5)之间的供水管(7)以及包裹墩柱(1)外侧的外包层(3);所述储水桶(8)底部设置有出水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平台(2)对应墩柱(1)和存水器(5)预留有安装孔洞;养护平台(2)上还设置有安装集水管(9)的沟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层(3)为防水层,外包层(3)分为内外两侧,内层为土工布层外层为塑料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外包层(3)的外层由塑料带条或薄膜带条组成,塑料带条或薄膜带条重叠部(4)不少于15cm;墩柱(1)底部0.3m之上和顶部用胶带将外包层(3)与墩柱(1)固定,其余部位固定不少于3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5)为向上开口的喇叭口状件,集水槽(5)中心连接墩柱(1)且连接处填充防水密封胶;所述集水槽(5)底部高度高于存水器(5)顶部高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集水槽(5)临近存水器(5)一侧预留有与集水管(9)连接的管口,所述管口高度高于存水器(5)顶部高度,管口处还连接有可拆卸的过滤网。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器(5)内部设置有水位计和温度计,存水器(5)顶部或一侧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分别连接供水管(7)和存水器(5)。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7)为pvc管,pvc管为透明管;供水管(7)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和气阀。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8)为圆台状桶下部直径大上部直径小,储水桶(8)沿底部外圈间隔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不小于1mm。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0)与远程控制中心连接,水泵(10)为变速水泵(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墩柱养护控制循环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墩柱、连接于墩柱下方的养护平台、连接于墩柱和养护平台之间的集水槽、连接于养护平台一侧的存水器、连接于存水器和集水槽之间的集水管、连接于墩柱顶部的储水桶、连接于储水桶与集水槽之间的供水管以及包裹墩柱外侧的外包层;所述储水桶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桶和存水器的联用,可实现不间断的为墩柱进行养护供水,且可进行人工管控;通过集水槽和存水器的联用,利于将养护墩柱渗出的水进行在收集和循环利用;通过外包层的设计,利于墩柱的高质量养护和渗水高度的人工控制。水高度的人工控制。水高度的人工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孙璐 杨松 王震 齐江换 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