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滤液处理池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6:3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滤液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滤液处理池。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生产、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如果不经过处理会堆积如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日常处理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滤液,废液中的有机物含量非常之高。
3.直接排放垃圾滤液会污染外部环境,在过滤垃圾滤液时,滤液中的颗粒物沉淀会留在滤网上,而这些颗粒物的重量达到一定阈值时,需要及时清理,不然会影响过滤的效率,现有一种垃圾滤液处理池,在过滤垃圾滤液时,需要人为判断颗粒物沉淀的重量是否达到阈值,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滤液处理池,其具有能自动判断颗粒物沉淀的重量是否达到阈值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垃圾滤液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滑动连接有无盖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若干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过滤箱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处理池的池底连接,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过滤箱的下方,所述处理池内的底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用于带动过滤箱在处理池内滑动,当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抵触时,所述气缸处于未伸长状态,所述处理池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气缸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池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过滤箱的下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的污水进入到过滤箱后,液体通过设置有的第一过滤孔排放下去,再通过出水管排出到外部,滤渣颗粒物无法通过第一过滤孔留在了过滤箱内,此时压缩弹簧被不断压缩,当颗粒物的重量达到阈值后,过滤箱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抵触,压缩弹簧的压缩程度达到最大,这时,控制电路板控制气缸开始工作,带动过滤箱往上运动,能让操作人员及时清理过滤箱内的颗粒物,不影响污水的过滤效率。
8.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接有过水箱,所述第一过滤孔位于过水箱的长度范围内,所述过水箱的顶部与第一过滤孔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过滤孔,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水箱的底部抵触,所述出水管与过水箱连通,所述处理池连接有出水管的侧面上开设有滑动口,所述出水管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口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孔以及第二过滤孔进入到过水箱内,再通过设置有的出水管排放到外部,过滤后的污水不会排放到过滤箱的底部,不会和气缸有接触,避免污水对气缸的工作产生影响,保证气缸稳定运行。
10.进一步设置:所述处理池包括左侧板,所述过滤箱内的底部设置有铲板,所述铲板
的长度等于过滤箱箱口的长度,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动力部,所述动力部用于推动所述铲板在所述过滤箱内运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的铲板可以将过滤箱内的颗粒物铲起来,设置有的铲板能将颗粒物从过滤箱内铲起来,设置有的动力部为电动推杆,气缸能推动铲板在过滤箱内运动。
12.进一步设置:所述铲板上形成有楔形引导面,所述楔形引导面靠近左侧板一侧的高度小于楔形引导面远离左侧板一侧的高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的楔形引导面能将颗粒物更有效率的从过滤箱内铲起来,并且铲起的颗粒物能暂时停留在楔形引导面上。
14.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箱靠近左侧板的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用于排出铲板上的颗粒物,所述左侧板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一侧连接有无盖的收集盒,所述引导板用于引导颗粒物进入到收集盒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引导面上的颗粒物能通过出料口滚落到设置有的引导板上,再通过引导板掉入到收集盒内,由此颗粒物能够及时的收集处理。
16.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水箱内设置有厌氧生物膜。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的厌氧生物膜能将废水中溶解性的污染物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自动判断颗粒物沉淀的重量是否达到阈值,颗粒物沉淀的重量达到阈值后能自动抬起,并完成清理。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21.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状态示意图。
23.图中,1、处理池;2、过滤箱;21、第一过滤孔;22、压缩弹簧;23、压力传感器;24、气缸;28、出水管;25、过水箱;26、第二过滤孔;27、滑动口;3、左侧板;31、铲板;32、楔形引导面;33、出料口;34、引导板;35、收集盒;36、厌氧生物膜。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参见图1、图2、图3,包括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处理池1内滑动连接有无盖的过滤箱2,过滤箱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孔21,处理池1内设置有若干压缩弹簧22,压缩弹簧22的一端与过滤箱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处理池1的池底连接,处理池1内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器23,压力传感器23位于过滤箱2的下方,处理池1内的底部设置有气缸24,气缸24用于带动过滤箱2在处理池1内滑动,当过滤箱2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23抵触时,气缸24处于未伸长状态,处理池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压力传感器23、气缸24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处理池1的侧面设置有出水管28,出水管28位于过滤箱2的下方,外部的污水进入到过滤箱2后,液体通过设置有的第一过滤孔21排放下去,再通过出水管28排出到外部,滤渣颗粒物无
法通过第一过滤孔21留在了过滤箱2内,此时压缩弹簧22被不断压缩,当颗粒物的重量达到阈值后,过滤箱2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23抵触,压缩弹簧22的压缩程度达到最大,这时,控制电路板控制气缸24开始工作,带动过滤箱2往上运动,能让操作人员及时清理过滤箱2内的颗粒物,不影响污水的过滤效率。
26.参见图3、图4,过滤箱2的底部连接有过水箱25,第一过滤孔21位于过水箱25的长度范围内,过水箱25的顶部与第一过滤孔21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过滤孔26,气缸24的输出端与过水箱25的底部抵触,出水管28与过水箱25连通,处理池1连接有出水管28的侧面上沿处理池1的高度方向开设有滑动口27,出水管28滑动连接于滑动口27内,污水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孔21以及第二过滤孔26进入到过水箱25内,再通过设置有的出水管28排放到外部,过滤后的污水不会排放到过滤箱2的底部,不会和气缸24有接触,避免污水对气缸24的工作产生影响,保证气缸24稳定运行。
27.参见图1、图3,处理池1包括左侧板3,过滤箱2内的底部设置有铲板31,铲板31的长度等于过滤箱2箱口的长度,铲板31上形成有楔形引导面32,楔形引导面32靠近左侧板3一侧的高度小于楔形引导面32远离左侧板3一侧的高度,过滤箱2内设置有动力部,动力部为电动推杆,气缸24用于推动铲板31在过滤箱2内运动,设置有的铲板31可以将过滤箱2内的颗粒物铲起来,设置有的楔形引导面32能更有效率的将颗粒物从过滤箱2内铲起来,铲起的颗粒物能暂时停留在楔形引导面32上,设置有的动力部能推动铲板31在过滤箱2内运动。
28.参见图3、图4,过滤箱2靠近左侧板3的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33,出料口33用于排出铲板31上的颗粒物,左侧板3的外侧壁上连接有引导板34,引导板34的一侧连接有无盖的收集盒35,引导板34用于引导颗粒物进入到收集盒35内,楔形引导面32上的颗粒物能通过出料口33滚落到设置有的引导板34上,再通过引导板34掉入到收集盒35内,由此颗粒物能够及时的收集处理,过水箱25内设置有厌氧生物膜36,设置有的厌氧生物膜36能将废水中溶解性的污染物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液体通过设置有的第一过滤孔21以及第二过滤孔26排放到过水箱25内,再通过出水管28排出到外部,滤渣颗粒物无法通过第一过滤孔21留在了过滤箱2内,此时压缩弹簧22被不断压缩,当颗粒物的重量达到阈值后,过滤箱2的底部与压力传感器23抵触,压缩弹簧22的压缩程度达到最大,这时,控制电路板控制气缸24开始工作,带动过滤箱2往上运动,当气缸24带动过滤箱2到顶部时,设置有的电动推杆带动铲板31将过滤箱2内的颗粒物铲起来,设置有的楔形引导面32能更有效率的将颗粒物从过滤箱2内铲起来,设置有的动力部能推动铲板31在过滤箱2内运动,之后楔形引导面32上的颗粒物能通过出料口33滚落到设置有的引导板34上,再通过引导板34掉入到收集盒35内,由此颗粒物能够及时的收集处理。
30.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