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2:27: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2.液相色谱仪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做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3.现有的液相色谱仪结构较为复杂,操作程序多,测试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精度高,显示清楚。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液瓶放置层,所述液瓶放置层底端设置进液层,所述液瓶放置层竖直设置若干置瓶管,所述置瓶管底端开设进液孔,所述进液层设置进液管,所述置瓶管连通进液管,所述进液层下方设置流动相混合层,所述进液层和流动相混合层之间设置液体汇集层,所述流动相混合层顶端设置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通过液体汇集层与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连通,所述流动相混合层底端设置检测器,所述流动相混合层通过色谱柱与检测器连通,所述检测器电性连接中控装置。
6.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结构设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液瓶放置层、进液层、流动相混合层、液体汇集层和检测器,实现待测液体的自有流动,结构简单,测试方便;液瓶放置层竖直设置若干置瓶管,置瓶管底端开设进液孔,实现液瓶放置层的双重功能,实现待测实验瓶的放置和作为待测液体的进液口,不用单独再设置液瓶放置装置,简化的设备;检测器电性连接中控装置,待测液体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中控装置,并通过中控装置显示结果。
7.进一步,所述液体汇集层包括上汇集口和下汇集口,所述上汇集口连通进液管,所述下汇集口与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连通。
8.若干进液管通过上汇集口进入下汇集口,然后进入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
9.更进一步,所述中控装置设置触控屏和打印口。
10.触控屏用于操控和显示数据,打印口用于打印实验图谱。
11.进一步,所述置瓶管底端两侧还设置瓶垫。
12.更进一步,所述瓶垫为硅胶垫。
13.设置瓶垫可以对待测实验瓶进行缓冲保护,硅胶垫有缓冲和防水的作用。
14.进一步,所述进液管管壁下端与抽风机连通,所述抽风机与进液管管壁连接处设置纳米防水网。
15.抽风机使进入置瓶管内的待测液体迅速进入进液管,使进液管管壁残留的液体流入进液管底端,纳米防水网防止待测液体流入抽风机。
16.进一步,所述进液层内腔侧面还设置温度调控装置。
17.更进一步,所述温度调控装置电性连接中控装置。
18.进液层内腔侧面还设置温度调控装置,温度调控装置控制待测液体处于合适的待测温度区间,温度调控装置电性连接中控装置,中控装置可对温度调控装置进行控制。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新型结构设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液瓶放置层、进液层、流动相混合层、液体汇集层和检测器,实现待测液体的自有流动,结构简单,测试方便;
21.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液瓶放置层竖直设置若干置瓶管,置瓶管底端开设进液孔,实现液瓶放置层的双重功能,实现待测实验瓶的放置和作为待测液体的进液口,不用单独再设置液瓶放置装置,简化的设备;
22.3、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置瓶管底端两侧设置瓶垫可以对待测实验瓶进行缓冲保护,硅胶垫有缓冲和防水的作用,防止待测实验瓶的损坏;
23.4、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液管管壁下端与抽风机连通,抽风机使进入置瓶管内的待测液体迅速进入进液管,使进液管管壁残留的液体流入进液管底端,抽风机与进液管管壁连接处设置纳米防水网,纳米防水网防止待测液体流入抽风机,提高测试效率;
24.5、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液层内腔侧面还设置温度调控装置,温度调控装置电性连接中控装置,温度调控装置控制待测液体处于合适的待测温度区间,中控装置可对温度调控装置进行控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置瓶管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液管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液层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体汇集层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流动相混合层结构示意图。
32.其中:1、液瓶放置层;111、置瓶管;112、瓶垫;113、进液孔;2、进液层;211、进液管;222、温度调控装置;3、流动相混合层;311、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4、检测器;5、中控装置;511、触控屏;522、打印口;6、色谱柱;7、液体汇集层;711、上汇集口;722、下汇集口;8、抽风机;811、纳米防水网。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4.实施例1
35.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液瓶放置层1,所述液瓶放置层1底端设置进液层2,所述液瓶放置层1竖直设置若干置瓶管111,所述置瓶管111底端开设进液孔113,所述进液层2设置进液管211,所述置瓶管111连通进液管211,所述进液层2下方设置流动相混合层3,所述进液层2和流动相混合层3之间设置液体汇集层7,所述流动相混合层3顶端设置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311,所述进液管211通过液体汇集层7与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311连通,所述流动相混合层3底端设置检测器4,所述流动相混合层3通过色谱柱6与检测器4连通,所述检测器4电性连接中控装置5。
36.如图1-6所示,待测实验瓶可放置在液瓶放置层1的置瓶管111中,开始检测时,中控装置5打开检测器4,将待测实验瓶的待测液体倒入置瓶管111中,并从置瓶管111底端进液孔113进入进液层2的进液管211,并从进液管211底端进入液体汇集层7,然后通过液体汇集层7进入流动相混合层3,被流动相混合层3载入色谱柱6内,由于待测液体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做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色谱柱6流出,通过检测器4时,待测液体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中控装置5,中控装置5显示检测结果。
37.更具体地,所述液体汇集层7包括上汇集口711和下汇集口722,所述上汇集口711连通进液管211,所述下汇集口722与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311连通。
38.待测液体从进液管211底端进入上汇集口711,并从上汇集口711进入下汇集口722,最后进入流动相混合层进液口311。
39.更具体地,所述中控装置5设置触控屏511和打印口522。
40.触控屏511用于操控和显示数据,打印口522用于打印实验图谱。
41.实施例2
42.基于实施例1,所述置瓶管111底端两侧还设置瓶垫112。
43.更具体地,瓶垫112为硅胶垫。
44.如图2所示,置瓶管111底端两侧设置瓶垫112可以对待测实验瓶进行缓冲保护,硅胶垫有缓冲和防水的作用。
45.实施例3
46.基于实施例2,进液管211管壁下端与抽风机8连通,所述抽风机8与进液管211管壁连接处设置纳米防水网811。
47.如图2-3所示,抽风机8使进入置瓶管111内的待测液体迅速进入进液管211,使进液管211管壁残留的液体流入进液管211底端,纳米防水网811防止待测液体流入抽风机8。
48.实施例4
49.基于实施例3,所述进液层2内腔侧面还设置温度调控装置222。
50.更具体地,所述温度调控装置222电性连接中控装置5。
51.如图4所示,进液层内腔2侧面还设置温度调控装置222,温度调控装置222控制待
测液体处于合适的待测温度区间,温度调控装置222电性连接中控装置5,中控装置5可对温度调控装置222进行控制。
5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