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3:43: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


背景技术:

2.牵引术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装置来拉直骨折断端保持对位对线,以及释放脊柱或者其他骨骼系统的压力的一种治疗操作。在病房里躺着的病人,躯干或肢体各种部位缠上纱布或穿上钢针,通过一个杠杆支架连接重物,起到对向牵拉的作用。牵引技术在矫形外科治疗中应用较广,它是利用持续的牵引力,对骨折或脱位的整复和固定、炎症肢体的制动、肢体挛缩畸形的矫治和功能锻炼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但是目前的骨病牵拉矫形装置还存在这一些问题:1)调节性较差,不能根据患者术后的需要,如水肿等,需要抬高患肢来进行牵拉;2)使用舒适度较差,不能满足患者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调节性差和舒适性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左右位置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底板;所述底座顶部中心设置有一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前后倾角的倾斜板,所述倾斜板顶部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前后位置的牵拉板,所述牵拉板顶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可调节左右间距的分腿座,所述分腿座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可左右转动的下夹座,所述下夹座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和下夹座上下间距的上夹座。
7.优选的,所述底座左右侧分别开有延伸孔,所述延伸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孔内;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侧分别向下螺纹连接有一个限位螺钉,所述延伸板顶部自左向右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螺钉旋入任意所述限位孔形成所述延伸板和底座位置固定的结构;
8.所述底板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和对应的所述延伸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顶端贯穿所述延伸板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调节轮;所述底板前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调节滑杆,所述调节滑杆和对应的所述延伸板滑动连接;
9.所述延伸板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上螺杆,所述上螺杆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上轮;所述上螺杆底端贯穿所述延伸板并转动连接有一个上夹板。
10.优选的,所述上夹板底部和所述底板上部均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11.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左右两个导向套,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左右两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和对应的导向套滑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
个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升降轮;所述升降螺杆螺纹连接有一个升降螺块,所述升降螺块左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升降导杆,所述升降导杆均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螺块顶部铰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末端和所述升降板铰接。
12.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底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角度螺杆,所述角度螺杆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角度轮;所述角度螺杆螺纹连接有一个角度螺块,所述角度螺块左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角度导杆,所述角度导杆和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螺块顶部铰接有一个角度撑杆,所述角度撑杆末端铰接于所述倾斜板底部;所述倾斜板后侧和所述升降板铰接。
13.优选的,所述倾斜板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牵拉螺杆,所述牵拉螺杆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牵拉轮;所述牵拉螺杆和所述牵拉板螺纹连接,所述牵拉板底部左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牵拉导杆,所述牵拉导杆和所述倾斜板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牵拉板顶部转动连接有一个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左右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分腿座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的左右侧;所述双向螺杆的左右侧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分腿轮;所述分腿座的后侧滑动连接有分腿导杆,所述分腿导杆和所述牵拉板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下夹座上侧和上夹座下侧均自前向后开有弧形凹陷;所述下夹座靠近分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螺杆,所述夹持螺杆和所述上夹座螺纹连接,所述夹持螺杆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夹持轮;所述上夹座前后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夹持导杆,所述夹持导杆和所述下夹座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装置具有较好的调节性,可以根据患者的水肿状态、分腿需要等来调节好所述升降板及其上部件的竖直位置、倾斜板及其上部件的前后倾角、左右两个分腿座及其上部件的相对间距,从而能较好地调节本装置的使用状态,使得本装置能符合使用需要,保证使用的便捷性。
18.2、本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底板等部件,将本装置有效地定位,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第二轴测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延伸板的轴测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底座的轴测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升降板的第一轴测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升降板的第二轴测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的倾斜板的轴测图。
26.附图中:1-底座、2-延伸板、3-底板、4-升降板、5-倾斜板、6-牵拉板、7-分腿座、8-下夹座、9-上夹座、10-调节螺杆、11-调节轮、12-调节滑杆、13-上螺杆、14-上轮、15-导向套、16-限位螺钉、17-升降螺杆、18-升降轮、19-升降导杆、20-升降螺块、21-升降杆、22-角度撑杆、23-角度螺块、24-角度螺杆、25-角度轮、26-角度导杆、27-导向板、28-牵拉螺杆、
29-牵拉轮、30-牵拉导杆、31-双向螺杆、32-分腿轮、33-分腿导杆、34-夹持螺杆、35-夹持轮、36-夹持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8.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病矫形科用牵拉矫形装置,包括一个底座1,所述底座1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左右位置的延伸板2,所述延伸板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底板3;所述底座1顶部中心设置有一个可调节竖直位置的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顶部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前后倾角的倾斜板5,所述倾斜板5顶部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前后位置的牵拉板6,所述牵拉板6顶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可调节左右间距的分腿座7,所述分腿座7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可左右转动的下夹座8,所述下夹座8上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调节和下夹座8上下间距的上夹座9。
29.本装置具有较好的调节性,可以根据患者的水肿状态、分腿需要等来调节好所述升降板4及其上部件的竖直位置、倾斜板5及其上部件的前后倾角、左右两个分腿座7及其上部件的相对间距,从而能较好地调节本装置的使用状态,使得本装置能符合使用需要,保证使用的便捷性。
30.本装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底板3等部件,将本装置有效地定位,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如图2-3所示,所述底座1左右侧分别开有延伸孔,所述延伸板2滑动连接于所述延伸孔内;所述底座1顶部左右侧分别向下螺纹连接有一个限位螺钉16,所述延伸板2顶部自左向右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螺钉16旋入任意所述限位孔形成所述延伸板2和底座1位置固定的结构;
32.所述底板3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调节螺杆10,所述调节螺杆10和对应的所述延伸板2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0顶端贯穿所述延伸板2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调节轮11;所述底板3前后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调节滑杆12,所述调节滑杆12和对应的所述延伸板2滑动连接;
33.所述延伸板2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上螺杆13,所述上螺杆13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上轮14;所述上螺杆13底端贯穿所述延伸板2并转动连接有一个上夹板。
34.根据床宽,将左右两个延伸板2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并旋紧限位螺钉16实现定位。
35.调节好底板3和上夹板的竖直位置,从而能将本装置稳定定位在床上,保证牵拉的稳定性。
36.如图3所示,所述上夹板底部和所述底板3上部均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橡胶垫及其上的防滑纹路,能保证本装置的定位稳定性。
37.如图4-6所示,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左右两个导向套15,所述升降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左右两个导向板27,所述导向板27和对应的导向套15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升降螺杆17,所述升降螺杆17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升降轮18;所述升降螺杆17螺纹连接有一个升降螺块20,所述升降螺块20左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升降导杆19,所述升降导杆19均和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螺块20顶部铰接有升降杆21,
所述升降杆21末端和所述升降板4铰接。
38.通过调节升降板4的竖直位置,配合倾斜板5的倾斜角,能将患者的患肢抬高至合适高度后(用于缓解水肿),从而能使得本装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适合不同患者的不同需要。
39.转动所述升降轮18,使得升降螺杆17转动,从而使得升降螺杆17上螺纹连接的升降螺块20能沿着升降导杆19的轴向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升降杆21摆动,使得所述升降板4能沿着导向板27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升降板4的竖直位置的调节。
40.如图5-6所示,所述升降板4底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角度螺杆24,所述角度螺杆24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角度轮25;所述角度螺杆24螺纹连接有一个角度螺块23,所述角度螺块23左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角度导杆26,所述角度导杆26和所述升降板4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螺块23顶部铰接有一个角度撑杆22,所述角度撑杆22末端铰接于所述倾斜板5底部;所述倾斜板5后侧和所述升降板4铰接。
41.根据升降板4的高度和患者的抬腿角度等来调节好所述倾斜板5的前后倾角。
42.转动所述角度轮25,使得角度螺杆24转动,从而角度螺杆24上螺纹连接的角度螺块23能沿着角度导杆26的轴向移动,进而使得行星角度撑杆22摆动,实现所述倾斜板5的前后倾角的变化。
43.如图7所示,所述倾斜板5顶部中心转动连接有一个牵拉螺杆28,所述牵拉螺杆28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牵拉轮29;所述牵拉螺杆28和所述牵拉板6螺纹连接,所述牵拉板6底部左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牵拉导杆30,所述牵拉导杆30和所述倾斜板5固定连接。
44.当患者通过胯间挡柱或者腋间挡柱或者绑带当实现对上半身的固定后,调节牵拉板6向前移动,从而能实现患者的下肢的牵拉。
45.通过转动所述牵拉轮29,使得牵拉轮29能带着与之固定的牵拉螺杆28转动,牵拉螺杆28上螺纹连接的牵拉板6能沿着牵拉导杆30的轴向移动,实现对患者的下肢的牵拉。
46.如图7所示,所述牵拉板6顶部转动连接有一个双向螺杆31,所述双向螺杆31的左右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分腿座7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向螺杆31的左右侧;所述双向螺杆31的左右侧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分腿轮32;所述分腿座7的后侧滑动连接有分腿导杆33,所述分腿导杆33和所述牵拉板6固定连接。
47.如果患者双下肢均需要牵拉,则将患者的下肢分别固定在左右侧的分腿座7上,并调节好分腿座7的间距,来调节患者的分腿角度。
48.转动任意所述分腿轮32,使得双向螺杆31转动,从而双向螺杆31左右侧螺纹连接的分腿座7能沿着分腿导杆33的轴向相对靠近或远离,从而能保证患者的分腿角度,
49.如图7所示,所述下夹座8上侧和上夹座9下侧均自前向后开有弧形凹陷,弧形凹陷内设置有硅胶垫,保护患者的下肢在牵拉时的舒适度;所述下夹座8靠近分腿轮3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螺杆34,所述夹持螺杆34和所述上夹座9螺纹连接,所述夹持螺杆34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夹持轮35;所述上夹座9前后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夹持导杆36,所述夹持导杆36和所述下夹座8固定连接。
50.将患者的下肢置于上夹座9和下夹座8内,转动所述夹持轮35,使得夹持螺杆34转动,夹持螺杆34上螺纹连接的上夹座9沿着夹持导杆36的轴向下移,从而将患者的下肢定位。
51.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定位于床上合适位置,令患者躺于床上,并通过胯间挡柱或腋间挡柱或绑带等将患者上身定位,随即根据患者需要调节好分腿座7的竖直位置、前后倾角和相对间距,将患者的下肢定位,调节好所述牵引板6的前后位置,实现对患者的下肢的牵拉,保证患者的牵拉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患者的痛苦。
5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53.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底座1、延伸板2、底板3、升降板4、倾斜板5、牵拉板6、分腿座7、下夹座8、上夹座9、调节螺杆10、调节轮11、调节滑杆12、上螺杆13、上轮14、导向套15、限位螺钉16、升降螺杆17、升降轮18、升降导杆19、升降螺块20、升降杆21、角度撑杆22、角度螺块23、角度螺杆24、角度轮25、角度导杆26、导向板27、牵拉螺杆28、牵拉轮29、牵拉导杆30、双向螺杆31、分腿轮32、分腿导杆33、夹持螺杆34、夹持轮35、夹持导杆3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