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5:04: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智慧出行交通管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


背景技术:

2.城市流动性高,整个城市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体现一个城市的水准。城市交通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公共设施,轨道交通和公交是城市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形式,轨道交通因为具有完整设施的固定站台,管理容易实现,作为在城市各个马路上跑动的公交,其管理相对比较弱。
3.当前的城市公交最多一个司机和一个买票员进行行程监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当前公交扣费规则有待完善,为了简化工作多数公交车统一收费直接扣取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费用,而部分乘客只是乘坐公交线路的某一些站。为了克服此矛盾,出现在限定时间内转乘可适当减少费用的做法,但现在缴费方式多样化,导致很能做到绝对公平,根据乘客乘坐的站数来扣取相应的公交车费是最直接公平合理的,与此同时,公交车上仍会存在逃票和各种理由拒付的现象,从技术上去解决问题,可避免纠纷,提高司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出行智能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将装有物联网感应设备的手机和公交车,结合定位技术,实现自主公交购票。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包括生物特征监测模块、定位模块、位置获取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和手机付款模块;
6.生物特征监测模块:用于识别乘客生物特征,确定安全后发信号启动乘客手机位置获取模块和传感器感应模块;
7.定位模块:用于公交车利用北斗卫星或者gps功能导航定位系统获取公交车实时位置;
8.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公交车和乘客的位置,判断乘客搭乘的公交站数,判断结果送手机付款模块;
9.传感器感应模块:用于根据位置获取模块信号提醒乘客及时购票,在下车时将信息发手机付款模块,手机付费后信息返回传感器感应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提示乘客已付费;
10.手机付款模块:结合位置获取模块和传感器感应模块信号,根据系统扣费规则在乘客下车后通过手机扣取对应费用。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完善了公交车扣费不合理现象,同时有效避免公交车上乘客逃票现象的发生;准确定位乘客和公交,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公交车售票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的流程图;
13.图2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15.利用乘客物联网传感设备和公交车传感设备互相感应,在检测乘客的体温是否正常和口罩是否正确佩戴后,利用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开始定位,然后根据相应的扣费规则,判断乘客的下车情况,然后扣取相关费用。
16.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的流程图,实现步骤如下:
17.1、乘客安装相应的app,通过手机注册,进行身份认证,在使用此app的同时开启手机定位功能,打开自己的位置信息和蓝牙。公交车上设备通过gps或北斗星导航等定位公交车与乘客手机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在乘客进入公交车后将两者位置实时关联。以此来准确的获取并锁定乘客的位置信息。
18.2、利用生物特征检测技术,结合物联网感应技术和手机app,公交车入口设备对预进入公交车的乘客进行体温检测和是否佩戴口罩的监测,公交车上的智能检测设备显示乘客是否符合乘车条件,同时手机也会提示乘客是否达到乘车条件,满足条件,手机定位系统开始运行,计费开始。
19.3、乘客下车后,手机传感器感应到乘客下车,利用位置获取模块的卫星定位系统获取乘客下车的车站,根据扣费规则扣取相应车费,并解锁与公交车位置的关联。
20.4、在乘客完成扣费后,本行程结束,系统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21.如图2所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结构框图,系统共有四个模块:生物特征监测模块、位置获取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手机付款模块。
22.生物特征监测模块
23.生物特征监测模块主要是用于特定环境下,用于公共安全要求检测,如疫情状况下,用来在乘客上车前检测乘客体温,监测乘客是否正确佩戴口罩,若有其中一个未满足,系统会发出警告,提醒司机和乘客体温异常或者未正确佩戴口罩。如有逃窜犯,对人脸的识别删选,即识别到有公安公告的人脸,系统给出司机警示,并将信息送最近公安部门。确定安全后发信号到位置获取模块和传感器感应模块,两个模块启动。
24.定位模块
25.公交车利用北斗卫星或者gps功能导航定位系统获取公交车实时位置。
26.位置获取模块
27.位置获取模块主要负责获取公交车和乘客的位置,乘客可通过app查看公交车所在位置和预计到达车站的时间。乘客在上车后,公交车利用北斗卫星或者gps功能导航定位系统和乘客手机定位系统相互感应。主要是用来判断乘客搭乘的公交站数,判断结果送手机付款模块。
28.传感器感应模块
29.此模块是用户app和公交车传感器在乘客上车后开始运行,根据位置获取模块信号提醒乘客及时购票,在下车时将信息发手机付款模块,手机付费后信息返回传感器感应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提示乘客已付费。
30.手机付款模块
31.手机付款模块结合以上几个模块信息,根据系统扣费规则在乘客下车后通过手机扣取对应费用。
32.生物特征监测模块在确定乘客体温正常且正确佩戴口罩之后,将信息反馈给位置获取模块及另外两个模块,随之定位开始,同时手机付款模块开始计费。在乘客下车后,传感器感应模块会感应到乘客下车,同时会反馈给后台工作的的手机付款模块,手机上的付款应用会在接收到信息后自动扣除相应费用。
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特征监测模块、定位模块、位置获取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和手机付款模块;生物特征监测模块:用于识别乘客生物特征,确定安全后发信号启动乘客手机位置获取模块和传感器感应模块;定位模块:用于公交车利用北斗卫星或者gps功能导航定位系统获取公交车实时位置;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公交车和乘客的位置,判断乘客搭乘的公交站数,判断结果送手机付款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用于根据位置获取模块信号提醒乘客及时购票,在下车时将信息发手机付款模块,手机付费后信息返回传感器感应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提示乘客已付费;手机付款模块:结合位置获取模块和传感器感应模块信号,根据系统扣费规则在乘客下车后通过手机扣取对应费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公交车自主购票系统,包括生物特征监测模块、定位模块、位置获取模块、传感器感应模块和手机付款模块;将装有物联网感应设备的手机和公交车,结合定位技术,实现自主公交购票。完善了公交车扣费不合理现象,同时有效避免公交车上乘客逃票现象的发生;准确定位乘客和公交,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公交车售票效率。提高公交车售票效率。提高公交车售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薛庆水 崔墨香 时雪磊 王俊华 王晨阳 周雨卫 张继 薛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